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电一号卫星观红海 曝光出全球海运的最新软肋

微纳星空 微纳星空MinoSpace 2024-04-20

世界不太平,国际海运情况风云突变,不可控的事件时有发生,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造成运河拥堵,传统航道可能变为“高危线路”。

近日,由微纳星空研制的西电一号卫星(卫星于2022年2月22日通过“一箭五星”的形式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透过拍摄的遥感图像曝光出全球航运的最新软肋。

红海,位于亚非两大洲交界处,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航道。红海-苏伊士运河共同构成“欧亚水上通道”,是全球最繁忙航线之一,也是货船从亚洲至欧洲港口最常选择的路线。全球约12%的货物、30%的石油运输经过红海,高峰时每天约500艘集装箱船通过也门南部的曼德海峡。

红海危机源于去年10月爆发的以色列-哈马斯战争。11月初,由日本邮船(NYK)运营的汽车运输船Galaxy Leader号(船东为以色列商人)在从土耳其前往印度途中,被也门伊斯兰教什叶派武装组织“胡塞武装”在红海海域扣押。12月,航运巨头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轮船先后在红海遇袭,宣布暂停所有经过红海的集装箱船航线。这两家航运公司合计占到亚欧航线运力的27%。

受到地区紧张局势的影响,导致红海和苏伊士运河通行受限及船舶绕航,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快,全球前五大航运公司先后宣布旗下船只暂停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航道,部分航线被迫改道至好望角,对国际航运物流影响巨大。

途经红海的欧亚航线中断,远东—西北欧航线和远东—地中海航线被迫绕行好望角,海上行驶距离将分别增加3200海里和6400海里,运距分别增加29.1%和80%,航行时间分别增加10天和19天。航线改道必然导致燃油费增加十几万到几十万美元不等的代价,使运价大涨,船期延长。

西电一号近日拍摄遥感图像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

西电一号卫星近日拍摄遥感图像 苏伊士运河

(从图像可看出,红海局势持续紧张,曼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航线,船舶通行量降幅明显,少有船只经过。)

今年1月第二周,外贸商们的焦虑集中爆发了。1月11日,马士基再度宣布红海停航成为导火索。美国发起的“繁荣守护者行动”军事护航效果不如预期,途经曼德海峡的商船再次遭袭。仅1月18日那一周,全球平均运输成本上涨了23%,到达了3777美元。航运价格上涨、运输时间延长,倒逼着外贸企业不得不提高物流预算,拉长回款周期。面对亚欧航线的高度不确定性,外贸商们开始抢订舱位。

“占舱”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焦虑氛围。1月底,红海危机未解除,又叠加了我国的春节假期,为了尽可能降低物流逾期风险,春季销售备货的零售商纷纷提前加急运输货物,而这一波集中发货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商船的运价。

3月4日,英国费利克斯托,MSC Luciana集装箱船靠近长江和记旗下的费利克斯托港。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叛军袭击了在红海航行的船只,给全球贸易造成了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军事反应,包括美国和英国对也门的空袭。

一些航运研究机构提出,红海危机的下一步影响,有可能是欧美市场的春季销售(四五月份)会出现商品缺乏,比如亚马逊平台的卖家会面临缺货的风险。目前,红海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条重要贸易航线的航运成本正在增加,随着保险公司承认也门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水域之一,穿越红海的货物保险费上涨了近10倍。

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运输成本也随之大增,据央视财经报道,部分亚欧航线上的集装箱价格近期飙升近600%。新冠大流行的2020至2022年期间,航运价格的涨幅曾创下近30年的新高。一年之后,因为红海危机,航运价格再次迎来一个波峰,货代和外贸商再次在波动和不确定中沉浮。


运价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了这种变化。

根据宁波航运交易所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到欧洲航线40英尺标箱的市场均价为1361美元/FEU,同比下跌84.2%,较2019年同期下跌6.6%。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平均值为708.5点,同比下跌74.1%,几乎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但是在去年12月末,这个综合指数大幅上涨至1451.3点,单周环比涨幅高达58.8%,同比上涨90.0%,较2019年同期上涨49.4%。

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旺季”,货代们的感受是复杂的。有一些海运货代因为提前和外贸商约定费率而亏本,也有一些因为外贸商暂停发货而生意变少,但确实存在一部分人会因为红海危机而兴奋。尤其在红海危机发生的早期,有货代认为这种涨价对于低迷的市场是有利的,能够帮助消化掉原本冗余的运力。但不管红海危机还要持续多久,外贸商和航运业终究要回归到对全球贸易长期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上。

从长远来说,中东地区依然是一个火药桶,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随时有爆发冲突的可能。巴以局势走向失控,说明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大幅下降,旧的地区政治平衡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由于地缘紧张局势,红海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安全主导权正发生变化。

 西电一号卫星近日拍摄遥感图像

(“红海变死海”,多家国际航运企业暂时避开需要经过红海水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

透过西电一号卫星看此次红海危机,地区冲突,航线危机,物流阻塞,表面看只是扰乱了物流节奏,实际上却是打乱了整个供应链秩序。跨境行业产业链环环相扣,只要有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都无法顺畅运转……短期内我国相关行业企业需要思考对策,但长期真正考验的是国家产业链的韧性,如何从容应对每一个不可抗力的变量?根本的出路在于产业升级,即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发展对价格和成本没那么敏感的高端制造业。 

持续推进我国出口货物附加值升级,推动升级产业结构、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发展高端制造业,助力中国品牌和中国设计“走出去”,比如汽车、半导体、船舶、数控机床、手机、航天制造产品等对时效性和运输成本相对没那么敏感。 

业界公认,2023年外贸进一步放缓,是国际海运价格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整体外贸形势承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老三样” 服装、家具、家电出口出现颓势,但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却呈现逆势上扬。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86万亿元,增长6.7%。

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商业航天制造也正沿着技术创新链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腾空加速,护航各行业企业高质量“出海”。

对于亚欧大通道来说,着眼长远的扩展通道,立足中期的扩大运力,把握当下的服务质量是重中之重。而凭借我国长期以来制造能力的积累、产业链的强大优势,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必然可以应对每一次全球贸易中的不确定性。 


   ▷  扩展阅读 ‍‍‍‍

西电一号卫星主要载荷是一台幅宽50km,分辨率10m的高光谱相机,具备32个谱段,覆盖400~1000nm光谱范围。星上同时搭载图像智能处理载荷,具备在轨图像云识别、谱段异常检测和谱段融合等功能,支持在轨功能重构升级,不仅能够完成既定任务,还可以通过上注软件完成新任务的需求,满足用户不同应用需求。

西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一直积极对重点地区进行常态化监测和应急响应,有效服务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安全应急、精准农业、交通运输、旅游、考古文保等领域,为地理信息、金融保险、安全、农业等广泛的行业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MINOSPACE | 微纳星空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微纳星空与航天宏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筑商业航天发展新高地

“泰景二号02星(星地通一号)”促进双碳产业空间进一步延展

聚焦国内首颗民企制造Ku波段SAR卫星研制升空

微纳星空承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项目

将“5G基站部署在卫星上”  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下一个革新!

商业遥感赛道   SAR卫星挑起大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