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性是一种本能吗?

追问 nextquestion 2021-07-12

KEYPOINTS

 母性特有的敏感化可能与催产素有关,它不仅帮助女性身体做好生产的准备,同时,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还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对婴儿产生好感。

 神经递质能对母亲产生影响,例如可以带来快乐的多巴胺,黄体酮、雌激素等,而下丘脑延伸至大脑核心位置的内侧视前区(mPOA)可以诱发母性行为。

○ 当诱导性足够强时,雄性也能拥有母性关怀。

收养是一种超社会性的人类行为,收养的人可能因经历而变得更为敏感,进而在化学层面上发生变化,父母也会更多地表现出对寄养儿童的喜爱。


痣的颜色变深,声音逐渐低沉,鼻子变大,足弓变平,趾甲掉落,头发变色或开始卷曲,不停打嗝。由于胆汁淤积,全身皮肤会瘙痒难忍……这不是对任何一种疾病的描述,而是一位母亲的躯体在怀孕时的变化。


然而,如果我们再往深处去看,会发现母亲们的大脑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有些变化可能很有益处,例如最近一项针对14000多名女性的研究显示,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的女性,发生癫痫的风险降低了12%。不过,母亲们还面临着很多危险的潜在精神问题,特别是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在成为母亲的头一个月内,女性首次因双相情感障碍住院的概率,是其他时期的23倍。


虽说全世界有将近二十亿母亲,但直到最近,少数科学家,尤其是神经科学这类前沿领域的科学家才开始对她们体内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全身心投入到相关研究中去,其中很多是年轻女性。她们发现了母亲的不寻常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有趣和复杂——而它们就埋藏在母亲的大脑之中。


催产素的力量


在母爱这个神圣的主题上,对实验鼠的研究常常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答案。在第一次怀孕之前,雌鼠一点也不喜欢招人嫌的幼鼠。这种偏好几乎一直持续到妊娠结束。当怀孕雌鼠准备好分娩时,它们体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母鼠会选择与幼崽待在一起,也不去吸一口可卡因。科学家们已经尝试过各种办法——不管是让母鼠失明、失聪、戴上口套、失去嗅觉,甚至烧掉大脑里的特定区域,也不能让它们对幼崽的献身精神动摇一分。


▷ 图片来源:Xavier Mouton Photographie


显然,我们不能像对待啮齿动物那样,通过电击等方式来研究人类母亲的习惯。但也有其他巧妙的方法,来测试婴儿对母亲的影响有多深。例如,在2013年的一项实验中,研究者们先让15名新手妈妈和15名未孕女性闻了一件未知物品——新生儿的棉质内衣,再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来观察她们的大脑反应。结果显示新手妈妈们的丘脑区明显更为活跃,而丘脑正是负责调节意识、睡眠和敏捷性的区域。还有研究发现,婴儿脸庞对妈妈们也是种特别的刺激源。

 

这些结果表明,母亲们的神经像是延伸到了躯体之外,有着母性特有的敏感化。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母亲们无法忍受电影或电视广告里受苦的儿童,以及为何飞机上嚎啕大哭的婴儿会让她们如坐针毡,觉得自己像是在被活活煮熟。因为,母亲对婴儿的痛苦几乎感同身受。

 

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敏感化与催产素有关,它是一种由下丘脑产生的激素。催产素有着“迅速分娩”的意思,因为它在阵痛和分娩时大量涌入血液,促进子宫收缩和乳汁流出。催产素有时也被称为“爱的荷尔蒙”或是“信任荷尔蒙”,它与社交和浪漫关系相关。最近,科学家开始研究它对大脑的影响。

 

纽约大学的罗伯特·弗罗姆克(Robert Froemke)等人猜想,催产素不仅帮助女性身体做好生产的准备,同时,它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还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对婴儿产生好感在实验中,他们挑选出未交配的雌性小鼠,对其DNA进行编辑,插入了可以让脑细胞产生光敏反应的额外片段——一旦蓝光照射到小鼠的神经元,就会刺激催产素的快速分泌。研究人员在这些小鼠大脑中植入探针,以便从单个神经元上读取数据。当播放幼崽的求救信号时,小鼠无动于衷。它们的大脑表现为散落出现的单个微弱峰值,这是一种不感兴趣的典型反应。然后蓝光刺激小鼠大脑时,催产素像分娩时那样涌入听觉皮层。当再次播放幼崽求救信号,未交配雌鼠的大脑开始活跃,出现了更多反应性峰值。在三个小时内,这些小鼠的读数达到了已产仔母鼠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催产素让它们对哭声变得更加敏感。


▷ 科学家们通过光遗传学技术研究催产素对小鼠大脑的影响。

图片来源:MIT McGovern Institute, Julie Pryor, Charles Jennings, Sputnik Animation, Ed Boyden


至于催产素受体在人类大脑里如何自然分布,我们知之甚少。但已有数据表明,无论是母亲们痛苦万分地经历阵痛或生产,又或是有偿参与实验室的嗅觉实验,催产素都能调节人类的母性行为。在一些实验中,未孕女性吸入催产素后,与安慰剂组相比,面对婴儿的脸庞和信号,如哭泣和大笑,她们的反应更加强烈。


母性的神经基础

 

在人们完全肯定催产素这一“母亲分子”之前,还有其他神经递质能对母亲产生影响,例如可以带来快乐的多巴胺,黄体酮、雌激素以及其他来自胎盘的副产物,还有压力激素等。

 

神经学家丹尼尔·斯托尔森伯格(Danielle Stolzenberg)对此表示:“没有任何行为是由单一大脑区域控制的。”


但是,如果真的发现了一个母性控制位点,或者母亲行为的“中心部位”,通常是指下丘脑延伸至大脑核心位置的内侧视前区(mPOA)——刺激该区域可以诱发母性行为。反过来,手术摘除或麻醉mPOA后,大鼠的母性行为会消失,甚至不再用嘴叼走她们尖叫的幼崽。


mPOA将长神经纤维,即轴突,像拉索一样抛向四面八方,与其他重要的大脑团块连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轴突与一个动机相关的奖励中心相连。这两部分可以同步的区域有时被称为“母性回路”(maternal circuit),这将婴儿信号和奖励捆绑在一起。


▷ 图片来源:Christian Bowen


不过,母性和快乐、压力、记忆以及几乎所有其他方面的系统都有紧密联系,而且这些联系越多,它们就越紧密。从啮齿类动物大脑转换到人类大脑时,这些联系就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我们有着能压抑原始冲动的超级大脑皮层。此外,mPOA太小,无法用核磁共振看到,它的位置也很深,脑电图也不能检测。在改进检测工具之前,都无法在人类体内检测它。


因此时至今日,尽管科学家们能推测出母性转变(maternal metamorphosis)的位置,但却依然无法确定成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种变化一定会发生,而母亲自这剧变中降生。


非血缘母职

 

即使不经历怀孕和妊娠,也可以成为母亲。养父母对此应该很有经验。在合适的实验环境里,无助的新生儿似乎是一种强大的刺激,足以在没有激素推动的情况下,形成母性思维。


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将一只未交配雌鼠与一只母鼠和它的幼崽关在一个笼子里,在开始的三到五天里,没什么事发生,但必须非常小心,确保新来的老鼠不会吃掉幼崽。与幼崽近距离接触一周后,那些深层的系统开始苏醒,之前会同类相食的雌鼠们,在幼崽身边开始表现得十分温柔。

 

事实上,即便手术切除了未交配雌鼠的脑下垂体——它的激素制造中心,也可能形成母性的敏感化。的确,怀孕、分娩和哺乳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激素,在雌性啮齿动物身上引发了急剧且惊人的变化,但与幼崽相处的经验,可以作用于所有雌性哺乳动物体内固有的大脑系统,同样也是母性关怀的强效催化剂。

 

而且某些母性本能大概是普遍存在的。果诱导性足够强,甚至是雄鼠也能拥有母性关怀,而雄鼠和许多雄性哺乳动物一样,与它们的后代没有实质性的接触。如果通过注射给药,激素所需剂量更大,给药周期也更长。同样,也可以通过与幼崽接触,来刺激雄鼠的照顾行为。不过,雌鼠一般只需一周左右的时间,而雄鼠需要与幼崽同笼的时间要长得多。


▷ 图片来源:Maggie Chiang


在自然界中,深埋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的母性种子,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发芽。据科学家们所知,啮齿动物幼崽很少会由未交配过的非血亲雌性抚育,由雄性抚育的情况更为罕见。那些收养的罕见案例往往是发生了某种意外,例如,母海豹和海豹幼崽在风暴过后的拥挤海滩上混在了一起,或者,本已成为母亲的雌性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仍在荷尔蒙作用下想要成为母亲。像狮子这类的群居哺乳动物可能会经常主动抚养姐妹或表亲的幼崽,不过这种抚养往往限于血缘关系。

 

收养是一种超社会性(super-social)的人类行为。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有孩子的男性和女性,非血缘关系的婴儿哭声可能会在他们大脑中给予意外的奖励。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读数,研究者发现在大脑中与注意力和情感有关的区域,发生了连锁反应。没有孩子的人虽然也会对非血缘关系的婴儿作出反应,但笑声所引发的级联效应更加强烈。另一项对寄养母亲的研究表明,女性在代养孩子约两个月后,开始形成一种强烈的、特定的连结。一开始,无论是搂着寄养儿童,还是其他孩子,产生的催产素峰值都差不多。但几个月后,这些峰值明显与寄养儿童有更多联系。与这种转变一致的是,她们也会更多地表现出对寄养儿童的喜爱。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养父母的奉献精神从何而来,但各种经验表明,收养或寄养的人可能因经历而变得更为敏感,进而在化学层面上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母性是一种灵活的本能,它强大又脆弱,古老且现代,普遍却独特。在成为母亲的旅途中,我们没有对世界“改变看法”,而是大脑本身发生了变化。


那么对这些变化的了解,是否能给妈妈们带来益处?对此,科学家们正尝试研发更新更好的妈妈专用药物,并期待大脑扫描仪能像血压计一样,未来成为妇产科就诊的常规检查。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从经济困难到社会孤立,各种压力都可以从身体上对母亲产生影响,而新的研究成果能帮助政策制定者们,为处于弱势的女性提供更好的支持。


作者:Dina Litovsky

编译:Nevaeh

审校:Vicky

编辑:Jiahui,EY

编译来源: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cience-nature/new-science-motherhood-1809774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