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1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外科专家张应天教授逝世,学界众人怀念、社会千人送别,我们应该明白什么?

2017-11-26 ​ 作者| 刘实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导读:最近,一位88岁的外科教授不幸去世,结果引发学界众人怀念、社会千人送别。 日3时25分在武汉市第六医院不幸去世。这位教授是张应天,他有一个别号叫“张大胆”,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敢治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甚至还敢给一些“下不了台”的名医“擦屁股”。


张应天1955年从武汉医学院毕业留校在同济医院工作仅4年就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用新法进行胆管造影的医生,上世纪60年代初他又发明了比日本人还早“发明”的手术范式,开始探索胃癌手术的规范化。


但“受制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人们对医学认识的局限”,一位接受了这种胃癌手术的病人因为术后并发症死亡。张应天竟“因此”被冠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于1964年锒铛入狱。


直到1979年,张应天才得到昭雪。平反后他(不愿回原单位武汉医学院同济医院工作但却)向组织提出(唯一一个要求):提供一张母校图书馆的借书证,他说“我不看书将来就无法工作”。


有人问张应天:“别人不敢收的病人,您都收了,难道您就不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毁了您的名声?” 张应天严肃地说:“病人把性命都交给我了,我还考虑什么名声。”


张应天常说,医学的每一次小小进步,可能都是付出生命换来的。面对生命,医生想的只能是自己能为病人做些什么,这就是医道。


----------------------------


前几天笔者从“同济医学牌”的一些校友群里收到下面一个图片:



这是武汉医学会以“终身成就奖”表彰的一批(至少)在武汉有名的老医学专家。其中有许多笔者熟悉的老前辈,有些学长还是笔者灰常了解的。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收到这个令人高兴的消息第二天,就收到一个噩耗:张应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22 日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去世。


这一噩耗如同一个“深水炸弹”, 把平时还算“平静”的一些“同济牌”微信群给“炸开了锅”。


一位晚辈的同济校友还在他的群里再次亮出了一次同济网友间开展的“民调”,该民调显示张应天教授是“人生最坎坷的同济校友”。


当时就有人用下面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张应天教授的曲折经历:



所以,这位张教授的逝世自然引发(在一定程度上言论还可有些自由的)一些微信群的“骚动”。


别的不说,就在笔者亲眼可见的几个微信群就有(多是身在海外而可以不怕邪的)一些同济(晚辈)校友发表的深情怀念张教授的文章。例如,一位叫“Wu Rong”的同济校友发表《世界上最心疼你的人走了 -- 悼念张教授 ,保重顾教授》,其中写道:


“惊闻张教授去逝,心里一阵酸楚,不禁惦念远方的顾教授。顾教授是张教授的同学、妻子、老伴。”。。。。。。“顾教授的一个研究生因科研写论文在顾教授家加班很晚,顾教授将冰箱里大大小小盒子里的饭菜拿出来给他吃。事后,同事对这位研究生说:“你看,你把顾教授这几天的饭菜都吃了,这是张教授出差前为顾教授准备的,这下可好,顾教授只有吃面包了。” 这位研究生说: “我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张教授,在家里是这么好的丈夫。”。


嘿!这不是在给张教授“抹黑“吗?堂堂一个灰常有本事的外科大夫,竟然不仅上得了手术台、还更能下得了灶台。


但这么一个好丈夫,怎么就 “被离婚“了呢?


其实,因为“近水楼台”而可“先得月”,笔者貌似以前就“道听途说”过一些这位张教授的传闻。而为了不让一些谣言再继续飞,笔者(还在有限范围)分享了一点对这些“民间传说”的“大意总结”:


张应天做手术敢闯禁区,可惜他的“骄傲”被(一些人)嫉妒,所以,有人抓住他的一些“小辫子”整他。


不过,这个话似乎还是比较模糊。所以有人还是不太明白,一个“小辫子”怎么可以把这个张教授拴在牢里13年!


对此,笔者回答:那个年代,说话“大气”,“小辫子”被扣上“大帽子”,而且是“内行整内行”、整的更在行!


因此,对于这位张教授的蒙冤,一些本来就以“刺头”出名的校友“死不瞑目”地在一些群里大胆“妄议”、似乎要明辨一些“是非”。


有校友说:“好像医学院没有一个院长级领导去参加张应天教授的追悼会?说不过去吧”。


更有校友说:“XX早就告诉了各位:这张大夫“临床科研都一流,同济医院不敢留”,“这里的凹密,数也数不清””。


不过这些伸冤对于已故的张教授或许不再会有更多的价值。但民心的所向是群众雪亮的眼睛不可看不到的。


楚天都市报报道


 2017年11月24日讯(记者 李晗)著名外科专家,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张应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2 日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去世,享年88岁。今天上午,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汉口殡仪馆静雅厅举行。上午九点遗体告别仪式开始,社会各界近千人前来送别,其中不少是他曾经的患者。



这样一种情况,笔者好久没见过了。


而下面这个场面,似乎也只有大人物出殡的时候才可见到。



但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众不可知的原因,笔者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那么,张应天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官方的讣告 是这样写的:


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张应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 年11月22 日3时25分在武汉市第六医院不幸去世,享年88岁。


张应天教授出生于1930年1月,上海人,1955年5月自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留校至同济医院外科工作,1979年调至武汉医师进修学院(现江汉大学)工作。历任武汉市医师进修学院教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学教授、外科主任、院长,现任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普外科学科导师,曾任湖北省普外学会常委、武汉市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及武汉市普外学会顾问,武汉市医师协会会长,《腹部外科》杂志资深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外科杂志》副主编。


张应天教授多次被湖北省卫生厅、武汉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卫生系统“十佳医务工作者”,多次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模范教师”等称号, 1991年被武汉市总工会授予“武汉市第八届劳动模范”称号,1992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市总工会授予“武汉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02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武汉市总工会评为“老劳模新贡献标兵”, 2004年6月获首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2011年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首届“百佳医生”,2017年被武汉市医学会授予为武汉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终身成就奖”。


张应天教授从医60余年,对于胃肠道及乳腺肿瘤,复杂胆、胰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有极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深得同行和患者的爱戴。


遵从张应天教授生前遗愿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设吊唁厅。


 张应天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7年11月24日上午9时在汉口殡仪馆静园楼静雅厅举行。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市第六医院

二O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张应天的“继母”学校,也就是张应天平反后自己首选的工作单位原武汉医师进修学院现江汉大学,以其宣传部的官喉正式在新媒体发表了《淡泊名利,甘当人梯,医术立身,医德济世 —— 永远的张应天教授 》一文。


2017-11-22 宣传部 江汉大学

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张应天教授出生于1930年1月,上海人,1955年5月自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留校至同济医院外科工作,1979年调至武汉医师进修学院(现江汉大学)工作。历任武汉市医师进修学院教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学教授、外科主任、院长,现任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普外科学科导师,曾任湖北省普外学会常委、武汉市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及武汉市普外学会顾问,武汉市医师协会会长,《腹部外科》杂志资深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外科杂志》副主编。


张应天教授多次被湖北省卫生厅、武汉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卫生系统“十佳医务工作者”,多次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模范教师”等称号, 1991年被武汉市总工会授予“武汉市第八届劳动模范”称号,1992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市总工会授予“武汉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02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武汉市总工会评为“老劳模新贡献标兵”, 2004年6月获首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2011年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首届“百佳医生”,2017年被武汉市医学会授予为武汉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终身成就奖”。


张应天教授从医60余年,对于胃肠道及乳腺肿瘤,复杂胆、胰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有极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深得同行和患者的爱戴。


他始终坚持“以高尚医德立身,以高超医术济世”,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当人梯,奖掖新人,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深得病人好评、同行敬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广为流传。


坚定信念  执着追求


1954年,24岁的张应天和其他新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一样,满怀豪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毕业后仅仅4年,他就开展了“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最早运用这项新技术的医生之一。直到现在,这项技术仍被肝胆外科作为常用的诊疗手段。


20世纪60年代初,外科的很多治疗方法还缺乏规范。为此,张应天教授对多种手术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就在外科界崭露头角。然而,在十年浩劫那个特殊的年代,蒙冤入狱整整十年,他的家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在狱中,他坚定信念,等待重返医院那一天,将继续在医学事业上探索;他坚持学习,托人把能找到的国内外医学期刊送到狱中,如饥似渴地钻研医学知识,联系过去的医疗实践认真思考,写下了许多医学笔记。


1979年张应天教授被平反昭雪。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有一个请求,帮我办一张武汉医学院的图书证,因为那里的书多,我要学习!不学习,我就无法当医生! ”他没有提出任何物质上的要求,仅仅只要一张图书证!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图书证,而是一颗对党的医学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心!


正是这一不平凡的经历,使年近50的张应天教授更加干劲十足。1979年恢复工作,张教授调至武汉市医师进修学院(现江汉大学),并于198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以拼命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年被迫中断的胃癌手术规范化研究当中。几年之后,在这项成果的鉴定会上,我国一位著名的外科专家感叹地说:“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鉴定早就该来了,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不应该属于外国人,而应该属于我们中国人。”


张应天教授几十年来,始终以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来探索医学知识,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用低廉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服务于病人。同时,张教授还非常重视科研,他认为只有搞好科研,才能使我们医术不断提高,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心系病人  德技双馨


张应天教授常说:“想做一个好医生,就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熟悉张教授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除了上班查房,到了晚上,他肯定还会打电话询问值班医生:“病房里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收治急诊病人?重病人的病情稳定吗?”遇到有危急重病人的时候,他总是会及时来到病房。


无论到哪里,他心中始终惦记着病人,1999年张应天教授在十堰开会,下午3点钟的时候,值班医生打来电话,报告一位重症胰腺炎病人的病情,张教授听后,认为病人的病情十分危重,需做急诊手术,就提前返汉,经14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一夜未眠,成功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有一位姓严的女病人腹膜后长了一个巨大肿瘤,跑了很多家医院,医生们都因为肿瘤长的位置太凶险,不敢为她动手术。严女士几乎绝望,肿瘤一天天长大,使她不能平卧睡觉,躺两三分钟就受不了,夜里只能靠在丈夫身上迷糊一阵。痛不欲生!听别人说张应天教授从不拒绝病人,严女士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张教授,张教授果断收她住院。面对这样一个腹膜后的巨大肿瘤,开始,普外科的医生们有些发怵,张应天教授说:“病人来找我们,就是相信我们能治好他的病,不然,要我们这些医生干什么。”张教授又接着说:“只要我们精心准备,精心手术,病人还有生存的希望。”张应天教授多次主持召开分析讨论会,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制定了几套应对预案,这台手术全院有30多人参加,张教授带领手术团队,从早上9点一直做到晚上8点,整整做了11个小时。术中病人4次出现血压急剧下降,但每一次都被张教授制定的应对预案恢复到正常,整台手术输血量超过10000毫升,一个体重50公斤的正常人全身总血量也才4000毫升,相当于给病人换了3次血。终于,成功地为严女士摘除了这个重达27.5公斤的肿瘤。


有人忍不住问张应天教授:“别人不敢收的病人,您都收了,难道您就不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毁了您的名声?”张教授严肃地说:“病人把性命都交给我了,我还考虑什么名声。”


廉洁行医是张教授当医生的准则,他对利用职务收受“红包”深恶痛绝。有的病人为了感谢张教授,千方百计送给他“红包”,他总是坚决拒收;同时,他顶着各种压力,坚持不搞“点名手术”。他说:“作为外科主任,我也想开刀,但如果病人都点我做手术,年轻人怎么办?他们哪里还有学习的机会?”张教授反复强调:需要我做的手术,不用点名,我也要上。


心系病人、廉洁行医,张教授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塑造了一位深受病人爱戴的好医生形象。


甘为人梯  淡泊名利

 

在我院普外科,有一本保存完好的人才培养登记本,这个登记本的首页,是一份“培干计划”。“培干计划”从医疗、教学和科研三方面详细制定了各级外科医生的业务培养计划。这份“培干计划”的制定时间是1985年3月,署名“张应天”。这就是说,在张教授来到我们医院的第二年,他就开始考虑人才培养了。他常说道,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必须加快步伐! 


他要求外科医生必须要做到“四会”:会做-做手术、做科研;会看-阅读外文文献;会讲-会交流;会写-写文章。


读书报告会是张教授培养年轻人的重要措施,直到张教授生病住院前,他仍然坚持组织参加外科读书报告会,坚持每周查房,坚持坐专家门诊,坚持指导大手术。通过读书报告会,医生们的阅读、翻译和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及时丰富、更新了专业知识,开展了近百项新技术,取得了43项科研成果,这些都得益于读书报告会,都凝结着张教授的心血和汗水。


生活上,他对自己非常马虎。他的家十分简朴,既没有装修,也没有像样的家具,除了书,还是书。他夫人也是一位知名的医学教授,他们每周只做两、三次饭,然后把饭菜放在冰箱里,需要吃的时候就拨一点出来,有时忙起来饭都顾不上热,直接食用冰箱内食物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几十年都是这么过的,有时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他们也只做一碗鸡蛋炒饭。他们更多的是将时间节省下来,查阅医学文献,解决医学难题,再用这些知识为病人服务。


有人问他,您这样是不是太苦太累?他笑着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乐趣,我的乐趣是每弄清一个疑难问题,我会感到非常高兴;每治好一个病人,我会感到十分欣慰。我觉得我这样做,我这样活着,值得。”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就是张教授真实的写照,他的医德医术,永远在路上温暖着我们 ,我们将秉承他的精神,砥砺前行!


1959-1964年,张教授在同济医院任主治医师,自创胃癌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即日本提出的D2/D3手术,改变了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结局;其规范的手术至今不亚于日本。


在同济医院工作期间,自创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被黄志强院士称为中国PTC第一人。


1979年恢复工作进入武汉市医师进修学院(现江汉大学),开展的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完全遵循了CME及TME原则。


1990年,废弃Halsted手术,推行改良乳癌根治术及乳癌保乳手术。


1996年,开始用Lichtenstein 手术替代传统疝手术。


2001年,开展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并推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淡泊名利,甘当人梯,医术立身,医德济世,张应天教授以他的崇高医德、精湛医术和人格魅力温暖了病人的心田,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人民的好医生:张应天!关爱病人、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敬业奉献 !

医德立身 医术济世——永远的张应天教授!


而有着悠久历史、在楚汉领域颇有影响的传统媒体《长江日报》更发表了这样一篇报道 :《武汉医界“一把刀”张应天教授逝世:用生命诠释医道》。

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张应天教授,11月22日凌晨3时15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88岁。


张应天的一生奉献给中国的外科事业,是我国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张应天被称为武汉医界的“一把刀”,擅长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肝胆胰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是腹部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


他始终将患者利益摆在第一位,敢于为患者承担风险,接下了无数别人不愿或不敢接的病人。退休后,年逾八旬的他还坚持出门诊、查房、讨论病例。“共产党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服务。”这是张应天的座右铭。


年过八旬坚持上门诊


据《武汉晚报》2014年报道,每周一上午8时,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张应天教授都会准时出现在市六医院普外科,参加一周一次的大查房。当时82岁的老人思路清晰,查房时话语不多,但不时提点几句,切中要害。


除此之外,张教授周四上午一定会上门诊,每周五下午必到医院参与普外科的读书报告会,六医院医生遇到疑难病症,首选求助对象,永远是有“无所不知”称号的张教授。


其实张教授早就退休了,但他说过,一周三个半天的工作量“既健脑又健体”,看病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但他的弟子们看得分明,教授是放不下他的病人,病人更离不开教授。


废寝忘食钻研罕见疾病


2008年,普外科收治了一名全身长脓包直至溃烂的女病人,她辗转多家医院,都查不清病因,最后来到六医院,接诊的医生也懵了,马上给张教授打电话。当时正好是午餐时间,张教授一听,立马放下筷子,赶到医院查看病情。


但这病实在罕见,张教授当场也看不出眉目。老人不放弃,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医疗文献,中文查不到,就用英文和拉丁文搜索世界范围内的权威期刊,最终推断是极其罕见的胰高糖素瘤。这时距离接诊还不到36小时。


当年10月底,该院大外科主任全卓勇顺利切除了病人胰头部的肿瘤,大小约3厘米。术后病理报告检查证实,确是举世罕见的胰高糖素瘤。


有人忍不住问张应天教授:“别人不敢收的病人,您都收了,难道您就不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毁了您的名声?”张教授严肃地说:“病人把性命都交给我了,我还考虑什么名声。”


深读>>>

做一个纯粹的人


原载于《长江日报》2004年9月17日,有删减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潘红柳

2004年,经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颁发了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210万名医师中只有39人获此殊荣,武汉市六医院外科教授张应天名列其中。他的同事们说,张应天得到这个奖项是因为他把医生这个职业实实在在做到了位。他在50年行医生涯中,执着地追求——做一个纯粹的人。


对于张应天教授看病的经典故事,人们往往会在听过后发出一声惊叹:“真是好医生啊。”而了解张应天的人,提起他则很容易想起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用的一个字眼——纯粹。


把救死扶伤做到尽善


张应天有一个与他的沉稳、谦和似乎格格不入的雅号——张大胆。


雅号发明者不详,但张应天的同事却能举出一系列事例印证这个雅号的贴切,所有这些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张应天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张应天敢接治被一些大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


患者老李在某一心脏病医院住院时,胆囊炎急性发作需要手术。


很多大医院的医生都不敢为老李主刀,原因是他还有扩张性心肌炎、心梗、冠状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等重症,教科书上说得明明白白,这些病中有一两个,就是胆囊炎手术的禁忌。


心脏病医院医生告诉几乎绝望的老李,试着找找六医院的张应天教授吧,或许有办法。“真能行吗?”老李也不大相信,医生一句话让他有了信心:“病人求诊,只要有一线希望,张应天就会全力以赴。”


老李进了六医院,张应天与外科的医生们讨论。不能做手术的意见占绝大多数,但同事们了解,张应天既然把大家找在一起研究,就是又要为病人全力以赴了。


张应天说,病人今年已几次急性发作胆囊炎了,这一次不动手术,要再发作,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的心脏情况确实不好,所患病症也在手术禁忌之列,但他的一系列病症都是在慢性发展期,而且他的心衰等症经过心脏病医院的治疗已被控制,是不是也符合择期手术的条件呢?


张应天的判断符合医学科学,但只有把自己的名利置之度外,才会选择承担巨大的风险为老李这样的患者施行手术。


六医院从心脏内科到麻醉科的医生们全都动员起来,张应天坐镇,10小时后手术成功,7天后老李顺利出院。


没有人说得清张应天到底接下了多少位别人不愿意接或不敢接的病人,当人们问起张应天是否考虑过手术失败会给他带来的名和利的损失时,张应天淡然地说:“我是医生,治病救人,天经地义。”


年轻人有求他必应


之前,提到市六医院普外科,武汉医界只知道张应天是“一把刀”,后来,“一把刀”变成了中青年外科医生“10把刀”。


曾经一时,“点名手术”风行,年轻人少有上台做复杂手术的机会。但在六医院,不到30岁的医生,一年仅胆囊手术就可以做到90多例。


反对“点名手术”、唯恐年轻医生不学技术的张应天说,一家医院、一座城市不能只有一两把“刀”,只有每位医生都有良好的医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因为年龄的关系,现在只有当手术难度极高时,张应天才会上手术台。但他十分乐于为年轻医生“打下手”。张应天告诉他们:“我还能再干两年,只要你们开口,我就和你们一起上手术台。”


年末,检查发现张应天患了不太常见的膀胱憩室症。


六医院党委慎重研究后决定,请外医院的专家为张应天做手术。


张应天拒绝了,他明确表示,就让自己医院的医生做。


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是张应天一手培养的。知道自己老师的决定,主任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找到张应天:“张院长(张应天曾担任过六医院院长),我没有憩室症手术的经验啊,万一……”


张应天和气地笑了笑说:“没有经验不要紧,给我做过一次,你不就有经验了吗?”手术终于由本院医生主刀。


指导学生和科室医生写论文、定研究课题甚至设计课题路径,出了成果一定要署名时,张应天通常都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


外医院一位研究生发现一名器官移植者肝脏有特殊的病变后向张应天请教,过了一天,张应天交给研究生厚厚一撂资料,并提醒研究生赶快报告,他发现的这种病例在亚洲还是第一例。


用自己的经验、心智乃至身体,张应天托举着一轮又一轮新的“日出”。


执着追求医学的真理


人们很少知道张应天有过十分痛苦的人生境遇。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仅4年,张应天就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用新法进行胆管造影的医生;上个世纪60年代,张应天又开始探索胃癌手术的规范化。


受制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人们对医学认识的局限,一位接受了这种胃癌手术的病人术后因为并发症死亡。张应天竟被冠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入狱。


张应天有一儿一女,女儿被迫改名换姓交给别人养育;儿子身患重病没能得到及时医治而病故。身陷囹圄的张应天甚至没能看上儿子最后一面。


坎坷艰难,张应天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劳改中,他一边尽其所能给人看病,一边如饥似渴地钻研医学知识,他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位癌症病人的死亡。


当张应天的冤案得到昭雪后,他向组织上提出唯一的要求是办理一张借书证,因为“我不看书将来就无法工作”。


因为治病救人而蒙冤下狱,得到平反后张应天想到的还是怎样为病人做更多的事。


经过反复研究和动物实验,张应天发现导致胃癌病人术后死亡的是教科书上的传统理论。这个理论说,手术中出血就要按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输血。张应天的研究表明,人体在创伤时会发生严重的应急反应,导致液体发生再分布,这样,患者术后实际需要补充的血液或液体比失去的要多。直到1994年──距张应天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他的研究成果6年后,英国牛津大学的外科学教科书上才出现相关的论述。


张应天也有他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毕竟,临床上危重病人的死亡有时不可避免。但张应天时常告诫年轻医生:每一位病人的死亡都应该让医生好好思考,是不是自己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是不是有自己还没认识到的问题?能不能为其他同样的病人做得更好?“只有这样反省了,才对得起患者的生命”。


张应天说,医学的每一次小小进步,可能都是付出生命换来的。面对生命,医生想的只能是自己能为病人做些什么,这就是医道。


巨匠陨落 风范长存

老人,走好!

作为张应天平反后再显身手的“小医院”的“大舞台”,武汉市第六医院


发表了下面这篇文章记录人们悼念张应天的情景:一生荣辱 讲述传奇 一世耕耘 铸就辉 煌 。


11月24日上午9时,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江汉大学终身教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外科学专家张应天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汉口殡仪馆静园楼静雅厅举行,告别仪式由我院副院长朱涛主持。


武汉市委副秘书长陈红辉、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强、江汉大学副校长张英、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兵、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朱宏斌、武汉市医师协会会长张建华、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老领导方天人、武汉医学会秘书长李菊芬和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丁院士、协和医院原院长王国斌教授、同济医院邹声泉教授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医院领导赶到现场,送别张应天教授。出席送别仪式的人员500余人。


“半个世纪创新无数救人无数真乃世间华佗,一生勤勉报国有情育人有情诚为医界师表”撰文挽联立于灵堂两侧,36字真实写照了张应天教授不平凡的一生,遗像列入灵堂中央,遗像里张应天教授面容慈祥,和蔼可亲。此张照片也是张教授生前最喜欢的一张,遗照被白、黄菊心型环抱,庄重肃穆。


伴随着温婉的钢琴声,全体送别人员向张应天教授遗体默哀3分钟。随后,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洪同志回顾了张应天教授治学行医的不凡一生,他说:从医60余年来,张应天教授对于胃肠道及乳腺肿瘤,复杂胆、胰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有极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同行和患者的爱戴。


张教授女儿丁青现场朗读了写给父亲最后的一封信,她说:学习上,爸爸比我更下功夫,这一点上,我愧对我的父亲。以前,医疗条件差,爸爸在简陋的环境下,为抢救贫困病人,他义务为他们行外科手术,有时病人失血过多,爸爸就边手术,边抽血给病人输血,他真是用生命去悬壶济世。爸爸的家里,什么都不多,就是书多,每次回家,都看见他在上网、读文献,他碰到疑难问题非要吃透才肯罢休,他用行动为后人树立榜样,我爱你,我的父亲!送别人员为之动容,眼中泛起了泪花。


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送别人员在张教授遗体前三鞠躬,并与其遗孀顾美皎教授及家属一一握手慰问。张教授生前的领导、同事、学生和曾经被张教授救治的患者,都在仪式现场沉痛地悼念着这位令人尊敬的外科导师。


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总工会、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江汉大学,海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宪生携夫人,老专家夏穗生、陈孝平、吴在德等向张应天教授敬献了花圈、花篮,共收到社会各界唁电花圈、花篮共300余个。


据悉,张应天教授的骨灰将荣归故里,择日于苏州落葬。


下面这张照片是张应天的“全家福”,(从近到远)靠近他的分别是妻子、女儿、外孙女。



而当年的一张(非美颜相机所拍)黑白分明的照片不仅足以让“外貌协会”的“帅锅镁铝”发呆,更让一位海外(文学城)闻名的同济写手感慨万千地匆忙发表《同济的传奇教授夫 妇 》。



该文写道:“同济传奇夫妇张应天和顾美皎的故事,年轻时以男才女貌形容都不全面,因为做过同济妇产科主任的顾美皎教授也是才女,并且倍受她的研究生和晚辈们的爱戴。我知道的一些故事是:张应天当年在心气和手术技术上都是同济年轻人里面的佼佼者,早年的风锋芒毕露不免使他得罪了人,至于是谁我们也是云里雾里,不便多说。当时恰逢一个手术的失败和政治运动重迭在一起,致使发生他女儿说的他“被迫害冤屈入狱”13年的悲剧。出狱后张教授拒回同济,去六医院开辟新天地。”这篇“弯道超车”而“捷足先登”的文章在《文学城》被置顶,阅读量火箭攀升。


不过,有人特意在某同济群里提醒大家注意下面一张照片:



并说:“@刘实 你不觉得张和顾年青时的合影比较像巨婴菁童和菁的赤壁味道?”

对此“妄议”,笔者“诙谐”地回答:@XX,两人没有“十指相扣”,所以容易被风浪分开[Sob]”。


虽然这只是一个调侃,但真实的情况的确是张应天和顾美皎这对恩爱夫妻还真“被离婚过”。

而且,上面的那张“全家福”其实并不全,因为张应天和顾美皎是有个儿子的,但在张应天坐牢时不幸病逝。对此,有位校友在群里发了这样的评论:“。。。。。。那个时代毁了张应天教授,毁了张教授的家,毁了他的儿子,我是他儿子离开人世最后那一刻在病房中与他儿子相处较近,并送他儿子人世间最后一程的人之一,那个痛苦的情景,在大家提到的张应天教授时,便历历在目,呈现在眼前……”。


而据一些知情者说,张应天儿子去世前的一句话:希望父母“破镜重圆”,使得本来就恩爱的夫妻勇敢地排除万难复婚而携手到老。


注明:一位在张应天儿子住院期间与张应天儿子接触颇多的知情者阅读本文草稿后特意来电告知,张应天在儿子住院期间也不时来看望儿子。儿子走时对同时在场的父母说希望他们复婚,儿子还用微弱的手把离异父母的手放在了一起。面对儿子这临终愿望,父母表示一定复婚。可惜张应天儿子没能再重温父母一起给他带来的恩爱。】


对于“破镜重圆”的张应天和顾美皎如何“夕阳红”地继续为科学奉献,顾教授的一位研究生所写的《沉痛悼念张应天教授 》或许能够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貌。


沉痛悼念张应天教授

梁连铸

2017 年11月22 日3时25分, 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武汉痛失一位医学巨匠--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张应天逝世。


噩耗传来,悲痛欲绝。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就在前几天,还和爱人计划,准备明年回国到武汉去拜访我的恩师顾美皎和张应天教授。可是,我再也见不到这位和蔼可亲,德高望重的恩师了,实乃遗憾。没想到2014年与先生的相见,竟成了绝别。


2014年4月,我专程到武汉去看望恩师顾教授和张教授, 老师听说我要去看他们,非常高兴。联系我的师弟到车站去接,非让我住在他家。我们一直畅谈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当我醒来却见张教授坐在椅子上为我煮饺子.... 我无论如何不敢再住,虽然他和顾教授一再挽留...可现在真后悔...我此生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慈父般的和蔼可亲。此生幸也。


外出吃饭,我们也是叫的出租车,看到张教授因膝关节痛,行走不便。我说凭您对市六医院贡献,应有专车为您服务。顾教授告诉我,是有专车,可张教授从不假公借私,他只接受用车接送去看专家门诊。这是他一惯谦和处事,严于律己的作风。


听说他80多岁高龄,腿脚也不方便,就劝他不要去了,可他说趁着身体和脑子还行,再帮年轻人一程。张教授一惯重视培养年轻医师,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时,常去导师家讨论课题进展, 经常看到张教授埋头钻研成堆的杂志,当时他是中华实用外科杂志的副主编。他说作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楚, 而且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技能,他总是鼓励他的学生撰写论文,孜孜不倦为他们审阅。他就是这样一位甘当人梯的巨人,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医师,踏着他的肩膀不断成长。


当天晚上,我们促膝长谈,张教授对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颇为担忧,对只重视论文,甚至造假,不重视临床实践的研究生更是忧心忡忡。


重视临床观察与技能是是张教授的行医之本, 为了患者得到最合理、最完善的治疗是他学习的目的。


1987年,一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术前经检查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开刀探查后却发现,病人胃部并没有肿瘤。但没想到的是,这位患者后来还是因为再次大出血而死亡。


张教授为此查阅大量资料, 结果发现,这实际是人们认识不多的一种血管畸形,在此前的100年间全球仅报道了30例。结合这一病例,张教授与同事们研究出了一整套诊断标准,随后的几年中,他们先后诊断了同样的病人11例,无一次失误,患者全都得到了有效治疗。


张应天说,医学的每一次小小进步,可能都是付出生命换来的。面对生命,医生想的只能是自己能为病人做些什么,病人把命都交给你了, 你还在乎你的名声吗?这就是医道,这就是医德。


张教授从医60多年,不断学习,总结临床经验,为了病人敢于承担风险的大家风范,成就了他不愧为医学巨匠,开刀圣张应天的美名。


愿一代医学大师张应天教授安息,您永远是同济人的骄傲! 望恩师顾美皎教授保重,节哀。


学生: 梁连铸


而下面这篇张应天女儿(原名张青,后因过继给顾美皎的姐姐养护而改名丁青)在追悼父亲的现场用心读出的信,感人肺腑,不全文抄袭就对不住笔者的良心!

写给我亲爱的爸爸的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们在这里和你作最后的道别,在这里回忆你历尽沧桑的一生,回忆你坚强不屈的一生,回忆你为医疗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回忆你给我们带来无限关爱的一生。

 

我的父亲张应天是一位从骨子里透着坚强个性的爸爸。在他传奇的88年人生中,他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从被迫害冤屈入狱13年,到彻底平反,再到登上事业的高峰,都展现了他内心的强大,隐忍和坚强。为了从狱中出来再做医生,他阅读了那时所有的最新的医学杂志和书籍。我嬢嬢寄给他的书堆满他的床边。他在为自己重新起飞做准备,他从不放弃自己,不放弃希望。有谁能像他,在被耗费了人生最好的15年时光后,已经50岁的他,不仅自己重新起飞,而且还毫无保留的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起腾飞,打造了一支令人骄傲的团队,武汉市第六医院外科。为无数病人解除病痛,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我的爸爸是一个把一生都献给医疗事业的人,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研究病情,查文献。我每次回家,看见他80多岁了,还带着700度的老花眼在计算机旁查资料,我就很惭愧,感觉自己不用功。爸爸总是对我说读书是件高兴的事,你为什么读书时皱眉头呢!前几年我妈妈在开刀前发现血小板低不能手术。当天晚上我爸爸就去找原因,马上发现抗凝剂EDTA有时可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会出现假性偏低现象。找出原因后,我妈妈的手术就得以进行。这本不是一个外科医生的专长,是血液科,检验科的专长,但他因为平时努力学习,知识面就很广。每次遇到疑难杂症,他都要到处去查文献,试图找出答案,每个不懂的问题,他都一定要去弄懂弄通。就是因为这样不断地钻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使他能成为一名这么优秀的医生。

 

我爸爸对病人的爱护和关心也是发自他内心深处的。爸爸的朋友告诉我,在他作为“资产阶级反动知识分子”劳动改造时,他救助了汉阳当地无数贫穷百姓,什么病他都得看。许多重症患者没钱去大医院,他就在他小小的医务室里救治他们,急诊时还三次一边手术一边献出自己的鲜血。在他的医务室里挂满了感恩他的锦旗。在他后来的医疗职业生涯中,他也获得了第一批中国医师奖,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不光要有一身的本事,还要有爱,一颗救病治人的爱心。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

 

我的爸爸是一位满怀爱心的人。我常常说我从未见过一个男人会这样的爱护自己的妻子。他的每个细胞里都散发着对我妈妈的关爱和呵护,从生活到事业,他用灵魂去爱。爸爸对我,也是怀着满满的爱意。我从未长期生活在他身边,但不管我在家不在家,他对我的关爱从未少过半分。爸爸和我个性都很强,脾气也都不好,但我们从未吵过架,我们有太多的共同点,唯一不同的,也是我最遗憾的是,“爸爸,我没你聪明,没你用功,书没你读得好”。爸爸,你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楷模,我以有你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爸爸,你走了,我会很想你的!I will miss you a lot!

 

在这最后告别的时刻,我代表我爸爸,我们全家对六医院的领导,科主任们,和所有的医护人员,特别是胃肠外科的医护人员,几位从各科调来的特护人员,ICU 的医护人员表示最诚挚和最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我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在最后时刻的日夜精心治疗和守护。谢谢江大领导,武汉市卫计委领导的亲自探望和关心。谢谢所有来看望和提出宝贵建议的教授们。谢谢所有的亲朋好友的陪伴关心和帮助。


我亲爱的爸爸,您一路走好,您安息吧!我会好好照顾妈妈,你放心!我们天堂再见!


最后谢谢今天所有到来的领导,同仁,朋友,亲人们。谢谢你们来这里和我爸爸作最后的道别。谢谢六医院领导,同仁们,朋友帮助,安排这么隆重和令人感动的告别仪式!谢谢大家!


写到这里,笔者还能写些什么呢?


笔者或许只需再写:作为一个科学家,探索是个艰辛的路。作为一个医生,患者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张应天的评价,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但笔者注意到在给张应天送最后一程的追悼会上,有这样一个花蓝:



在一个无原工作单位(同济医院)领导出现,但却有原单位一位大师( 中国器官移植的奠基人夏穗生教授)和夫人千里之外送的花蓝出现的对比之下,医学的造诣是不是真的超越了政治的“造业”?


在笔者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同济校友不时发来一些信息,希望更全面地反映张应天教授的品质。其中有人提到下面一个过去报道过的内容:

 

武汉市六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外科专家张应天教授得知裘老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惊。“上个月我们还见过面,他的精神、身体状况都非常好,没想到突然就走了。”

78岁的张应天教授是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他在原中南同济医学院学习时,曾跟裘法祖实习。张应天说,裘老提倡自由的学术讨论氛围,他常在讨论学术时提出跟裘老不同的观点,但裘老从没有因此批评过他。“裘老是一个很能包容的人,鼓励我们提出不同观点。他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张应天说,裘老很善于培养年轻人,把知识、技术全部传授给别人,不像有些专家,把经验、学术当私人财产,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去了。     ....... 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以后,张应天成为医院第一位上网的医生,那年他67岁。我国著名科学家裘法祖院士这样评价他:最爱学习,最会学习,最会学用结合。


而能够活在人民的心中,那才叫做真正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