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九章」刷屏的背后:万字长文解析,量子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各有何优劣?
电话:010-82030532 手机: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邮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0.1 什么是算法?
0.2 执行算法的终极机器——图灵机
这个机器非常简单,至少是在数学模型的意义上。 这个机器的输入的格式是有限的,这个机器可以执行的操作也是有限的。所以在现实中你可以用有限的零件制造它。 需要构成这个机器的基本操作都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只需要固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这个机器是万能的。只要你能够用逻辑和数学描述一个算法,它就能自动执行它。 这个机器是通用的,它可以模拟任何一种计算机器,包括它本身。 没有任何一种机器在使用算法解决问题上比它更加强大。如果一个问题它不能解决,那么其他机器也一定不能解决。
如何确定一个问题可以被图灵机解决。 如何设计算法。 如何将算法变成一堆符号。 如何制造图灵机一样的机器。
0.4 在物理世界中制造通用计算机
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状态。 我们有足够多的的状态 如果我们知道具体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它改变为另外一个具体的状态。
NAND 门的真值表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0.5 物理状态与通用计算机
在物理模型中找到一个基本的物理状态。确保这个物理状态可以通过组合产生任意大的状态。 利用物理模型的演化规则来实现 ,从而可以控制状态。
电子计算机使用电压表示状态,用固体物理的性质控制状态。 生物计算机使用 DNA 和其他化学物质表示状态,用酶和其他化学物质控制状态。 光学计算机使用光的性质表示状态,用光学元件控制状态。 量子计算机使用 “量子叠加态” 表示状态,用固体物理 / 光学元件 / 光学共振腔等控制状态。
1.1 在一个幻想的物理模型中制造计算机
(大邱奇-图灵论题)整个宇宙和一切物理过程都可以用图灵机模拟。
这个物理模型中,物理状态都是由向量而不是数表示。我们可以用固定的时间构造任何我们想要的任何元素个数的向量。 这个物理模型中,你可以用固定时间构造一个矩阵。这个世界遵循这样的物理演化规则:你可以用这个矩阵乘这个向量得到一个新的向量,这个新的向量就是新的物理状态。并且,这个操作用固定时间就可以完成(现实世界中需要和矩阵元素一样多次乘法操作)。
1.2 利用量子态制造计算机
物理状态的约束:量子态向量的模长固定为 1。也就是只有向量的方向是重要的,你无法使用它的 “长度” 做任何计算。 状态制备 / 初始状态的约束:我们仅能够使用 步准备一个元素个数为 的 one-hot 量子态。这一般作为算法的最初输入。one-hot 即整个向量中,只有一个系数是 1,其他均为 0。 演化的约束:从一个量子态到另一个量子态的演化对应的矩阵必须是幺正的(幺正演化),不改变向量的模长。也就是唯一可以对向量进行的操作是“旋转”。所有的幺正演化都是可逆的矩阵。 读出的约束:读出结果只能通过 “观测” 完成。根据量子力学的观测公理,一个算法输出的结果只能是一个 one-hot 量子态。得到某个 one-hot 量子态的概率为这个 one-hot 量子态在原来向量中的系数的平方(严格来说是模平方,因为系数可以是复数)。
1.3 量子门与实现量子图灵机中的转移函数 (选读)
“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的量子线路
2.1 什么是量子算法
最直接的困难就是,不允许对未知的一个状态进行复制(比如说算法输入的某个量子态,以及所有受到输入影响的状态;这里要顺便指出量子图灵机中的 “读取” 和“写入”也不是通过复制完成的,而是通过 “交换“或者” 观测 “等量子力学允许的方式实现)。这是“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限定的,本质上是幺正操作和测量无法复制未知的状态。这让很多经典算法设计思想很难应用到量子算法设计上。 如何利用量子态的性质来加速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如果设计出来的算法没有明显超过经典算法,那么在解决问题上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使用经典的算法设计思想,是很难造出超过经典算法的量子算法的。 输入输出问题。如果输入输出是某个特定的 “量子态”,那么设计一些量子算法会变得相当容易,但是现实世界无法去直接利用量子态(因为量子力学根本上阻止我们直接观测它们)。因此如何从经典比特构造出想要的“量子态”,以及如何保证最终将“量子态” 通过观测变成想要的经典比特,是一个大麻烦。 通用量子计算机出现前,相关领域缺乏研究动力。
2.2 一个简单但关键的量子算法:QFFT
规模为 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可以被 的矩阵乘法描述 快速傅立叶变换是可逆的,它的逆变换也是矩阵 快速傅立叶应用于向量不会改变向量的模长
2.3 量子和经典算法的快慢,还是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的快慢?我们究竟在比较什么?
2.4 问题的分类游戏
2.5 经典计算机视角下的问题分类
P ?= NP
P ?= BPP ?= NP ?= #P ?= PP ?= PSPACE
2.6 量子计算机视角下的问题分类
复杂度类的 Venn 图
2.7 量子算法的物理实现难度和用途
和 QFFT 一样,输入的向量必须编码到是量子态向量的系数上。如果向量最初是经典计算机中的向量,那么显然读取数据就需要 步(因为向量本身有 个元素),这样你就无法获得加速优势。同样的,矩阵本身的元素也不能全部来自经典计算机的稀疏矩阵,否则读取数据就会占用更多时间。所以大部分机器学习问题,除非人为构造数据,否则很难直接用 HHL 加速。 矩阵必须是稀疏的,也就是 远小于 ,否则主导运行时间的就是 ,而不是 ,加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完全无视这一点的相关研究可以说几乎是故意在骗人了。当然,也有一个 HHL 的变种算法,可以加速稠密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但是相对经典算法并没有指数加速。 输入的稀疏矩阵必须是可逆的,而且数值特性良好,否则状态数 会很大,这样也会失去加速。 这个算法的输出和输入一样,也是编码到量子态向量的系数上的,这意味着你没有办法直接将结果直接转换成经典的表示,比如导出成一个数组,打印到屏幕上。不过,你可以通过一些后续的算法研究这种输出的一些性质(虽然还是不能直接得到输出)。 如果你的问题没有上述任何一个困扰,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使用 HHL 来指数加速你的问题求解。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