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展览丨“俗”,与之呼应还是保持距离?
当前展览
EXHIBITIONS
《逆行》田晓磊
逆行,视频截图,田晓磊,2019 ,PC游戏
《金刚经》毕赣
《新山海经3》邱岸雄
《外面的妞》崔健
《正面拍摄的公寓》张培力
《妄想曼陀罗》陆扬
《石头英国漫游记》何云昌
王:此次选择展出的这七位艺术家的作品都跟现实是有关联的。我想这个现实跟影像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影像大部分还是以现实或者相对接地气的主题方式呈现,所以主题中有这个“俗”字。“俗”是个双关语,看到它好像是我们都要去悟俗,对“俗”字产生呼应,那么到底是要迎合还是保持距离,从这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中能找到这种感受。
其次,他们各自所处的艺术领域、年龄、地域要有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跨度,像张培力是中国最早做录像艺术的人,这当中也存在历史脉络。当然,这七位艺术家的创作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但这次选择的作品中都有突显现实的一面。
王: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其地域性越来越无差别,因为他们拥有互联网,并且多数人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固定的。当然,也有相对固定的,较为明显的,例如毕赣,在他的电影中邀请到家乡贵州凯里的亲戚作为主演,语言呈现选择方言,以及他的个人喜好——诗歌,他的电影总会有诗歌,哪怕是非常故事化的影片,他也会莫名其妙的把它变成一首诗,甚至有些听不懂,我想这个跟他的地域环境是有联系的。
《金刚经》毕赣,展览现场
王: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创作方式,社会变化过程中就存在这种转移。我们那时写东西觉得错别字就是错的,而现在这种错别可能更有力量,甚至具有批判性。我想这是语言方式发生了改变,思考方式其实也在改变。
像崔健最早唱《一无所有》的时候,很明显具有那种更大的责任感,以及张培力,他也具有这样的责任感,包括我自己的创作,我们需要一个重大的跨历史题材,我们会参与到社会中去。但这之后,当我们仍然需要弘扬一种东西的时候,年轻人可能会厌烦,或者他会更自我一些。
王:我想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感,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了。它不会像过去那样有非常权威化的东西,这种权威化的消减,其实就会慢慢地产生不同的东西。虽然我们现在提出工匠精神,但其实自由是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我想,就任其自由表达吧。
王:那是一定的。过去中国根本就没有专业的展厅来展示影像作品,偶尔挤到一个边缘的临时展厅或者临时摄影节。早期在北京做展览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但现在很容易,大量的美术馆涌现,画廊的资本运作,自由策展人在非盈利或非正式空间中呈现的展览,甚至是互联网也可以作为展示平台。但机会越多也伴随着危险。做艺术,还是应该要关在屋子里折腾自己。
王:其实很多人的审美在变化,原来我们看到大楼、大广告、大屏幕播新闻,会让人很不舒服,但其实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它不那么令人生厌了。展览也是如此,E展厅的空间并不算大,但我想尽量撑满它,让观众能够有更近的体验。
像张培力的《正面拍摄的公寓》,看似很冷静,但其实它包含许多微妙的变化需要被展现,如果投放得很小,就没法看了。整个展厅由七个独立的空间构成,动向似迷宫式的环绕,这本身也会让人产生晃动的感觉。
《正面拍摄的公寓》张培力,展览现场
王:我和阿昌有十几年的邻居关系,对他也很了解。我和他去桑拿,堂子里有很多纹大龙的人,但他们见到阿昌都会躲,因为阿昌身上有刀疤(2010年,何云昌在身体上开了一条长1米,深0.5-1cm的创口,即《一米民主》),一看就不好惹,但阿昌是个非常善的人。有一次回家路上看到一个人躺在草地上睡着了,喝大了,我一看是阿昌,把他背回了家。他醉酒后弄丢底片或者电话簿也是常有的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但阿昌对待作品的态度又不一样,他有很多东西都是在传递坚持与忍受,这也是我选择展出他的《石头英国漫游记》的原因,在完成这个作品时,他穿烂了好几双鞋,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肯定是很难坚持的过程,到最后会麻木。他回到北京后就像个野人,变得很精瘦。
其实,我跟阿昌从来不谈艺术,我不看他的东西,即便是去了他的行为现场,很快我就会走,因为我受不了,所以我们是不交流的。
王:早期艺术家的痛感确实比较重,阿昌是比较典型的了,他真的很能忍受疼痛,我就不行。他的忍痛其实是对社会的无动于衷,忍让,但不退让。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纹“忍”字,看起来很黑社会,但其实来自于中国传统思想,我们不停地忍受,甚至觉得太自由化是个很没礼貌、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中国人真的很能忍,忍受无法忍受的东西。
当然,艺术表达不可能完全没有刺点,没有疼痛。艺术是有声音的,不管是暧昧的,仇恨的还是焦躁的声音,都会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王:与年轻艺术家聊天,我们经常谈到饥饿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感。从事艺术的人群应该是非常小众的,它并非实用主义。然而近年做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中国整个艺术系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就一定会产生饥饿感,刺激创作的不同。
王:对,用得好当然是动力,用不好就会自暴自弃。并且我一直觉得,艺术真的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有别于普通人的观察方式。
关于艺术家
毕赣
导演,1989年生于贵州省凯里市。2013年,他的短片《金刚经》获得第19届香港IFVA电影节特别表扬奖。他广受好评的处女作《路边野餐》获得了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第37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和第52届金马奖的最佳新导演等。它受众多国际电影节青睐。他的第二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中法两国的国际合拍影片,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首映。毕赣曾以其电影处女作《路边野餐》震动业界,摘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南特三大洲金热气球奖、洛迦诺银豹奖等重要国际奖项;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入选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两部影片均销售至全球数十个区域;2016年,荡麦影业以其为核心创办于上海。崔健
中国著名艺术家,音乐人,导演何云昌
1967年出生于云南,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曾参加:库里蒂巴双年展(2019)、横滨三年展(2014)、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广州三年展(2012)、成都双年展(2011)、第十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2009)、“墙” 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2005)、沙迦双年展(2003)、釜山双年展(2002)、不合作方式(2000)、广州双年展(1992)。陆扬
上海多媒体艺术家,陆扬所创造对死亡、无性、精神疾病以及对真实生命形式和神灵的神经结构的幻想,通常是病态和令人震惊的。陆扬的作品形式深受动漫、电子游戏和科幻的亚文化影响,其输出涵盖3D动画、视频游戏装置、全息、现场演出、VR甚至程序操作等,通常明显地借鉴了日本漫画和动漫元素。其作品配乐为一大特色——而且常为狂暴的电子乐。陆扬的作品涉及与表演者、设计师、实验作曲家、机器人公司和偶像明星的频繁合作。 陆扬在UCCA(北京)、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木木美术馆(北京)、Spiral(东京)、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MAXXI(罗马)、塞迪·科尔斯画廊(伦敦)、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卡塞尔)、Société(柏林)、DFB表演画廊(芝加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Momentum(柏林)、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坦帕艺术博物馆(坦帕)等场馆举办过重要的个展和群展。陆扬还参加了众多双年展,如:2018年及2012年上海双年展、2018年雅典双年展、2016年利物浦双年展、2016年蒙特利尔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及2014年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等。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公共收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香港美术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Museum, 东京现代美术馆(MOT),奥斯陆 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苏黎世Kunst Halle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田晓磊
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学士学位,现生活于北京。田晓磊作品以人与科技关系为主题,他感兴趣这个时代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杂交时代所诞生出的新物种。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张培力
1957年11月生于杭州。现居住和工作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1985、86年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其中《30X30》(1988)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干预,强调艺术语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 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 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M+、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等国内外机构收藏。责 编丨Lei
审 核丨Jiwei
- END -
正在展出
成都当代影像馆CHENGDUCONTEMPORARYIMAGE MUSEUM
成都当代影像馆于2019年4月27日正式开馆,坐落于成都北三环内、府河河畔,位于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位置。摄影公园占地面积150亩,影像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6个专业展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专业影像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作为专注于当代摄影及影像艺术的文化机构,成都当代影像馆与全球著名的影像艺术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高品质的影像艺术展览、有深度和高度的学术研究以及公众视觉修养、审美教育的传播和普及。致力成为观测中国影像状态,促进国内、国际交流与对话,推动艺术与学术生产的专业影像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