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201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人第二轮名单(相关专业)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根据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2017年增选报送材料将在3月31日截止。经过资格审查和形式验收,于2017年04月21日,公布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计533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农业学部58人,医药卫生学部67人,工程管理学部40人。
之后进入资格审查和公布有效候选人阶段,现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审阅材料、专业组评审、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共计205位。从第一轮候选人评审到第二轮,自533人压缩到205人,保留比例仅为38%,可见评选标准之严苛。7月31日,受理投诉信截止,对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进行投诉调查。10月最后1周,各学部组织第二轮评审。再经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投票终选、主席团审议,确定当选院士名单。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对候选人的投诉意见,致信中国工程院增选工作办公室进行反映,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现把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中与我们相关的专业:海洋水产、水声工程、地质勘查、船舶工程、信息电子、水利水电、水工结构、港口航道、岩土工程、河口动力、摄影测量、生态环境、航天运载等的第二轮增选候选人公布如下(按照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
第二轮增选候选人中与我们相关的人员,涉及了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工程管理学部等七个学部,共计26名,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涉及人员最多为8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也有6人人围,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仅1人入围。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何琳:1957年11月出生,水声工程专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组织开展了“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展;由院士提名。
2、徐青:1960年10月出生,船舶设计制造专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研究员;先后组织完成了20多项重点型号或系统产品的研究设计,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由院士提名。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3、邓中亮:1965年9月出生,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通信、导航与微纳系统实验室主任;一直致力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卫星导航定位、多媒体通信、微电子设计、MEMS等研究,致力导航位置服务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带领团队建设了世界首个“羲和”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平台,2016年6月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由院士提名。
4、蒋亚东:1964年2月出生,传感器技术专业,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电子材料及器件、敏感材料及传感器、光电材料及器件等,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由院士提名。
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5、郭旭升:1965年4月出生,油气资源与勘探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总经理;2014年1月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由院士提名。
6、姜伟:1955年11月出生,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工程专业,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海洋石油高效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由院士提名。
7、李文昌:1962年4月出生,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专业,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质找矿、矿床勘查评价、地质科学研究和重大地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2013年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院士提名。
8、林君:1954年7月出生,地质与矿产探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注重地球物理、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在海底探测仪器、资源探查仪器、工程与环境物探仪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多项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和开拓性工作;近5年来,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教育部和吉林省科技进步奖6项;由院士提名。
9、毛景文:1956年12月出生,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专业,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副所长、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提出了地幔流体成矿的模型和鉴别标志,提出了一些区带成矿动力学模型,对找矿提供了新思路;2001年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由院士提名。
10、张来斌:1961年9月出生,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由院士提名。
四、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1、陈军:1956年10月出生,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专业,现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十余项基础研究类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03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9月获得中组部、人事部等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由院士提名。
12、邓铭江:1960年6月出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总工程师;他提出的治水理念、思路、模式,对于干旱区科学治水发挥了积极指导作用,在全国水利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由院士、中国科协提名。
13、顾冲时:1962年11月出生,水工结构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教育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专门从事水工结构安全监控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大坝安全监测、安全分析、反馈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由院士提名。
14、孔宪京:1952年1月出生,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在土石坝原、模型的动力试验技术、信号测试与处理技术、筑坝材料的变形与强度特性、高土石坝和核电厂构筑物数值分析与抗震设计理论及安全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由院士提名。
15、李华军:1962年2月出生,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及其安全防灾关键技术研究,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由院士提名。
16、刘汉龙:1964年3月出生,岩土工程专业,现任重庆大学副校长;10次担任力学与岩土工程国际性学术大会主席和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由院士提名。
17、许唯临:1963年10月出生,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现任四川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工程水力学科研和教学工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院士提名。
18、张建民:1960年3月出生,岩土工程专业,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在土动力学若干基本理论以及结构与土体系统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和测试技术诸方面取得新成果,获准和公开发明专利25项,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由院士提名。
五、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19、高吉喜:1964年3月出生,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先后参与、主持完成了30多项科研项目研究2001年被聘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批试点创新基地首席专家。2003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由院士提名。
20、贺泓:1965年1月出生,大气污染防治专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作为“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的首席科学家,致力于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由院士提名。
21、蒋兴伟:1959年3月出生,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是我国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的创造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洋卫星的研究工作,参与主持的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获得部级一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民用遥感应用系统获国家级特等奖,滩涂环境遥感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军队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院士提名。
六、农业学部
22、包振民:1961年12月出生,水产养殖专业,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扇贝的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中构建了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贝类GISH分析技术和标准SSR位点种质鉴定技术,建立了我国扇贝的良种培育体系,2005年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由院士提名。
23、刘少军:1962年7月出生,水产养殖专业,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以来对远缘杂交鱼和多倍体鱼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远缘杂交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工作,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院士提名。
24、张国范:1954年4月出生,水产养殖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在贝类品种培育、贝类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贝类选择育种理论和贝类基因组四大领域均有创新性成果,全国贝类学会理事长,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12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由院士提名。
七、工程管理学部
25、杨宏:1963年11月出生,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专业,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员;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先后参加了中国载人飞船11年进程中的全部方案设计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历任载人飞船总体室副主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等职务,2016年荣获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由院士提名。
26、朱石坚:1955年3月出生,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专业,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潜艇振动噪声控制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线谱控制方法,在舰艇减振降噪理论和技术研究、舰船装备保障工程管理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由院士提名。
■公示名单来自中国工程院
相关阅读推荐
评审公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2017年度试点单位评审结果的公示
项目公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2017第二批)申报项目揭示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