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台与华为:昨日荣光与未来之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观点 Author 迷人的X博士



 电话:010-58330898 手机: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邮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来源:观点

作者:迷人的X博士


什么样的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国家股市的领头羊?


美国股市给出的答案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


清一色科技公司。


让科技企业充分享受资本和发展的红利,似乎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流共识。


原因无他,因为这些企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往往引领着人类的未来。


而在A股,却走出了一派独立的行情。


长期霸榜的上市企业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家酒厂。


这似乎是一件奇事,但仔细来看,这似乎又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1、茅台神话


两个月前,贵州茅台市值突破1.5万亿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茅台再度“飞天”:万亿泡沫何时崩裂?》。在文章中,我发出感慨:


茅台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


如今,这个问题依然无解。目前来看,超越茅台的,只有茅台自己。


两个月前,茅台的股价是1253元/股,市值1.57万亿;今天,茅台的股价已经来到了1463元/股,市值超过1.8万亿。



在贵州遵义,茅台一家公司每年上缴的税款,就能占据全市税收的半边天。哪怕是整个贵州省,茅台的税收贡献也达到了1/7。要知道,整个2019年,贵州省的GDP也才只有1.67万亿。


富可敌省,贵州茅台可以说是地方企业中一个别样的存在。


也正因为此,网络上有着一个经久不散的问题:


贵州茅台为什么这么值钱?


在市场经济逻辑下,一个东西值钱是因为它有价值。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它的最大价值就是能赚钱。赚得越多,赚得越久,它就越值钱。


那么,茅台为什么这么能赚钱?


这是一个交杂着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政治的问题。尽管很复杂,但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一些原因。


贵州茅台酒厂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这里得天独厚,有着极度适合酿酒的土壤、气候、微生物和水,这是上天赐给茅台镇的礼物。


只有茅台镇这区区7.5平方公里的一小块地方,才能酿出全世界最好的酱香白酒!



受制于自然条件等原因,贵州茅台每年的产酒量有限,客观上造成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情况。


需求大、供给小,自然就形成了垄断。


在中国,白酒有着巨大的市场,2013年肃清风波后,白酒由官场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得益于消费升级的时代红利,一大批新兴城市中产成为了茅台的消费主力军。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茅台越来越常见。


再者,喝茅台喝的不止是酒,它更是一种价值象征和社交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喝茅台和开豪车、背名包是一个道理,都藏着面子和荣耀。


既是奢侈品,又是快消品,价格自然是蹭蹭地往上涨。


最后一点,茅台还具有金融属性,这玩意能升值。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囤得越久盈利越大。


一瓶1980年的茅台,当年卖20元,如今已经卖到了35500元!



从2007年到现在,茅台的股价上涨了1400%。而作为北京比较标志性的疯涨楼盘——望京的上京新航线社区,从2007至今,也不过上涨了1110%。


一定意义上讲,前十年,购买茅台股票比投资房产更有价值。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对于茅台来说,保持不变就是最大的价值。

2、茅台与华为


在中国白酒行业,茅台和五粮液是一对冤家,几十年来你追我赶,从未停下。


但经常拿来与茅台做对比的,不是五粮液,而是华为。


一个是白酒行业的巨无霸,一个是科技行业的明日之星。两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在特殊的时代节点上产生了交集。


2019年5月,茅台前掌门人袁仁国落马之后,一篇名为《茅台之病与华为之困》的文章在网络上爆火,茅台与华为,第一次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茅台与华为,有着一些共同点。两家企业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员工的收入都很高,都有着困苦与逆袭的经历。


但更多的,是不同。茅台是一家国有企业,还是一家上市企业,而且是中国股市上常年霸榜、占据龙头的万亿“神股”;而华为至今没有上市。


从行业领域来看,茅台的成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是自然资源+特殊国情+营销技巧的结合体。而华为,更多靠的是实打实的科技研发实力,是民族创新的领头羊。



从企业氛围来看,茅台虽然是国企,但员工大多是当地人,家族接班、父子承袭屡见不鲜;而华为虽然是私企,创始人任正非仅持股1.14%,大部分的股份都分给了企业员工。


从这几点来看,华为似乎比茅台更像是一家集体企业。


从业绩上看,根据贵州茅台的年报,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是854亿元,公司最大的成本是127亿的营业税金及附加、148亿元所得税费用,但生产这些酒花费的营业成本仅有74亿元。


此外,2019年末公司大约有1300亿元类现金,还产生了34亿元利息收入。低成本和大量现金带来的是2019年贵州茅台高达51.5%的销售净利率,上市公司股东赚取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17.1%。


即使是新冠疫情也无法阻挡茅台盈利的持续增长,2020年一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16.7%。


高增长、高利率、现金流稳定,这样的企业,资本市场必然喜欢。


再来看华为,年报显示,2019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1 %。净利润627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流914亿元。在整个2019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达到1317亿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年销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000亿元。


此外,华为在全球拥有研发人员9.6万多名,占公司总人数49%左右。



华为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


陈玉明在《茅台之病与华为之困》中写道:


茅台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吗?如果赚钱多就是伟大的标准,那现在的茅台就已经很伟大了;如果伟大是指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茅台大概永远也无法成为伟大企业。


将一家奢侈品企业与一家科技企业来做对比,似乎不太公平。但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个对比又极有意义。

3、茅台一枝独秀,是一种病


毫无疑问,从商业模式上来说,茅台的确是好公司。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乎垄断的地位、极高的利润,每一点都注定了其价值的稳定上涨。


能够坚定持有茅台的人,也都是有智慧和决心的人。


但投资意义上的好企业,并不能等同于国家和民族意义上的好企业。


不该等同,也绝不能等同。


茅台在中国股市上的一枝独秀,是一种病,折射出中国其他硬核科技的缺位与无力!


当美国卡我们脖子的时候,当华为被封杀的时候,我们难道只能喝着茅台叹着气?


如今,关于中国科技实力的舆论中,弥漫着极端化的情绪。


一种声音是,中国已经是技术神话、军事神话、互联网神话,似乎无所不能;另一种观点则否定中国科技的一切超越性可能,“超越美国?那是假象。”


无论是吹爆中国科技的“震惊体”还是极度贬低的“假象体”, 都缺乏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世界是非常复杂的,科技是十分广阔的,探讨事物、追求真理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性过程。


那么,目前的世界科技竞争格局到底如何?中国的科技实力到底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袁岚峰做过梳理,传统的世界科技产业竞争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产业。


第二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跟随者的。这样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机械、石油、航运、飞机、手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竞争的多国当中并不一定都包含美国。


第三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领先者的。这样的领域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例如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


第四类,是双头格局,一般是中美两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都是普遍被认为对于未来非常重要,最有想象空间的。世界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美国有6家,中国有4家,其他国家,一家都没有。



了解了这个大致的格局,有助于我们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显而易见,在这四类产业中,第二三四类是我们已经有一定优势的,是我们要守住并不断扩大的基本盘。


而第一类,是美国之所以能制约我们的核心。这是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去攻破的!


值得庆幸的是,华为就是这一关键领域的佼佼者。


但,只有一家华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为,去到世界核心科技的战场上攻城略地、抢占制高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像茅台这样的企业越成功、数量越多,我们的病症就越严重,我们的科技跋涉之路就更漫长。


一个国家不可能靠酒精强大起来,只有科技,才能让我们获得新生!

4、尾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股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底色。


回溯世界经济史,似乎没有哪一个引领世界的大国是靠奢侈品实现伟大的。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大国,股市的代表应是象征未来、造福世界的科技企业。


这样的企业,是大国前进的底盘,底盘不稳,车子开起来就有飘忽感,会很不安全。



在美国封杀华为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很妙:


美国为什么只封杀华为这样的企业?因为特朗普是看不上阿里、茅台这样的企业的,这类企业就像屁股上的肉,看着很丰腴、很吸引人,其实少一块也不打紧;华为这类企业则像动脉,断了就要出大麻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茅台的神话,是过往历史和特殊经济周期缔造的结果。


从1949年开国大典、抗美援朝胜利、原子弹实验成功,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茅台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茅台成为了全中国独一无二的消费品。


国酒的色彩,让茅台搭上了顺风车,也缔造了中国股市的奇景。


过去,中国曾“自上而下”创建了茅台神话。今天,我们必须“自下而上”开创一个新的传奇。


这个传奇里,应该是无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


茅台象征着中国的过去,而华为才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