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新知 | 无聊指南——如何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Jiahui nextquestion 2022-05-05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曾这样描述他的感觉:日复一日,一切都一样,单调且乏味,在这种乏味结束之时,我感到恶心。无论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百无聊赖,还是在特殊时期需要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切身体会过无聊。


在隔离的环境下,我们也愈发地关注无聊。那么,无聊是一种状态,一种感觉,还是一种情绪呢?为何“短平快”的娱乐时代并没有让无聊湮灭?我们似乎尚未剖析无聊,无法预知无聊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无聊的人正在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


无聊的“自我剖析”

无聊既容易识别,又难以定义。近年来,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无聊感。其中一些人的焦点放在了“状态无聊”(state boredom)上,即在特定时刻和情境中感到的无聊,他们将这样的状态视为改变的信号。从概念上来说,状态无聊属于情绪的范畴,是一种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无聊表明当前的活动或者状态无法给人提供参与感,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而这驱使了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更令人感到充实的事物上。


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的一句话更简洁地捕捉到了无聊的“韵味”,他曾说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a desire for desires)。神经科学家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在他参与撰写的《我们为何无聊》(Out of My Skull: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中异曲同工地描述了无聊,他将其描述为一种与舌尖现象有共同之处的认知状态——感觉缺失了某种东西,但是不能完全说出是什么。


▷Desire by Bleak Lab


从认知特点来看,状态无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注意力的维持困难,处于无聊的人似乎很容易走神,或者更专业一点来形容——处于心智游离(mind-wandering)的状态。研究人员曾经让参与者进行不同难度的警觉性任务,比如模拟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任务,对雷达显示器上字母数字符号的不常见变化做出反应。结果发现,报告自己无聊度高的参与者对关键刺激的反应较慢。而在不同难度的警觉性任务中,处于无聊状态的人的表现都要逊色一些,进一步证明了无聊与持续的注意力有关。


      第二,状态无聊的个体会感知到无意义感和无挑战感。这也是状态无聊有别于其他情绪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强烈的存在主义内涵。当我们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的时候,也就无法保持对它的兴趣。“生活本该有意义,应该有某种目的”的基本法则受到了挑战,因为无聊让“存在”,至少在当下,变得毫无意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曾在《存在的虚无》(On the Vanity of Existence)这样说道:


“人的生命一定是某种错误。这一点的真实性足够明显了,因为我们只需要记住,人是欲望与需求的综合体,极难被满足;而且即便被满足了,他能得到的也只是一种无痛苦的状态……这就直接证明了存在本身是毫无价值的。”


为什么有的人更为无聊所困?

2014年,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想测试人类思想的力量。他们将参与者单独关在一个房间内十分钟,期间没有任何事物干扰,让他们独自思考。鉴于我们的想象力拥有无限可能,研究人员希望参与者可以从思考中获得纯粹的快乐。


然而,结果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参与的人几乎都表示这样的经历让人十分不愉快,他们表达了对无聊的不适。实验加了一个有趣的设定,在静闭房内之时,研究人员给予了参与者被电击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对自己进行轻微电击。出乎意料的是,有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至少按下一次电击按钮来打发时间。其中有一个人,对自己进行了190次电击。后来,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实验,都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 在空房间里15分钟,你会做什么?图片来源:John Nino


很显然,人们难以容忍无聊,而且个体对无聊的承受程度也各不相同。丹克特教授的哥哥经历过严重的创伤性脑损伤,在此之后他发现哥哥对以往热衷的事物再也提不起兴趣,变得非常容易无聊。这让丹克特教授开始好奇大脑中的“无聊”。


他调查了50多个遭受了不同程度脑外伤的人,结果发现头部外伤的存在以及严重程度与无聊倾向的程度相关。丹克特教授认为尽管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是这可能与大脑中表征价值和奖励的区域受损有关。很多脑损伤患者眶额皮质受损,眶额皮质是额叶的一部分,位于眼窝上方,以往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眶额皮质功能失调。或许,该脑区调控着人们对于事物意义与价值的感知,而当事物失去价值或意义时,你很有可能会对它们感到厌烦与无聊。


如何与无聊共处?

很多科学家调查了大众在新冠封锁期间会有多无聊,结果发现那些自控力低且无聊倾向高的人更容易违反防疫规则,因此也更容易感染疾病。不仅如此,过往研究发现更频繁、更强烈地感到无聊的人容易患有焦虑或抑郁症,更容易暴饮暴食、赌博以及酗酒,在青少年中,容易无聊的学生更可能辍学。由此看来,与无聊“和谐共处”,不仅能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更可以获得诸多裨益。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探索并识别让自己感到无聊的原因。据统计,重复和单调的工作或活动最容易让人无聊。如果你意识到,你是因为正在做的事情没有意义而无聊,那么意义重建或许是摆脱无聊的第一步。举个例子,当你认为学业或者工作索然无味,你可以先“清空”让你分心的事物,降低本身的预期(比如本来计划今天写完一篇文章,改成写完一半),然后鼓励自己,不断地将正念“植入”脑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合适的意义。此外,有研究表明,给重复单调的工作设个时间限制也可以摆脱一点无聊的情绪,激励自己快速地完成任务,可以适当地提高自己的动机。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无可避免地遭遇无聊,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重组情绪”。有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可以将“冥想”这个词添加在任何让你无聊的活动后面,比如当你排队买菜时感到厌烦,你可以告诉自己正在做“排队冥想”,由此可以进行呼吸练习,利用“无聊”的时光进行正念冥想,又或是单纯地像个科学家一般钻研自己无聊的原因,重组无聊的情绪。


图片来源:Niko Photographisme


在严峻的时期抱怨无聊或许是大脑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一种提醒,提醒着我们大脑仍没有放弃寻找意义,寻找快乐。我们需要关注无聊,关注我们的精神健康,引导自己、引导他人科学地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无聊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但也正是无聊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积极地控制自己的人生。



作者:Jiahui

编辑:JZ, EY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 Hunter, A., & Eastwood, J. D. (2018). Does state boredom cause failures of attention? Exam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it boredom, state boredom, and sustained attention.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36(9), 2483-2492.

2. Van Tilburg, W. A., & Igou, E. R. (2011). On boredom and social identity: A pragmatic meaning-regulation approa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12), 1679-1691.

3. Out of My Skull: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 by James Danckert, John D. Eastwood

4. Podcast of James Danckert: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

5. Wilson, T. D., Reinhard, D. A., Westgate, E. C., Gilbert, D. T., Ellerbeck, N., Hahn, C., ... & Shaked, A. (2014). Just think: The challenges of the disengaged mind. Science, 345(6192), 75-77.

6. Wolff, W., Martarelli, C. S., Schüler, J., & Bieleke, M. (2020). High Boredom Proneness and Low Trait Self-Control Impair Adherence to Social Distancing Guidelin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5), 5420.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7155420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