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新知 | 为什么我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我们为什么感觉如此熟悉?
我们是不是前世在一起过?
……
就像《红楼梦》里描写的一样,贾宝玉和林黛玉初见时便似前世见过,生出“好生面熟”的感觉。尽管在小说里面,贾宝玉和林黛玉确有前世姻缘,但即使没有这种设定,可能很多人也经历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在路上遇到某个人、或者路过某个场景的时候,我们感觉十分熟悉,似乎我们真的曾经见过或者曾经来过,但是我们又确定自己没有来过这里——这种感觉是什么?是前世的记忆?还是来世的预言?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并不少见——每100个人里面,大约只有3个人一生中没有经历过“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在某个阶段看到某个人或者某个物时,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 图片来源:Canva
这种莫名的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被称为“既视感”,也被称为“幻觉记忆”或者“海马效应”。它来自于法语“Déjà vu”,表达的意思是“曾经见过”。这种似曾相识,是转世记忆?是梦境?还是大脑无意识地恶作剧?
什么是既视感?
在某一瞬间,我们见到某个人,大脑中的某根神经猛然被触动,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脑海里面不自觉地浮现出“我们在哪里见过”的想法——它给你的真实感超过了视觉的范围,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既视感”包含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有的时候甚至附带上触觉的感受,比如某一瞬间的爱抚,或者阳光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但是你的大脑又告诉你,你确实没有看过他或者来过这里。这,就是陌生的熟悉感。
因此,既视感中尽管“视”在中间,但是实际上它代表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包括其他的身体感受,以及场景和行为的刺激。不过作为感受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视觉给人的感觉更具有冲击力。那么,为什么人会出现既视感呢?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可信吗?
尽管既视感给我们带来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当既视感频繁出现的时候,可能是大脑出现了疾病。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既视感频繁出现和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对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患者、认知障碍(人格解离)患者出现既视感的频率更高。在神经病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癫痫患者的既视感出现的频率更高。颞叶中叶癫痫是人类最常见的癫痫类型,根据其不同的症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种不同的亚型,其中一种被称为单纯部分癫痫(SPS),研究发现SPS患者出现既视感频率最高。除此之外,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证实既视感的出现和皮质功能障碍(HCD)有关。既视感被认为是HCD出现时的症状之一。皮质功能障碍常见于偏头痛患者。
▷ 偏头疼.图片来源:Canva
一个人如果频繁出现既视感,可能确实和脑部疾病有关,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的检查。除去疾病的因素之外,健康人也会出现既视感。那么,健康人的既视感是如何出现的?
健康人的既视感从何而来?
一个有趣的解释是:既视感可能是进化的副产品。它可能是我们大脑中曾经有过的一种生存机制。既视感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搜寻可能存在的“故障”并进行修复——就像是按照目录来搜索相关的内容一样。但是随着大脑的进化,人脑已经可以处理足够多的信息,这时候既视感就变成了一种无伤大雅的“小BUG”。也是因此,通过人工诱导既视感的出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就像视觉错误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一样,既视感或许就是那个突破口,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大脑复杂运行机制的一角。
从感知和意识层面,我们也可以找到既视感可能出现的缘由。在开始讲解理论之前,让我们做一个试验:
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摄像头让它瞄准对面的大楼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摇晃手机时,我们会发现手机里面的大楼会不停地摇晃;但是当我们摇晃自己的头部时,却可以发现大楼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已经对对面大楼进行了建模。
我们的感觉器官会不断获取外界的信息,并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中,在这之后,我们的大脑才会构建出完整的感知——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意识总是“落后”于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大脑中进行信息检索处理之前,一个信息被无意识地“泄露”到我们的大脑中,我们是否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由此围绕着感知、意识、认知和记忆,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既视感为何会出现。首先,则是未触及到意识层面的。有理论认为既视感的出现来源于我们的感知错觉。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但是在第一次,我们只是模糊感知了河流,但是并没有完整录入到我们的大脑中,因此当我们第二次路过的时候,就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二种理论则认为既视感的出现和我们的记忆错觉有关。一个场景里面如果有我们十分熟悉的东西,当我们接触到的时候,大脑就会进行记忆检索,这有可能导致场景错配,进而产生既视感。比如我们在电影里看过某个咖啡厅,当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熟悉感,并产生自己可能曾经来过的的感觉。
也有理论认为,既视感的产生可能和我们的记忆存储和读取错误有关,即我们在存读取记忆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比如看到抱着洋娃娃的男人,我们可能调取到抱着孩子的女人,从而出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不过当深入到意识层面的时候,既视感的出现可能和我们的意识和认知有关。我们熟悉但是并不确定自己曾经来过,即记忆和情感出现了“剥离”的情况,我们的认知系统和感知系统的分离导致了既视感的出现。
▷ 杏仁核.图片来源:Canva
不过不论是哪种理论,既视感的出现都和我们大脑的神经基础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进展,人们逐渐将既视感出现的起源,锁定到大脑中和记忆及认知相关的脑部区域。
既视感背后有什么神经机制?
既视感和我们的感知、意识、认知和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海马体是大脑负责长期记忆存储转换的重要部位。结构决定功能,关于既视感的出现,神经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假说。
皮质层边缘网络假说理论认为,既视感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鼻周皮质和海马体之间异常同步导致的。在对健康人进行脑部监测的时候发现,既视感出现的时候,鼻周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三者之间的脑电信号相关性增加;反之,通过刺激鼻周皮质使其高度活跃也更容易让人对某些事情产生熟悉感,既视感出现的概率更高。
▷ 图片来源:Canva
另外,大脑解剖学的研究也对既视感出现的神经基础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通过对出现既视感和没有出现过既视感的人的大脑形态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大脑的双侧颞中区、导叶皮质、颞上沟、基底神经节和丘脑中灰质的体积变化和既视感的出现有着联系:灰质体积的减少和既视感的出现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我们该如何处理既视感?
尽管我们试图从科学的角度阐述既视感的出现,但是千百年来,人们赋予了既视感更加诗情画意和罗曼蒂克的意义:不论是前世的记忆还是命中注定遇到你,都输注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寄托了奇妙的联想,由此也诞生了很多美丽的故事。
▷ 图片来源:Canva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视感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困扰,既视感不经意的出现可以视为生活的调味剂。如果一段时间内既视感出现的比较多,建议适当的休息——疲劳和压力会增加既视感的出现频率。但是,如果既视感出现的过于频繁并且休息后仍旧频繁出现,可能是疾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或许下一次,再出现既视感的时候,你可以试着享受一下这种感觉。毕竟生活不是程序,偶尔的大脑恶作剧或许会带来别样的情趣。
作者:Aaron
编辑:立夏,Jiahui,EY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Brown, A. S. 2004.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Hirstein, W. 2005. Brain Fiction: Self-Deception and the Riddle of Confabula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Koriat, A. 2007. Meta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In P. D. Zelazo, M. Moscovitch, & E. Thompso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Moulin, C. J. A. 2018. The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of Déjà vu. New York, NY: Routledge.
4.O’Connor, A. R., and C. J. A. Moulin. 2010.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 erroneous familiarity, and déjà vu.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2: 165–173.
5.O’Connor, A. R., & Moulin, C. J. A. 2008. The persistence of erroneous familiarity in an epileptic male: Challenging perceptual theories of déjà vu activation. Brain and Cognition, 68: 144–147.
6.Whittlesea, B. W. A., & Williams, L. D. 1998. Why do strangers feel familiar, but friends don’t? A discrepancy-attribution account of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Acta Psychologica, 98: 141–165.
7.Adachi N, Akanuma N, Ito M, Adachi T, Takekawa Y, Adachi Y et al.: Two forms of déjà vu experiences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Epilepsy Behav 2010; 18:218-22
8.Bartolomei F, Barbeau E, Gavaret M, Guye M, McGonigal A, Régis J et al.: Cortical stimulation study of the role of rhinal cortex in déjà vu and reminiscence of memories. Neurology 2004; 63:858-64
9.Bartolomei F, Barbeau EJ, Nguyen T, McGonigal A, Régis J, Chauvel P et al.: Rhinal-hippocampal interactions during déjà vu. Clin Neurophysiol 2012; 123:489-95
10.Brázdil M, Mareček R, Urbánek T, Kašpárek T, Mikl M, Rektor I et al.: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déjà vu: the structural anatomy of déjà vu. Cortex 2012; 48:1240-3
11.Chauvel P: Pathophysiology of Déjà Vu and Reminiscences in Epilepsy. P Belg Roy Acad Med 2014; 3:104-113
12.Chadwick MJ, Anjum RS, Kumaran D, Schacter DL, Spiers HJ & Hassabis D: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in the temporal pole predict false memories. Proc Natl Acad SciUSA 2016; 113:10180-5
13.Engel J: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what have we learned? Neuroscientist 2001; 7:340-52
14.Horvat Velić E: The mystery of déjà vu. Gyrus 2017; 4:97-100
15.Ide M, Mizukami K, Suzuki T & Shiraishi H: A case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with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after treatment with clonazepam.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00; 54:595-597
16.llman NA, Butler CR, Souchay C & Moulin CJA: Déjà Experience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Epilepsy Res Treat 2012; 2012:539567; doi:10.1155/2012/539567
17.Neppe VM: An Overview Perspective on what Déjà Vu is (Part 1). J Psychol Clin Psychiatry 2015; 2:00111
18.O'Connor AR, Barnier AJ & Cox RE: Déjà vu in the laboratory: a behavioral and experiential comparison of posthypnotic amnesia and posthypnotic familiarity. Int J Clin Exp Hypn 2008; 56:425-50
19.O'Connor AR & Moulin CJ: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 erroneous familiarity, and déjà vu. Curr Psychiatry Rep 2010; 12:165-73
20.Panayiotopoulos CP: The Epilepsies: Seizures, Syndromes and Management. Bladon Medical Publishing, Oxfordshire (UK), 2005
21.Petrusic I, Pavlovski V, Vucinic D & Jancic J: Features of migraine aura in teenagers. J Headache Pain 2014; 15:87
22.Petrusic I & Zidverc-Trajkovic J: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origins and paths as inferred from the sequence of events during migraine aura. Funct Neurol 2014; 29:207–212
23.Sang FYP, Jáuregui-Renaud K, Green DA, Bronstein AM & Gresty MA: Depersonalisation/derealisation symptoms in vestibular disea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 77:760-6
24.Sederberg PB, Schulze-Bonhage A, Madsen JR, Bromfield EB, Litt B, Brandt A et al.: Gamma Oscillations Distinguish True From False Memories. Psychol Sci 2007; 18:927-932
25.Sengoku A, Toichi M & Murai T: Dreamy states and psychose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ediating role of affect.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997; 51:23-26
26.Singh S: Adolescent salvia substance abuse. Addiction 2007; 102:823-824
27.Sno HN, Linszen DH & de Jonghe F: Art imitates life: Déjà vu experiences in prose and poetry. Br J Psychiatry 1992; 160:511-8
28.Spatt J: Déjà vu: possible parahippocampal mechanisms.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2; 14:6-10
29.Stanghellini G, Ballerini M, Presenza S, Mancini M, Raballo A, Blasi S et al.: Psychopathology of Lived Time: Abnormal Time Experience in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 Bull 2016; 42:45-55
30.Taiminen T & Jääskeläinen SK: Intense and recurrent déjà vu experiences related to amantadine and phenylpropanolamine in a healthy male. J Clin Neurosci 2001; 8:460-2
31.Vlasov PN, Chervyakov AV & Gnezditskii VV: Déjà vu phenomenon-related EEG pattern.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