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反贫困研究】严瑞珍||根除贫困 走向小康

严瑞珍 重农评 2022-06-11

探寻中国经验 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立场”的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


编者按:联合国把贫困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贫困依然存在,贫困现象蔓延、贫困面扩大成为人类文明中一道深深的伤痕。在中国,反贫困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从中国视角、用中国话语总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反贫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践行“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反贫困研究与中国减贫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书写下辉煌的篇章。本报今日推出专版,选登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反贫困研究的成果和故事,以飨读者。



严瑞珍||根除贫困 走向小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到过不少贫困山区做经济调查,还亲身参与了反贫困工作。我发现贫困山区大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生态失衡和自然经济模式。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0%。受重力作用,在森林、草地等植被遭到破坏的地方,坡地上的土壤被持续不断的降水冲到坡底,在两面坡的夹沟里形成洪水流,夹带土壤、砂石冲向沟口。在降水量不大的情况下,也会淹到沟外的农田,淤积泥沙,降低农田肥力,影响排水和灌溉工程建设。在特大降水情况下,就会形成洪水,冲毁下游的农田、道路、桥梁、村庄,造成财产和生命损失。

由于肥沃的表土层被地表径流冲走,土壤结构变差,同时缺乏植物根部的保护和固定,土壤丧失了储水能力。一到降水便成涝,连晴几天便成旱,一亩耕田产量不过一二百斤,三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农民不得不上山开垦新地。这些新垦荒地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恶性循环导致生态失衡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风调雨顺的年头一些劳动力条件较好的农户还能勉强维持温饱,但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得温饱,更不要说劳动力条件差、疾病缠身的农户,就只能沦为贫困户了。这里的农户所陷入的完全是一种封闭的、只谋求口粮自给的自然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既无经济动力、也无经济活力,上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模式。

要稳固摆脱贫困,就得从摆脱生态失衡和自然经济着手。

要治理生态失衡,就得从治坡、治沟着手。利用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水平沟和梯田等工程措施,把坡面控制起来,层层拦截,把水土拦蓄在土层内,避免冲刷到坡下。在两坡之间形成的夹沟沟口也筑上拦水土坝,在特大降水情况下拦蓄从沟上下来的水土,把泥土淤在沟内,既保护了沟外的农地,又经日积月累淤成新的农田,用于农业生产。治理好坡和沟,就为治理坡下和沟外的农田创造了条件。这些靠天收的瘠薄农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生活来源,可以在这些旱地开挖排水沟和修筑灌溉渠、平整土地、开发水源,把它们改造成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就能成倍增加产量。

过去三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现在只要半亩地就够了。人们可以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还可以种植饲料作物发展畜牧业。在经过治理的坡地梯田和鱼鳞坑里,还可以发展果树、茶树、油料作物等特色产业。农民的生产门路多了,有些农户可以搞农产品加工,有些可以搞销售,还可以输出劳动力去城市就业;有的村庄因为生态建设搞得好,还可以开发旅游业,发展乡村游。

过去农民种几亩地只求温饱,现在有了剩余农产品就得设法销售到市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是面向市场生产的,这样生产自给型自然经济模式逐步被打破、被商品型经济模式所取代。这种经济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而市场的需求是多样的、不断翻新的,更能调动起生产者创新的动力。

循着商品型经济模式的路子发展,就会要求农户不断扩大生产,增加收入;要求修通与山外相连的道路,以创造市场、建立贸易渠道;要求完善具备信息技术的服务系统,以便提高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农民也会在日益开放的外部世界面前,要求接受新的现代教育等。

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完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农民的内在动能,没有这种内在动力,这个过程是无法启动和持续下去的。在这个过程中,会要求大量的启动资金和投资,来自外界的援助必不可少。有些属于营利性的投资应该由受益者(盈利企业)投资;有些属于农户受益的,例如购买果苗、牲畜和畜舍的兴建等投资,应该由农户自行筹措资金,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农户目前无法筹措的,应通过借贷资金予以解决,但需按合同规定予以偿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