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冲突中的混合战争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邮箱 | yw@techxcope.com




远望智库俄罗斯研究中心 许得君 编译


原作者:亚历山大•巴尔托什 

近期,俄罗斯《军工信使》网站发表俄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军事外交学会专家亚历山大•巴尔托什的文章。文章认为,混合战争将成为国家间对抗的新形式,灰色地带的新军事技术对抗将成为常态,并构成现代军事变革的新特质,国家应当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加强对未来战争和冲突的预判。

判断本国和敌对国未来军事、装备、作战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战争和冲突的性质、进程和结局时,最重要的是对其整体社会发展进程进行预测。这种预测的复杂性在于必须对双方隐秘对抗的可能性及其性质、目标、任务、企图进行综合评估。这即适用于传统战争,也适用于以灰色地带为战场、以技术发展为鲜明特点的21世纪新型武装冲突,即混合战争。当前混合战争已成为美国对外政策,首先是对俄政策中常用的工具。由美国人挑起的混合战争和“颜色革命”已经出现在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以及中亚、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一、灰色地带的军事技术对抗


       


技术领域是对抗双方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达成地缘政治目的的信息心理战的基础。军事技术领域的成就由人类创造的已有和最新科技整合而成。华盛顿将灰色地带的技术对抗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扩展至军事技术领域,其中包括网络空间技术、人工智能、无人机应用、空间通信、地理空间情报及无线电技术侦察等方面。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安德烈•科科申在论文《关于战争应用理论问题》中写到,技术领域的发展为军事变革创造条件并发挥重要作用,“这里的军事变革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包含新的军事战略、新的战役战术、实施武装斗争的新方法,以及军事力量组织、作战行动控制、人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新问题”。院士指出,推动军事变革的源动力并对军事变革发挥关键影响力的军事技术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技术工艺、新武装斗争手段、新武器系统;二是武装力量组织方式的创新;三是军事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面上动用军事力量的形式和方法的改变;四是人员新素质的培养;五是部队兵力装备管控效率的提高。

上述每一项因素都与现代战争作战环境以及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的各种现象存在直接关联。混合战争影响军事变革的程度和机理尚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共生现象应当被视为解锁21世纪下一场军事变革的密钥之一。此前的军事变革中曾经因为核武器的出现而导致战略战术的根本性改变。

高精度武器的发展和混合战争这一国家间对抗新形式的出现是现代军事变革的新特质,应用于非军事行动中的非致命武器的多样化发展是现代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威胁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强力及非强力行动、信息通信技术运用于军事政治目的、数字化技术运用于组织和操控社会抗议活动以及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一系列事件,促进了遏制理论的演化和完善,为军事领域的质变提供了新动力。

在国际局势混乱不堪和全球化几近崩溃的背景之下,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迫使执政者重新考虑国家对外政策的战略预判及筹划问题,并不断完善其中的强力和非强力性进攻及防御措施。


二、依靠自己的智慧生存


       


混合战争条件下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预测和评估必须由俄罗斯本国的学者来完成至关重要。而事实上,经常是一些国外的研究中心在做类似的评估,其原创观点和方法不仅涉及政治领域,还包括军事技术领域,常常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对俄罗斯本国从事国家安全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学者个人予以支持。

俄罗斯国内学者和分析人士认为,国家间的对抗不仅不会停歇,而且会不断加剧和变化。国家间的对抗将出现新的形式,使用新的方法,动用新的工具,包含多重强力和非强力组合措施,而且这些措施带有隐秘性、消耗性,在国际局势高度不确定性之下很难预见。

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局长菲德尔•拉德金上将2020年的文章《武器监控是否还要继续?》对构建混合战争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了武器监控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同时,还对决定混合战争参数指标的军事政治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假设,将自2007年8月总统普京在慕尼黑发表演讲至2008年8月格鲁吉亚在俄边境发动“五天战争”这一时期,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爆发的假定时间。那一时期华盛顿的挑衅导致俄美关系急剧恶化,按照拉德金将军所说,“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思想意识(带有民粹主义特征)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混合战争的状态,网络信息攻击、反俄宣传鼓动以及侦察破坏等活动更加猖獗,大批兵力集结在俄罗斯边境实施军事威胁”。当时,美国赌定能够在混合战争行动中不直接冲突而迫使俄罗斯屈服,指望在这场战争中从内部恶化俄罗斯的社会经济,摧毁其政治体系,迫使其放弃世界多极化主张而转向西方,融入将俄罗斯置于二流地区大国角色并服从于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世界格局。


三、国外对未来战争的预测


       


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学者们对未来冲突的研究兴趣也愈加浓厚。分析人士试图厘清下一场战争将在何处以及为何爆发,何人参与其中以及采取何种战略。但研究结果可能并不令人满意。美国前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曾于2011年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承认:“大家都在预测下一场军事行动的性质和地点,但是在格林纳达、巴拿马、索马里、巴尔干、海地、科威特、伊拉克以及其它事件爆发一年之前,我们仍然对其一无所知,以至于我们如此匆忙”。这样的认知自然会鼓励学者们对那些至关重要的军事和政治问题进行预警性研究。

2020年兰德公司为五角大楼提交了有关军事问题的预测分析报告《2030年未来战争》,报告认为未来美国的敌人可能没有变化,但盟友却可能发生变化: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以及恐怖组织仍然是美国的主要对手;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使亚洲国家对中国政府心存恐惧,从而改变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清单;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参与冲突,尤其是参与境外冲突的意愿和能力很可能会下降。同时,美国在2030年将逐渐失去将自身战略强加于世界的主动权和决定未来战争何时何地及为何发生的能力。印太、欧洲和中东地区最有可能发生冲突,但印太地区的对抗最危险。未来战争可能由反恐、灰色地带的摩擦、不对称攻击以及大规模武装冲突等深层次原因引发。应对未来战争需要提高远距离行动能力而不接触敌方主力,需要提高武器装备的精度以便将附带损伤减到最小;所有部队都应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展信息心理战能力和在灰色地带行动的能力。

兰德公司的另一份报告《透视全球—未来战争全面评估》指出,未来敌人为达成地区性目标可能在灰色地带展开行动,采取多变战术实施挑衅,发动信息战,动用中间力量和秘密特种作战力量,同时将冲突烈度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工智能将作为一项典型的突破性技术服务于军事目的,并广泛运用于传统和非传统行动中。

利用2020年批准的技术支持和作战分析项目,五角大楼还正在研究有关可用于复杂物理和电子作战条件下技术能力创新的预测分析报告。报告提到在人口稠密、被火力包围的城市环境或受地形限制无法展开机动条件下的作战行动,部队要在如此条件下取得胜利需要夺取当地的环境优势,但要保持这一优势却很困难。


四、结论和建议


       


当前有许多关于现代战争趋势的预测报告和对遏制理论的改编,对这些报告的分析表明,大多数报告的作者没有完全成功地将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整合起来,而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导致世界混乱失序,引发军事技术领域的质变,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此外,分析还表明,零散的分析预测工具并不经常,也并不完全能够对影响战略性决策的趋势和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价。

分析未来战争和现代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问题,需要关注一些目前俄罗斯学界尚且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关于遏制理论学说的变化。其变化一方面基于对其他国家文化价值观及其利益选择逻辑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基于混合战争构想所引发的军事技术领域的彻底变革,同时混合战争自身也演变成为一种新的非核的战略遏制形式。而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学界基于统一方法论对国家间冲突中强力及非强力手段作用的分析评估工作还很不到位。

第二,关于战略文化的分析运用。对战略文化特点的分析和运用不足,导致无法清晰准确地评估军事力量因素对潜在对手政策的影响,及其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对手时保持强力及非强力手段间平衡的能力。

第三,关于盟友及伙伴间关系的可靠性评估。近年来的事件充分表明,在世界走向多极化条件下俄罗斯对与盟友及伙伴之间关系的可靠性评估还缺乏清晰的标准,不能准确预测其在对外关系恶化时可能采取的政策行为。因此,建立可靠的前置预测机制十分重要,以便对对外政策措施的可能后果发出相应的、原则性的预警。

第四,关于侦察情报精确性和适应性评估。目前学界关于侦察情报的精确性和适应性评估准则的研究不够细致,对各种情报手段所获数据的整合不足。

第五,关于私人军事组织。私人武装在世界冲突地区黑市上需求旺盛,他们参与灰色地带的行动,打破了传统上国家对武力动用的垄断,他们可能因自身利益而引发和扩大冲突,参与双方的作战并从中获利,而且现在就有人正在这么做。

第六,关于公共外交战略。应当制定和实行富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战略,以对抗敌人的宣传战,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力量,擅于在对外政策中保持硬实力和软实力间的相互平衡。

应当承认,当前俄罗斯对未来由疾病流行、全球化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未来新世纪冲突等因素所引发的挑战和威胁的中长期预测还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未来应当将相关的数据搜集处理工作系统化,同时对自身和敌人进行准确地分析评估,为军事政治和外交人员提供建议,以便他们在做出关键性决策时清楚地知道,应当采用何种技术、使用何种武器、派遣何种人员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夺取胜利,以及需要何种资源和时间才能培养和发展出必要的潜能。当前,尤为迫切的是对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对抗、空间利用以及空中对抗等现代冲突新因素的分析预测。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