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PO中对于毛利率的问询逻辑及回复思路

合规小兵 2023-01-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PA研习社 Author CPA研习社




IPO中对于毛利率的问询逻辑及回复思路





关于毛利率,看利润表,浏览完收入、成本,第一件事就是算一下毛利率,看比率及波动情况。不同的行业,毛利率各有不同,保健品90%左右,医药行业70%左右,一般制造业20-30%左右,房地产行业15%左右,建造行业10%左右,贸易行业5%左右。将企业的毛利率和对应行业的整体毛利率大致比较一下,心里有底。


IPO中非常关注毛利率指标,往往会在收入、成本之外,还会单独问询毛利率问题。


IPO中对于毛利率问询及回复思路

单位价格、单位成本的变动是毛利率波动的直接原因,此前,我们的收入、成本核查要点提示有过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区分单位料工费)的波动分析讲解。IPO中通常是在收入问询中问单价,在成本问询中问单位成本,然后再就毛利率波动单独问询。所以,在毛利率原因变动分析上,与收入、成本问询中变动原因会有一定的重复。但是问询中,就毛利率单独问有其必要性:

(一)综合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两个因素,更全面、直观的解释毛利率变动;

(二)区分不同产品类型、不同业务模式(经销、直销等)、不同区域(境内,如华东、华北、华南等;境外如欧美、亚洲等;以及境内外差异)、不同应用领域(下游行业,比如PCB板的下游是3C电子产品、汽车领域、新能源领域等)、不同客户类型(政府、国企、外企500强、上市公司、一般民企、个人等)等分析毛利率变动原因以及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1、各主要产品类型毛利率的报告期变动分析(纵向变动)以及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差异分析(横向差异)。

(1)各主要产品类型毛利率分析(纵向变动)。这个是最初始的毛利率分析,会列出各主要产品,结合该产品的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影响定价和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外部有市场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不可抗力如疫情等,内部有产品定价调价机制、规模效应、工艺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更新换代,改为新产品为主)、管理效率等。此外,业务模式变化、区域变化、应用领域以及客户类型等的变化也会导致该产品毛利率变化,比如以前是直销为主,后来改为经销为主,需要让利,毛利率有所降低;比如以前客户是一般民企,现在是世界500强客户,要求比较高,售价比较高,毛利率有所上升;

(2)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差异分析(横向差异)。原因基本同上,产品不同,相应的前述内外部因素,以及业务模式、区域、应用领域、客户类型等的不同都会导致毛利率存在差异。比如,不同产品的客户类型不一样,有面向高端,也有针对中低端,定价和成本均不同,因此毛利率会有所不同。

(3)关于定价调价机制。不同客户约定的调价周期不同,有半年调一次,三个月,也有随行就市等等,合同签订的时间不同,那么价格下次调整的时间也不同。整体而言,可能会存在相较于成本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IPO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最近一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而平均价格仍然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这就要通过定价调价机制导致的售价滞后性来分析回复,回复思路:

原材料大幅下滑这个已经是结论,就不用多做说明,回复重点是在售价为何上涨上,结合定价调价机制做如下答复:

首先列出某产品各主要客户合同中的调价条款、实际执行调价情况,比如,几月起新订单价格调整比例;

其次,列出该产品在最近一年以及比较期的均价、各月的均价,看看变动趋势,结合前述的调价情况分析价格上涨的合理性。


2、区分各主要产品类型,对各区域、模式、客户类型、应用领域毛利率等进行横纵向分析;

前面就各主要产品类型的横纵向做了分析,对于纵向变动分析,会涉及区域、模式等的变化,

紧接着就是进一步说明各区域、模式、客户类型、应用领域毛利率的变化及差异分析:

(1)各区域的纵向变动分析、横向差异分析

比如A产品,华东、华北区域报告期各自的毛利率变动,涉及的原因主要也是前述对产品变动原因的分析,内外部因素以及模式、客户、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变动,注意不包括区域变动因素(以下简称“共性变动原因”);报告期各期,华东、华北之间毛利率差异原因,除了前述的内外部因素差异、模式、客户、应用领域等差异之外(以下简称“共性差异原因”),可能还与运输距离、推广费用等有关;

(2)同理,继续对各业务模式的横纵向进行分析

比如A产品,经销模式、直销模式报告期各自的毛利率变动,涉及的原因也即共性变动原因,剔除模式变动原因;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原因,除了前述的共性差异原因,剔除模式差异原因,还有给经销商一部分让利,导致毛利率偏低之特有原因;

(3)对客户类型的横纵向进行分析。除了共性原因并剔除自身因素之外,对于横向差异分析,还有不同类型导致的质保、售后、付款周期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导致毛利率差异之特有原因;

(4)对应用领域的横纵向分析。除了共性原因并剔除自身因素之外,对于横向差异分析,还有不同应用领域的自身的定位高低因素,比如新能源发电领域与3C电子产品领域比较,前者更赚钱,导致不太会压上游供应商的价格,因此,对这些领域的销售毛利率相对较高。


3、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分析差异原因。反馈通常关注,一是可比公司选择的过程及依据,选取可比公司的可比性、适当性;二是差异原因。

(1)选取可比公司,通常考虑:

a.可比公司的经营数据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取;

b.可比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主要用途以及主要收入构成与发行人接近;

c.可比公司的业务规模(收入、产能等)、市场地位、技术实力等与发行人具备较高的可比性。

(2)差异分析

首先列出可比公司的各期的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算出几家可比公司平均的单价、单位成本和毛利率,与发行人的各期的比较;

其次差异原因分析,如果能获取到信息,尽量分产品比较。但由于产品的规格、业务规模等的不同,差异在所难免。总体而言,一是变动趋势上应该基本一致;二是没有特殊原因,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行业龙头。

同一个行业,通常毛利率整体不会有太大差异。但也会有超出同行业一大截的情形的案例,原因是这家公司的产品虽然与行业整体属于一个类型,但他们做的是细分市场,客户都是世界500强,打入500强的供应商名单非常难,需要过硬的技术。业内公司主要还是同质化产品,毛利率偏低。


4、关于客户毛利率

(1)主要客户同类产品的毛利率差异原因及合理性;

C社:这也是确定重点关注客户的方式之一,看看同一产品下,哪个客户的毛利率明显高或者明显低。回复:

区分不同产品,列示报告期各期前五大的单价、单位成本以及毛利率并比较分析异常毛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对于一些非主要但怀疑有隐性关联关系的客户,也需要比较与非关联方的毛利率,看是否存在异常;

(2)主要客户不同期间的毛利率变动原因分析;

回复:区分不同客户,列示报告期各期各主要销售产品的收入、占比、单价、毛利率。波动原因除了前述“共性变动原因”,剔除客户类型因素。


5、较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如果企业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或者近几年持续走高,问询就会有此问。如果是前述在细分领域保持高毛利率的,可以结合细分领域客户的稳定性说明;如果是因为原材料下降、政策原因等导致的毛利率,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回升以及行业产能扩张,可能会导致毛利率下降,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补充风险提示。



特别申明:

1、本微信公众号性质为公益,纯属玩票,只为交流,力求原创,如有不妥,敬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2、合规小兵设立qq交流群,从qq群衍生出大经纪、大资管、大投行、大投资、金融法务、反洗钱、公募基金(前述群采取严格管理并收取一定金额的群费),以及ABS、衍生品、信用业务、证券咨询投顾、托管业务、异常交易、适当性、金融科技、信息隔离墙、个人信息保护、廉洁从业、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期货等十多个内控专业微信群。想加入相应群的,请咨询贵司内控人员,熟知群规,通过他们邀请入群。

3、欢迎大家积极投稿(邮箱156473549@qq.com),传播,但文责自负。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小编和小编的朋友们无关、无关、无关!!!

4、坚持原创,十分不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果觉得本文还有点价值,欢迎在右下角点赞,通过右上角转发,在文章正下位置点击喜欢作者或钟意作者进行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