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北大西洋开展微塑料监测及溯源丨绿会INC-3代表团开放少量名额
图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鉴于空气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及空气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特点,任何关于这种介质的污染动向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注意。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日益受到空气污染及其后续效应带来的威胁,污染源在很大程度上却来源于人类不断扩张的生产活动,空气中的微塑料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受制于社会在开发新型材料方面相对缓慢的进展,含有塑料的产品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微塑料因其相对较小的体积(由1微米至5毫米不等)而在分解后更易进入到大气循环之中,不显眼但却实实在在地危害着自然各圈层物种的健康福祉。在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的驱使下,人类对于空气中微塑料的监测长期以来集中于人口稠密的陆地城镇范围,但在海洋的大气范围内该数据则相对缺失。考虑到目前人类面临严峻的自然危机以及空气环流的不确定性,以伊莎贝尔·戈曼(Isabel Goßmann)为代表的科学团队在北大西洋海域利用真空泵等仪器开展了相较于日常空气质量监测更加主动的微塑料采样,并试图追踪大洋上空塑料的来源和运动轨迹。
科学家们在2021年7月进行了本次研究的采样,他们乘坐科考船从挪威近海至熊岛(Bear Island)一共进行了7次时长从12-91个小时不等的航行。为了尽量保证空气样本免受二次污染的干扰,科学家们将采样仪器放置在科考船的高处,与此同时,团队还采用了两种不同容量的采样器以计算并比较同体积空气中的平均微塑料数量:低容量(Low Volume)仪器出发前已在挪威政府实验室中进行真空处理,在采样点也仅收集54-417立方米的空气;相比之下,高容量(High Volume)仪器则会在科考船行进过程中定期地打开以更换用作采样目标的铝环,每次进入该仪器的空气则接近2200立方米。
结束了空气样本采集程序后该团队对它们进行了颗粒检测,结果显示,即便在如此高纬度的大气层,微塑料的存在也异常普遍,达到了每立方米空气中37.5毫克的含量。通过进一步的物质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塑料中绝大部分是由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TWP)组成,每立方米重量最高可以达到35毫克,反映出各种轮胎制品在使用消耗过程中可以产生较大的环境代价,这同时也提醒世界各国在确保空气质量的目标下研究轮胎替代性产品的急迫性。而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科学家们也指出,除了由陆地吹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外,海洋水体内沉积的塑料也正日益通过蒸发等物理作用进入大气层,使得微塑料的来源进一步多样化,也加剧了人类治理大气污染的难度。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长期以来关注全球塑料治理问题,积极参与相关会议和全球塑料污染治理。2023年5月,中国绿发会派代表团赴巴黎实地参加了“关于制定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INC-2)。
日前,中国绿发会收到INC-3秘书处的参会邀请,将组建代表团于2023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参会。绿会代表团现开放少量名额,供业界相关专家学者报名申请共同参会,以期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塑料污染全球治理。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9月6日。报名者需提供本人姓名、职务、一张最近护照尺寸的数码照片,邮件中请附上个人简历,以及自身对于塑料污染治理的提议和相关经历。绿会将根据少量名额择优选择,并对入选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参会效果。更多信息请参阅文末“相关阅读”。
译者:谭牧遥 审核:Irene 编辑:Irene
译者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国际部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BNU-HKBU UIC)全球化与发展(GAD)专业联合发起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
(注:本文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译资料来源】
Goßmann, I., Herzke, D., Held, A.et al. Occurrence and backtracking of microplastic mass loads including tire wear particles in northern Atlantic air. Nat Commun 14, 3707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9340-5
长按关注
联系小编:
010-88431370, 18910282583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v25@CBCGDF.org; v66@CBCGDF.org
专门报道海洋与湿地等前沿动态, 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服务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