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牛小兵:星光厂——渐行渐远的温暖回忆(主播/冯兵)

2017-05-04 牛小兵 冯老师为你读书

点击绿色喇叭    请听朗读

  主播/冯兵


我们这些三线厂子弟,是没有故乡的,我们唯一能怀念的美好年少时光都在这个厂区了,如果它真的不在了,我们真的成了没有根的人。


当我们离开工厂的时候,还不知道去和院子里那些熟悉的人和事物告别:那些老旧的红砖楼房,那片沉寂的小花园,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还有那些只有晚上才飞出来活动的猫头鹰。我以为他们会在这个院子里,就像过去的几十年一样,长久地存在下去。我以为这些对于我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去的地方,会有新的生活。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再回到那个院子里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和厂里的大部分人一样,我们的父母大多不是本地人。他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这里工作,工厂不算大,职工一千多,算上家属也才三千来人。和其他六十年代建的国营厂一样,它有一个数字编号。数字编号比正式的厂名更为常用。记得小时候去市里的医院看病,医生会先要登记病人的个人信息,在“单位”一栏里,大家都是填写那个数字编号的。


我们都是在厂区的家属院里长大。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那个院子就是我们的全世界。院子里有厂办的托儿所、小学、中学。由于厂不算大,人和人之间基本都认识。我们这些厂子弟,每一届三十来多个,大多数从托儿所开始就是同班同学,一路上到中学。和社会上的学校不同,我不仅认识我同学,我还认识我同学的爸妈,还知道他们家住在哪栋楼。这导致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的现象:假如和同学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不像社会学校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去“告老师”,我们之间更流行的一句台词是:“你等着,我放学告你爸妈去!”那么这一天,院子里八成会响彻一个小孩挨揍时撕心裂肺的哭声。



一个工厂就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家属院里有自己的医院、商店、招待所、食堂、还有花园。那片花园在家属院的北边的城墙角,占了很大的一片面积。有专门的工人在里面负责。在我小的时候,每年到了节假日都会布置好花型,把花儿摆得特别漂亮。


在城墙傍边的还有公共澡堂。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厂子里的房子分甲乙丙丁四级。大部分家属楼都没有淋浴系统。那个时候公共澡堂很火爆,每到周末门口都要排长队。澡堂大约是七十年代建的,里面是黄色的灯光,雾气蒙蒙的。澡堂里没有花洒,水是直接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柱,打在背上有点疼,但又挺舒服。后来,大家都自己安装了搬进了液化气热水器,去澡堂洗澡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废掉掉了。在澡堂门口负责卖票的老洪不知道后来做什么了,肯定还在厂里做一些不沾边的活儿,一个工厂要养几个闲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我们这班厂子弟,都是钥匙儿童。所谓钥匙儿童,就是父母都要上班,我们每天用鞋带绑着自己家大门钥匙,挂在脖子上,下午放学自己回家开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和iPad,大家都是在院子里一起疯跑着玩。什么都能成为游戏,什么都能成为玩具。上树、打鸟,偷摘张白大队的瓜果,有时还偷偷拿施工部队办公桌上的白河桥香烟,学着大人的模样吐圈玩,什么都敢做。


院子里有一个灯光球场,那是厂里举办篮球和排球比赛的场地,也是孩子的乐园。厂里的工会活动也都在那里搞。比如每年的春节团拜会的文艺汇演,我们都会去表演集体舞蹈。退休的老太太们也会表演,她们排练的时间多,舞跳得非常好。元宵节有灯谜会,厂里每个单位都做各式各样的灯,摆放在丁字口两侧,参加邓县的灯展。灯光球场还有一个二层小楼,有图书室,活动室,还可以打乒乓球,小时候的乒乓球就是这样磨炼的。



我们家在这个家属院里搬了很多次家。最开始我们家就住在老水塔附近的平房,后来搬到施工部队盖好的三层楼房,搬家时离开原来平房的小伙伴,好像是生离死别一样,哭了好几天,最后又随着父母搬到工程师楼。


在社会上的十多年里,我认识了很多来自其他城市的、有着不同成长背景的朋友。我发现向他们讲述我的童年,这种生活在三线厂区家属院的集体式的生活,得不到太多共鸣。这种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也许是我们这些工厂子弟才能体会的。现在,有时候会莫名地闻到炒菜的香味,然后思绪就会一下子飞跃几千里,飞到七八十年代的那个老老旧旧的院子。午饭时间,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传出锅铲碰撞的声音,不知道是谁家做的韭薹炒肉,青椒炒蛋,香气飘得很远。


三线建设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曾经的假想敌不再存在了,曾经 的规划也已经几经修改,三线建设的使命看上去已经越发接近终点。和来时的姿态 相比,几十年光阴过后,已经有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改变。关于三线建设的功 过与否,专家学者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不管怎样,它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还远不到消退的时候,还远不到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忘记的时候。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许多家庭在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分厂离老厂里300多公里,算不上远,可以经常回去看看,更重要的是,依然和厂里的小伙伴经常联系,依然可以大家围在一起畅谈当年的激情岁月。


最后我想起了贾樟柯曾说过的一段话:“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 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往期栏目回看

【悦听】不要让情绪左右了自己(主播/王洲舟)

【人文】韩非:花洲书院之“大成殿”“万世师表”匾额考源

【娱乐】没文化,真可怕!——最新小品《书法大师》,让你笑到抽筋……

【影像】惊艳到爆!邓州市人民公园360度高清全景摄影!

【户外】周末有约——武功山。南中国最美的高山草甸,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关注】邓州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邓州“两会”,有什么成果,且听读书君为你梳理……

【影像】最美的视觉盛宴!最疯狂的桥类集锦!——让你一饱眼福!

【学习】最新精准扶贫常识,你知道多少?

【荐读】五月你好,青春年少!

【悦读】王乾:美开在你生命的季节里(主播/冯兵)

【书评】朱可铮:为农民代言  为邓州立传 ——评张书勇叙事散文《邓州风物志之家  故园  老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莺啼初试”、“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如果你有原创作品,请发给我们,我们有专业团队为你倾情诵读;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请联系我们,我们有专业的诗人作家为你泼墨描画。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

——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为原创微信平台,转载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责任编辑:魏新征  王文建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联系电话:1378208806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