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与一名普通女工的故事

2018-03-09 时代红旗

毛泽东与一名普通女工的故事


        “要是早几天或者晚几天,我都见不到毛主席了,也不会有这张照片。”苏玉春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指着她家桌子上的一个镜框对我这样说。镜框里镶的是毛泽东与一位年轻女工说话的巨幅照片。这个女工就是苏玉春自己。


        甘肃天水213机床电器厂退休职工苏玉春,幸福和满足地回忆了她意外见到毛泽东并跟毛泽东握手说话的情景。这是发生在1958年的一段平凡而有幸的故事。 

        1958年春节刚过不久的沈阳,连日大雪纷飞,天气奇寒,呵气成霜。2月13日这天,沈阳机床电器厂装配车间女装配工苏玉春和同事们一起,按通知提前上班打扫了卫生,然后被车间主任叫到一起开会。主任严肃而又有些神秘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打扫卫生,是因为有重要首长来厂视察,如果到我们车间来,大家要认真干活,一定要原地不动。”他停了一下,用眼光扫视着所有的人,又高声强调说:“宣布几条纪律,不准乱走动,不准抬头看,不准和首长说话!听明白了没?”“明白了。”“散会!”大家随后回到各自的岗位。 

        究竟是什么首长?气氛这么严肃的。这个厂在市里是个先进厂,常有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的,工人们照例每次都要提前打扫卫生。不管是谁来,反正是领导,和自己也没多大关系,工人们也都习惯了。

        苏玉春当时是23岁的青年装配工,给铆工准备铆活;因为铆床间太吵,那天师傅让他到大车间去干,说把料供上就可以了。当时她大肚子,怀着第一个孩子,很快就要生产了。别人告诉她,这时多活动有好处,她就一直坚持上班,准备再上几天就休息的。 

        约8点15分的时候,参观的人果真来了。先进来一些穿军大衣的年轻一点的人,紧接着又进来一些年纪大的领导模样的人。苏玉春坐的位置在车间靠里,但正面对着门,看门那边的动静都很清楚。

        “哎,毛主席来了!”突然她一眼看见人群里最高个儿的人是毛泽东,便兴奋地对旁边的工友说。苏玉春在画儿上在电影里,看见过毛泽东像,所以她一眼便认出来了。 

        “别逗了,毛主席来这里干嘛呀!“工友头都没抬。” 

        苏玉春怕看错,又揉了揉眼睛,再看:“真的,真是的,没错,是毛主席!你看。”她的心像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似的,激动得不得了。旁边的工友也瞄了一眼,又赶紧把头低下,并提醒地把苏玉春捣了一把,两个人又老老实实低下头继续干活。但苏玉春不甘心,不时地向毛主席那边看。 

        毛泽东在车间里向里走,边走边不时地停在工人身旁问话。但领导交待过的,没人敢抬头,也不敢答话,只是蒙着头干着手里的活。在离苏玉春不远处一个工人面前,她听毛泽东问:“你们厂长是谁?”那个工人还是没有答话。

        苏玉春急了,心里想:“怎么这样,真不礼貌!人家毛主席是打老远来这里的。” 

        忽然,毛泽东向苏玉春走过来,到她跟前还停下了脚步。苏玉春激动得早把领导交待的那几条“纪律”给忘得一干二净,她腾地一下站起来,大声说:“毛主席您好!” 

        这时,听见有人低声却很严厉地喊:“苏玉春,坐下!”毛泽东听到这话,有点不悦地回头扫了一眼,就再没人吱声了。 

        毛泽东很高兴地向苏玉春伸出手来,苏玉春忙握住了毛泽东的手,忘了手上还沾着镙钉上的油污。苏玉春只是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幸福。 

        毛泽东亲切地示意苏玉春坐下说话,他站在旁边又问:“你干的是什么活哟?” 

        “我在给铆工配料。”她一边回答,一边不放过机会地掉转头向上看毛泽东,抑制不住幸福地一个劲地笑,一点儿也没有胆怯。 

        “车间里有些闷,光线也好像不好,通风设备怎么样?” 

        “有窗户,热了,就打开,没事的,请毛主席放心!” 

        当时,看这情景,突然过来几个摄影记者,咔嚓咔嚓直拍照。有个女记者跑到她和毛泽东对面,一个劲地闪光,照了好几张。 

        毛泽东在苏玉春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也是得到唯一答话的地方。他显得很高兴,偶尔还回头向别人说句什么,也许是在夸赞这个女工懂事大胆吧!毛泽东又问了几句就向前走了。这时车间里鸦雀无声。毛泽东转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车间。
 
        毛泽东他们走了之后,车间里沸腾起来了。工人们都围了过来,大惊小怪地问苏玉春:“小苏,你胆子真大,你怎么敢站起来,还跟毛主席说话!”苏玉春说:“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站起来了,我觉得很自然,毛主席跟俺说话,俺坐着不吭气,多不礼貌!” 

        有个平时很泼辣调皮的女工,非常后悔地说:“说了话又怎么了,我们才傻呢!没跟毛主席说上一句话,更没握上手!我平时的那个劲儿到哪里去了?人家苏玉春才是真勇敢,有福气!” 

        苏玉春感慨地说:“要不是这一次,毛主席俺一辈子说不定都见不着,到身边了干嘛放过机会。俺是豁出去了!再说呢,人家毛主席多慈祥呀!像平常人一样跟我们工人说话打招呼。”
 
        有几个工人,因临时出去取料,毛泽东来时不在车间,为没看见毛泽东而后悔莫及,坐在苏玉春旁边一个劲地问毛泽东长什么样,笑的时候声儿大不大,跟他握手是何感觉……分享着苏玉春的幸运和幸福。

        苏玉春心跳了整一个上午。中午下班时,她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在沈阳市财税局工作的丈夫,报告了见到毛泽东的大喜讯:“我见到毛主席啦!”丈夫不相信,以为她在开玩笑。回来,听厂里的人都在议论,才相信这是真的。 

        苏玉春回家第一件事,是撕下了当天的日历纸,在上面恭恭敬敬地写上了:“这天我见到了毛主席”几个字,激动得手还在发抖地压到玻璃板底下。 

        晚上,厂里来了许多人,向苏玉春打问见到毛泽东的情景,大家都激动得不得了。有位老太太说:“玉春,你见到‘皇上’了!还摸了‘皇上’的手,有大福啦!”有人羡慕地说:“玉春比劳模还幸运,劳模去北京也不会和毛主席挨那么近,更别说是说话握手了……”
 
        毛泽东走后,苏玉春并没有受到谁的责难和批评,虽然当时的政治气氛非同寻常,处事森严而敏感,在某些方面有丁点闪失,是很容易被“指”为“反革命”、“右派”之类的。苏玉春的幸运不仅在于意外地见到了毛泽东,还在于她因毛泽东当时的那“回头扫一眼”而幸免于政治追究之难。 

        毛泽东视察之后,沈阳机床电器厂就改名为“沈阳213机床电器厂”,为了一个珍贵的纪念。

        毛泽东视察这个厂时,只是在和苏玉春说话的时候照了相,所以那次的照片对这个厂显得十分珍贵。但当时记者所拍的照片,都没给厂里也没给苏玉春。他们没有得到这一宝贵资料。
 
        “文革”后,厂里派人去北京找照片,要留作历史的纪念,在中央档案馆找了出来。但当时拍的照片只剩了一幅,其余的因为后面有“走资派”之类人物而全部被销毁了。这样一来,对“213厂”对苏玉春来说,仅剩的这幅照片便愈显珍贵了。经复杂的程序请示批准,“213厂”从中央档案馆翻拍了这张照片,然后洗印了700多张,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张。还放了好多张十几寸的大幅,在会议室、会场、厂史室悬挂。 

        1970年,搞“三线建设”,沈阳机床电器厂分出一部分迁到了甘肃天水市西郊的山脚下。苏玉春抢先报名到大西北,并动员在地方财税部门工作待遇优越的丈夫也随她西迁。当时有句话:“三线建设搞不好,毛主席他老人家睡不着觉。”苏玉春想,自己受过毛主席接见,应该带头到艰苦的地方去搞建设,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 

        到天水以后,工作非常艰苦。厂址选在山沟里的乱坟岗,白天黑夜干,楞是在荒地上建起一个工厂。这时苏玉春已经有了5个孩子了,家务繁重,收入少,工作艰苦,气候恶劣。苏玉春有时几乎忍受不了了,但她靠着见过毛泽东这个信念咬着牙挺了过来。后来,她因工作非常出色,屡当先进,1975年又人了党。 

        1978年,沈阳“213厂”纪念毛主席到厂视察20周年,把苏玉春请回去做了一场报告,全厂的人听了都十分激动。后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时,她又去过一次,还拍了录像,上了电视。 

        “天水213厂”也是在建厂那几年,每年2月13日都要举行大会,纪念毛泽东到厂视察,每次苏玉春照例要做一场报告。
 
        1976年,毛泽东逝世了。消息从电视上传来,苏玉春非常沉痛,立刻号啕大哭,哭得那样伤心。他连续好多天,都止不住伤心的泪水,一听那哀乐响就掉泪,饭都吃不下去,儿女们白天晚上轮番在劝她。直到现在,她还不无伤感地说:“那一段时间,我感觉比失去亲人还难过。”

        1996年2月13日这天,刚巧重在苏玉春农历1月4日的生日上,全家人激动不已。几个儿女都赶来大团圆,庆祝母亲出生和见毛主席的双喜日子。
 
        谈起往事来,苏玉春一遍遍地说:“这辈子俺是知足了!有几个人能和毛主席握上手啊?”——谨以此文纪念三八妇女节!(本文摘自2005年文史月刊)

红旗杂志投稿邮箱:438726462@qq.com

英国的首相和中国的县委书记

重读《最高指示》

1975年《红旗》杂志的惊人预言

熊蕾:到底是谁在篡改我们真实的历史?

哪些二野兵团将领不给邓小平“面子”

他们的一场官司还了红卫兵一个清白

中国共产党的另一面,令所有敌人胆寒!看完醍醐灌顶!

难得一见:外国邮票上的毛主席--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

重温老三篇

七十年代的大寨,令人惊叹!

重温:死多少人才能证明毛泽东路线正确?

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的报告

除夕夜 万人给毛主席拜年,场面壮观

假如历史上没有毛泽东

江青秘书:毛泽东与江青结婚不是“失败选择”

再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凡是否定开国领袖的国家,似乎都没有好下场

关于康生叶剑英的闲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