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越无知,越自信
编者按:
我们今天分享一个心理学效应,
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这个名字,你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这个道理,你肯定早就知道了。
在我们今天的分享开始前,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知道柠檬汁是一种“隐形墨水”吗?
你如果用棉签沾点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等柠檬汁干了以后,你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这时候你用火烤一烤,字迹就会显现出来。
原理是:柠檬汁是酸性物质,加热之后就发生了碳化反应,留下咖啡色的字迹。
1995年,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非同寻常的刑事案件,有一个叫麦克阿瑟·惠勒的中年男子,光天化日之下抢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
警方立刻调出监控,惊讶的发现,此人没有采取任何变装措施,我们一般在电影里也看过,你要想抢银行,至少要带个头套吧?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甚至还对着摄像头笑了一下,然后拿着钱愉快地回家了……
惠勒当天晚上就被逮捕了,他看到警方出示的监控视频,感到难以置信,喃喃道:“可我涂了果汁啊……”
警方后来经过调查得出结论:惠勒不是疯子,也没有吸毒,只是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错误。
惠勒认为在他的皮肤上擦柠檬汁,就能使他在摄像机前“隐形”。毕竟,柠檬汁确实能被用作“隐形墨水”,因此他觉得:只要他不靠近热源,就应该是完全隐形的……
这个“传奇”般的案件,后来惊动了康奈尔大学的心里学家 —— 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准确来说,真正惊动邓宁教授的是惠勒的愚蠢,于是他就和自己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搞了一项研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像惠勒这么愚蠢的人,能有这么大的自信。
这是个非常经典的研究,被很多人在不同的领域做过重复实验。简单来说,他们研究的是 —— “你的真实能力”与“你对你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我的“实际做饭水平”是30分,但“我觉得我的做饭水平”是80分。
那么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力,第一个是真实的技能水平;第二个是自知之明。而他们要看的,正是我们的第二个能力,也就是 —— “自知之明的能力”。
如果我做饭的水平是30分,可我知道我做饭水平确实很差,那我第一个能力虽然弱,但是我第二个能力就还可以。
这是一种我们对认知的——认知能力,在心理学上,叫做:“元认知”。
他们招募了一批大学生受试者,一方面,测试他们在各种技能上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测试他们自己心目中自己的水平。
他们的测试领域很多,比如: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能力、阅读能力、驾驶技术、还有下棋或打网球的能力等,甚至还有讲笑话能力。
测试出来的成绩数值,全部都用百分比来表示。比如说:你的得分如果是60,那意思就是:你的水平超过在场60%的受试者。
他们的实验过程非常复杂,也非常巧妙,比如笑话能力测试,他们就请来专业的喜剧演员,为受试者们的笑话的有趣程度评分,并以此作为标准答案。然后又找来65名本科生也为这些笑话评分,再根据他们的评分和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一致度来排名,总之就是非常复杂且庞大。
篇幅关系,
我们只挑出一些重点例子来说明,
我们来看逻辑推理能力的测试:
他们要求受试者先自我评价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然后再给他们做“沃森四卡片选择任务”以及一套标准的能力测试题。
我们在之前的《说服力:为什么做比喻?》一文中有详细介绍过这个“沃森选择任务”,大家可以在文末戳文回顾。
回归主题,实验结果如上图。无论是哪种能力的测试,最终得出来的曲线都差不多。
所有人被按照测试出来的真实能力分成了四组。图中的虚线代表真实水平,实线则代表不同水平的受试者自己心目中的自己的水平。
真实水平最低的这一组,平均真实水平只有10%+,但是他们心目中却认为自己在人群中能排到60%左右,他们大大高估了自己;
第二组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实际能力不到40,但自己心目中觉得自己能达到60;
第三组的自我评估最客观,实际水平和自我评估相差不大;
而水平最高的第四组,反而还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这个结论就很明显了:
那些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而正因自我评估能力差,因此误以为自己的真实能力很强。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它是一种人们的“认知偏误现象”,指那些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反而高估自己的水平的现象。
如果你看到这里,我相信你也不会感到特别惊讶,因为这个研究结果对中国人而言,并不怎么新鲜,我们其实有很多类似的语句,比如:半瓶子晃荡。
不止如此,我们很多人都听过一种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比喻,叫做“知识圆圈说”。
请看图。
据说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来的,我没有查到出处,估计是人们杜撰的一个寓言故事,但是特别有启发。
一次,芝诺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对学生说:“圈内表示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圈外是未知世界,大圈的面积虽然比小圈大,可大圈的周长比小圈长,自然接触到的未知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无知,而知识越少的人,则不会这么认为。”
所以,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经常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再加上人们天生就有一股“迷之自信”,人们普遍都会自我感觉良好,那么我们看到的现象当然就是:进步使人虚心,落后使人骄傲。
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状态啊!
为什么我们总以为自己挺厉害?
那是因为我们根本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什么叫不厉害 —— 因为想要看懂什么叫厉害,我们自己就必须很厉害才行,我们厉害,才能看懂厉害。
可问题是我们不厉害,所以也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正反馈效应”,人与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邓宁-克鲁格效应告诉我们:
求知这条路是非常艰难的。
一知半解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已经很懂了。我们必须先经历一次“自信心的低谷”,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求学之路。
有人把邓宁-克鲁格效应总结成了一条曲线。
我们的自我提升,
一般都会经历这么一条曲线。
刚开始接触什么东西时,都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才,而事实上,这时候我们还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里。我们必须要越过这个“愚昧山峰”,进步才算真正开始。
之后我们就会“一落千丈”,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笨、特别无知,不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跌入了“绝望之谷”,这时候,我们就处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里。
可我们没有放弃,没有“破罐子破摔”,持续学习与进步,开始登上“开悟之坡”,这是一个缓慢又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
最后,我们登上了“平衡的高原”,此时,我们勉强可以称作“知道自己知道”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示,那么这四个步骤,可以说是:“无知——自知——觉察——保持”的过程。
是不是有点像佛家说的那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感觉?可是,此山,已经非彼山了。
第一个山是“愚昧山峰”,第二个山是“开悟之坡”,而要想达到第二座山,我们就必须经过“绝望之谷”。
如果你在此生的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体验到过自己的无知,与渺小的自己面对无边的知识时的那种绝望感,那么有两种可能:
第一,你真的是一个天才;第二,你到现在为止,依然还没越过那座“愚昧的山峰”。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百感交集,不过,元认知能力差,也并不是什么绝对的坏事,
如果我们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强大,但元认知能力又超强,那么这种生活,岂不是太绝望了吗?还让不让人活了呢?
我觉得一切都是刚刚好,我们了解这些效应,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自卑,而是要以此提醒自己,让自己更加进步。
即便没有达到完美的“自知之明”,也并不妨碍我们的正常生活,可是我们并不满足于此。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严肃地学一门知识,或钻研某个领域,那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求知的开始,这是非常必要的。
塔勒布说:人们往往过于高估自己已知的东西,同时低估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最容易出事儿的——往往是那些你低估了的东西。
为了克服这个思维误区,我们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塔勒布说了一个他自己的方法,我觉得特别新颖。
他说,
你需要一个“反图书馆”。
有个意大利作家,他家里有三万本书,所以人们经常问他:“你买这么多书,读的完吗?”塔勒布说:“问这种问题的都是愚蠢的人。”
没读过的书,有时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的书架上,本来就应该多放那些——没读过的书。
书架,本来就是放没读过的书用的,至于读过的书,要么放进你的脑子里,要么送给其他人,让知识流动,分享知识。
而每当我们看到自己书架里那一排排想读,却又没时间读,或读不动、读不懂的书时,就能提醒到自己:我是多么无知!!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事实上,谦虚的人,即便家里没那么多书,他也依然谦虚,而骄傲的人,书买的越多,就越骄傲,即便他一本都没有看过,因为人们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买书了,就等于看书了。
那么,即便你收藏了三十万本书,
我想也是无济于事。
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在努力学习的人,那么就让你书架里那些没看过的书,成为提醒你谦逊的工具吧,这也算是体现了书籍的价值。
最后,让我们再细细品味孔子的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好,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每天都有收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