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体化防空反导与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 | 远望译品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电话:010-58330898 手机: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邮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一体化防空反导与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


以下文字节选自《万联时代”的美国导弹防御: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到一体化防空反导》


与陆军相比,美国海军在亚太的任务非常明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公海航行自由;二是慑止冲突和反对高压统治;三是促进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标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地域的军事现代化迅猛发展,海上和领土争端不断出现,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上述任务,国防部计划“不断强化美国的海上军事能力,并协助盟友和伙伴建立海上能力”,以配合美国向亚洲转移的战略。
在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和对空作战(海军的叫法)领域,水面舰艇部队主要依靠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级导弹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级导弹巡洋舰(CG)上的“宙斯盾”武器系统(AWS)。“宙斯盾”武器系统有多个基线(软件和硬件升级),最新版本是基线9,包括4种不同的配置:
-    基线9A:防空巡洋舰(CG 59~64)/非弹道导弹防御;
-    基线9C:一体化防空反导(DDG 51~112)/防空+弹道导弹防御;
-    基线9D:一体化防空反导(新建造DDG 113和后续舰)/防空+弹道导弹防御;
-    基线9E:岸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专用。
基线9C和基线9D的先进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配备支持一体化防空反导的多任务信号处理器,能够同时承担对空作战和弹道导弹防御;二是通过实时传感器组网建立协同作战能力(CEC);三是配备“宙斯盾”BMD 5.0版。
不仅“宙斯盾”武器系统有多个配置,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也经历了三次设计改型,即所谓的Flight版本。
-    Flight I:最初的阿利·伯克级设计;
-    Flight II:配备改进型SPY-1雷达,增加主动电子对抗和通信设备;
-    Flight IIA:增加直升机机库;
-    Flight III:用防空反导雷达(AMDR)替换SPY-1雷达。
Flight III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最新型号,计划安装新研制的防空反导雷达(AMDR)。根据雷神公司的说法,防空反导雷达(型号AN/SPY-6)比现有SPY-1雷达的灵敏度高30倍,即使是对于尺寸减小一半的目标,探测距离也是原来的四倍。海军计划在未来30年内采购22艘Flight III型驱逐舰,预计将花费560亿美元。
除了开发Flight III型舰以外,五角大楼还恢复了Flight IIA型舰的采购,这主要是为了对DDG 1000朱姆沃尔特(Zumwalt)级驱逐舰建造延期和采购数量减少进行弥补。三艘新建造的Flight IIA驱逐舰(DDG 113~115)配备基线9D“宙斯盾”武器系统,已经进入太平洋舰队服役。海军计划在2016财年再采购一艘Flight IIA型驱逐舰(DDG 116)。
除了建造新的驱逐舰,海军还对现有的导弹驱逐舰和导弹巡洋舰进行升级,“使这些舰艇在设计寿命内能够继续执行任务,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目前,海军每年可以完成1~2艘导弹驱逐舰的现代化改造。由于国防预算和时间的限制,海军只对早期建造的Flight I型和Flight II型舰进行基线9C的升级改造,其余舰艇只进行舰体、机械和电子(HM&E)系统的修理。海军2015财年的《三十年计划》提出总共需要80~97艘“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其中大部分都将升级为基线9。

巡航导弹防御(CMD)

为了应对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尤其是高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对其舰队的威胁,美国海军正在寻求比“可视距离拦截”更有效的技术方案。新的技术方案由“标准”SM-2导弹、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和“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组成。政府问责办公室在2000年指出,“海军在提高水面舰艇自卫能力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大部分舰艇应对巡航导弹的能力仍非常有限”。
美国海军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超视距(OTH)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交战能力,即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NIFC-CA)系统。NIFC-CA具有协同作战能力(CEC),能够实现平台之间的实时传感器组网(拓展传感器作用范围)和目标数据共享(网络化火力控制)。协同作战能力已经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与“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线9一体化;二是安装在E-2“鹰眼”(Hawkeye)舰载预警机上;三是兼容陆军的陆基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浮空式网络传感器系统(JLENS)。为了拦截和消灭来袭的反舰巡航导弹,水面舰艇可以用“标准-6”导弹(SM-6)拦截来袭的反舰巡航导弹。与“标准-2”导弹相比,“标准-6”导弹射程更远并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一旦来袭的巡航导弹进入其雷达探测范围,就能够自主搜寻和追踪目标”。NIFC-CA的组成部分如表7所示。
表7    用于巡航导弹防御的美国海军一体化防空反导
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NIFC-CA)
协同作战能力(CEC)
拦截器
E-2D“鹰眼”
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浮空式网络传感器系统(JLENS)
宙斯盾(AEGIS)
“标准-6”导弹
(预警机)
(美国陆军浮空器)
(“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线9)
(SM-6)
机载协同作战能力中继
增强空中预警
空战管理者角色与功能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360度监视
机载协同作战能力中继
火力控制提供者
联合空战传感器及陆上巡航导弹防御
360度监视

火力控制提供者
适应新的“标准-6”导弹能力和性能
增强型超视距功能
增强型防御武器控制
集成主动导引头
舰控飞出和中段
独立超视距最后阶段/拦截
改进型高空能力
最后阶段数据反馈

资料来源:McConnell(2013年,4)


迄今为止,“标准-6”导弹已经达到了数个重要里程碑。2014年6月中旬,“标准-6”导弹“在接近最大射程的距离上击落了一枚巡航导弹靶弹”,证实其具备拦截超视距目标的能力。2015年7月末,“标准-6 Dual I”导弹拦截了两枚不同类型的巡航导弹靶弹,并对一枚近程弹道导弹靶弹实施了末段拦截,成为“目前唯一具备双重任务能力的导弹”。

日本

目前,东京正在把两艘爱宕级驱逐舰升级为“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线9,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向日本出售4架E-2D“鹰眼”预警机。日本接受NIFC-CA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2015年11月,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Nakatani Gen)访问珍珠港期间,在接受采访时暗示了接受NIFC-CA的可能性。
的确,采纳NIFC-CA正好符合东京对集体自卫的重新解读,并且强调日本为了在防御任务支持方面加强与美国战区部队的融合付出的努力。近期,日本正在修改宪法,尚无法确定超视距交战是否属于“迫近的严重威胁”范畴,也无法确定是否允许日本海上自卫队为保卫美国资产主动发射拦截弹。

韩国

首尔对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NIFC-CA)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但是已经决定在2016年采购“标准-6”导弹,以弥补其现有的“标准-2 IIIA/B”导弹射程的不足。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浮空式网络传感器系统(JLENS)可能对韩国更有吸引力,因为其具备360度超视距雷达覆盖范围,能够让韩国的“宙斯盾”舰队免遭朝鲜反舰巡航导弹的威胁。2012年9月,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白沙导弹靶场(新墨西哥州)进行了JLNES与SM-6导弹的首次联合试验并获得成功。
如果首尔想要更进一步,采购“标准-6 Dual I”导弹,同时将其驱逐舰升级至“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线9(兼备对空作战和弹道导弹防御能力),韩国防空反导系统就能够获得期待已久的海基末段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而且这样做不会影响首尔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战略模糊策略。

建议

(1)    尝试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浮空式网络传感器系统的三边合作。把JLENS部署到亚太地区,可能是开启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的可行途径。为了平衡各方关系,部署JLENS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由美国指挥;二是由首尔和东京共同提供资金;三是部署在对马岛。JLENS部署的象征意义、地理位置、雷达覆盖范围等涉及日韩两国领海问题,加之两国之间由来已久的敌意和互不信任,美国这两个盟友的合作恐怕很难实现。
(2)    促使首尔采购“标准-6 Dual I”导弹。首尔已经决定采购“标准-6”拦截弹,华盛顿应当促使韩国建立海基末段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以充分发挥其“宙斯盾”平台的潜力,并强化联盟威慑态势。
(3)    促使澳大利亚采购“标准-6”导弹。根据2010国防安全合作局的申请,堪培拉计划为即将服役的霍巴特级驱逐舰配备“标准-2 IIIB”拦截弹(参见弹道导弹防御章节)。但是,这项军售有待重新评估。在澳大利亚完全不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情况下,应当让堪培拉优先发展巡航导弹防御,这可能对联盟架构更加有利。
(4)    明确评估和传达日本海上自卫队交战规则。考虑到东京的安保法案正在修改,国防部应当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态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支援和保护美国资产。必须使作战人员充分理解日本海上自卫队新的交战规则,弄清新法规给联盟互操作和美国防御态势带来哪些机遇和限制。
(5)    重视跨域组网。NIFC-CA将空中、海上和陆上平台联系起来,增强了海上对空作战能力,堪称一体化防空反导的完美范例。陆军也需要采用这样的跨域方式与海军建立互联,实现军种联合、拓展战斗空间,以更好地适应亚太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
(6)    从集中式平台转为分散的平台外部组件。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体现了海军过去采用的集中式发展思路,即在海上平台上集中越来越多的装备,例如在正在建造的Flight III型驱逐舰上安装新型防空反导雷达。海军应当改变将组件集中配置的思路,转而借助网络将传感器、火力控制系统甚至有效载荷分散配置到更小、更便宜、更灵巧的无人飞行系统和海上平台。同样地,水面舰艇部队可以利用众多的小型移动雷达强化态势感知、实现外部火力控制,甚至利用平台外部的拦截弹和进攻型导弹提供首次打击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显著缩短防御响应时间,还可以获得超视距交战能力。


《万联时代”的美国导弹防御: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到一体化防空反导》全文67页,共33000字,读者可通过扫描下图封面二维码进“远望微店”购买,或联系微店客服预警君购买,电话:010-58330898,手机:13126821019(微信同号)。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