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管与小贩的街头对决,陈为军纪录最后一场《城市梦》

王岑岑 Figure 2022-06-25


城管与小贩,这两个极具本土特色的关键词组合到一起,可以脑补出无数「恩怨情仇」的大戏。但在陈为军的镜头里,这个尖锐的话题有了更深层次的呈现与解读。


陈为军是谁?一个在当代中国庞大社会环境和微小个体生命中寻求真实的纪录片导演。二十多年的从影生涯中,拍出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出路》《生门》等影响深远的纪录片,作品拿过美国广播电视成就奖、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也曾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单元。


他的纪录片收官之作——关于城市梦,中国梦,即将全国公映。



撰稿|王岑岑

编辑|张  帅

校对|许  静

出品|Figure · 纪录片


 

「明天盯牢他。上次被他识破,这次不要做得太明显。建议你乔装成北大青鸟的工作人员,摆张招生台。只要一出货,就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记住,用大写字母做暗号。」


屋内,烟雾缭绕,数名眉头紧锁的男子满脸严肃,听从着上级部署。


「明天开始,我就‘无间道‘了。这个叫卧底,口风要紧。」


镜头切换,深夜,大街上,一名中年男子忧心忡忡地叮嘱另一名白发老人:「明天就要和他们去谈了,我们先把口径统一一下吧?」


画风有些诡异——是什么大案要案,双方在上演这场「违和」的较量?


其实,一边是城管队,一边也不过街边摆摊的小商贩。


纪录片《城市梦》宣传海报


六年磨一剑,原名《拔钉记》现名《城市梦》的这部纪录片,经历了一年多的跟踪采访和近距离取材,两年多剪辑后期,两年过审后,终于拿到了电影公映许可证(俗称「龙标」),将于8月28日走进全国院线。在此之前最先首映的城市,就是故事的发生地——武汉。


陈为军导演的新作冷静克制且戏剧化地记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占道经营整治,却又不贩卖噱头,以充满着温情主义的人文关怀,融入了我们几乎每一个人多多少少的「城市梦」。


「武汉是我的家乡,我的大部分作品拍摄的是武汉人,讲的是武汉的故事。这是我告别20多年纪录片生涯的一个机会,喜欢我片子的朋友,我们就此别过,再见了,谢谢大家。」



他们都是弱者

 

近年来,关于城管和地摊贩冲突的新闻,在媒体、社交平台屡见不鲜,城管在其中往往以「恶人」象出现,而地摊贩因处于弱势更易获得人们的同情。


《城市梦》启动拍摄的2014年,城管的负面形象,甚至令英文媒体都发出「为什么中国城管是头号全民公敌」的疑问。


但碎片化、情绪化的新闻显然不足以概括事件的全貌,我们无法从中得知冲突爆发前双方经历的博弈,也很少关注到那些合规执法的城管们,一语概之成为常态。


机缘巧合下,陈为军的摄制团队选择了武汉市鲁磨路的王天成一家及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二中队作为拍摄主体。


小摊贩王天成正在卖货


鲁磨路一直是武汉城管难以治理的街道,因为临近中国地质大学,吸引众多小商贩来此摆摊。地摊贩王天成一家来自河南农村,十几年前到武汉,困难时受当地政府帮助,老爷子和老伴以街头废弃书报亭为「据点」开了间小杂货铺,儿子则摆摊卖水果。


这样一个市井小人物,以中国传统眼光来审视,标准的「贩夫走卒」。凭借多年的「斗争经验」与城管软磨硬抗,王天成成为这条街上名副其实的「地摊王」。


但时代在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武汉需要重新规划城市功能、整治非法经营问题,而为了保住一家人的收入来源,王天成寸步不让,一场交锋在所难免……


王天成几乎是天生的演员和导演——街头就是他的舞台,生活便是他的作品。城管队成员第一次下达整治文书,老爷子先是岿然不动,面露笑容:「这次我心情好,首次给你们签字。」当了解到自己的摊位可能不保,老爷子瞬间变脸,撕毁文书,驱赶城管队员,甚至一边嘲讽一边当着众人面打城管队长的脸


不仅防御强硬,王老爷子还会主动进攻。他发现有城管队员开始记自己水果摊的帐后,先是把这个记账的倒霉年轻人叱骂到哭鼻子,接着干脆打着赤膊上城管局办公室「告状」,拍出账本便是一通「慷慨陈词」。


王天成大闹城管局


除了作风彪悍,王老爷子也很有「斗争策略」——写大字报在街上宣讲,借以引起市民的同情和支持。


面对这番「虎虎生风」的操作,城管队心知肚明:王天成就是想把动静闹大,把水搅浑,让他们的执法决定无法落实。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越是难缠的对手越是要进行战略部署和战术反击,斗智也要斗勇。


多次沟通无效后,为了强制执行文书下达,城管联合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调动50多名城管队员,采取「铁桶阵」的方式对王家下达拆除通知。看着赤裸上身的王天成,被十几名城管用盾牌围在其中,无法反抗——这样直面冲击的镜头,谁会不觉得惊心动魄?


这么好的戏,有剧本吗?没有剧本——再伟大的编剧也编不出生活的真实。


片中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弱者。又或者说,他们都是弱者。


王天成一家从表面来看绝对属于弱势群体:背井离乡来到武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丁点立足之地,又要面临被剥夺的危险。王天成年迈多病,妻子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两个人一天吃药就得花掉一百多块钱。儿子年轻时在工厂做工,被机器压断了一只手,除了摆摊几乎别无他法。家中的唯一光亮就是正在上初中的孙女,如果失去摊位和收入来源,最先受影响的就是她的教育。


王天成的孙女,萍萍


这就是王天成一家的「理」。为此,他们的弱势在斗法中变成了强势。


城管则是两头弱。一方面,城市要发展,有严格的进程规划,他们必须在要求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地摊贩不理解,他们需要时刻承受来自这些人的怒火。


「地摊贩是生活的弱者,我们是工作的弱者。」片中一位城管这样说道。


这是人间的悲愁,却是纪录片的绝佳观察对象。

 


谁的「城市梦」?

 

但如果仅停留于城管与地摊贩斗法,那相比现在温柔的《城市梦》,原片名《拔钉记》可能更贴切一些,而且更符合「爆点」需求,刺激观影冲动。


陈为军导演的眼界更高。类比周浩的《差馆》,舞台上铺陈开来的,是真实可信的底层生活状态,背后凝聚着的是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城市梦」。


中国人的故土意识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缓慢消解。陈为军意识到:每个人心里都揣着或大或小的「城市梦」,农村的人想要进城,小城市的人想要到大城市,而大城市的人们也想到外面的大城市走走、看看。


王天成一家的「梦」是想要挣脱原生桎梏,自食其力地在武汉生活下去。所以辛劳一天忙到半夜,王老爷子会面对空荡荡的大街放出热血豪言:「我还是很喜欢武汉的,不管有没有这个亭子,我都要死在武汉。」


对于捧在心尖尖上的乖巧孙女萍萍,王天成希望她能一直在武汉接受教育,再找个当地婆家——孙女从出生后一直在武汉长大,从肉体到思想其实都已经回不到农村。


王天成在修补他赖以为生的小摊


而城管的「梦」,是希望通过合理治理,让武汉够格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的称号,真正为市民创造一个干净美丽、井井有条的城市。


没有人能非黑即白地裁定双方孰是孰非,《城市梦》里也没有高高在上的道德审判,只有法理和情理的看似对峙、不断周旋及寻求最终和解。


虽然本片主要题材——城管与无照摊贩的冲突——显得有些尖锐,但影片并不压抑,反而常常因王天成身上中国农民传统的狡黠、机智,带出几分喜剧色彩。同时,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际冲突;城市管理体系的运转与操作规范等,也都在片中得到展现。


精准捕捉生活中自带的戏剧张力同时,《城市梦》还保留了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比如,摆摊之余,父母抓紧时间回家给女儿萍萍炒菜做饭,看着女儿大口吃饭时,眉梢眼角满满都是温情流露。他们的爱溢出屏幕,却又如万千普通家庭一样浓厚而朴实「什么是幸福,跟家里人一起吃饭就很幸福」。


小王一家在吃饭


中国纪录片领军人陈汉元(代表作《话说长江》、《望长城》等)总结创作感悟时曾说:「记录的东西、对象从表象上说都是有声音、有颜色包括有形状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是多样性、多元性,即不单一、不干巴、不枯燥;第三层是有生命力、鲜活,充满着鲜活的气息、鲜活的状态和氛围。因为中国人讲‘有声有色’就是指生动,还有准确在里面。」


「有声有色」,知易而行难,《城市梦》做到了。

 


无法停止的纪录

 

在陈为军以前的作品中,他习惯将每个被拍摄者的人性带到了银幕上,即使他们人生被推到了某种极限情景中。


2013年底,陈为军和他的伙伴将摄影机架在了中南医院妇产科,一拍就是两年整。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了的滚滚红尘」。每七天,新的人间悲喜就在这里轮换一遍。


后来,500多个小时的素材、40个完整故事里,他选取了代表4种不同类型的故事,剪辑成了纪实电影《生门》。


这一次,《城市梦》制片团队分成了两个摄影组,一组跟随着城管人员一起执法、旁观记录;另一组则跟随着王天成一家,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一年多时间,两个团队同样拍摄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王天成受困「盾牌阵」


经验丰富的导演,并没因素材丰富而失控,重蹈不少纪录片「节奏拖沓」、「人物模糊」或「主题失焦」的覆辙,而是严格遵循了科学的电影人物描摹和叙事节奏。比如城管方,出场人物多,《城市梦》并没平均着墨,而是收束人物线,分为「决策者」、「评估者」和「执行者」三个层面,观感上清爽而有层次。


再如「主角」王天成,陈为军并没有简单化、片面化地刻意突出他的狡黠、他旺盛的表演欲,而是以客观、全面的方式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立场,以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同时,还埋下了人物认知成长线:王天成和王兆阳父子俩从一开始的负隅顽抗,到表面服从,再到被城管队全力帮忙找新安置点的真心打动,整个过程遍历了「统一战线、分歧、争吵、寻求解决方案与最终和解」。


精神纠结、权衡利弊和天人交战,一样都不缺,节奏上做到了张弛有度。


王天成撕掉执法单,情绪激动


镜起刀落,每一场涨落不定的矛盾冲突,每一份跌宕起伏的关系变动,每一条触动人心的人物弧光,都逃不出《城市梦》这轮自洽的影像闭环。


「即使是在中国国内,也有很多观众未能清楚的认识到当今中国的巨变,就像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猫和老鼠那样简单。」导演陈为军说。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冲突是城市文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未来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发生。「拍摄一部城管和小贩的纪录片,或许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国城管是头号全民公敌’这一反问,但我觉得更能让世界读懂中国政府和人民。」


城市有梦,纪录无声。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推荐阅读 



 复工电影院里,三个男人的一场少年梦


 一个90后房产律师起诉爱奇艺之后


 面对高考 我们都做过「逆天改命」的梦



 \ 收看更多人物视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