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发展的道路上,“引路人”带领着一代代统计人铿然前行。他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播撒“统观国策,计量民生”的信仰火种,引领一代又一代统计学子乘风破浪,创造辉煌。为走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们,我们推出“引路人”系列专访活动,带您一起穿梭岁月,聆听属于他们的动人故事。本期采访的是赵彦云教授。赵彦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统计学会顾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顾问、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兼高教分会会长。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颁发的政府专家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竞争力与创新指数、国民经济核算与投入产出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互联网统计及大数据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完成国内外科研项目100余项,2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一等、二等奖共17项。敢拼敢钻,为全国经济统计学科改革做出示范赵彦云自1975年起任教中学教师,1977年参加高考(恢复高考第一届)并学习统计学专业,1984年自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赵彦云在人大博士毕业留校任教,那时人大统计学院还是计划统计学院,他回忆道,当时各个学科急需发展,一些方面相对薄弱,“当时博士生很少,1986年人民大学博士生全校只招了20多人。”他说,“那时,咱们的统计学科体系受苏联影响比较深,社会经济统计重心停留在统计学原理、国民经济统计之上。”担任统计学系综合统计教研室主任后,赵彦云立志要推动人大统计学科继续向前发展。他以系主任助理身份在199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工作会议上,向学校提出了要将人大统计学科建设成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的建议。同时,他发现虽然人大教授的水平很高,但对外交流较少。“而一旦封闭,就容易停滞不前。所以当时,我们一边努力将传统的经济社会统计学地位提高,一边也积极钻研国内外先进的统计知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改善了人大统计学科知识体系。”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1990年以来,赵彦云大力推进经济统计学科体系改革,并创建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程,将“国民经济核算”纳入人大经管类核心课程,为全国经济统计学科改革做出示范。1993年,他在人大组织召开的全国首次国民经济核算学科建设研讨会产生了学科改革里程碑的影响,自此也吹响了人大经济统计学科向全国核心地位进军的号角。在个人学术研究上,赵彦云亦硕果累累。上世界80年代,他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计原理的理论视角,研究提出了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指数体系、国民经济价格指数体系紧缩法等理论方法,以及吸收SNA长处建设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的前瞻性建议。在投入产出分析上,他提出分配系数以及应用的理论方法,解决了UV法中消除负系数的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于1995年获评北京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评原国家教委全国首届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推动了经济统计学知识体系的发展。2007年,赵彦云教授获第五届吴玉章优秀科研奖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量化解析社会经济生态赵彦云认为统计是量化认知的科学方法。“比如,你怎么去统计一个班级的信息?这个问题涉及的整体比较小,所以统计起来不难。但一旦你将视野放大到国民经济整个系统上,相关统计设计就很复杂了。”在他看来,“万物皆可量化”将是未来统计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数字化云平台、物联网统计技术、遥感地理空间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全面量化解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统计现代技术的支撑。“其实我们现在整个科学知识,都是在量化认知的路上。不管是搞力学、建筑学,还是物理、化学等等,我们都是通过量化来解析大量的自然数据,去找寻最优解。此外,我们现在对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也都可以将它们量化后再梳理成体系,方便我们去更好地认知。”赵彦云说,“以后,不仅仅是数字,甚至文本、概念、意识等等都可以统计量化。随后,我们再对这些量化的数据进行形式逻辑、生态逻辑梳理,向符合规律的统计体系和动能系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认知统计能力将是良性的螺旋式发展。这些统计知识是统计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的深入应用,越来越重要。”2011年以来,赵彦云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统计空间标准化与空间统计模型分析研究,极大地推动统计与遥感地理信息学科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的大数据统计设计、互联网统计体系理论,赋予了统计学科新的时代定义,即突破统计反映的传统理论方法,创新地建设全面量化解析社会经济生态最优统计的学科。这为统计现代化和统计学应用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空间统计样本数据开发及应用研究”专家论证会(项目负责人赵彦云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走出国门,提升人大统计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我个人的信念是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哪工作都应尽心尽力。”赵彦云笑着说。三十余年的陪伴之中,赵彦云见证了统计学院、统计学科从艰难中走来,在发展中壮大。他欣慰于人大统计学在国内的地位,但也希望人大统计学能进一步走出国门,增加与国际的交流,在交融协同中扩大人大统计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赵彦云引进了多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骨干、长江特聘讲座教授、国外教授等。树木因依偎而生长,星辰因辉映而璀璨。各国优秀的统计专家聚集于此,促进了统计先进思想的交流、交融与发展。在各类国际统计重要会议与论坛上,我们也常常能看见赵彦云的身影。2005年,他组织了第15次世界投入产出大会,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投入产出大会。在各届国际统计学会(ISI)组织的世界统计大会上,他积极组织专题会议并担任了六次主席;他曾两次担任APEF国际论坛主席,两次担任联合国大学技术创新与微观分析方法国际研讨会主席。1993年开始国际竞争力研究,两次访问世界经济论坛(WEF)总部国际竞争力研究团队,两次访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国际竞争力团队负责人,出版中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5部、国际竞争力专著4部、产业竞争力研究系列丛书5部,把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应用推向一个成熟的体系。1995年后,他先后被聘为世界银行中国贷款项目评审专家、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中国千年指标项目咨询研究专家,此外,他也负责承担包括联合国大学项目、亚洲开发银行项目、联合国工发组织项目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为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另外,在互联网技术革命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也就是咱们的统计学如何跟上数字化转型这个大趋势?”他补充道。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展现出了巨大的统计需求,也推动了统计理论方法的发展。但赵彦云强调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将带来的统计学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的重组与变革。“数字化转型涉及最关键的学科就是计算机、数学以及咱们的统计学。所以,如何把握这个趋势、如何做好统计学、怎样把数族协同深入发展,就决定了未来我们能否提升统计学科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2011年8月,带领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参加都柏林第58届国际统计大会专题会议2011年10月,在西班牙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主持人Maria教授)以兴趣为沃壤,以开放为甘霖在教学上,赵彦云最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兴趣的培养。“咱们人大学子都要敢有远大抱负,敢于挑战问题与未知,也要有战略性的个人发展意识。不过,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兴趣之上。”赵彦云说。2020年,在“发挥数据科学的价值,助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时任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赵彦云教授作《应用统计专硕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与实践平台建设》报告他观察到,有的本科学生被局限在了现实的学业压力之中,在努力考上研究生后却又迷失发展方向。而不是在反思自己真正感兴趣、真正想要探索的方向后,在这个领域内钻坚研微,坚定不移地向着最高的学术境界拼搏奋斗。没有“兴趣”这个地基,一切所谓的学习方法可能都只是空谈。“你有兴趣了,你的记忆才能够深刻。否则,你连知识都记不住、记不牢,只是为了学位证书去死记硬背,你还能有什么逻辑推理?还能有什么发散思维?还能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独到的思考和创新观点?”赵彦云感叹道。2017年,统计学院毕业典礼上,他鼓励毕业生们努力去找寻自己真正的理想。哪怕前路漫漫、雨雪霏霏,只要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再多的困难都是通往成功殿堂的铺路石。在统计学院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时任院长赵彦云向毕业生们表达诚挚祝福此外,赵彦云认为闭塞而自傲的学术态度亦是不可取的。“你得像阳光一样向外舒展,从他人、社会等多个方面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利用外界环境去全方面地发展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构建一个繁盛的知识体系去支撑你的抱负、你的梦想。”他说。“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去构建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我觉得这也很重要,是个人成功的‘生命之源’。”2020年,赵彦云负责的“空间云数据竞争力分析师”荣誉研究辅修学位项目便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统计空间大数据有关研究和分析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迄今为止,赵彦云已经培养了博士生6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其学生谢益辉创办的“统计之都”,方便了国内统计学子交流探讨统计学和数据科学;联合国统计局工作的闵永怡也展现了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毕业生的风采;更是培养出多名统计学界教授、博士生导师,业界专家、业务骨干,不断为中国统计学科和统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2010年送别毕业生2011年送别毕业生2020年10月24日,在“新中国统计教育70年:回顾与展望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赵彦云教授作《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报告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近四十年的跋涉之中,赵彦云始终不改初心,和其他师生一道守护着人大统计学科,推动统计学焕发新活力。让我们向这位无私的“引路人”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往期回顾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