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无法开幕的建筑与展览现在都在做什么?

W* 卷宗Wallpaper 2022-05-23


当不确定变得习以为常,瞬息万变成为唯一不变,诸多项目与展览因外界不可抗因素导致延期,无法否认建筑与展览对线下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当物理接触缺失,这些场所与空间如何继续把设计与文化传达出去?也许各个领域与行业,甚至个人与生活都需要一些“新思路”。


作为“新思路 THINK MORE THINK NEW”系列专题第一期,我们关注四个延期的建筑项目与艺术展览——上海图书馆东馆、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没顶美术馆与UCCA Edge“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展览并对话建筑师与策展人,和他们一起探寻如何与刻板较劲,向墨守成规宣战。


SHL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Chris Hardie、UAP高级艺术策划经理褚梦儿、建筑师青山周平、复星艺术中心展览总监端木霞子、没顶公司展览总监孙啟栋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秋韵说:


“现代建筑功能性的消失本来就是正在发生的变化,疫情加速了这个趋势。”

“如何让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发挥更深远的意义?”

“在这个境况下,我们是否还相信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呢?”

“只是因为疫情的肆虐就导致艺术行业线下项目较难推进吗?不敢去冒险才是真正最大的风险,而不是疫情。”


以下是他们的新思路。


01

上海图书馆东馆

原定开放日期:4月23日

目前开放时间待定

⭕️ 上海图书馆东馆从远处眺望如同悬浮在树冠之上,而从巨大的落地窗处可隐约看见悬挂的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鸟飞了》。©️RAWVISIONstudio



上海图书馆东馆紧邻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140万平方米的世纪公园,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原定于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放,因疫情而推迟。


图书馆由具有丰富的图书馆设计经验的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设计,设计师陈幼坚操刀全新Logo,UAP艺术策划团队邀请艺术家徐冰、Emily Floyd、谷文达、刘文瑄、马兴文、倪有鱼、申凡、Plummer & Smith、杨振中、郑重宾等特别为馆内打造诸多艺术作品。毫无疑问,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备受期待的。



⭕️ 上图:上海图书馆东馆开阔的中庭©️Chris Hardie

下图:申凡,《往来春秋》,2022,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作品©️上海图书馆、UAP。作品铺装于一楼中庭地面上,以老旧报纸为灵感,隐藏起内容只表达段落与标点符号。



建筑如漂浮在公园树冠上方的雕塑,主体结构建于两个功能体块之上,其中一个是能容纳1200席的表演场馆、展览和活动空间,另一个则为儿童专馆。图书馆内部,垂直错落的开放式阅览空间围绕着一个大型中庭布局,它们连接着图书馆的不同功能区域,也打通着图书馆四个朝向的景观。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鸟飞了》悬挂于阅读空间内,从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外也可窥见。



⭕️ 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鸟飞了》。©️包梦琪

⭕️疫情期间,徐冰延续“地书”系列,

创作了图标“思想者”。



图书馆的使命是将知识与人连结起来,虽然因城市停滞而失去了这层物理连结,但图书馆也积极发起一系列线上共读活动,继续传达“阅读连结你我”的精神。当一个大型公共建筑被切断与人的接触,它还能以怎样的方式为人类创造价值?



SHL建筑事务所董事、

设计总监Chris Hardie

UAP高级艺术

策划经理褚梦儿



W*:在得知上海图书馆东馆不能如期开幕后,是否有什么新的策划与计划应对变化?可以说说目前这些项目的进展和筹备情况吗?


Chris Hardie:我们觉得这是这座城市应对疫情的一种自然反应。上海图书馆东馆原定于4月23日开放,这一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赞美书籍、鼓励阅读和写作的全球性节日。但上海抗击新冠疫情的行动还在继续,新图书馆的开馆还需要延期一段时间。


褚梦儿:毗邻世纪公园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由知名SHL建筑事务所设计,而UAP团队以“中国文化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策划脉络,邀请了十位如徐冰、申凡、郑重宾、谷文达、倪有鱼、刘文瑄、Emily Floyd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从方案到制作倾注了无数心血,耗时一年多共同打造了十件场域特定永久艺术品。


自从2月22日上海图书馆东馆特邀发布艺术家名单以来,我们就期待着这座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正式对外亮相那一天的到来,也和大家一起激动地筹备着一系列开幕事宜,当然在上海进入“静态管理”后,这一切计划都暂缓了。目前艺术作品已在馆内外基本悉数落地,共同静候着呈现于观众的面前。


⭕️ 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全新Logo,如翻开的书籍、如飞鸟、如海浪,也如帆船。

⭕️ 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外立面包覆着背衬保温板的玻璃。©️Chris Hardie



W*:在线下项目和活动较难推进的当下,是否有将一些内容和宣传工作放在线上?您认为当下的形式是否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构想一些新思路?您认为这是积极的吗?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Chris Hardie:上海图书馆在4月23日举行了一场在线直播活动,向市民朋友们分享了上海图书馆东馆的近况,一同参与直播活动的还包括著名的上海籍作家和演员们,他们也在这场活动中向观众们传达了阅读的力量。这种线上活动并不是一种新的创意,但在当下这种情况下,线上活动确实变得更具象征意义。多少年来,我们事务所一直在宣传一种理念——图书馆是关于人的,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必须从物理的信息资料转向使用者——这就是我们事务所常说的“从书籍到交集”——不论是物理的连接还是精神的连接,最重要的是,人们连接在一起。


褚梦儿:其实我们的全球办公室,在疫情开始以来,就始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全世界的艺术家、策展人、创意者们坚持线上工作,希望把更多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比如,近期随着国际跨境差旅逐渐开放,我们的纽约团队前往沙特阿拉伯完成了第二届Desert X AlUla 2022安装和开幕工作。置身于壮丽非凡的沙漠景观中,我们协助Desert X AlUla 2022展出了15件场域定制作品,这也是非常值得分享的艺术盛事。在疫情时代,这个展览的落成也增添了我们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憧憬。


Claudia Comte《暗阳,秋波》(Dark Suns, Bright Waves) 

Desert X AlUla 2022©️Lance Gerber

Jim Denevan, 《静止角》(Angle of Repose)

Desert X AlUla 2022©️Lance Gerber


而此刻,我们身处尚在特殊时期的上海,街巷、公园、商场、图书馆等再平常不过的地方都变得可望而不可及,相信就算是再“宅”的人也会感概公共空间的珍贵,这种前所未有的感受也促使团队产生思考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何让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发挥更深远的意义,这些都是积极且必须的思考。



W*:可否描述一下您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近期有没有什么新的感触或者新的发现?


Chris Hardie:在回答采访的时候,我已经居家26天了。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的家人都还好,我们感到非常幸运。我们住在一个安静的弄堂,邻里关系非常和睦。除了不能出门,我们努力保持居家之前的生活节奏。和很多上海居民一样,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团结互助,现在我们与邻居们的关系更紧密了。这种友谊将持续很长时间,这就是人与人连接的力量。


褚梦儿:近期除了从线下到线上沟通模式的切换,工作状态并没有太多差别,原因很简单,过去两年多以内, “变化”已经成为新常态,尤其与线下活动息息相关的领域。目前所接触到的项目可能在未来1到3年后才揭幕,因此这需要我们用非常前瞻的思路来应对新局面、新需求,当然这种对未知挑战的探索也是我们工作的乐趣所在。



W*:基于您在您的领域内的实践,您认为是否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转变与新的尝试?


Chris Hardie: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过去几年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新常态加速了这种变化。我们事务所有一个专门的团队,专注于研发以及探索健康建筑、数字实践和碳中和等领域。比如,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加速发展促使我们着手开发自己的数字建模和仿真工具。其中一个工具是基于云能源、日照和太阳能而开发的模拟器,我们称它为SPEED(节能设计模拟平台,Simulation Platform for Energy-Efficient Design)。从设计师开始设计的那一刻起,这个工具可以简化设计全过程中日照和节能的研究步骤。


褚梦儿:就拿上海图书馆东馆为例,之所以在阅读空间内注入艺术元素,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图书馆早已不是传统的藏书楼,而是满足人们多元文化需求的精神栖息地。同理,商业空间也不仅是满足购物餐饮需求的去处,我们见证着越来越多的项目从规划初期就致力于打造出绿色自然的城市空间,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方面实践也体现在建筑设计和艺术项目委任中,其中不少对UAP团队来说都是新的尝试。通过将环保材料运用于艺术品制作中且达到满意的视觉效果,我们希望能为艺术家带来新的启发和可能性。


与此同时,通过与格里菲斯大学商学院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我们也在践行“同一个地球”项目(Project One Earth)。UAP正建立 “艺术品成分清单”,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公共艺术领域,负责任地生产和消费碳中和的艺术品。通过记录相应的物质投入,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并减轻制造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海外办公室,我们就此已有不少成功实践,如澳大利亚华裔艺术家Lindy Lee为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创作的《Ouroboros》,将全面采用该成分评估表,预计将于2024年与大家见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艺术策划及交付公司,我们希望将自身在艺术领域的实践与社群、城市,乃至全球的环境趋向深度绑定,面对全新的转变和尝试,始终保持着积极与开放的心态。



⭕️ 上图:谷文达,《高山仰止》,2022,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作品©️上海图书馆、UAP。

下图:郑重宾,《飞石》,2022,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作品©️上海图书馆、UAP。



W*:给大家分享一个您的“新思路”吧。可以关于任何方面。


Chris Hardie:我们正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减少碳足迹,不仅仅是减少我们自己产生的碳足迹,而是帮助所有的业主减少每一个我们设计项目的碳足迹。我们既关注建筑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关注建筑物的隐含碳。我们知道如何最小化隐含碳,并达到净零碳运营。


我们想要证明并展示净零碳运营是可实现的、也是成本可控的,而且真的没有理由不这样做。我们有知识储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就是我们正在推动的事——帮助每个项目实现净零碳运营,并将隐含碳降至最低!


褚梦儿: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在解封后都会用不同的视角去感知:堵车、散步、面对面开会、面对面喝咖啡等等,在回到繁忙的生活之前,尽可能地先去感受一番这些日子错过的城中自然,当面对飘动的梧桐树叶和流动的苏州河,想必会有全新的思路来更迭我当下的所思所想。



02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原定开放日期:4月

目前开放时间待定

⭕️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外景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是继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成立五年之后对外拓展的第一座场馆,由建筑师青山周平设计,原定于4月对外开放。


这里作为一个集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艺术衍生品和艺术餐饮为一体的综合休闲目的地,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将延续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各项艺术和跨界实践,为西南地区带来兼具国际化和在地性的展览和公共项目。



⭕️ 上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展厅

下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屋顶平台



附近性的消失大大缩减了我们的城市生活与社交生活,一个综合功能的目的地在社群圈层的影响力如果只局限于实体空间是否是一种浪费,而又如何打破这层枷锁?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建筑师青山周平

复星艺术中心展览

总监兼主席高级助理

端木霞子



W*:当得知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延期开幕后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的设计,让大家多一些期待。


青山周平:建筑项目本身是由很多人一起做的工程,除了设计师,还包含了业主、施工方、供应商、政府等等不同部门,很复杂,不是一个人能完成作品,也因此经常发生意外情况。得到延期开幕的消息,我并不感到焦急。


这次设计的成都复星艺术空间坐落在成都新区,它的地理位置使它缺乏城市记忆。我们将能代表成都人文气息的竹材引进我们设计的新空间,希望通过对竹材的大量运用使新空间与成都产生联系。复星艺术中心本身的目的不是纯粹的美术馆,而是以艺术为中心、多种空间功能的融合体,因此它叫作艺术中心。这种融合的理念与我对成都生活的理解不谋而合。在我看来,成都人将休闲、生活与工作融合得很好,是一种没有明显界限的状态。我们在设计时,也希望通过空间的布局创造出艺术、休闲、社交与日常生活自然融合的体验。


端木霞子:原本定于四月份开幕的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由于疫情影响将延期与公众见面。目前我们全力配合政府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持续进行开馆相关的筹备工作:场馆建设已全面完工,目前成都首展仍在积极筹备中,同期艺术中心的公共教育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和执行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反而给了团队更多时间以周全筹备所有相关工作,期待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可以尽快与观众见面。



⭕️ 上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Art Shop区域

下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B1多功能厅



W*: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设计中是否有一些“新东西”是你之前未曾接触过的?


青山周平:这次设计,第一次大量使用了新式的传统环保材料:集成竹材;且在部分设计上采用了金属、竹材、水磨石等材料的随机混搭,相较于传统设计讲究材料统一,这次随机的材料搭配也是我的一个新思路。



W*:在线下项目和活动较难推进的当下,是否有将一些内容和宣传工作放在线上?您认为当下的形式是否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构想一些新思路?您认为这是积极的吗?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端木霞子:实际上我们一直都很重视线上内容的传播,在上海疫情封控的这段时间里,复星艺术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论坛、线上导览的活动,持续更新“宅家”艺术充电项目,通过艺术家探访特辑、艺术展览书籍给大家进行推荐和分享。线上活动和宣传的广泛传播性和观众互动性毋庸置疑,我们也看到随着技术和操作手段的不断完善,线上活动的品质和观众体验正在不断提高。


新思路的迸发对艺术行业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比方说,近年来线上展览逐渐走近大众,这与应用科技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使展览的观看方式更加多元,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作品进行云端互动。我们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在首展现场设立了独立的VR体验区也是希望为大众带来更加多元的感受: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戴上VR眼镜就能置身于艺术家所描绘的美国南加州洛杉矶,还能够使用VR手柄拿起展品近距离观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所带来的全新视角将会为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新思路和方向。



W*:疫情下城市面临的围绕居住、物流、交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与问题早已发生改变,您作为建筑师,是否一些设计思路基于此也会被影响到?最近您是否有一些什么新的感受与思考可以分享。


青山周平:疫情发生之后,由于很多人开始在家里办公上课,城市当中很多建筑被空出来、不被使用。以前用城市建筑去完成的功能,现在手机就可以做到,现在还有正在发展的虚拟空间,这些都使我意识到现代建筑功能性正在逐渐消失。


现代建筑功能性的消失本来就是正在发生的变化,疫情加速了这个趋势。建筑师是思考实体空间的专业,特别对于以功能性为核心的现代建筑主义,实体空间的功能性消失,对于建筑师们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下,未来的我们要做的建筑不一定围绕功能出发,不一定是对功能理性的、逻辑性的分析,而是会越来越强调感性、体验的部分。这是我在疫情环境下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W*:在您领域内的实践与研究方向上,是否曾经发生过一些转变?以及最近是否有一些新的尝试或是未来的一些新计划?


青山周平:确实有转变。我认为,我们的设计不仅是自己设计理念的表达,更是时代让我们做的设计。时代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设计内容都有直接影响。时代一直在变化,因此我们的设计也一直在变化。比如说我们关注小空间、共享空间的改变,对老建筑、老物品的关注,包括关注手工建造方式的研究,都是跟时代变化、城市需求转变有关的。


我们对未来的新计划有两个,一个是打破传统建筑师工作范围。通常建筑师是给业主提供设计的服务,但接下来我们准备租下一整个院子自己做设计、改造、运营一个胡同里的年轻人的共享生活空间。我们想打破传统建筑师只提供设计的模式,去尝试包含策划、设计、运营的新方向。


另一个新计划是想打破传统建筑师角色,自己做家具品牌。未来准备自己做家具以及其品牌运营。这也是我们打破建筑师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新尝试。


端木霞子:近几年的展览越来越关注个体与周围社群的关联。艺术中心和美术馆的工作不仅聚焦于鲜活的艺术对象和最新的艺术成果,同时也把展览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教育的方式更广泛地推向公众。复星艺术中心在坚持推广和促进中外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推出全新的艺术品牌annex,更贴近生活日常并拥有更加年轻的态度,致力于积极拓展艺术的边界,真正实现观众“转角遇到艺术”的愿景。入驻各大城市商业地标的艺术空间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同时,也为所在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



⭕️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CLOUD餐厅区域



W*:可否描述一下您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近期有没有什么新的感触或者新的发现?


端木霞子:在生活突然被按下停止键的上海,未知和前所未有的困境难免让人产生焦虑和不安,在朋友圈里我发现身边的很多艺术家朋友投入了积极的创作,艺术的力量正在于此,她帮助人们发现世界、见证体验、疗愈自身从而给予更多观者以力量。疫情两年多的时间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也改变了社会文化的生产、展示、传播和交流。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精神需求不会停滞,新的艺术创作与策展活动同样不会停止。



W*:给大家分享一个您的“新思路”吧。可以关于任何方面。


青山周平:现在的时代里,快速发展的AI、大数据等新技术会很大程度上改变设计。机器能快速大量地处理需求,可以迅速做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机器相比,作为人类的设计师在科学性与效率上可能都没法超过新的技术。因此我们不应该去做人工智能能做的设计,而是要去考虑只有人才能做到的设计是什么。这也是对未来的设计师越发重要的课题。过去设计师用脑子做设计,如今在这个思路的影响下,我们尝试了几个以手、以身体为出发点思考的空间。比如我们做的木木美术馆手打的金属外墙,以及阿那亚味从山海甜品店的混凝土柱子,从开始到最后我们都是用手而非电脑完成。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们希望能继续尝试进行用身体设计这一方向的尝试。



03

没顶美术馆

原定开放日期:4月

目前开放时间待定

⭕️ 没顶美术馆中艺术家徐震®的作品



没顶美术馆选址于上海市崇明岛西部绿华镇的一片废弃厂房内,这里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养鸡场,粗粝的建筑表面与野蛮生长的植被构成了这里最自然的风貌。原定4月对公众开放的没顶美术馆也因为疫情延期。


没顶美术馆、没顶画廊、没顶公司的创始人艺术家徐震偏爱“不规矩”的场地,跳出一贯对展览空间与美术馆的选择将没顶美术馆放置于此。让艺术归于自然,在不加修饰的背景下展现作品的本质与力量场。而可以预料的是美术馆也将为崇明岛带来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以及为更多艺术家与创作者提供机会。



⭕️ 上图:没顶美术馆位于崇明岛西部的绿华镇的废弃厂房内

下图:没顶公司团队考察没顶美术馆周边生态



艺术向来透露着艺术创作者对于时代的思考,如果说没顶美术馆的选址以及实践本身就是美术馆空间的“新思路”,经历过诸多不确定之后如何转化思考并且传达?艺术行业目前又面临怎样的困局?



没顶公司展览总监

孙啟栋



W*:在得知项目不能如期开幕后,是否有什么新的策划与计划应对变化?可以说说目前这些项目的进展和筹备情况吗?


孙啟栋:没顶通常至少提前一年完成所有的计划制定,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毕竟不确定性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你必须适应。虽然有的项目不能如期开幕,但是前期的策划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并且在等待之中,把新的思考融合进去。



⭕️ 没顶美术馆中艺术家徐震®的作品



W*:在线下项目和活动较难推进的当下,是否有将一些内容和宣传工作放在线上?您认为当下的形式是否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构想一些新思路?您认为这是积极的吗?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孙啟栋:工作不是线下和线上的非此即彼。难道真的是,或者只是因为疫情的肆虐就导致艺术行业线下项目较难推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应该”感谢“疫情,因为这是他们的一块挡箭牌和遮羞布,让他们得以推诿自己的投机和懒惰。如果我们不去认真构建一个良性的艺术生态,再多的线下和线上活动也是无用功,因为我们现在面临价值判断中空化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说有新思路,它显然不是单纯在线上或者未来的时间段复制以前的工作。不敢去冒险才是真正最大的风险,而不是疫情。



W*:可否描述一下您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近期有没有什么新的感触或者新的发现?


孙啟栋:正常而自律的生活、工作和思考,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在囚禁之中寻求到个人的自由。一开始,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互相传递物资。可以比起物质匮乏——相对于平时而言——更痛苦的是真正的交流的丧失,而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们没顶公司每天要组织员工们,艺术家、策展人们聊天,分享,从现实中的困顿中暂时解脱出来,互相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很抱歉,在此刻通过任何平台去谈论个人的感触,在我看来,都是轻浮的。



⭕️ 没顶美术馆驻留艺术家周子曦驻留期间创作



W*:基于您在您的领域内的实践,您认为是否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转变与新的尝试?


孙啟栋:很遗憾我不是Theranos前CEO, 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我并不想在这里为自己思考的IPO进行路演。然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出自己的“新发现”,“新实践”,讲出自己的梦想,如今是受到默许甚至鼓励的。在我们封闭的同时,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了。Frieze发表了一篇由主编Andrew Durbin撰写的展评。他尖锐地指出“表面上为《梦想之乳》提供信息的概念——后人类主义、控制论等——落后于展览选中的作品。”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他受够了近年来已经成为“陈词滥调”的充斥于艺术界的后人类话语、新物质主义以及其他的时髦理论,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把这些观念可以具身化,可以和我们自身对于时代的焦虑、对于当下的关切以及我们个人的潜意识的对于成长的思辨结合起来,使得它们不是作为更具有流通性的新经济的最外在的象征性层面的部分。所以不是后人类等概念出了问题,而是所有以前这些活生生的有背景、有生命强度的思考本身的价值判断被抽空,成为了股权认证书一般的说明书。


我们大多数在抱怨策展人选择的艺术家90%是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她在策展上践行一种实用主义的经济理性。这再也不是曾经的女权或性少数群体的斗争问题,而是策展人本身以及她背后的利益团体对于资本流动性效率的追求,她天然地划定范围,在一个闭环之中打自己的牌,如同每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一样,构建自己的quasi-nation,在其中价值判断、作品实体、资本等的流动畅通无阻。如果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边抱怨威双主题的无聊和过时,抱怨是因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身份让一部分艺术家比另一部分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一边暗自神伤为什么没有选中我,那我们永远不会找到新的路



W*:给大家分享一个您的“新思路”吧。可以关于任何方面。


孙啟栋:放弃“新”的拜物教崇拜,当然这个思路本来就是不合时宜的。去阅读和思考晦涩的文本吧,但同时不要忘了去爱人,去培养同理心,不要屈从于统计学和路径计算。



04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

UCCA Edge

原定开放日期:4月2日

目前开放时间待定

⭕️ 上图:Thomas Demand,《樱花》,2014,无纺布墙纸上UV印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下图:Thomas Demand,《控制室》,2011,彩色合剂冲印、迪亚赛克工艺装裱,200 × 300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艺术家Thomas Demand在中国首次个人全面回顾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原定于4月2日在上海UCCA Edge开幕,最终因疫情延期。本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近70件作品,跨越25年间的创作历程,涵盖摄影、电影、墙纸多种媒介。


Demand作为雕塑家与摄影家将两种表达媒介结合,在作品中虚构出一幅真实图景,并发人深省地提问——摄影一定反映现实吗?他的创作来源往往是人们熟识的,如重大历史或新闻事件留下的媒体图片中的场所,通过模型与镜头,探讨着摄影与现实之间的边界。



⭕️ 上图:Thomas Demand,《避难所 II》,2021,彩色合剂冲印、迪亚赛克工艺装裱,180 × 200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下图:Thomas Demand,《演播室》,1997,裱框喷墨打印,183.5 × 349.5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艺术作品的观感很难被线上替代,甚至空间的不同也会让同一件作品产生相差甚远的体验,线下的缺失无疑对展览是一场打击。但作为一个向大众传递艺术价值的平台,UCCA是否还有新的策略让艺术继续抚慰人心,让展览继续保持活力?


*更多关于艺术家Thomas Demand的内容请关注将于明日上线的“新思路”专题第二辑——纪实的新思路。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副总监及

策展人秋韵




W*:在得知展览不能如期开幕后,是否有什么新的策划与计划应对变化?可以说说目前这些项目的进展和筹备情况吗?


秋韵:原定于4月2日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的所有展厅搭建工作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面对现状,UCCA Edge保持了与艺术家团队的密切沟通,不仅每周召开线上会议,还会定期整理发送《上海疫情发展报告》,与艺术家同步上海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的资讯。


我们认为在充满困难与变数的时刻,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变得尤为重要。所谓的“感同身受”是建立在全面立体的信息基础之上的。这份“感同身受”也维系着“共克时艰”的信念感。封控至今,虽然展览在硬件上处于停滞状态,但国际团队间的理解与感情却在不断加深,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慰藉。


另外,这段时间也成为了在非常状态下闭关学习的契机。适合沉下心来,更深入地研读展览的相关资料,可以做很多需要“心流”状态的细致入微的工作。我们也相信,这一充满对历史之回顾与反思的展览,将会在之后引起更广泛的共鸣。



⭕️ Thomas Demand,《日常#15》,2011,裱框染料转印,73.8 × 59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W*:在线下项目和活动较难推进的当下,是否有将一些内容和宣传工作放在线上?您认为当下的形式是否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构想一些新思路?您认为这是积极的吗?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秋韵:我们的公共实践部同事组织了名为“诗‘疫’时刻”的活动。活动灵感来源于托马斯·迪曼德的“日常”系列作品。这个系列中作品的源图像是用手机拍摄的平凡日常,风格宛如日本俳句——简单、即兴而又意味绵长。UCCA Edge效仿这一形式,在线上发起征集,收集大家记录的诗“疫”时刻。至今已收到了诸多朋友在窗边、厨房、小区停车场等地点的灵感捕捉。


虽然我们在积极应对,但不得不说,我个人认为艺术作品和展览的魅力还是很难被线上体验所替代的。希望这次疫情能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线下体验的宝贵。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怀念与朋友们面对面的交流相聚,怀念车水马龙的城市,怀念闲庭信步的时光。等疫情平息后,期待与大家在展厅相遇!



⭕️ 向左滑动查看:诗“疫”时刻征集活动中的作品。图片依次由Zihan、Mengt、栗桔、枫叶儿提供。



W*:可否描述一下您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近期有没有什么新的感触或者新的发现?


秋韵:我独自在家封控将近一个月了。情绪经历了几轮剧烈震荡——无奈、恐惧、愤怒、焦虑、虚无感交叠来袭……最近状态逐渐进入了“暴风眼”,努力在风雨飘摇中寻求一丝平静和意义。对我来说,效果最好的除了专注于工作,就是阅读和做饭。以前我是完全的“外卖人”,这个月的厨艺突飞猛进,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苦笑)。


要说新的感触,我发现一些以往的抽象叙述成为了切身感受——比如,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但同时,我们丧失已久的“附近性”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我在这栋公寓楼里住了快7年,第一次和邻居们如此频繁地互动,还靠着物物交换磨了2斤咖啡豆,解决了咖啡短缺问题(很满足)。


阅读的意义好像也升华了,最近同时在读的书有好几本,比如《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土星照命》等。要说有什么体悟,可能是我试图通过阅读去理解“太阳底下无新事”,苦难和无常最是平常,但也努力去学习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



W*:基于您在您的领域内的实践,您认为是否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转变与新的尝试?


秋韵: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感觉首先要生存下去,个人也好,行业也好。另外,有一个问题不断浮现:在这个境况下,我们是否还相信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呢?我持续在具体的工作之外,不断回到这个问题。再次推荐大家去读《重走》,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慰藉和力量。



W*:给大家分享一个您的“新思路”吧。可以关于任何方面。


秋韵:向内去探寻,我们现在都是鲁滨逊。希望未来,我们会变得更谦逊,同时更坚强。






持续关注

卷宗五一系列专题

新思路

THINK MORE  THINK NEW



特别感谢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建筑师与策展人

图片亦由受访者提供


海报设计:lifan

编辑:hanxi、盛文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