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60年前,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

李亮 科学大院
2024-08-25

俗话说“一元复始又一年,旦阳冉升新一天”。倘若新年又遇到罕见吉兆,那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可是喜上加喜。就在260年前,也就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当时钦天监观象台预报,正月初一这天将会出现“日月同升,五星联珠”的罕见天象,预示着即将开启“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的新一年。


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的新年场景

(乾隆二十六年新年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对联和挂千,百姓们相互作揖拜年、放鞭炮、迎新纳吉,烘托出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


公元1761年2月5日的早晨,北京城内晴空万里。虽然还是寒冬岁月,但是天气的严寒丝毫没有影响人们上街的热情。在熙熙攘攘的长安街上,一批批官员正赶着前往宫中朝贺,百姓们也纷纷出门相互作揖拜年,这一天正是乾隆二十六年的大年初一


相比于长安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景象,长安街最东端的观象台上却显得格外严肃。礼部和钦天监(明清时期专门负责天文的部门)的官员们,正不断地登上观象台进行天象观测。已经事先到达的官员们也都朝着太阳的方向望去,大家都隐隐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由于观象台是皇家禁地,普通人不得接近,台下的官员和百姓则只能好奇的仰望台上,还不时地窃窃私语。这一切都被清代画家徐扬绘制在他的画作《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当中。


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长安街场景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全卷具有成熟精湛界画技法,展现了乾隆盛期的社会风貌。画面从北京城郊开始,经过城墙、观象台、东单牌楼,进入市区后直至东安门和东华门。整个画卷采取“散点透视法”,即平行透视或移动视点透视,也称远近法。画家尝试变动视点和所处位置,去观察和摄取景象。)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古观象台场景

(画家采用仰视角度的作法,突显出钦天监监生在天文观测的崇高与权威性。)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徐扬是苏州籍画家,他擅长人物、界画和花鸟,乾隆皇帝南巡江南至苏州时,徐扬曾进画,颇得皇帝的喜爱。随后,他得以供奉内廷,跟随西洋绘画大师郎世宁学习,成为一名宫廷画师。这幅《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正是徐扬任职于宫廷画院之作,旨在描绘“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之罕见天象


乾隆皇帝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原来他们竟都是“天选之子”?


乾隆皇帝之所以下令绘制这样一幅画,起因于此前不久的一封奏疏。当时钦天监的监正(相当于天文台的台长)爱新觉罗·勒尔森上奏,奏疏表明,下一年的新年之日“日月同在元(玄,避讳康熙)枵子宫,躔女宿,如合璧。水星附日月,躔牛宿。木、火、土、金四星同在娵訾亥宫,躔危、室二宿”。


也就是说,新年这一天太阳和月亮将出现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这被称作日月合璧。除了日月合璧,五大行星也会在这天集体聚集在太阳附近,而中国古代将肉眼所能观察到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同一天区的现象,称为五星联珠,或者五星会聚。这些天象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奇观。


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勒尔森奏折(左)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徐扬落款(右)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在古代中国,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这七颗光耀的天体同时出现,并且在天空排成一条直线是极为罕见而奇特的天文现象,代表着吉兆,预示着国家的兴盛。据说,在历史上就曾出现过“颛顼时五星会于营室,汉帝时五星聚于东井,宋祖时五星聚于奎”,也就是说只有在颛顼帝(颛顼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这些贤明的帝王时期,才出现过五星会聚这种天象。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刘邦以能由弱变强,打败项羽取得天下,正是由于他是取得了民众拥护的天选之子,所以呈现出五星会聚这样的吉利天象。


仔细观察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不是说天空中会有七个天体同时出现吗?那为何徐扬的画中只有太阳呢?是大臣们欺骗了乾隆?或者是徐扬画错了?


事实上,大臣们和徐扬都没有错。钦天监的大臣向皇帝汇报时,说的是根据推算,会有这样的天象出现,时间是在新年上午的11时15分左右。而这时已经接近正午了,太阳的光芒非常的强,月亮和五大行星虽然位置与太阳都挨得很近,但实际上是无法肉眼观测到的,徐扬在画中只是根据当天的所见所闻,真实展现了当时的情景而已。


天文软件复原乾隆二十六年

新年晨的日月和五星的位置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五星连珠”居然是一道算术题


为什么古人会如此重视五星联珠呢?因为从理论上说,它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五大行星在天空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水星公转一周约需要88天,金星约225天,火星约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想要让这五个运动速度不同的行星在空中碰面,只要求出这几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发生一次五星连珠所需的天数


当然,让天上的五大行星实现绝对意义上的五星联珠,即完全相遇于一处,当然是非常困难的。这样苛刻的条件,上万年都未必能碰到一次。因此,古代的五星联珠也是有个大致的范围,如在清代就规定五大行星的分布范围在45度之内,就可以说是五星联珠了。例如,乾隆年间的这次五星联珠就是如此,在此次天象中,实际上金星和土星挨得比较近,火星和木星挨得比较近,而水星和它们相距的就比较远些,但这仍然可以被称作五星联珠。


由于行星运动的复杂性,五大行星聚在一起,也有“疏”和“密”之分。那么究竟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五星联珠”呢?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今一般认为,当五大行星会合时,其最大分离的角度不超过23度,就被称作“五星联珠”。因此,可以想象,倘若要求五星相聚得越近,出现这种天象的概率就会越低。根据学者推算,如果以23度为标准,这样的五星联珠,在每一千年的时间范围内,平均不会超过10次


《七政周天图》中的太阳、月亮和五星

(在中国古代,月亮叫“太阴”,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填星”。太阳、月亮和五星又被合称为“七政”,所以上面这幅图名叫《七政周天图》,记载了它们在天空中分别运行一周的时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美国天文学家米尤斯曾对五星联珠现象作了分析和计算,他统计了公元1年至3000年期间太阳、月球和五颗大行星会聚角小于30度的年份和时刻。在这三千年当中,一共会出现39次五星的会聚,其中会聚角最小的一次只有11度(出现于1186年9月15日)。最近的一次五星联珠天象则发生在2000年5月5日,它的会聚角是25度53分,下一次“五星连珠”将在2040年9月9日北京时间中午12时出现。可见,五星联珠的出现已经是相当的不易。乾隆二十六年的五星联珠刚好出现在新年这天,则更是难上加难了。


除了徐扬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历史上还有另一件重要的文物也与五星有些关系,那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这件文物1995年出土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护膊也叫“臂搏”,是用于束紧袖口的服饰。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纹样为云纹、仙鹤、凤鸟、虎等,纹样间织有横排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文字,出自《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者利。”其含义正是表达了祝福中国吉祥顺利的意思。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细节图(下)

(图片:作者提供)


结语


今人和古人都喜欢仰望星空,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今人和古人看到同样的天象,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创作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的清代画家徐扬,估计很难想象,仅仅在两百多年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已不依赖于画作记录生活和天象,估计更难相信,人们制造的机器能飞越亿万公里,到达火星身边,还能拍下火星真实的样貌。


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 获取首幅火星图像 (图片来源  国家航天局)


但我们依然和古人一样,会在春节里欢聚,彼此送上祝福,会在新的一年里为了生活继续努力奋斗。有些事情早就变了,但有些事情又不会变,也许这就是发展和未知的迷人之处吧!


请收下这份“福星高照”buff,大院er祝大家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美好!


最后,送给大家一则“福星高照”的谜语,谜面就是“日月合璧,五星联珠”,谜格为“卷帘格”,打一宋代的历史人物。


(提示:卷帘格是谜语中最常见谜格之一,即倒读格。也就是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语或句子作倒读。)


谜底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谜底


 文天祥

“卷帘格”谜底文字需要倒过来读

就是“祥天文”

因为“日月合璧、五星联珠”是中国古代最吉祥的天文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亮.《天文观象 日月星辰》[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65-79。

[2] 刘金沂. 历史上的五星联珠 [J]. 《自然杂志》, 1982年第7期 :27-32.

[3] 王玉民. 诗意的星河:古诗中的五星联珠 [J].《天文爱好者》. 2010年第8期:60-63.

[4] 黄一农.《社会天文学史十讲》[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4年:49-72.

[5] 林莉娜主编. 《京华岁朝特展》[M]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16-27.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亮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古人为了看火星,都是怎么做的?>>

夜观天象,掐指一算能算出什么? >>

400年前的人用啥追星? >>

无编制,无资金,他靠一人之力运转...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学大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