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前展览丨“俗”,与之呼应还是保持距离?

成都当代影像馆 成都当代影像馆 2021-02-06

当前展览

EXHIBITIONS






当现实社会动态作用在了艺术家的视野中后,艺术家是迎合还是保持距离,都存在某种反作用力,与之产生回应。透过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作品中所谈及到的社会议题,也许可以获得有别于常态的反思。

由成都当代影像馆艺术总监王庆松策划的“随俗浮沉:当代影像展”邀请到了毕赣、崔健、何云昌、陆扬、邱岸雄、田晓磊、张培力(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在内的七位不同方向且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分别借由实验电影、音乐短片(Music Video)、行为、数字动画、录像的艺术形式,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呈现了当下现实社会写照与自我感触的多个议题。

“随俗浮沉:当代影像展”展览现场


《逆行》田晓磊



此次展览位于本馆E厅,由七个全暗式半开放的空间构成了近似“回”字形动向,将七件作品分隔于相对独立的场域进行展示。

步入展厅的第一件作品是田晓磊的PC游戏《逆行》。在带有互动装置的游戏中,观众操纵着一个身着西装的人在城市中与人潮逆流奔跑,躲避障碍,并不断发问,“我去哪?他们去哪?”,作品延续了艺术家持续关注的主题——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逆行》田晓磊,展览现场,“游戏说明:最大的障碍是自己”

逆行,视频截图,田晓磊,2019 ,PC游戏



《金刚经》毕赣



紧接着呈现的是新生代导演毕赣的短片,提到毕赣大家会想起他的处女作《路边野餐》,在展开叙述这部故事长片之前,毕赣于2012年完成的故事短片《金刚经》,可视为前者的故事起源,灵感来源于毕赣姑父逝世的朋友,讲述升哥、老歪、花和尚三人所引发的一场杀人事件,由杀害与取钱两条故事线进行交叉叙事。

毕赣惯以在影片中加入诗歌的特点,也已在《金刚经》中得以体现。

金刚经,视频截图,毕赣,22’,黑白短片,2012,贵州方言


《新山海经3》邱岸雄



伴随着低频鸣响的展位是邱岸雄的《新山海经3》。基于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山海经》,邱岸雄试图“借古万物有灵之眼观察这个理性而冰冷的世界”,自2005年到2017年,完成了三部《新山海经》。

此次参展的《新山海经3》由一个个逐渐密集增加的圆点作为开场,描绘了末世般的未来:现实环境的急剧恶化,空旷无人的城市被动物和植物占领,面带章鱼面具的人从高楼坠落,监视器鸟监控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所有人沉醉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欲引发观众对人与自然失衡、人与科技、人与世界及其他生命的关系进行反思。


新山海经3,视频节选,邱岸雄,2013,上海,黑白,有声


新山海经3,视频截图,邱岸雄,2013,上海,黑白,有声


《外面的妞》崔健



作为摇滚歌手、摇滚乐的推动者,崔健仍然持续关注着音乐与影像融合的表现形式,并试图打破传统MV的拍摄方式。

《外面的妞》由杜可风掌镜,用蒙太奇般的电影视听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崔健极具个人化的生命呐喊,并对三十年前的《一无所有》作出回答。答案究竟是什么?各在听者心中。

《外面的妞》崔健,展览现场

外面的妞,视频截图,崔健,14’,2015,MV,黑白


《正面拍摄的公寓》张培力



再步入下一个无声的展厅,即张培力《正面拍摄的公寓》,是一段由固定机位连续拍摄24分钟未剪辑的录像视频,展现了接近黄昏时的一栋公寓住宅楼的正中景观。

录像的本质是时间和镜头”,在这样一种无叙事的固定镜头下,时间变得尤为突出。作为中国最早借由视频来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家,张培力此次参展的作品延续其1988年的第一部录像作品《30x30》中冷静的纪录方式,欲引导观众将观看行为升级到监控的层面。

正面拍摄的公寓,视频截图,张培力,24’,2013,单视频录像,无声,彩色


《妄想曼陀罗》陆扬



在快节奏电子乐的催促下,我们相继步入的空间呈现的是陆扬的《妄想曼陀罗》,由艺术家长期关注的宗教与神经科学展开。陆扬将自己作为原型,扫描创建了一个数字化的无性人进行多维度的干预,妄想死亡的可能性。将看似虚拟的超现实画面转换成一种新的现实社会写照。

《妄想曼陀罗》陆扬,展览现场

妄想曼陀罗,视频截图,陆扬,2017


《石头英国漫游记》何云昌



到了最后一个空间,呈现的是行为艺术家何云昌的《石头英国漫游记》。艺术家拿起一块石头沿英国海岸线步行一周,将石头放回原处,历时112天,行程约3500公里。这一近乎无效的行为与当今世界主流社会人生价值观形成对峙。宽11米、高4.6米的投放面积,使该作品成为此次展览投放得最大的作品,同时播放了50个不同时间段内艺术家行走的场景,像一面巨大的监视器墙,手持跟拍带来的晃动,加剧了观众的切身感。

作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何云昌的作品始终饱有强烈的疼痛感,坚持与忍耐是我们从其作品中读到的最直接的讯息,而对何云昌来说,做行为艺术谈不上坚持,只是有瘾

《石头英国漫游记》何云昌,展览现场

石头英国漫游记,视频截图,何云昌,2006.9.24-2007.1.14,英国



对话策展人
在基于整个展览的呈现并以此引发的种种疑问下,我们邀请到了“随俗浮沉:当代影像展”的策展人王庆松成都当代影像馆副馆长程基伟进行了一次对谈。

以此次七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为出发点,针对不同时代下艺术家表达的转变,痛感在艺术表达中占据的比例,以及当下艺术环境扩张所造成的“饥饿感”等话题进行了谈论。




程:在新设的“随俗浮沉:当代影像展”中,您是怎么选择这七位艺术家的呢?

王:此次选择展出的这七位艺术家的作品都跟现实是有关联的。我想这个现实跟影像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影像大部分还是以现实或者相对接地气的主题方式呈现,所以主题中有这个“俗”字。“俗”是个双关语,看到它好像是我们都要去悟俗,对“俗”字产生呼应,那么到底是要迎合还是保持距离,从这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中能找到这种感受


其次,他们各自所处的艺术领域、年龄、地域要有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跨度,像张培力是中国最早做录像艺术的人,这当中也存在历史脉络。当然,这七位艺术家的创作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但这次选择的作品中都有突显现实的一面。


程:您提到地域因素,这在作品的体现上面有没有太大的差异?

王: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其地域性越来越无差别,因为他们拥有互联网,并且多数人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固定的。当然,也有相对固定的,较为明显的,例如毕赣,在他的电影中邀请到家乡贵州凯里的亲戚作为主演,语言呈现选择方言,以及他的个人喜好——诗歌,他的电影总会有诗歌,哪怕是非常故事化的影片,他也会莫名其妙的把它变成一首诗,甚至有些听不懂,我想这个跟他的地域环境是有联系的。



《金刚经》毕赣,展览现场



程: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其作品跟自我非常紧密,跟外界反而会疏远一点。而年纪长一点的艺术家,他们会对社会、对更久远一点的历史有更多的关系。您怎么看待年轻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去做这种切割的问题?

王: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创作方式,社会变化过程中就存在这种转移。我们那时写东西觉得错别字就是错的,而现在这种错别可能更有力量,甚至具有批判性。我想这是语言方式发生了改变,思考方式其实也在改变。


像崔健最早唱《一无所有》的时候,很明显具有那种更大的责任感,以及张培力,他也具有这样的责任感,包括我自己的创作,我们需要一个重大的跨历史题材,我们会参与到社会中去。但这之后,当我们仍然需要弘扬一种东西的时候,年轻人可能会厌烦,或者他会更自我一些。



策展人王庆松于现场导览

《外面的妞》崔健,展览现场


程:新一代的,尤其是90后的艺术家,有一种态度是对任何一切都觉得无所谓,对社会可以不具有责任感,对艺术创作完全基于自我来进行。您怎么看这种变化,或者是说老一辈的艺术家是否能认同这种变化?

王:我想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感,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了。它不会像过去那样有非常权威化的东西,这种权威化的消减,其实就会慢慢地产生不同的东西虽然我们现在提出工匠精神,但其实自由是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我想,就任其自由表达吧。


程:所以在巨大的信息量下,再加上经典被消解掉以后,给90后或者再年轻一点的艺术家的创作机会和途径都更大了,机会更多了。

王:那是一定的。过去中国根本就没有专业的展厅来展示影像作品,偶尔挤到一个边缘的临时展厅或者临时摄影节。早期在北京做展览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但现在很容易,大量的美术馆涌现,画廊的资本运作,自由策展人在非盈利或非正式空间中呈现的展览,甚至是互联网也可以作为展示平台。但机会越多也伴随着危险。做艺术,还是应该要关在屋子里折腾自己



《妄想曼陀罗》陆扬,展览现场


程:这次展览中,我们看到每一件作品投射的屏幕面积都很大,现在好像越来越多把视频往更大的画幅去投放。您会如何衡量被放大的平衡点?

王:其实很多人的审美在变化,原来我们看到大楼、大广告、大屏幕播新闻,会让人很不舒服,但其实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它不那么令人生厌了。展览也是如此,E展厅的空间并不算大,但我想尽量撑满它,让观众能够有更近的体验


像张培力的《正面拍摄的公寓》,看似很冷静,但其实它包含许多微妙的变化需要被展现,如果投放得很小,就没法看了。整个展厅由七个独立的空间构成,动向似迷宫式的环绕,这本身也会让人产生晃动的感觉。



《正面拍摄的公寓》张培力,展览现场


《新山海经3》邱岸雄,展览现场


程:《石头英国漫游记》是何云昌在英国拿起一块石头行走,最终回到原地,历时112天。他曾讲到在行走的过程中,走到后来根本不会有别的任何想法,只是希望这个过程赶紧结束。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王:我和阿昌有十几年的邻居关系,对他也很了解。我和他去桑拿,堂子里有很多纹大龙的人,但他们见到阿昌都会躲,因为阿昌身上有刀疤(2010年,何云昌在身体上开了一条长1米,深0.5-1cm的创口,即《一米民主》),一看就不好惹,但阿昌是个非常善的人。有一次回家路上看到一个人躺在草地上睡着了,喝大了,我一看是阿昌,把他背回了家。他醉酒后弄丢底片或者电话簿也是常有的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但阿昌对待作品的态度又不一样,他有很多东西都是在传递坚持与忍受,这也是我选择展出他的《石头英国漫游记》的原因,在完成这个作品时,他穿烂了好几双鞋,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肯定是很难坚持的过程,到最后会麻木。他回到北京后就像个野人,变得很精瘦。


其实,我跟阿昌从来不谈艺术,我不看他的东西,即便是去了他的行为现场,很快我就会走,因为我受不了,所以我们是不交流的。



程:在何云昌的行为艺术作品里能看到很多不能承受的疼痛。疼痛这个因素在艺术创作中占据多大的比例?

王:早期艺术家的痛感确实比较重,阿昌是比较典型的了,他真的很能忍受疼痛,我就不行。他的忍痛其实是对社会的无动于衷,忍让,但不退让。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纹“忍”字,看起来很黑社会,但其实来自于中国传统思想,我们不停地忍受,甚至觉得太自由化是个很没礼貌、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中国人真的很能忍,忍受无法忍受的东西。


当然,艺术表达不可能完全没有刺点,没有疼痛。艺术是有声音的,不管是暧昧的,仇恨的还是焦躁的声音,都会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王庆松于现场导览


程:我记得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写到说中国人口在达到四个亿的时候不断的社会压力和生存压力就会让你不断地寻找和别人的不一样,你必须压过别人你才能活下去,现在人口达到十四亿了,需要活下去或者需要与人不同的这种愿望会更强烈,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中。

王:与年轻艺术家聊天,我们经常谈到饥饿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感。从事艺术的人群应该是非常小众的,它并非实用主义。然而近年做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中国整个艺术系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就一定会产生饥饿感,刺激创作的不同


程:饥饿感其实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动力。

王:对,用得好当然是动力,用不好就会自暴自弃。并且我一直觉得,艺术真的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有别于普通人的观察方式


程:谢谢王老师接受采访。




关于艺术家

毕赣

导演,1989年生于贵州省凯里市。2013年,他的短片《金刚经》获得第19届香港IFVA电影节特别表扬奖。他广受好评的处女作《路边野餐》获得了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第37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和第52届金马奖的最佳新导演等。它受众多国际电影节青睐。他的第二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中法两国的国际合拍影片,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首映。毕赣曾以其电影处女作《路边野餐》震动业界,摘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南特三大洲金热气球奖、洛迦诺银豹奖等重要国际奖项;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入选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两部影片均销售至全球数十个区域;2016年,荡麦影业以其为核心创办于上海。

崔健

中国著名艺术家,音乐人,导演

何云昌

1967年出生于云南,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曾参加:库里蒂巴双年展(2019)、横滨三年展(2014)、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广州三年展(2012)、成都双年展(2011)、第十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2009)、“墙” 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2005)、沙迦双年展(2003)、釜山双年展(2002)、不合作方式(2000)、广州双年展(1992)。

陆扬

上海多媒体艺术家,陆扬所创造对死亡、无性、精神疾病以及对真实生命形式和神灵的神经结构的幻想,通常是病态和令人震惊的。陆扬的作品形式深受动漫、电子游戏和科幻的亚文化影响,其输出涵盖3D动画、视频游戏装置、全息、现场演出、VR甚至程序操作等,通常明显地借鉴了日本漫画和动漫元素。其作品配乐为一大特色——而且常为狂暴的电子乐。陆扬的作品涉及与表演者、设计师、实验作曲家、机器人公司和偶像明星的频繁合作。 陆扬在UCCA(北京)、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木木美术馆(北京)、Spiral(东京)、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MAXXI(罗马)、塞迪·科尔斯画廊(伦敦)、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卡塞尔)、Société(柏林)、DFB表演画廊(芝加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Momentum(柏林)、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坦帕艺术博物馆(坦帕)等场馆举办过重要的个展和群展。陆扬还参加了众多双年展,如:2018年及2012年上海双年展、2018年雅典双年展、2016年利物浦双年展、2016年蒙特利尔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及2014年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等。

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公共收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香港美术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Museum, 东京现代美术馆(MOT),奥斯陆 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苏黎世Kunst Halle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

田晓磊

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学士学位,现生活于北京。田晓磊作品以人与科技关系为主题,他感兴趣这个时代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杂交时代所诞生出的新物种。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

张培力

1957年11月生于杭州。现居住和工作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1985、86年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其中《30X30》(1988)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干预,强调艺术语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 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 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M+、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责      编丨Lei

审      核丨Jiwei



- END -




正在展出








成都当代影像馆CHENGDUCONTEMPORARYIMAGE MUSEUM



成都当代影像馆于2019年4月27日正式开馆,坐落于成都北三环内、府河河畔,位于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位置。摄影公园占地面积150亩,影像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6个专业展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专业影像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作为专注于当代摄影及影像艺术的文化机构,成都当代影像馆与全球著名的影像艺术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高品质的影像艺术展览、有深度和高度的学术研究以及公众视觉修养、审美教育的传播和普及。致力成为观测中国影像状态,促进国内、国际交流与对话,推动艺术与学术生产的专业影像美术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