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家胡适,在自传《四十自述》中讲过一件“发红包上私教课”的事。
胡适三岁丧父,母亲对他的教育抓得特别紧。
当时胡适在安徽家乡读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只要求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经典文学越学越深,学生不能会意,慢慢丧失了兴趣,只好逃学。
胡适不在逃学之列,倒不是因为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而是先生对他的“额外照顾”。
当时的学费每年两块银元,胡适的母亲却给出“破纪录”的十二块,唯一要求是让先生给胡适单独“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文学大家胡适
上了几年“私教课”, 胡适打下牢固的国学基础。后来他到上海读书,小小年纪就能当堂指出老师讲课的讹误,一天之内连跳三级。胡适由此得出结论:“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心经》中的难解经文),全无用处。” 中国语言的美和根,全在经典文学里。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都属于文学范畴,经过时间的淘洗、至今还在流传的好作品,都是经典。不论是胡适、鲁迅这样的白话文运动旗手,还是后来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以散文见长的朱自清,亦或钱钟书与张爱玲……这些留名现代文学史的名家,都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受过文学经典的熏陶。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了新的经典。
通过文学经典了解中国的文化,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是为人生打底子的工程。阅读了解中国文学经典,对提升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大语文”范畴的培养目标都有特别重要的影响。现在有一种说法,“得语文者得天下”。因为真正的语文学习并不只是文字的堆积,而是通过提升语文能力,学会表达、认知、发现和创造,这才是人一生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体现。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十分有限。语文课的教学常常脱离“文学”本身,选文内容零散、次序颠倒,让学生大呼枯燥。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有影响的文学家至少有上千位,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全貌没有系统认识,没有机会更多接触中华文学最精粹的内容,自然也学不好语文课。
如果能像胡适那样,有一位先生给掰开揉碎地“讲书”就好了。30年前,真的有这样一位“先生”,为了给年纪还小的女儿讲中国文学经典,动笔写起“讲稿”。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讲起,又讲了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一直到沈从文与他念念不忘的“边城”……孩子特别爱听。故事讲得多了,他又琢磨着给孩子们写一套书,孩子有了这套书,就好像有一位老师一直陪伴在身边,随请随到。“
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每写一段都要朗读、录音,反复听,还要找个中学生来听。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写,直到满意为止。 ”书稿写成后,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又相继推出了插图版和繁体字版,热销十几年,再版多次,荣获全国畅销书奖,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 很多中学还要求学生人手一册,当作必备参考书;一线教师反映,这套书“拯救了很多‘语文困难户’”。这位给孩子讲中国文学经典,影响了几代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先生”,就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侯会老师。
十八岁之前,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最适合培养兴趣,通过广泛读书搭建知识框架与审美体系。然而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课业最为繁重的时候,读课本以外的书,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即便有条件读书,家长和孩子也常常不知道如何选书;更不要说,还要抗拒来自综艺节目、短视频、网络文学、社交网络的“诱惑”。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听音频。古人说:“耳读书而聪,目读书而明”。心理学家认为,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听的转化效率更高,是阅读的两倍。
这一次,侯会老师把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的经典内容浓缩成100讲,以讲故事的口吻录制成音频课程《中国文学经典100讲》,让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收听分享。在上下学的路上,或在语文、历史课后,课外补习班间隙,都可以借助听来实现知识的扩展。文学从来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文学为生命提供一抹亮色,有了这点亮色,遇到沉重的黑暗时便不会陷入虚无。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以远古神话为起点,以现代文坛为终点,去拜访中华文明史上几百位文学精英,聆听他们的经典之作,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文学经典之旅吧。
在短短100讲的课程中,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涉及经典作品近千篇(部),有四五百位文学名家的人生参照。立体、多维度地讲述中国文学故事,培养孩子对于文学和经典的兴趣,帮孩子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
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是有限、零散的,甚至是次序颠倒的:譬如这学期学李白的诗歌,下学期又学《诗经》中的篇章。这门课程按照时间顺序,让孩子系统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全貌;完整串联语文课的零珠碎玉,娓娓道来课堂不会讲的趣闻轶事。在上下学的路上,或利用休息、锻炼的空隙,借助听来实现知识的扩展,获得美的享受,是孩子的最佳选择。父母和和孩子一起听,既能补全自己的知识漏洞,也是陪伴孩子的好机会。宋代的柳永为什么自称“奉圣旨填词”?我们知道“诗仙”“诗圣”,那么“诗豪”“诗鬼”又是指哪位?学习这门课程,帮你找到答案!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分辨好作品,帮助搭建作文素材库,让孩子写作文时不再无从下笔。
1、限时特价:99元 原价:199元
2、打卡全部章节送《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一套
限时特价:99元 原价:199元
打卡全部章节送《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一套
加入三联中读文学经典课堂,解锁更多福利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