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甜美的公主玩具,也可能有着负面的心理暗示?

阿喵灰灰 科学大院 2023-05-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家长给孩子们购买玩具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是启智的、一些是增加肌肉力量的、一些是锻炼灵活性的……


然而,一些玩具背后可能还有一些心理学意义,这点却常常被忽视。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广受女孩追捧的“公主”玩具,类似·下面这种:


(图片来源:某橙色软件)


公主玩具,代表了什么?


金发碧眼的公主玩具往往和其他小动物玩具不同:给孩子们买的玩具鸭子,其外观可能是一个小雏鸭,就比如放澡盆的橡皮鸭;给孩子们买的玩具老虎,其模样也更可能是小幼虎,正如手工缝制的萌萌布老虎。在这方面,形形色色的“公主”类玩具却往往不是儿童的样子,而是一个拥有非常明显的第二性征的成年女性。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玩具的第二性征还通过各种服饰被进一步放大到非常引人注目的程度。


毫不夸张地说,其实大多数公主玩具就是一个浓妆艳抹的成年女子形象


(图片来源:pexels)


可能是因为这些公主玩具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家长们很少考虑这种玩具对孩子有何影响。其实,这类公主玩具的形象已遭受了诸多质疑,这些质疑声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类玩具看上去明显是个过分性感的物质女孩,这有可能让女孩们认为女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好看,要有性吸引力;


第二,这类玩具的身材和普通成年女性的身材太不同,这可能让孩子们难以接受自己成年后将要拥有的真实人类身体。


不得不说,玩具公司还是很认真地对待了这些质疑,比如著名的芭比娃娃,除了时尚芭比外,设计师还设计了许多可能的职业,比如“医生芭比”、“飞行员芭比”、“主播芭比”、“士兵芭比”等。操作过程也不复杂,具体的方式是给性感的芭比穿上不同职业色彩的服装和搭配:给浓妆艳抹的芭比穿上一个白大褂,再挂上一个助听器,那就是神气的医生芭比;给芭比套上帅气的警服,腰间扎一个突出细腰和黄金身材比例的宽皮带,就是非常职业的警察芭比。


警察芭比

(图片来源:community.creations.mattel.com)


玩具公司甚至表明,他们希望女孩们能把这些玩具想象成拥有真正职业的人物,通过和玩具的每日互动,去思考一个女孩可以有的多种可能,去冲破女性角色藩篱


这个出发点是很赞的,毕竟对于女性整体而言,能够取得的社会地位和能够加入的行业的多少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人甚至认为,上海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高得益于上海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出现了一个工种——纺织女工,这使得女性能够独立于男性获得一份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我们都很熟。


但事实真如玩具公司所设想的那样吗?一些研究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公主梦”下,受限的职业选择


尽管公主玩具有了形形色色的职业,但卖得最好的还是穿着华丽礼服和高跟鞋的那款。对,就是比较靠近公主梦的那个。


即便如此,还是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些不同职业的玩具对女孩们的影响是不是真的不同


为了探讨玩职业芭比的女孩是否会认为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可能性,更愿意去尝试更多的职业,研究者邀请了4-7岁的美国女孩们到实验室玩五分钟的玩具,然后观察这五分钟的经历对她们对职业的认知有何影响


实验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助手把女童领进一个装有单向透光玻璃的实验室。对于参与实验的孩子而言,这个玻璃就是一面不透光的墙, 坐在实验室外的研究人员和家长则可以对孩子们的所作所为一目了然。


研究助手把孩子带到一个适合他们身高的小桌子上,上面摆放着一个玩具:或是时尚芭比公主、或是芭比医生,或是土豆头女士(顾名思义,不洋气,很朴素)。如果玩具公司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玩芭比医生的女孩可能要比玩芭比公主的女孩认为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更多。



(滑动查看) 时尚芭比(左侧)、芭比医生(中间)和

土豆头夫人(右侧)

(图片来源:www.gifttogadget.co.uk、www.snapdeal.com、www.toycompany.com)


研究助手让这些孩子独自玩玩具五分钟。如果有一些小不点没有按照要求玩玩具,而是在实验室里好奇地自顾自跑来跑去,或者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了五分钟,那么她们就不能参加实验的第二阶段了。


五分钟过后,认真玩玩具的女孩被研究助手邀请去玩下一个游戏,实验进入第二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考察女童对自己成年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认知


研究人员给这些女童观察了十一张和职业有关的图片。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其中五项职业目前是女性占主导、五项职业目前是男性占主导、还有一项是男女比例差不多的中性行业。女性占主导的行业包括教师、图书馆员、日托工、空乘和护士;男性占主导的行业包括建筑工人、消防员、飞机驾驶员、医生和警察;而中性职业则是饭店服务人员。


为了便于理解,研究助手通过图片的形式给孩子们展示了每种职业。可以想象,孩子们对职业的认知很容易受到相关人物的被喜爱程度的影响,比如一个奥特曼消防员可能会让喜欢奥特曼的孩子对消防员这个工作充满憧憬。


考虑到这点,研究人员需确保图片中既不出现人物形象又不出现动物形象。例如,“消防员”的职业图片是一个消防站,下面写着一句话“这是消防站,消防员工作的地方”。在此前提下,研究人员给女童逐一呈现每张照片,并在她们看完后提出两个问题,分别是“你长大后能够做这份工作吗?”和“男孩长大后能够做这份工作吗?


结果发现,玩芭比公主和芭比医生的女孩们的表现没有区别,她们都认为男孩能做的职业数量(平均为4.76种)要比自己多(平均为3.30种)。玩土豆头夫人的女孩们则认为自己能够做的职业数量(平均为4.14种)和男孩长大后能够从事的种类(平均为4.54种)没多少差距。


研究者认为,芭比可以穿任何职业的服装,然而玩芭比的女孩们并不会把这些职业和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联系起来。玩五分钟芭比,无论这个芭比穿或者不穿职业装,女孩们都认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要比男性少31%。可以想象,玩芭比类玩具的时间越长,女孩子对于职业的自我设限可能会更多。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公主玩具,

可能是身材焦虑贩卖机


对于公主玩具的第二个质疑是她们的体型不真实。以芭比为例,她的体型和普通成年女性确实大不相同。有研究者指出,一个普通的美国成年妇女若要成为芭比的样子,需将目前的身高拔高2英尺,脖子拉长3英寸,胸部扩大4英寸,腰部缩小6英寸。据估计,芭比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6.2kg/m2,一些公主玩具的BMI估计值甚至低于10,而成年人健康体重范围的下限是18.5。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童年期是人们形成身体认知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孩子们总是玩这些“变形”成年人的玩具,会让女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呢?她们会知道这些身材是“人造出来的”吗?她们会追求这样的身材吗?这些问题很值得思考,尤其是当下青春期的女孩普遍存在对自己身材的不满——这种情况就像一种流行病一样,而且其主要症状是对于超瘦身材的盲目追求和羡慕


这个担心可不是研究人员没事瞎琢磨,确实有一些数据表明,6-14岁的女孩们会把这些身材当做“标准身材”,并且拿自己的身材跟这样的身材进行比较。研究者推测,可能是女童在接受成年人礼物的时候,会认为公主的身材是成年人认为的理想女性身材,甚至会觉得成年人希望自己长大后也成为这样“可爱”而“理想”的女性。


另外有研究者把几十个英国5-8岁(1、2和3年级)的女孩随机分成三组,然后给她们读同一个故事。其中,三分之一的女孩看印有芭比插图的图画书,三分之一的看印有胖娃娃插图的图画书,最后三分之一的女孩们的插图中没有人物形象。读完故事之后,研究者让这些女童评价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阅读带芭比插图材料组的女童们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比另两组要低一些,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中。


因为这些女孩子们是随机被分成三组的,因此,研究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短暂地接触和芭比相关的形象,也能诱发女童对于自己身体的不满。三年级的孩子中这种影响不那么明显,不是因为她们对这类不良的信息免疫——而是这些孩子的生活中已经被太多类似于芭比的信息轰炸过了,因此五分钟的图片对她们没有太大的影响。事实上,该研究中三年级的女孩对于自己身体不满意程度是三个年级中最高的。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自我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方面的内容,当然包括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可能她们比生活中其他任何一个阶段都更重视自己的容貌,也更容易吃来自容貌方面的苦。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家长需要和她们谈一谈,真实的身体比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不应该让孩子们从这些创造出来的假人,或者那些在镁光灯下闪来闪去的个体去推测。


(图片来源:小杨咩咩)


有一次笔者给学生上课,让班上的同学掏出手机搜索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身高和体重,然后计算BMI。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课堂任务,欢天喜地地开始动手。经过计算之后,一个同学满脸惊愕带着狐疑告诉我:“老师,她的BMI只有14。”这真的是一个命悬一线的体重。


结语


“公主”这个词,其实被人们过于理想化了。我们当然有理由保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也无需过度追捧而限制自身的无限可能,也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毕竟,每一个小女孩来到父母身边,本就自带天使光环,在爱她的人眼中,她们永远都是“小公主”。


参考链接:

[1]Sherman, A.M., Zurbriggen, E.L. “Boys Can Be Anything”: Effect of Barbie Play on Girls’ Career Cognitions. Sex Roles 70, 195–208 (2014). https://doi.org/10.1007/s11199-014-0347-y

[2]Dittmar, H., Halliwell, E., & Ive, S. (2006). Does Barbie make girls want to be thin?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exposure to images of dolls on the body image of 5- to 8-year-old gir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2(2), 283–292.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42.2.283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商家如何利用心理学套路你>>

明明不胖却喊减肥 >>

绽放在太空中的玫瑰 >>

艺术家偏爱的颜值背后>>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