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路人 |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吴喜之教授专访

媒体宣传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2022-07-0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引路人”带领着一代代统计人铿然前行。他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播撒“统观国策,计量民生”的信仰火种,引领一代又一代统计学子乘风破浪,创造辉煌。为走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们,我们推出“引路人”系列专访,带您一起穿梭岁月,聆听属于他们的动人故事。

本期采访的是吴喜之教授。

吴喜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统计博士。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几十篇论文,编写过近40本专著和教科书,如《非参数统计》、《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翻译专著和教科书3本。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北卡罗来那大学、密西根大学以及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教学及科研涉及几乎所有统计方向。

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1963年,吴喜之开始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读本科(六年制)。1970年,他被分配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开展工作及劳动锻炼。“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习,微分方程啊、力学啊,都还没有学到”,所以在一天工作后,吴喜之便在夜里点上油灯自学,“可以说绝大多数本科的知识都是那时学会的”。

北大时期的吴喜之

当时得荣县里除了一些干部是汉族外都是藏族同胞,与外界没有公路相通,所有物资全靠马帮经过数天的山路旅程从邻县运来。全县没有电、没有商店、没有旅馆、没有自来水、没有通到县外的电话。了解外界信息主要靠半导体短波收音机,这个收音机也是后来吴喜之练习英语听力的学习工具,“我有一本英文词典、一本两百多页的小说”,那本小说他反复读,第一遍读用了三个月,到第六遍时只花了几个小时,“就这样学习英语,后来为了留学去考试的时候比很多非自学的学生都考得好”。

“因为太想学习了”,吴喜之表示那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学习的动力,除了自学英语,“测度论、常微分方程等课程都是通过一道道习题做会的”。学习数学分析时他把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上的题目都自己算过一遍,“那时的习题集是没有答案的,一定要自己算;你们现在有答案了反而不好,大家都不动脑了,数学是不能靠背诵去学习的”。提及此,他回忆起儿时学习的时光,“父母从没有给我说过一句你要念书、要好好写作业,我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后来又明白“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

1976年吴喜之在南开大学任教,在唐山大地震的背景下,为研究地质预报方法,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那时候的计算机有半个房间那么大,跑数据前要在纸上打孔(二进制)”,那时的实践奠定了他编程思维的基础。

吴喜之编写程序时

南开大学算是吴喜之从数学走向统计的起点,“我当时根本不知道统计,国内对于统计的理解也处于探索阶段”,是来访的陈省身建议他去美国学统计,1987年吴喜之毕业于北卡罗来那大学教堂山分校统计系,成为该系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博士。

吴喜之在72岁时,花了几天就自学掌握了Python,他认为学习与年龄无关,与上过的课程及专业也无关,只要有兴趣和好奇心,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2018年,他撰写的《Python——统计人的视角》出版。

在实践中学习统计

吴喜之是人大第一位推行R语言的教师,他以新颖前沿的观点,写出了基于计算机开源软件R及Python的、覆盖统计及数据科学本科生到博士生全部专业课程所适用的全套系列教材, 包括最新的适合统计类学生钻研机器学习的全部内容。

吴喜之撰写教材时,以实际需要为目标,内容(涉及知识和能力)在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招聘中都很受欢迎。比如, 吴喜之于2004年撰写的《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已经出到第5版,增加了吕晓玲教授为另一位作者,而2012年撰写的《复杂数据统计方法——基于R的应用》 即将印刷第4版, 增加了Python语言, 这两本书都深受读者欢迎喜爱。

在人大教书时,吴喜之曾开设过一门课程,要求学生们自选题目做数据分析,并最后以讲解8分钟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很多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表示在实践中收获良多,“一门课顶十门课”。他也并不会给研究生和博士生一个确定的课题,而是“让他们自己找,这样才能有动力”。

吴喜之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做学术讲座

吴喜之(前排左二)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学

吴喜之于AI科技大本营被采访

“就像我现在写《强化学习》这本书”,采访时吴喜之看向旁边椅子上放着的电脑包,“我也是以这个作为驱动力去学习的,学强化学习需要什么我就去学什么,拉动式学习会让你迅速、牢固地吸收知识”

对于现在本科同学所参加的大创、小创、市调等比赛,吴喜之很赞同这种让学生实践、有驱动力的形式,“这是人大的优势,不过前提是你并非在应付任务”。

此外,“实践”同样表现在编程语言的运用,吴喜之很形象地将学习统计比作学习英语,“学英语时只学单词或者只学语法都是学不会的,所以学习统计时只学理论也是不行的,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去学”。他还曾幽默地说,学习编程就一条窍门,错得越多,学得越快。

荣获John Chambers统计软件奖的统院校友邱怡轩曾回忆“大三的时候上了吴喜之老师的R语言课程,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但吴老师讲课的风格我非常喜欢,所以也渐渐对各种统计模型和数值计算感兴趣了”。

辩证地看待问题

吴喜之最爱的座右铭是卡尔·马克思的“De omnibus dubitandum(怀疑一切)”,在上学时他习惯在听课时质疑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比如你可以问为什么要假定样本是独立同分布的,为什么不去考虑异常值,这样听课会收获很大”。怀疑的过程是好奇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像小孩子踩水坑,他好奇、他怀疑,所以他学习;而看电视就是一个被动接受消息的过程,久而久之人会放弃怀疑和思考,这是不好的”。在2002年7月湖南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统计教育暨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吴喜之所作的学术报告《逆向思维与统计》就曾深刻地指出“在具体做研究时,你可以问自己,念书,读文章时是采取“验证——接受”的模式,还是“怀疑——能否去否定”的模式。前者只能鹤鹉学舌,而后者才有可能创新。

吴喜之喜欢质疑,也鼓励学生质疑。在国内和美国教书时,吴喜之曾告诉学生只要在课堂上找出他的一个专业性错误,就在期末加10%的分,“这样做了很多年,期末加分也兑现了”。“我从来不对曾经发表过什么文章而沾沾自喜,我会怀疑自己那时的专业性”,他深刻地认识到“质疑过去的错误才能向前走”。

吴喜之(右二)与uic老师合影

当有学生自嘲自己的项目成果是“学术垃圾”时,他表示“东西好坏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看清楚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要怀疑自己,那说明你还有求知欲,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那就不会再进步了”。

采访结束,吴喜之又背上电脑包,身姿挺拔,阔步而行,他的坚定、他的不迷茫、他的对知识的热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是和他所经历的、所想告诉学生的,一样闪闪发光的。

让我们向这位坚定的“引路人”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往期回顾

引路人 | 新时代统计学科和统计教育的开拓者——袁卫教授专访

引路人 | 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易丹辉教授专访

引路人 | 心血沃桃李,辛勤扶栋梁——金勇进教授专访

引路人 | 辛勤耕耘近四十载,推动统计学焕发新活力——赵彦云教授专访

引路人丨用毕生精力深耕政府统计——高敏雪教授专访

引路人丨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张波教授专访


文字 / 文案编辑部  曹毓文  陆予恬

部分文字来源于《告别未名湖:北大老五届诗集》序

图片 / 影像部  蒙思楠

排版 / 新媒体运营部  梁思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