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丁铛:70后是爱读书的一代——最壮观的学习时代从《语文》开始

2017-07-05 丁铛 冯老师为你读书

                                         

最壮观的学习时代


我经常晃荡在旧书店和小书摊边,像一个文物贩子似的装作无所事事的闲看乱翻。前年终于淘得一宝,有一本书在我的法眼下闪现着它的价值,问价后,生怕老板看出端倪而漫不经心地付了5元钱,随着扬长而去,心下却激动不已,那是一本发黄的书,印有林彪照片和题词。那本书,就是在当时发行量和影响力丝毫都不弱于《圣经》的66版的《毛主席语录》。


70后们很“不幸”,没有赶上史上最壮观、最疯狂的那个“读书学习”时代。


那是一个真正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语录》和《毛选》就是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中国人的“圣经”。


想想都有意思,全国穿的都是胸前挂着像章的 “军装”,大家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行为,干一样的事儿,就连外国友人来中国也是这般如此。这完全是一种“宗教化”的国度,因此被称为“史无前例”一点儿也不夸张。


那是一个政治时代,“八部戏,一本书”是70年代全民文化思想的统称。艺术舞台上到处都是八大样板戏,所有的文艺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八部戏”是七十年代的艺术舞台,而一本书《语录》则是全部中国人的思想灵魂。


那是20世纪最壮观的学习高潮,无论是《语录》还是《毛选》,自从中国有书本以来,还没有那本书是这样学、这样读的。不但是读,而且是背,不但是背,而且是用。车站码头、田间地头、机关院校、车间工地,商店饭堂、到处都是《语录》。可谓人手一本,比现在的手机还普及。


这是一本决定你思想水平、政治能力、劳动成绩、学习面貌、生活态度甚至是安身立命的“宝典”。它指导生活一切、指导一切生活。人们对这本书的崇拜已经高于书的内容。没有人敢亵渎,也没有人会亵渎,更没有人能亵渎。这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灵魂。


这是自孔孟以来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著作,空前绝后的学习高潮、空间绝后的普及,学习场面更是恢宏壮观。这两本书的畅销程度已经是没有其他书可读了,世界上任何其他著作都不可能有如此礼遇。关于这场学习的故事让人震撼,更像是充满着一个个传奇和神话。


就连多年后美国的泰森也是其一个特殊的读者。我未必相信泰森能够理解阶级和革命的概念,我想,无非是强者读强者的哲学吧。但这本书在当时对中国人来讲,那可是注入灵魂,指导一切思想行为的。这本书和其他毛泽东著作都是70年代的唯一灵魂。作为读书史,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一次经典案例。而我们,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因为年龄缘故而错过,不免遗憾未能亲临和感受到的那种红的让人眼疼的“红宝书”在四处飘荡。


现在这本‘宝书’ 只能在网络上和收藏者的手中“淘到”。据说,有的版本能卖到几百元。随着当时墙上到处粉刷的标语“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决定了社会体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慢慢的开始反思了。


那本曾经辉煌一时的《语录》和《毛选》虽然仍然陈列在领导们的书柜中,但其社会的热度却渐渐冷却下来。人们开始在“拨乱反正”后反思了,随着思想的逐渐复苏,随着“解放思想”后的“实事求是”,人们开始在‘伤痕’中开始疗伤了。于是,70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开始了。并且,随着“伤痕文学”的开始,继而引发了80年代全民文学、全民诗歌的读书盛世。

 


 从《语文》开始


我没跟上学习《毛选》和《语录》。历史把我们留在80年代,让我们好好学习。


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是的,生于70后早期的人大多就赶上了这“第一个春天”,我们就在那时候,在灿烂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下走进学校,从此开始茁壮成长,天天向上。那时候,小学生有个很有意思的顺口溜,一二三,都坐端;四五六,手背后;七八九,往前瞅。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的纪律下开始了心灵的阳光雨润。新鲜的校园生活,有趣的课文知识,回想起来也是一种乐趣,只有考试的时候才知道上学也不是件好玩的事情。



一切从这里开始,从汉语拼音开始,从生字表开始,从我们读的第一本书《语文》开始,开始了一生读书的历史。它是我们读到的第一本“名著”。因此,我要说的《读书的变迁》就从《语文》开始。现在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怀旧的帖子,其中的《语文》课本的封面或者插图都让人格外熟悉,读着一些老文章中的经典片段还是忍不住亲切异常,不胜感慨。回想其课文中的“主人翁“们: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挨打受气的凡卡;上学迟到却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小弗朗西斯科(都德的《最后一课》);充满父子情爱的徐立奥(《小抄写员》);穿过月台的父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等, 还有那些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子曰和绝句,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段让人头疼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等等。


那些经典的课文带来多少美好的回忆,每当看到这些记忆深处的那些文字,心里就默然流淌着一种温情,一种感动。儿时的记忆,幸福的小学时光都历历在目,对于今天日益浮躁的我们,心灵上就多了些宁静,多了些真诚。尽管当时课本的页脚总是卷的像层层波浪,就在这样皱巴巴像烂布片的课本中竟然开始了一生的读书和学习之路,感谢《语文》书,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往期栏目回看



  •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13838750835  

责任编辑:魏新征  13782012147  

            王文建  13603419820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13782088068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