查看原文
其他

2035年的中国——发展愿景与展望 | 评论赠书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电话:010-58330898 手机: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邮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评论赠书】:请您在文末对本文进行评论,评论被点赞最多的两位读者将各获得一本《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发展展望2019》


2035年的中国——发展愿景与展望


本文节选自《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发展展望2019》蓝皮书(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项目组/著),本书京东、当当有售。


2016年,中国工程院依托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设立“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负责,组织70多位两院院士和来自工程科技各领域的数百名专家参与。该项目系统研究了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把握当前颠覆性技术发展态势和我国的战略需求,识别遴选出当前优先发展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近日编制发布了《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发展展望2019》蓝皮书。


2035 年的中国,是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中国,正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035 年的中国,是迈入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的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中产收入阶层发展壮大;2035 年的中国,是智能化的中国,智能制造享誉全球,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融入百姓
生活;2035 年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结构趋于合理,绿色崛起与持续发展共赢;2035 年的中国,是和谐的中国,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公民享有更加平等的机会和更高水平的保障。

一、2035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愿景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现代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迈进“互联网 +”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2035年,我国将进入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初步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增长,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产业结构达到世界强国中等水平。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具有较高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作为世界经济的强力引擎全面参与全球治理发展成果惠及全球。


1、能源愿景

2030 年前碳排放和化石能源总量双达峰。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出现较大变化,煤炭比例进一步降低,石油比例基本维持稳定,天然气比例、可再生能源比例将有较大幅度上升,核电、水电比例基本稳定。工业消费所占比例过高的情形将会扭转,交通消费、家庭消费的比例将会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城乡,综合能源系统大规模发展,能源综合利用体系的建设将成为新趋势,综合交通能源体系快速发展。中国能源供给日益国际化,将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性的电力市场。


2. 科技愿景

前沿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会催生出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一些新的综合性科学乃至新的科学体系将会出现,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会不断被创造。科技创新呈现多元深度融合,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快速发展。创新组织与模式将发生显著改变,信息技术深入各行各业,生物健康技术有突破性进展。


3. 信息愿景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势不可挡。2035 年,我国将成为全球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建设推动者和应用示范者。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将取得突破,中国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智能化渗透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人—机—物三元融合” 范式进一步拓展,协同共享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增材制造引领制造业变革。

4. 人口愿景

2030 年前后人口达到峰值,此后进入持续负增长阶段。生育率或将短期回升后继续走低,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传统人口数量红利逐渐减弱,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35 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 80 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5. 社会愿景

到 2035 年,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利益格局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到 2035 年我国整体处于中级城市型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由基本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转化。

二、2035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1、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运用中国的经济—能源—环境—税收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N3ET-DCGE)模型,设定了基准增长、增长较快和增长较慢三种情景,对中国 2019~2035 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根据预测结果,在基准情景下,2035 年中国不变价 GDP 规模将为 2000 年的 10.06 倍、2010 年的 3.99 倍、2020 年的 2.02 倍。2035 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35 年,中国人均 GDP 将达到 3.5 万美元左右,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外贸订单减少、外贸工厂倒闭、人员失业增多,还会使得资金外流,从而加剧金融风险。但长期来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强大和崛起的趋势。

2.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和第三产业处于主体地位

2019~2035 年,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将表现在总量的迅速增加,也将表现在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这是由于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经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2016~2035 年,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大致说明如下。从产业结构上看,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额中的比重呈现平稳变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则逐年上升。第一产业比重基本稳定,仅仅下降约 1.7 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则下降近 10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一直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在 2016 年超过 50%,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03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分别为 7.4%、29.9%和 62.7%。 


3. 经济增长动力及其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2019~2035 年,经济增长动力及其结构也将发生显著变化,投资拉动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将逐步改变为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消费增长(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增长将更多地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这有利于改善投资结构,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得以显著提升。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来看,科技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积极实施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指引下,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到2035年我国将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宏大,高精尖人才短缺的局面将得到扭转和改变,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
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与发达国家在同样的产品空间开展全球竞争。形成一批具有交情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建成世界最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信息、知识、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体,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大大超过美国。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