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该”摘帽”了! 为什么给人才份子“戴帽“子? 林群院士呼吁: 坐十年冷板凳精神|附议

2018-03-23 作者|冯大诚 蔡宁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是否该把这些“帽子”摘掉?

作者| 冯大诚


这里所说的,不是冬天人们戴着头上御寒的帽子,而是各高等学校许多学者头顶上的华丽的桂冠。戴有这些桂冠的学者就是国家各类人才计划中规定的各类科学基金或专项资助的获得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长江”、杰青、优青、百人、千人、万人、青千以及各省命名的各类学者例如泰山、黄河、珠江、楚天、黄山如此等等。这些桂冠都是这些学校和学者们花了大力气争取来的。为什么提出来要将这些帽子摘掉呢?


1.这些人才项目的巨大贡献


上面所说的这些人才项目已经有了短的几年长的二十多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与国际科学和学术研究主流的隔离,当我国刚刚开始拨乱反正、离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的时候,我们在很多学术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从头开始的。在80年代初期,我们绝大多数学者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向国外的学术刊物投稿,国内的学术期刊也寥寥无几。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逐渐增加,我们的学术研究有了一些提高,但是,发展的速度仍然比较慢。在二三十年前,我国的学术研究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我国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很少,在各个学术领域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十多年以来的各类人才计划,资助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许多人才的回流,为我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才,才使得我国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许许多多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正是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在学术论文的总文章数量上处在了世界的前列。


2.实施这些人才项目带来的副作用

    

实施这些人才项目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带来了若干不好的东西,也就是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名目繁多的这些人才计划毫无疑问对于高等学校教师特别的中青年教师的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进入这些人才计划是名利双收的,也就是说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收获。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这是完全正常和正当的。


要想进入这些人才计划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是有数字指标的,也就是需要用有限的几个数字来定量地表征他们的工作成果。这样,高等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就是为了实现这些指标而努力。就像高考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一样,研究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得到的基金资助项目的级别和数量,所得奖励的级别和数量等,就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所从事工作的指挥棒。上面所说的这些数字指标成了考察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考察标准。而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教育和研究质量是无法用几个数字指标来表征的。这就引起了高校和研究单位工作中的严重问题。


首先,是教学质量的大幅下降。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了,对于教学工作的精益求精已经很难见到。因为这样做是无法得到上面所说的各种定量指标的承认,因而也无法得到校方和社会的承认。


其次,在学术研究方面,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热门的、容易发表和引人注目的课题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发表更多的论文,得到更高的影响因子。长期的结果就是跟风的多,原创的少,风险大的研究就没有人肯去进行,基础性的工作少有人肯去下大功夫。


由于对学校、单位的各种评价往往与各单位所拥有的各种有头衔的人的级别和数量有关,所以各单位之间争夺这些“戴帽者”的竞争就很剧烈。培养人就不如引进人更加快捷和合算,因此,各单位都争相给出优惠条件以得到这些戴帽者。而戴帽者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选择肯出更优惠条件的单位这样的事情上,而不是一心去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很容易产生实际上也广泛存在着单位弄虚作假、互相挖墙脚、夸大宣传等不良做法。各单位的这种不良风气实际上已经对广大教师起着极恶劣的引导作用,更是极坏地影响到广大的青年研究生和本科生。书本和课堂上多少年的正面教育都抵不过各单位领导和某些学者在一些问题上的反面教员作用。


3.是到了把这些“帽子”摘下来的时候


做学术研究,只要是发表在正式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除了极少数弄虚作假、伪造数据、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之外,多多少少总有些创新。但是,这里的“多多少少”之间相差颇大,有的可以对于人类的知识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则只是起到积累数据的作用。我国如今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不算很少了,但是,能够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起到较大作用的文章却极少。打一个比方,就是我国经济生产的GDP总量不算很少了,但是,这些GDP的“质量”还不理想。我们现在搞“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的科学研究、学术研究论文数量不算很少了。现在也到了一个节点,就是要更多的注意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学术研究的管理上也应当有所改革。


做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工作,需要静下心来,专心工作,少受催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近视短见。这就不能用短期内必须出多少成果来约束。


做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需要协作、需要“同志”的讨论商议。这就需要在成果管理上破除“单位”所有、不可分割的模式。


高质量的学术研究,特别是科学上有突破性贡献的工作,是不可预见的,不能只是依靠少数几个戴帽子的学者。所以,在高等学校教师中,不能过于“苦乐不均”,在工作量相似的情况下,收入分配不能过大。对于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当然另当别论,要给予足够的奖励。但是,对于都是从事基础研究或不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工作者,应当得到差别不很大的工作报酬,也就是按照其职务取得工资报酬。对于特别优秀的工作者,应当对其特别优秀的工作进行一次性的奖励。对于绝大多数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应当让他们有尊严的体面的工作而不应当把多劳多得理解为斤斤计较的“记工分”。


高等学校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这不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关系到全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关系到将来的学术研究能不能高水平进行的问题。现在有的学生不肯好好学习,除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之外,高等学校本身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教师的“记工分”问题,重研究轻教学、重“官”轻“民”问题,都有一些影响。所以,把高等学校的管理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也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的必由之路。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要靠绝大多数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努力,要靠正确的管理,要靠踏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够做出真正有水平的工作。


摘掉这些帽子,但是,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仍然只能增加不可减少,只是要换一种方式,比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就应当恢复到以项目为本,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杰出青年”,更不是让已经五十多岁的人总是戴着杰青的头衔。


形势变化了,政策和管理也要跟着变化。继续推行甚至不断扩大这些人才计划,已经不适合今天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际情况,它们的副作用将抵消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在已经到了把那些林林总总的帽子摘掉的时候


我们为什么需要帽子

作者|蔡宁


在哪个行业的从业人才队伍中,假货水货,烂鱼充数的南郭先生最泛滥?当然是高教界。

 

知乎上曾经有人讨论“你见过哪些水货教授”...其实这个话题没有信息量,无论多水的教授,都不稀奇。某省的评教授条件,论文要求就是“2篇ISTP检索论文”。行业内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士,大部分都是水货。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士,有相当比重同样也是水货。

 

这就需要有各种鉴别的办法,把真教授和水教授区分开来,以区别对待,差异管理。于是,我们需要帽子,我们不能没有帽子。

 

把帽子统统取消掉,大锅饭,合适吗?

 

帽子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严重离散化的不连续性,这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不符。由此造成不公正,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

 

一朝评上院士,王爵加身,跟没评上的同仁立刻就有云泥之别。可是,评上的,和更多只差一点点评上的同行们,学术水平真有那么大差别吗?

 

一朝评上国家级人才称号,公爵加身,跟没评上的同仁立刻就有云泥之别...

 

其实,应该有更多的方式,来区分人才和庸才。给人才以荣誉、优待和鼓励,即使名义上不叫帽子,其实还是帽子。帽子还需要更多一些,才能使寒士尽欢颜。

 

话说回来,在现有的制度下,省部级的帽子,各种子爵男爵门槛还是不算太高的。各种省杰青、山河学者,基本可以涵盖真教授和少数略水的教授。

 

至于地厅级帽子,侍卫骑士之流,那就不好说了。

 

请认准委任状上的国徽,对得起国徽就行。



推荐阅读:


林群院士炮轰批科研界“帽子”乱飞丑象,呼吁坐十年冷板凳精神|附议


为什么追逐帽子?

“帽子”与科研资源紧密挂钩。如果45岁之前没拿到‘长江’或者‘杰青’,就意味着科研生涯结束了。这是因为,如果45岁之前没拿到“杰青”或者“长江”,后面就很难申请到独立承担的大课题,只能为别人打工。“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小帽子’‘大帽子’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帽子链’。比如,如果你想当院士,首先最好是‘杰青’;如果你想拿‘杰青’,最好先拿到‘优青’。”

“现在‘帽子’不仅和科研经费挂钩,而且还和晋升职称、评奖、待遇都挂上钩了。”据邢新会介绍,拿到“帽子”的人才在单位里就成了名人,各方面的名利会接踵而至——戴上“帽子”的少数人和没有拿到“帽子”但同样优秀的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待遇反差。

近日,数学家林群院士金刚怒目,发表文章,猛批科研界帽子乱飞现象。

林群院士是福州人,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方法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新算法的推出,将误差降到最小。新方法被应用到核电站和堆石坝的计算中。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其实,帽子多的弊端人们早就注意到了。人才“帽子”对青年学者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帽子的青年人才的科研生命基本就结束了。

有人总结帽子乱飞的影响如下:

1)马太效应提前显现。

如果你在博士毕业时或毕业很少几年内做不出大成果那就不可能再做科研了。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现实。因为不可能每个搞科研的人的课题都是短平快高大上的。

2)冷板凳没人坐了。

冷板凳对应的都是冷门学科和难啃的骨头。这跟短平快的”主旋律”是背道而驰的。如果长此以往,这些领域将会变成科研盲区,科研界将失去了生态多样性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3)搞科研谈兴趣成为奢望。

如果科研成为单纯的追热点,兴趣就会退位或者兴趣就会转移,转移到科研的相反的方向上去。

4)科研人员之间关系失谐。 

马太效应使得资源越来越集中。然而有帽子的科研人员不可能事必躬亲。结果必然是很多没有帽子的科研人员为帽子科研人员服务。 然而他们得不到与帽子科研人员相同的待遇。其结果就是同工不同酬,甚至是多做不多得。长此以往必然怨气冲天。

5)科研人员失去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现代社会讲求的是公平。帽子成为评价一个人的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没有帽子的人将万劫不复。甚者,现在每每招聘评奖都要求有所谓海外经历和年龄限制, 那么没有海外经历就不配成为人才吗? 


林群院士的文章:

“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如今,在中国科研界,科研人员要追逐的“帽子”太多。可你要没有各种“帽子”就很难办,你就没有生存之路,这种“帽子”乱飞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为什么会有“帽子”争夺战?其实,原本有“帽子”的动机是好的,希望能选出拔尖人才。但是拔尖的结果是大家都为了争“帽子”,而不踏实工作了。从小开始当少年科学院士,拿各种大奖,争各种“帽子”,这样一个人负担就比较重,不能踏实学习。


当戴“帽子”,论头衔成了人才选拔的主流,对于那些“戴不上帽子”的科研工作者,科研之路还能走多远?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会让大部分人失掉了信心。最后,争“帽子”就变成了不再是科研水平问题,而演变成了拉关系。如今,太多的“帽子”里头掺杂了很多虚伪的面孔,导致含金量很低。因为每一顶帽子,都与待遇、职称、科技资源等紧密挂钩。比如现在各大高校会根据你戴的“帽子”出钱。比如据报道,2017年,对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单项资助额度为400万元,对于优秀青年基金单项资助额度为130万元。



我发现,有“帽子”的太多人,绝大部分都是写了很多文章,在单位关系好,推荐单位有影响等等。但是他们的文章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确实非常不合理。如今,太多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就想写很多论文,搞很多关系,能够得到一顶“帽子”赶紧戴上。这个现象是我们中国特有现象。这样的好处在于促进了竞争,坏处在于大家都在做表面文章,不会有好的代表作。因为一个好的代表作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来。


其实,论人才不要看“帽子”,而应讲“代表作”。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研究的东西,搞清来龙去脉,并且把他自己知道的东西变成社会公共的财富,这就是人才。一个好的代表作,不是说你的文章发表在哪,或者你得过什么大奖,有一个什么样的头衔。而应是这个代表作,能解决比较重大的问题,并在国内国外产生重大影响。有这样今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无法回归理性呢?说穿了就是我们没有自己的顶尖专家。我们的专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只能看论文的多少,刊登在什么杂志上。而俄罗斯自己就有很好的专家,不承认外国的大奖,也不承认科研人员在外国发表了多少文章。他们的专家认为,一篇好的论文应刊登在本国杂志上,否则就不承认。他们评判论文的标准,都不讲世界水平,而是讲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东西。这说明俄罗斯科研水平高,他们自己有信心评价自己的工作。


而我们现在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自信,担心自己没有水平评不了,只能靠外国人评价。但靠外国人评价就会很不公正。比如有些科研领域,他们做了就好,你做了就不好。跟着他们做就好,不跟他们做就不好。


当然,我们要承认,国外科学家的总体水平确实都比较高,特别是欧洲。欧洲人研究科学的历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积累很多方法论、哲学思考。而我们的科学历史很短,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当然做不到这个程度。现在我们国家高校队伍里的很多专家还都是外国花盆里头栽的花,未来我们会像科技部长所说的,先有跟跑,然后一起跑,最后再领跑。现在我们慢慢地在自己培养,也在慢慢地好起来。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还不够。


如今,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慢慢好起来了,可以让人才安心工作,可以做好的科研。其实,想成为人才,科研人才也需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过去讲:“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当。”我们得有这种决心,面壁十年,拿出自己最核心的“代表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