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勤”为文化创作与知识生产拓宽路径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文化创作与知识生产的载体与途径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拓宽,我们不再着眼单一的形式,接纳与包容着文化的丰富性。而在选择激增,信息爆炸的洪流里,唯有勤勉与深耕是屹立在各个领域成为中流砥柱的重要途径。 “业精于勤”出自韩愈《进学解》,本意是劝诫莘莘学子,学业的精进离不开勤勉。栩栩华生第二届时尚文化大赏继续将时尚与文化扩展至时代意义与行业弹性的层级,聚集起以“业精于勤”为标杆,自我鞭策且不断精进的,来自艺术、文化、时尚、建筑、电影、音乐、教育等各领域的众多实践者。


基于本届时尚文化大赏的四个奖项单元,《卷宗Wallpaper*》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五位文化创造者对话。美术馆馆长、建筑师刘晓都在一种跨界的身份中,打破传统美术馆的制式,将文化与艺术放置在社群营造、城市公共性中探讨;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以传统工艺的传承为己任,并将其推至更为现代的表达;导演辛爽将我们带入东北这片文化创作的热土;导演孔大山以一部伪纪录片式电影撞击着中国电影新形式的探索之路;摄影师冯立营造着荒诞且色彩明艳的画面,却投射出真实且鲜活的生活。


借由本届时尚文化大赏,我们希望将各个文化创作领域内创新、坚持、深耕的人推至台前,用他们的思考与实践印证“业精于勤”,并诠释勤心、勤志、勤人的文化信念。他们的这份精神和力量可以被感知,而我们将在他们的激励下,一同向前。





点击查看

第二届栩栩华生时尚文化大赏先导片

以业精于勤诠释勤心、勤志、勤人的文化信念。




对艺术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参差多态的解读,为作品赋予千万种生命形态。


视频中为本届时尚文化大赏「艺术实践单元」获得「艺术实践大奖」的五位美术馆馆长:孙莉、乔志兵、刘晓都、李峰、冯峰。





刘晓都

建筑师

坪山美术馆馆长


坪⼭美术馆馆⻓刘晓都,已投⾝建筑领域30余年的他在跨界担任坪⼭美术馆的馆⻓后,以当代艺术为⽴⾜点,持续从珠三⻆的城市活⼒中汲取创造⼒,⽤建筑思维拓宽了机构实践,让这个场馆⼀跃成为活跃艺术生态的发⽣地。




Q&A


W*:最初从建筑师身份过渡到美术馆馆长,您是否有什么适应期与转变期?


刘晓都:从设计师转换到艺术家很难,但是美术馆是艺术机构,和建筑事务所一样都需要管理和运营,做一个机构的运营者,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管理模式可能不太一样。因为做设计的原因,我一直比较关注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


真正的难点在于我们应该做什么,还能有一定的认知度。虽然我们美术馆的规模不是很大,但越是规模有限,越要专注在一个方向上。当代艺术是我的资源和兴趣所在,我也相信这这个方向是对的,因为深圳本身的城市特征之一就是面向未来,它并没有很强的历史溯源,所以当代艺术跟深圳在现代形成的城市格局以及积攒的人群是合拍的。


美术馆作为一个行业有自己的规则。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坪山美术馆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生产方式和叙述方式,同一个艺术家或者话题在不同的美术馆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模式。另外,作为公立美术馆必须要服务公众,要在公众性和专业性之间取得平衡。此外,我们要做的是要推动地方艺术生态的发展,让深圳或者珠三角的艺术家群体有自己的土壤。



坪山美术馆“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系列展览

上图:“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建筑师王子耕与平面设计师刘治治操刀展陈空间与视觉设计。

中图:“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绘造社与平面设计师梅数植操刀展陈空间与视觉设计。

下图:“我的诗人”毛焰、韩东展览,建筑师王辉与平面设计师朱砂操刀展陈空间与视觉设计。



W*:以建筑师的身份介入美术馆的策划、运营与发展,您关注的侧重点与策展思路是否有受到一直以来建筑实践的影响?作为馆长的第五年,是否有哪些当初的构想已经实现,而又有哪些又新的想法还在酝酿与准备?


刘晓都:建筑师的训练背景还是有一种理性基础,喜欢有系统,喜欢有步骤,把一些小事集合成一件大事,一些诸如此类的方法可能也许跟其他人不同。


我们的主要方向是当代艺术,我更倾向于做系列展。做系列展的优势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串联起不同的艺术家,观众对于我们美术馆的内容会有相对比较清晰的概念。我们会有几个脉络:比如九层塔是在探讨美术馆空间和展陈与艺术品和艺术创作之间关系,是一次跨界融合的尝试。它脱开了常规的艺术展模式,展览之后的影响力对整个行业的变化有些刺激作用,你看现在很多美术馆和画廊开始更加重视展陈。


我当时做故乡系列的想法很简单,我看过很多人做的比如说摄影展,其实这些艺术品很难归类,也很难单独呈现。深圳是座移民城市,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带到这里,移民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我想探讨家乡和移民城市的关系。这个话题做一个两个肯定不够,坚持做若干年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体量,再去探讨移民的诸如社会学、人类学层面的内容,它就可以变得非常丰富,最后达成对城市文化的一种研究和挖掘。



W*:您曾经担任过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2016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等艺术文化事件的发起人。从建筑师到策展人,再到公立艺术馆的馆长,请问您认为文化空间和内容的生产对于城市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刘晓都:我比较喜欢一个说法——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城市才有分工的可能,分工是社会组织的最有效的模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越大,效率越高,越能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单一功能的城市不容易存活。好的城市应该是全功能的,没有太多依赖性,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创造力,而文化能够让城市更有吸引力,聚集具有创造力的人群。因为人不只是制造GDP的工具,要寻找自己活着的理由和意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能够为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会最终都是文化中心,都在向着文化产业上的转移。


其实作为建筑师,我们花那么长时间做建筑,研究城市,最终还是希望能够给人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尝试很多的方法改变城市的一些空间和面貌,但是最终还是要让大家在这里生活得更好。



W*:所以从塑造公共空间的角度来说,美术馆馆长的身份是过往实践的一种延续吗?从物理空间的拓展到内容的生产。


刘晓都:对,其实公共空间这个词经常被衍生到其他领域,有很多歧义。比如建筑师说的公共空间就是物理性的,公众可以进入并使用的空间。但是实际上社会学所谓的公共空间是一个虚拟概念,是公众在思想和行为上聚集的一种氛围,是所谓的Public Domain。美术馆其实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它不是纯粹的公共空间,而是公共建筑,因为我们对绝对公共空间的定义是24小时面向所有人开放,很明显城市绝大部分场所都不能算在内。





极,未必是顶点,道,却是一种不分年龄的研习。


视频中为本届时尚文化大赏「业精于勤成就单元」中「年度工艺人」得主何红兵、黄荣华;「年度写作者」得主杨本芬;「年度先行者」得主刘治治、马黛霞、张静;「年度社会责任」得主何韵兰、周芳。





何红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传承人


国家级⾮物质⽂化遗产项⽬东阳⽵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何红兵,他⽤35年的时间,让东阳木雕与东阳⽵编融为⼀体,创造了⼀套严谨且极具审美价值的技法体系,实现了题材与造型的双重升华。




Q&A


W*:作为东阳竹编第三代传人,您觉得您肩负的责任是什么?


何红兵:我们不单要传承,还要发展。我父亲是这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作为他的后辈,如果只是模仿,很难超越他。我们传承了很多东西,要更加努力做出我们自己这一代的东西。


当年我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送我到美院进修,所以我在设计方面会比我父亲强一些,能接受更新的观念,而且会尝试竹编和木雕的融合。比如上海设计周的公共艺术装置“万花筒”,立体竹编“七彩神鹿”等等。现在我的大儿子在意大利学习,希望他具有国际视野,回来以后再传承我们的东西,形成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在我们的基础上再提高。我哥哥的儿子已经做了五六年竹编,做得也很好。



W*: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时尚产业都将注意力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领域,您会担心大家的关注点并不在工艺本身,而是将其作为宣传的材料,甚至是品牌溢价的标签吗?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您会担心工艺的商业价值掩盖掉其背后的文化吗?


何红兵:现在社会上很多传承人,确实可能因为品牌宣传的需要,或者传承人有一定补贴,才半路出家,这种比例还不少。但是我认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年轻人只要来学习,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要支持。


上图:何红兵创作的《瑞鹤图》

下图:何红兵创作的《文房雅玩图》

何红兵正在创作花开富贵大花瓶,竹编与木雕结合是他创作中的特征



W*:请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入驻抖音电商平台,与平台的合作对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问您认为商品化和产业化对于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何红兵:入驻抖音是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参加展会的时候制作了一条小视频,很多人印象中的竹编都是传统的篮子、筐子,我们的作品很当代,一下子就火了。但平台的流量要转化,我转化做的不够好,所以在经济上没有很大的收益。但我还是很开心,能宣传东阳文化就是好事,现在很多朋友和客户会说刷到我的小视频。


我们以前都是批量生产竹编出口,这一二十年专注于竹编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创作。这样的转变就和产业有一定关系。我们浙江地区相对比较发达,人工费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做批量的东西很难生存。比如江西、四川,贵州的人工和原材料都相对便宜,工艺也不差;从国际上说,我们考察过越南、缅甸、泰国,他们那里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我们很难竞争。所以我们才会倒逼自己要转型升级。


因为我们做过北京故宫的修复,有一定的名气,大家知道我们做的东西是行业当中最顶尖的,就会有人来收藏,所以我们不断创新,做高精尖的艺术品,目前是研发和生产两条腿走路。



W*:你希望未来竹编工艺能向什么方向发展?在工艺的传承上现在的情况有变得乐观吗?


何红兵:我认为非遗还是要适合当代社会,把传统的非遗嫁接、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非遗传承要有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等政府补贴。总体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竹编这个载体,竹子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材料,它在国际上都非常受欢迎。但是年轻人往往耐心不够,技术无法精进,需要我们去引导。


我们前两年到贵州受到的冲击很大,以前每家每户都有几个背篓,都是竹编,去年就看到很多都被塑料制品代替了。我们会去培训提升当地的手工艺人,也有两个师傅到我们这里学习,再回去工作,这样他们的产品就不只有背篓,生存也更容易。其实我们在技术上不保守,只要有人来传承来学习,我们都很欢迎很支持。




悉心栽培,育人育己。


视频中为本届时尚文化大赏「业精于勤特别单元」获得「专注者」大奖的演员艾丽娅、郭柯宇、史可、吴彦姝,以及颁奖嘉宾导演辛爽 。




辛爽

导演


导演辛爽通过一部《隐秘的⻆落》打开大家对国产悬疑剧的认知,以近期热播的《漫⻓的季节》将观众带入东北这片文艺创作的热土,在残酷又真实的寻常日子里,讲述真诚又充满诗意的故事。




Q&A


W*:《漫长的季节》从筹备到播毕历经了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里,您有没有哪些时刻会梦回“漫长”?


辛爽:我记得当时我们杀青了之后,我们骑着摩托车去大理准备在这休息一段时间,大概待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半个月基本上每天晚上我都还会梦到回片场。每天晚上一闭眼就会感觉自己还在导戏,老觉得是不是还有一场戏没拍完……半个月之后就没有再做这种梦了,之后就开始后期工作了。


W*:《漫长的季节》的主题之一是时间,您是怎么看待时间的?


辛爽:《漫长的季节》在用时间的方法去讲述一个时间的故事,时间就是很公平的一个东西,它本来的名字可能叫变化,换了一个叫法管它叫时间。时间穿过人的一生,它在穿过的时候,会留下痕迹,然后时间也会慢慢地抹平这个痕迹。



W*:《漫长的季节》中的采用了多线并行、时空有时甚至会交叠的叙事方式,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方法?


辛爽:时间线是这个项目的魅力之一,我们并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一切其实是为了叙事服务的,我希望观众忽略时间的概念,在看完之后能有融为一体的感受。《漫长的》诗里写到的“响指”的意象,其实就代表了我们三个时间线彼此之间的关系。一条故事线都像是另一条故事线的“响指”,当几个响指彼此产生共鸣,才能完成这个叙事。三条时间线互为谜面和谜底,我们会比较注意把握在什么地方给谜面,什么时候给谜底,选好这些点,故事就真正地融为一体。



反复出现在《漫长的季节》中班宇的诗《漫长的》



W*:《漫长的》这首诗在片中出现了很多次,您可以聊聊这首诗吗?


辛爽:这首诗是从班宇那里“借”来的,当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真的就像打了个共鸣的响指,这首诗是在说大家看到的剧版《漫长的季节》。这首诗在剧中还承载了叙事的功能,那场王响教王阳父子写诗的戏,王响那句合辙押韵的“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一出来,就呈现出了父子两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W*:龚彪之死很多人觉得很突然,为什么会给他安排这样一个结局?


辛爽:龚彪这个人物身上有更多普通人命运的主题,我一直觉得要讲人生的话,我们就讲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完整的人生里,包含生也包含死。像龚彪的死,很多人说龚彪好惨,他的死为什么那么突然,其实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命题,死亡从来都是突然的,它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它要来了”。龚彪最积极的态度在于,他知道生活给了他什么,但是他最后还是愿意笑着去面对生活。



W*:《漫长的季节》用了12首片尾曲,最后一首是《再回首》,您为什么会选这首歌呢?


辛爽:整部剧结尾时,《再回首》那首歌其实并不是给剧中人物的,不是给王响的,因为在那一刻王响在喊“往前看别回头”,年轻的王响拉响汽笛告诉他“我知道了,我听见了,我共鸣了”,在那一刻王响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再回首》其实是给观众的,给所有创作者的。今夜大家不会再为这些人物牵肠挂肚,这12集也像做了一个梦一样,恍然如梦,我心依旧,还是要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里,去想怎么更好地面对生活。



W*:很多观众对最后一集那场雪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设定您是怎么考虑的?


辛爽:雪这个意象来自作家班宇的第一本书《冬泳》。《冬泳》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其实是编辑写的:人们从水中仰起面庞,承接着命运的无声飘落。这场雪更多的是一个抚慰,过去、现在、未来,把所有的时间在那一刻融为一体了。它不再是嘴上说的空泛概念,它变成一个具体的,观众可以看到的东西。所以我和团队就所以我和团队就决定用雪来把所有的时间串联在一起,抚慰每一个时空里的每个人。





面对复杂,谁不想游刃有余呢?


视频中为本届时尚文化大赏获得「年度关注奖」的导演孔大山、王一通。




孔大山

导演


导演孔大山通过《宇宙探索编辑部》用荒诞的视角呈现出一场寻找外星生命的游历。电影从在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获奖,到院线上映,《宇宙探索编辑部》便浓缩为一个传说和符号,刻入影迷们浩瀚深邃的潜意识里,变成一个谜题、一种想象与一段寻找自我的思考。




Q&A



W*:您在之前的采访当中曾经数度表达想要暂时逃离导演身份的想法,而时尚文化大赏上拿到的奖项恰恰是“年度关注奖”,随着《宇宙探索编辑部》在平遥影展获奖到上映,请问这份“关注”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孔大山:关注相当于大家的一种鼓励,说明大家在某种程度上喜欢电影、好奇电影,对创作者都是一种鼓励。其实挺有压力的,感觉大家对电影的一些解读已经超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了。



W*: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您对于导演这个身份的理解发生了哪些改变?


孔大山:导演更多的工作是充当一个麻烦解决者,未必像之前把导演纯粹化是一个所谓的艺术创作者。比如在写剧本时面对的是一个特别理念化的创作,但筹备过程中要不断面临预算、场景、演员的问题。要和各种各样的、每天可能发生的意外做斗争。



摄影师冯立为《宇宙探索编辑部》创作团队拍摄

点击阅读:《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卷宗



W*:您认为《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否取得了自我表达与商业之间的平衡?您会有这方面的压力吗?


孔大山:我的压力完全是因为郭帆导演用他的行业信誉为我背书,当然,这也是我的动力。我的压力完全是不想给他丢脸。至于平衡,大家看到结果好像是得出了一个平衡的很好的答案,但其实在创作初期是没有想过要平衡的。郭帆导演也是让我以一种拍摄“学生作业”一般的自由度去完成的。



W*:伪纪录片的电影形式对于国内的电影市场而言还是新鲜的存在,而在接受程度上褒贬不一。您如何看待新的电影形式在国内的发展?


孔大山:正是因为没有或者是新鲜的,所以才有去尝试的意义,至于观感,这不是我想要表达的目的。我本意追求的这种风格,我觉得它是有一定价值的,它是丰富我们现在电影形态与电影风格体系的存在。



W*: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吗?分享一下您目前的状态吧。


孔大山:我刚刚接受了《宇宙探索编辑部》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明天去给温仕培导演的短片当摄影师。当摄影师就挺好的。后面还会不会当导演就随缘了。





先真正地看见,才有可能明白,镜头捕捉的,到底意味着什么。


视频中为本届时尚文化大赏「时尚文化单元」获得「时尚文化大奖」的摄影师冯立、黎晓亮、李茶、梅远贵、王子千、韦来、张家诚。






冯立

摄影师


明丽色调、欢快氛围、极强的视觉冲击以及画面构成的幽默荒诞,成为摄影师冯立作品独树一帜的个人色彩。影像是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创作这件事最“有趣”的表达。




Q&A



W*:您很擅长发现生活中荒诞、幽默、具有反差感的场景。甚至在您的摄影作品中也延续着一些荒诞之感,您认为在您的创作中什么是重要的?真实?有趣?还是什么?


冯立:我作品中虽然不乏很多戏剧性的瞬间,也多少带有一点现实意义,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更重要。好奇意味着你必须对外界保持一定敏锐度和适当的疑问。



冯立为《解决问题的人:快时代》拍摄的专题片



W*:拍摄有可能是一场命题作文,您在接到一个Brief的时候,通常是怎样开始理解这个命题的?以及如何将一些抽象的需求转化为视觉语言?


冯立:在接到拍摄计划的时候,我通常没有什么预案。我更在意去怎样搭建舞台而不是去准备剧本。当拍摄场地,服装造型、妆发、美术都恰到好处的时候,戏自然就有了。我更喜欢即兴的放松的创作方式,我尽可能去营造这样一个能量场,让大家都能自由发挥。



W*:您如何看待“风格“一词,很多项目邀约是看中您的风格,但这会是限制您的因素吗?


冯立:的的确确大家都是冲着我的风格来的,这是好事,意味着你在这个领域里面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我对自己风格的定义就是好玩,以及耐人寻味。当然这也带来不少的局限,或许大家更在意的是不是足够“漂亮”。



W*:摄影这一艺术随着科技普及以及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流行,甚至在消费主义中产生一种定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容易陷入一种快餐文化。您是如何看待一张图片背后的价值的?


冯立:对我来说耐人寻味是保持图像鲜活的前提。


W*:当下还有哪些主题与题材是还能吸引您的呢?是否有自己特别想拍的题材?


冯立:我的创作方式不是项目或者计划进行的,和好玩的人一起玩总是能带给我创作源泉。






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特别为本届大赏题字



两年前,首届时尚文化大赏在上海开启,栩栩华生与气象万千的中国同行,将目光投向时尚、文化、演艺界的各个切面,见证并表彰塑造了“时代印记”的人物。两年后在北京的湖光山色间,栩栩华生时尚文化大赏迎来新的主题——“业精于勤”。由此出发,诠释勤心、勤志、勤人的文化信念。


 “业精于勤”出自韩愈《进学解》,本意是劝诫莘莘学子,学业的精进离不开勤勉。但在当下,“业”,不止是学业,更囊括了各个领域、各种研究和实践方向,是专业、是术业。今天,在衡量从业者的水准时,专业度和道德观,缺一不可。或许可以用“真才实学,持之以恒”总结每个行业的中流砥柱,是他们带来了整体的欣欣向荣。他们也证明,尽管热忱的信念不一定能带来成就,但信念本身就意味着力量 —— 一种坚固的、富有韧性的中国力量。业精于勤之人的气象,就是这个时代的气象。


本届大赏邀请了众多艺术、文化、时尚、建筑、电影、音乐、教育等各领域人士齐聚一堂。这两年,也是栩栩华生内容集团用 “业精于勤”自我鞭策的两年。上百万字的记录,超过1600篇深度报道,以及150多场论坛、学术交流、展览、直播等活动,正是栩栩华生耕耘与精进的印证。第二届时尚文化大赏,希望将“业精于勤”四个字将被刻进更多人心中,作为一种激励,更作为一个目标,鼓励更多人向前。



采访:李里、杜涵茜

编辑:杜涵茜

单人平面摄影:杨锦龙 

灯光器材:东西影棚

群像平面摄影:汤灵杰

视频出品:大湾视频


说文解字视频

监制:蔡晓莉

导演:郑晓云

执行导演:吴诗源、蒋孜远

摄影师:王义贺

摄影大助:刘丰

移动组长:宋一鸣

灯光师:王国永

美术:岳坤

执行美术:胡蓉

制片人:李玲

制片组:梁超、于逸凡

道具组长:史洪飞

置景:杨明军

场务:北京九哥影视团队

DIT素材管理 & 云监:穆小白

剪辑:高尚、袁志杰

精修 & 特效:张玮

文案:李森

书法:全倬冉

文字包装设计:娄晓一


动画视频

导演:赵廿七

美术:马灯儿、赵廿七

动画:赵廿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