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纷繁的世界里,看透事物的本质——写在“比较公司治理”上线四周年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纷繁的世界,有人说我们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看也许更是名词爆炸的时代。五花八门的新名词不断在身边涌现,有的代表着新知识,有的却只是个新名词。单说清澄君熟悉一些的和资本市场法律有关的名词,从大数据算起,人工智能、区块链、通证经济、稳定币、债券币、智能投顾、计算法学、Fintech、Insurtech、API、Open Banking、Law and Tech……有的有中文,有的中文也来不及问,只好直接用英文了。
说如雨后春笋大概不足以形容其长势之旺,飞流直下也许勉强可以形容它们对我们头脑的震撼。有时,好不容易弄清一个词,又一个面目三分像的新词就蹿出来。CB你可能是了解的,EB就不一定了;IPO相信大家都不陌生,ICO或许你也有些明白了,那么IDO、IEO呢?如何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呢?知识焦虑?敬而远之?还是不明觉厉?
“比较公司治理”到今天上线整整四年了,也就是说“清澄君”今天四岁了。四年来一路陪伴我走过的朋友们都清楚,这个公众号比较“干”,有时甚至“干”得“发涩”,心灵鸡汤是从来也没有的。不过今天例外,清澄君还真想煲一点“鸡汤”给大家,更准确地说,是和大家做一点心灵的沟通。
10月份在北京与读者朋友们见面,那一次心头涌起的就是“看透本质”这四个字。不过,当时感觉匆忙,话未说透,更没能有效地回答朋友们提出的“如何才能看透”这个问题。所以,请允许我端出如下这一锅“鸡汤”来,既是接续那一日的话题,也算留给 “比较公司治理”四周年的纪念。
实际上,“正本清源”一直是清澄君挂在嘴边的词,然而真正感触到这个世界的纷繁与看透本质的重要,始于一次偶然的聚会。那次会上有位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朋友和我聊起他们的投资,说投了很多区块链企业,手中拿着一堆币,但是不清楚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权利。我问他是做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他说既不是股权,也不是债权,就是币。换句话说,这位朋友觉得自己既非股权人,也非债权人,而是“币权人”。
我说“币权”算个什么东西?我慢慢给他拆解,问他手里的币有什么用?投资有没有保底?盈利能不能分享?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能不能参与?这样问下来,他所担忧的权利轮廓逐渐清晰,原来这一堆币的本质是没有投票权的普通股——也就是相当于Snap的公众投资人,这里头的风险清澄君曾有《从1到0: Snap的IPO意味着什么?》一文,后来收录在《资本的规则II》。其实,比起Snap的IPO来,这位朋友的投资甚至连一个市场公开定价的过程也没有。
这件事让我对“正本清源”有了新的感悟,原来还不过是一种理论上打打笔墨官司的畅快,如今更见到这四个字生生的力量——尤其在这个世界被纷繁的名词层层包裹起来之后。于是,我不禁翻了翻《资本的规则》和《资本的规则II》,回忆起这些年来写过的东西,发现自己下意识在做的好像还真是揭开包装、抖露出本质。
从最初谈敌意收购,说它的本质是一种公司治理;谈大额持股披露,说它的本质是遏制敌意收购;谈私募可交换债(EB),说它的本质是大股东套现工具加垃圾债;谈卖万能险,说它的本质是公开发行证券;谈直接上市(IDO),说它的本质是转让注册;谈刘独董的公开举报,说它的本质是无视董事会的集体行动原则;谈振兴生化操纵广东双林改章程,说它的本质是用子公司的章程来约束母公司的股东,以实现抵御收购;一直到最近谈VC投资人的回购权,说它的本质是普通股与优先股之争,与债权人没多少相干;谈揭开公司的面纱,说它的本质是有没有保险,有没有欺诈。
面对种种新事物——无论是新来到这个世界的,还是新进入我们视野的,焦虑肯定无济于事,常常还会惹出“病急乱投医”的麻烦来。敬而远之只是掩耳盗铃,贪图一时安逸,最后恐怕真的生出世界的纷繁离你而去的焦虑来。不明觉厉则会让人坠入真假莫辨的陷阱中,消耗掉本可用来提升自我的机会。这个世界尽管看上去纷繁,实际并没有太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玩意儿,尤其在那些我们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领域之中——假如有人让你觉得天旋地转,那十有八九是因为他自己不知所云。
故此,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清澄君的建议不是着急,不是漠视,也不是敬畏,而是尽力“看透事物的本质”。那么,怎样才能看透本质呢?其实就是孔圣人教导我们的那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换言之,就是边学习,边思考。以下就聊聊清澄君在这六个字上的经历。
我本科学法律时曾被一大堆名词弄迷糊,比方说什么是“物权”,什么是“债权”?当时觉得很奇怪,怎么看上去差不多的权利会被硬生生一分为二。更有趣的是,有一种东西叫租赁权,它据说可以游离于二者之间。后来到日本留学,居然看到有人皓首穷经地写出大部头来研究物权与债权之分。再后来到美国,也有大教授把原先只有大陆法议论的物债二分观带进了普通法的世界。
你想想,一个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路走来的法律小学生,面对这样一个一流法治国家大人物们讨论的大题目该有多么地敬畏吧。然而,我下意识有一种感觉,物权、债权好像只是你怎么称呼它的问题。何况既然有那么种原来被认为是债权,后来又跑到物权里的东西——租赁权,那不就更显得是本无定数吗?无论如何,我被这个问题困扰多年,直到有一天和我的博士导师聊起,他说物权、债权本身不值得区别,要区别的是法律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权利。
在他指点下,我读了卡拉布雷西法官有名的“大教堂”这篇文章,方才明白所谓的物权、债权之分,假如不从保护措施——法律救济——上考察,根本没有实际意义。而“大教堂”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美国法学界有史以来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根据Shapiro和Pearse 2012年的统计,此文名列第六),则是因为它看透了法律救济的本质。
卡拉布雷西指出,民商法律中的权利保护措施无非两类,一类是由权利人给权利定价,不能满足权利人开出的价格,就不能取走权利;另一类则由法院给权利定价,只要愿意支付这个价格,就可以取得他人权利,不管权利人同意不同意。前一类法律救济的典型是强制执行,后一类的典型则是损害赔偿。由前者保护的权利才是实质意义上的物权,而适用后者的权利则是债权。后来,我顺着这条思路写了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了海峡两岸第一流的法学期刊上。
直到今天,听我说这些话,大概法学院的同学们还会有同感,而不是法律专业的朋友说不定会觉得我在呓语。无论如何,我说出这番经历的意思在于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学真正的好材料,那种能一语洞彻心肺的东西。英文里有句话,叫garbage in, garbage out,倘若你学的东西不对头,那学再多也是无用功。当然,找到好的学习材料不容易,如果能得到好老师的指点,就将事半功倍。
学习是看透的第一步,但不是仅此一步。学习而不思考,也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有些人、有些书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是在蒙外行。听了他们的话,读了他们的书,假如不生疑问,就要误入歧途。还有的书并非有意蒙人,却为作者自身智识所限,挂一漏万,一叶障目。这样的书读了而不生疑问,那顶多得到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即便是真正的高手,也绝非无可质疑,人类知识的进展可以说都是在对高手质疑的基础上完成的。可见思考对看透事物的本质有多么重要。
关于思考、质疑,清澄君大概是到博士阶段才逐渐养成了习惯,说起来也是被一堂课逼出来的。当年在伯克利有一门课,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篇知名同行学者尚未发表的论文,然后写评论,而评论的要求则是对文章提出三点质疑。当年还是学生一枚,那些论文的作者多是自己景仰的对象,如何能对他们提得出质疑呢?回想当时,每周可谓搜尽枯肠,文章是一遍遍地读,一点点地想,一门心思找别人的漏洞。如此一年下来,居然习惯成自然,仿佛挑刺儿、找毛病成了我读文章、听讲座的乐趣。
在此,清澄君介绍一些质疑的方法。首先是对听到、看到的东西进行逆向思维:真是这样吗?现实中有没有反例?反例多不多?能不能用作者、讲者的理论解释?如果想不到明显的反例,那么再正向思考,顺着作者、讲者的思路一步步排查,看看每一步的逻辑前提是否成立,有没有漏洞。除了这两步之外,对于作者、讲者声称观察到的现象,要想一想到底有没有作用的基础,或者说,现实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机制会造成这些现象。
假如从这几个角度入手,你往往会有斩获,并且提出的问题可能釜底抽薪。而能抽得动别人锅子底下的薪,说明你真正领会了别人的思想。他的知识——假如是真知识——这才真正转换成了你的知识。曾有朋友说清澄君的提问常让人产生欲把文章推倒重来的感觉,那就是在伯克利养成的习惯。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有时不免得罪人,所幸真正的行家不会在乎你善意的质疑,而对此过于敏感者往往也算不上真行家。
质疑不只单向针对他人,当然也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质疑。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看透了本质,别人却未必同意。此时要做的首先是审视他人的质疑究竟有没有可能颠覆我们自认的本质。比方说,清澄君一直认为在上市公司收购资产中使用的对赌,本质上是把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小股东的earn out,美国人不喜欢用earn out的种种理由在中国市场上同样存在。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监管机构没有强制要求,中国市场上的对赌仍然明显比美国的earn out多得多。这就不能不让清澄君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这种对赌的本质。
当然,有些人的不同意乃是源自无法调和的认知差异,或者说一种“关公战秦琼”式的违和感。对于这些不同意见,恐怕也只能一笑了之了。我们可以试图说服越来越多的人,却绝无可能说服每一个人。纵然卡拉布雷西那样深刻的见解,肯定也有人是不认账的,又何况你我呢?
还有一句不能不说的是,我们的世界太过纷繁,所谓看透事物的本质,终不过是看透那一小部分事物罢了。在这一小部分的世界里,若能看透本质,你就成了专家;超出这个范围,你得去找那一部分世界里的专家,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越是纷繁的世界,越要依靠专业的力量。
最后,在四岁生日这天和大家说个新打算,清澄君准备系统地梳理一番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则,一窥背后的究竟。预计明春先行开设“清澄君的公司法乐园”,由公司法开始从头讲述资本的规律与市场的规则,和朋友们共同探讨、质疑,以求看透本质。倘若有幸得到朋友们的积极反响,此后再陆续推广到并购、证券等其他领域。
“看透本质”的本质是一种自信,只有具备这种自信,我们才能消化这个世界,驾驭这个世界。朋友们,四年来我们一同经历过的事物,有些看到了一点本质,有些清澄君至今也没看透——比如AI究竟带来些什么样的新鲜法律问题,希望今后继续和您一路走下去,一同看进去。
欢迎扫码选购清澄君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