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月亭,回归木材本性的山水实践

W* 卷宗Wallpaper
2024-09-26

合岭村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浙西多丘陵,整个村子就坐落在半山腰上,人们在此背倚密林、遥望千山绵延,在天气晴好时更可看见云海升腾的秀美景象。8年前,云阶月地一般的山水长卷吸引了来此考察的建筑师马岛和几位合伙人,他们俯瞰合岭村,决定承接其中一个有着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并将民宅建筑群改造为民宿,辅以接待、餐厅、娱乐等功能,为前来度假休闲的人们提供舒适怡人、亲近自然的空间。“最初看到合岭村时,村子里人烟寥寥已近‘空心’,多数民居坍颓破败。但那里林木婆娑、风光秀澈,它萌动的自然气息和生命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我们甚至能勾勒出经过重新打造,村落呈现的人作与天工相合的美好画面。”来建筑的主持建筑师马岛回忆说。



透视室外 ©赵奕龙

反面室外 ©赵奕龙



当民宿改造完成后,还需要为整体配套一座餐厅及前台接待中心,“交月亭”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是访客进入村子后见到的第一座建筑,也是从之前凋敝的民宅复建而来。在这个350平方米的项目中,马岛不仅是建筑师,同时也承担了业主代表和工程总监的角色。表面看来,这是个“为自己的项目”而做的设计,似乎有着无限的自由度,然而在三重视角的交织下,不同方面的条件与立场有时统一、有时互为犄角。他以更复合的思考不断审视、调整每个细微的决定,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团队沟通和管理成本,保证了落地经济性,并将交月亭以极高的完成度最终呈现在山水间和使用者的眼前。



局部室外 ©唐徐国



交月亭的背后紧靠竹林,面前是开阔的自然景观,它的平面是规整的矩形,开间约19米,进深约8.4米。一层临近村里的大路,由于项目坐落在半山腰,需顺随地形等高线而建,因此聘请了当地的土建施工团队,以砖混结构为主,这里作为周边民宿的接待中心,也包含厨房、值班室等后场空间;二层则选择了更有特色的木结构,整体用作餐厅功能,四面均为全景落地玻璃窗,餐桌基本环绕四周布局,这不仅是为最大化地利用天然的景观条件,也让建筑以更通透的姿态融入到整体环境中。



正透视室内 ©赵奕龙



在种类繁多的木材中,建筑师选择了俄罗斯赤松。这是产自俄罗斯北部极寒地带的品种,生长周期较长因此成材缓慢,硬度适中且木质的稳定性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其结疤较少、纹理均匀细腻,形态清晰美观、舒展自然,在胶合木加工成小样后,效果很接近建筑团队所期待的肌理感。



交月亭木构轴侧图 ©来建筑

交月亭梁柱节点 ©来建筑



尽管现今的木材加工技术已经可以制作30米以上的胶合木,但交月亭的结构跨度并没有用一根大料完成,而是反弹琵琶,将大料断作多根小料,然后多层叠加,成为某种“冗余”——这也正是这座建筑最核心的设计理念——从“小料大作”到“大料小作”,探索应该如何在建筑中使用自然材料的哲学。


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多用木材,虽然木材易得且可加工,但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受自然属性的尺寸和材料力学性质所限,难以建造媲美砖石所造的大尺度建筑;木材易燃烧虫蛀且不耐腐蚀,无法建造“永生”的建筑。然而上至宫殿庙宇,下至民宅小舍,我们的祖先长久地将木材作为建筑主材,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推崇恒久不变,而是接受万事瞬转的可能。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便有如此论述:“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他认为我们所创造的环境能大体适应预计的使用年限就很好,并不强求子孙后代也在相同的环境中永续生活。



局部室内 ©赵奕龙



传统的中国建筑也顺应并尊重木材本身的特性,例如天然木材的尺寸有限,要达到更大的结构跨越,便用小料叠加,也因此成就了“小料大作”的技艺和传承;再如为防止雨水淋湿版筑墙而设计的较大出檐的屋顶形式等等。在选材、制材、用材上,不仅仅是为了结构坚固、装饰美观或是对工匠技艺的挑战,其中也蕴含了我国传统社会中等级化的象征,可以说木作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集合了社会、文化、哲学的三位一体的完整系统。



柱透视室内 ©赵奕龙



然而自从现代胶合木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以来,“大料”极易获取,人们欢欣鼓舞着越来越高的木材建造层高、越来越快的结构计算速度与施工速度、越来越强的甚至接近钢结构的力学性能......这样的“大料大作”可能让木材成为工业建造下的“绿色包装”,一味以效率为先、凭借现代技术营造出一种不真实的木材的温暖感受,而并未发挥材质的秉性与本初质感——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对材料的误读,也丢失了一些本该保留和传承的哲学与美学观念。“建筑并非只是一门技术,不能只有效率。”马岛解释说,“交月亭的建构方式是对近年来‘效率至上’的一种反叛,反效率、反本末倒置、反所谓的‘进化论’。我们想通过叠加、冗余等近乎矫枉过正的方式,唤起人们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对用材的记忆,那是一种顺势而为、回应也回归自然的思考。”



透视室外 ©来建筑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横跨汴水两岸的木结构飞桥,是全画的“画眼”。《东京梦华录》记载:“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撇,宛如飞虹”,故称虹桥。汴水虹桥的横梁上承纵梁,纵梁上铺木板为桥面。桥面两边立木构栏杆;每两根栏柱间距约1米,桥身整体紧靠铰接的榫卯节点,便完成小料的互承,且屹立百年。交月亭的结构原型便来自于这一“小料大作”的典范——中国传统的编木拱桥。


交月亭将编木拱倒转过来,形成两端固定,中线自然下悬的“晾衣杆”的形态,将“拱”变成了“索”。下垂的悬链线符合受力情况,杆件的受力方向发生反转:原本拱的轴向压力变成了轴向拉力,原本拱支座的侧推力变成了侧拉力。这样便可通过柱子的横向加宽来抵消,而不需要拱结构中庞大的刚性基础,其造型逻辑与受力逻辑一致相符,从“编木拱”到“编木索”,形的反相,也是力的反向,同时也成全了如翚斯飞的外展造型。



手绘草图 ©马岛


剖透视图 ©来建筑

侧面室外 ©赵奕龙



在很多现代木结构项目中,其节点部位是以钢螺栓相连的,在马岛看来,这是一种有失细腻精巧的做法,“在整体木材之间,裸露出钢构件节点,这种杆件与杆件之间的交接方式稍显粗陋,也是我们刻意避免的做法。”于是,交月亭的结构节点均以木销钉入,建筑师选择了颜色稍暗、半径较小但足够受力的圆形木销,如箭矢一般准确固定杆件的同时,将关节和杆件用颜色加以区分,让受力的清晰度和韵律感在空间中变得可读。


在交月亭中,尺度的合理性与适宜感受是设计思考的又一重点。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团队是从运营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反推尺度和节点,因此在真正投入使用时,现场状况与预期几乎完全吻合。例如在餐厅中从桌椅摆放的方式切入,希望人们用餐时可以不被柱子遮挡,充分欣赏窗外的景致,同时也和邻桌之间有空间节奏的变化。因此设计将柱间距定为1.58米,不断叠加的构件既可以将空间氛围烘托至恰如其分的温暖,又不让人身处其间感到逼仄或冗厌。



正透视室内 ©赵奕龙

柱透视室内 ©唐徐国



在建造时,设计团队先以一榀尝试,在工厂预制拼装,搭接后木销钉入;拆卸成一片片的构件运到现场,仅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木结构的组装。建造速度虽然很快,但其过程并非全无波澜,马岛形容为“意料之中的困”:上层木结构和下层土建是由两个施工团队合作完成,木结构的部分是由工厂预制再到现场拼接,其精度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土建部分则会有些粗放,因为他们要面对有坡度的山体、不平整的地形,因此当现场上层对位下层预埋件的拼接时会发生误差。为应对这个问题,设计团队在做预埋的时候,先将余量做出预留,例如放宽10公分或20公分的误差点,在现场衔接时整体稍微腾挪一下,将每个误差点消化,最终使得木结构都能在预埋件上完成拼装与焊接。



正透视室内 ©赵奕龙

侧透视室内 ©唐徐国



“做久了乡建的项目之后就会知道,土建和木结构、甚至与钢结构交接的时候一定会有些问题,这是个系统性的不足,很难用后期的人工去弥补。”马岛补充说,“建筑师做了太多城市中高精度的项目,初到乡村实践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只要对这些实际问题有认知和预判,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完成度依然是可以被事先厘清和掌控的。”



侧面室外 ©唐徐国



从整体的建筑造型,到立面瓦片界面的纹理,到片状结构杆件的选样,再到室内半月亮门及台阶踏步的形态,弧形的几何元素在交月亭中贯穿始终。人们站在餐厅中望见多片如月状的杆件层层叠叠,仿佛是《水图》中“秋水回波”,包括梁与柱的转接处也进行了曲波化的处理。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水与月是一对极富诗意的对象,例如松风水月、水中映月的成语,乃至水月观音这一佛教中菩萨的法身,都能带给人们自然而美好的想象。项目名为“交月亭”,其中“交”取“交叠”之意,释义为交叉、相接。而这个字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都像是一个站立的人,上半部如人的头与两臂,而下半部则是两条腿相抵并互相缠绕,这也很像是交月亭项目的结构关系和杆件之间连接的方式。


建筑二层是360度的全景落地玻璃,最大化地对自然敞开视野,在建筑外的一侧可以透过餐厅的景象看到另一侧的青山,内外的人与物互为风景。除了整体的玻璃之外,建筑师还设置了大约三四处成对的木开启扇以作通风的用途,除此以外,由于该方向木构件的尺寸纤细,格栅还用来增强其抗侧的力学性能;从外面看去,木格栅也让整体的玻璃立面有了节奏和变化。



项目技术图纸 ©来建筑

正面室外 ©赵奕龙

侧透视室内 ©赵奕龙



建筑师希望来到餐厅的人们能够真正在清风明月间感受舒逸的情绪,因此在室内的细节上也有泼墨。楼梯的踏步设计成直线与弧线相交的形态,因为同一踏步左右两端的面积不同,也就限制了人上下楼梯的左右脚顺序;拾级而上时,为了踏到最恰当的台阶区域,人的身体会不自觉扭动起来,这是进入餐厅的前序,也是舒缓访客心情的有趣细节。“若不知来时路,怎知未来之处”,这是来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名称由来。创立10年,来建筑持续投入热忱在山水实践中,除了交月亭,还有满足主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居心愿的江南私宅,有位于文旅胜地莫干山极具戏剧性仪式感的酒店,有以回溯徽州廊桥为原型的书店,也有充满画意的悬岸飞桥......来建筑并不限定某种建筑类型或风格,正如马岛所说:“我们在山水实践中所探寻的是根植于东方文化潜意识里的诗意,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家宅还是工坊,不论是在路途还是居所,不可一日栖无诗。”



1F室内 ©赵奕龙

1F室内 ©唐徐国

斜透视室内 ©赵奕龙



如今人们热衷于讨论“建筑融入自然”的话题,但如果只是材料上或造型上的融入都是偏视觉化的、浅显的方式。来建筑认为的融入自然是一种整体的风骨气韵,追根溯源是建筑如何合理使用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来自于自然的材质,例如竹、木、石、草,建筑师需要抱持不激不随的态度,顺应材料的根本特性及项目的在地性去定制属于它的建筑形态,是为真正有意义的山水实践。



项目名称:交月亭

项目类型:餐厅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合岭村

业主:杭州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方: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马岛

设计团队:严安、唐铭、李甫颖

结构顾问:张准

木结构施工:上海木乐康木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杭州戚龙建设有限公司

照明顾问:上海山色照明有限公司

摄影:赵奕龙、唐徐国

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木结构

用地面积:200m²

建筑面积:342.5m²

设计周期:2019年9月-2020年12月

建设周期:2019年10月-2021年10月



撰文:姜米晏

编辑:邓圆也

编排:Alareik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卷宗Wallpap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