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干殉国】南安三堡三舍桥纪念比干公殉国周年

林文彬 印象比干 2019-05-07

点上面“印象比干”了解各地林氏动态,关注家庙发展


卫辉比干庙   天下林氏根

广大海内外林姓宗亲、比干后裔,只要你姓林,请点击上面印象比干”,关注祖地家庙发展,及时分享各地动态,互通信息相互借鉴,增强联谊扩大交流,协助续谱寻根联宗,弘扬传承比干文化精神,再现比干林氏家族辉煌。


     12月12日,福建南安三堡三舍桥举行比干公殉国3046周年纪念活动

     恭读祝文


      榕桥古称卅都,距泉州市区20余公里,现有人口2万余人,有6个自然村。

群山环抱,中间为小平原。据记载1306年,这里建造一座石桥,桥边种植榕树,当时,这座桥是泉郡通往安溪的古道。

       这座石板桥古称“三舍桥”,外地过客经常在桥头两边树下乘凉,乡民们就称该桥为“榕桥”,后来,三舍桥大家都称榕桥,据说这就是榕桥乡来历。

      据族谱资料显示,林巧稚的祖辈是南安榕桥人,清朝初年林家二世祖从榕桥搬到厦门,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李贽,号卓吾,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据《学前李氏分支家谱》介绍,林李二姓在榕桥是同宗。

榕桥东北方的大雾山莲花坞白云寺,寺的左侧轩房是李贽小时候的读书处。据说,李贽生于泉州,小时候经常到乡下叔父李章田家,游山玩水,帮做农活,熟悉农村生活。才12岁的他就在这里写下了《老农老圃论》。位于“虎橱山”西侧的是李贽纪念祠,纪念祠原为李氏家庙,1980年在海內外乡亲的热心赞助下,终建成李贽纪念祠,正堂中间则供奉着李贽的木质雕像。

      据介绍,村里的历代名人还有诸如浙江布政使李全台、易门知县李远禄、怀远将军李元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