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改革方向与民心向背——评《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



《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

▌ 鄢一龙 白钢 吕德文 刘晨光 江宇 尹伊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丨王海龙

文载丨昆仑策网,本文删减版载于《大众日报》2018年10月26日




《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这本书是来自京、沪、鄂、华盛顿的六位学者——鄢一龙、白钢、吕德文、刘晨光、江宇、尹伊文——联袂创作的思想力作,也是畅销64万册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姊妹篇


该书提出“社会主义道体”“超级资本主义”等新概念,从文明、历史、哲学、新技术等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们解决中国今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更加主动地应对中美贸易战打开了思路。任何国家都有问题和矛盾。国家存在问题不可怕,哪怕问题很严重,关键是实事求是地承认问题并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目前流行的看法是从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定义社会主义,报刊上有大量文章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这也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密码”之一。但仅在制度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是不够的,《天下为公》第一章即从中国和西方数千年文明传统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平等”和“觉悟”是社会主义的道体,这是极其深刻并极具创意的,有助于我们深化、拓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平等”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分配关系等。要实现平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不仅靠社会主义制度,还要靠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政策。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一项项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平等的具体的经济社会政策中。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政府政策的层面认识社会主义。


平等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地位和生存发展能力的平等,不等于没有差距,不是平均主义。合理的差距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损害经济效率。不平等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


实体经济、中小民营企业为什么困难重重?网上的大量舆论认为是企业税负和社保负担重,但更深次的根源在于:一、因贫富分化导致的中下层老百姓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不足;二、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利润空间受金融资本、国际垄断资本、房地产资本的挤压。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难,乃至青年人生育意愿降低?根源在于,教育、住房、医疗、养老这四大民生领域的过度市场化、资本化和干部特权化,造成各阶层间的不平等,导致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积蓄向少数投机者和利益集团手里急剧集中。


在当今中国,中低端产品生产过剩与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的依赖也反映了生产过剩、实体经济不振。中美贸易战有可能引发外需萎缩,进一步加剧生产过剩。如何提高广大中下层百姓的消费能力,解决生产过剩、振兴实体经济?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中高端产品?如何在抑制高房价的同时,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的实质是不同阶层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深化改革应着眼于改变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革的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如果任由以资本为中心的新自由主义主导经济社会政策,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让矛盾越积越深。只有以社会主义的方式组织群众、组织发展经济社会事业,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发展方式,才能根本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了国内问题,获得民心支持,我们应对中美贸易战中就有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我们就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保持独立自主


《天下为公》这本书清晰地说明:社会主义不是无关乎现实的意识形态口号,而是21世纪的历史大势,是每个人的切身关切,它不但有助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且也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


毛主席早在1958年的谈话中就警示说:


“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的历史长,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上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等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购买




 《天下为公》目录 

  

第一章  平等与觉悟:社会主义文明的核心品质

一、何为社会主义之道体

    1.文明与道体

    2.道体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二、东西方文明深处的社会主义道体

    1.希腊与基督教:西方文明的两大社会主义传统

    2.颠倒的主奴辩证法: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与局限

    3.中国传统与社会主义

    4.师生辩证法:中国社会主义对列宁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三、社会主义文明的经济—政治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国有企业

    2.国有企业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3.国有企业改革的真正方向: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的结合

    4.从“承认的政治”到“觉悟的政治”


第二章  星星之火: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探索

一、匈牙利:社会主义—自由主义—非自由主义

    1.“自由化”之后的“不自由”经历

    2.从“私有化”到“国有化”

    3.从“个人自由”到“集体自由”

二、北欧社会主义:不激进、不教条

    1.从“欧洲最穷”变为“世界最富”

    2.国企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3.北欧解答“福利—债务—懒惰”问题

    4.超越个人主义之后的新境界

三、委内瑞拉的探索:“内生发展”与“人民主权”

    1.抗衡全球化的“内生模式”

    2.大众直接参与的“人民主权”

四、古巴亮点:低成本、高效益的医疗

    1.计划经济的高效益医疗

    2.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制药业

    3.软实力:医疗外交,医疗外贸

五、不丹模式:避免“不幸福”陷阱

    1.“幸福”的现代化发展

    2.文化自信构建另类模式

    3.评价不丹时的偏见和误解

    4.政治改革面临的挑战

六、20世纪的偏见,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静悄悄的革命:2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乡村巨变

    1.逝去的村落

    2.“半工半耕”的农民家庭生计

    3.现代性进村

    4.乡村治理转型

二、21世纪的农村集体经济

    1.农村集体经济之源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农村集体经济

    3.组织起来

三、乡村治理新常态

    1.在乡村治理中走群众路线

    2.社会主义民主的基层实践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四、保护性城乡二元结构

    1.从“剥削性”城乡二元结构到保护性城乡二元结构

    2富有弹性的城乡二元结构

    3.保护性城乡二元结构是稳定器和蓄水池

五、展望


第四章  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的道统与政统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道统问题

    1.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说起

    2.“三统”归于“一统”

    3.中国的社会主义道统

二、重新理解“中国社会主义”

    1.“破碎大道”的三种思潮

    2.恰切理解“社会主义”

    3.“中国社会主义”的生成

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统

    1.政道的变革

    2.人民的自我规定

    3.无产阶级专政

    4.社会主义的人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中国社会主义政统建设

    1.充分开发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功能

    2.群众路线是重建政治性的根本要求

    3.以组织力带动教化力

    4.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第五章  通往自由之路: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1.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

    2.从“异化”到“全面发展”

二、唯物主义:唤起人的主体性

    1.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2.打破历史的宿命论

    3.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消除异化:自由联合的劳动

    1.自由联合的劳动

    2.资本主义改良并未消除异化

    3.苏联的成功和失败

    4.中国的探索:公有制 群众路线

    5.重读“五七指示”

    6.全球金融危机:异化的加强

    7.走出“低成本劳动力依赖”

四、供给侧改革:为了真实需要而生产

    1.资本运动扭曲生产目的

    2.供给侧改革:回归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公有制:纠正市场失灵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五大新发展理念

五、福利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色

    1.健康和教育是自由的前提

    2.西方福利国家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

    3.经济危机不能归咎于“福利陷阱”

    4.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福利陷阱”

六、全球的危机,中国的机会


第六章  超级资本主义及其躁动的21世纪婴儿

一、虚拟化:资本主义的超级泡

    1.虚拟资本主义

    2.金融社会主义

二、信息化:生产力空前社会化

    1.平台经济:资本的空前盛宴

    2.共享主义

    3.“新鸟笼经济”

    4.平台企业的公共治理

三、智能化:资本有机构成的奇点

    1.智能资本主义

    2.充裕时代

    3.需求成为稀缺资源

    4.告别“亚当诅咒”

四、大分岔与漫长的21世纪


★后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  鄢一龙 白钢 章永乐 欧树军 何建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更多阅读

文扬:改革开放的经济地理因素|『国情讲坛』第九讲实录

 王绍光:抽签与民主,释放对民主理念实现方式的想象力

国情研究院召开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开题论证会

 『国情讲坛』第十一讲报名|周绍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1月2日)

 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

 聚焦|巴基斯坦Amir Yaqub教授做客国情研究院分享“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

 王亚华:乡村振兴元年的政策过程回顾

 特别专题|港珠澳大桥:40年天堑变通途 

 专访|“东方巨人”的“两条腿”——胡鞍钢解析国企与民企的关系和发展方向

 研究|刘生龙、胡鞍钢:读书无用?——基于大学扩招的自然实验

知|识|为|民 · 知|识|报|国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好文!必须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