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的笔迹 72 | 如何打破个体命运与时代的非对称性

董冬冬 董董的墨迹 2022-12-10


疫情期间读了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张医生与王医生》。严格来说,它不是一部文学作品,甚至你可以说它是一部社会学著作。


本书尝试以两位工人子弟的阶层跃升,描绘出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的轨迹。这部作品一经出版,诸多学者作家的高度评价,各大图书榜单上位居前列。


张医生和王医生,是作者伊险峰在沈阳的两位中学同学,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可是,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的人生,仍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这本书的推介评论家都是当代知名的媒体人。精彩的点评,无形中为这本书的小流行做了背书。


作家梁文道评价到,我们究竟能在两位“成功”的东北医生身上看见什么呢?相较于影视和文字当中常见的下岗工人,他们好像完全没法代表我们想象中的东北。但令人意外,这本视野宏阔、细节饱满的著作,却不止让我们看清了东北,更看到了工业文化的内核;甚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个体生命在时代结构当中的局限与抉择。所以不嫌夸张地说,这不单是张医生与王医生的故事,更是几代中国人的故事。


知名媒体人李海鹏,对于著作中东北人的“成熟”,点评到位,“始于人生发轫时期与社会潜规则碰撞导致的心理创伤,止于一种悲剧性与喜剧性参半的尴尬状态,也就是既不能忠实于自己的真实心意,与“社会”保持距离,又掌握不了适度地沆瀣一气的复杂技巧。“


这本书,用比较幽默的方法,处理时代悲剧。比如说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如今理的困难时期总像一个时间点,实际上它持续了将近三年时间,这三年的时刻想着今天吃什么,明天还有什么可吃的……”


看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我在扉页上,写下一句点评:再过三五十年,我们上海人不知用什么心情,来调侃封城的一个多月,是否还记得每天焦虑的是这顿吃啥,下一顿吃啥?就像回忆1988年的上海人甲肝大流行一样。人们对于历史的细节处理,永远会随着代际转化,而变得模糊不定。


可见,只有历史的大波浪,个体浪花,些微的生命体验,在大时代大叙述面前多么容易被淹没。

东北作家 萧红


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窥见东北人的市井“社会人”的特有表达。作者认为,为什么东北人会来事儿,主要原因是熟人社会里生存法则。他们期待建立一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不能临时抱佛脚 。一种成熟而稳定的关系是需要不断维护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信任,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去铺垫。


这恰恰是东北文化的硬伤,没有建立起信用体系、契约体系这种社会现代基石的条件,仍然以关系远近亲疏来判断可能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的政商文化、市民社会的内卷,必然拖累东北的复兴。


说到普通人的命运,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就在家庭成员各说各话中倏忽即过。在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对外部环境信息严重不对称之下,大家就在倒逼下看似草率地定了下来。包括主人公张慧娟,就因简单可以省点钱又崇拜航空航天业的小缘故,上大学报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志愿,这件事直接影响她一生的路径选择。


现在想想,在粗粝年代,很多人的大事,都是在云淡风轻、轻描淡写地,随便定了下来,比如上大学、婚姻与就业。越遇到大事,人的选择越放任,或者说越不由得自己选择。反倒太多人,对于可争取到的小利益、不确幸,而辗转反侧,不能放手。反过来说,这就是大部分小人物的命运。


这本书,挺适合工人子弟、农民子弟出身的七零后、八零后阅读。横跨三代人的命运起伏,与个人苦斗。也许因为自己在沈阳上过大学,本人与伊险峰算是辽宁大学的校友。我山东老家闯关东的亲戚特别多,对东北的文化特别是最近兴趣的东北后工业伤痕文学,有点小兴趣。


当然,我也认为这本书,收获的赞誉,超过书的写作水准。揣测作者是知名媒体人,又有陈映真、罗振宇等传播达人推荐不无关系。细节饱满,却又多嫌啰嗦。试图使用西方的工业阶级的理论构建来解释下岗后的东北社会,略显得生搬硬套。


东北作家写的东西,我之前关注较少,但整体评价不高。只是感觉他们语言是过关的,就像流行音乐,不怎么入流,但是朗朗上口,如野狼DISCO般,可以流行。这不代表我对东北作家不敬,但除了梁晓声之外,百年来的东北作家群,蜚声文坛,无出其右的是我最喜欢的民国时期作家之一——萧红,31岁的短暂青春,竟然可以写下《呼兰河传》《生死场》两部传世之作。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被抛弃的事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笔者常常想,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是什么决定了普通人的命运?如许倬云所言,人是文明的创造者,也应该是文明的维护者。一定程度上,当下的东北文化是迷茫的、断裂的和混杂的,又有一种说不清的黑色幽默与悲伤。


最后,我想提一下的是,随着自媒体的发达,非虚构写作,成为当代勃兴的重要写作现象,主要原因是,当下中国的现实魔力变迁,个体命运的波诡云谲,外围环境的不确定加剧,现实的生动性,远过超越想象。看看我们一些写实性的记录文章,在公众号动辄可以达到十万百万阅读量,就可以理解。


我有一个小小的FLAG,在不久将来,可以写出一点有影响力的非虚构作品,要不真浪费这个为我提供不竭素材的伟大时代,也不负自己认真地生活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