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史话▏“南海Ⅰ号”考古发现与整体打捞的故事始末

2017-09-22 溪流 溪流之海洋人生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先来看一段视频,再来开启本文的阅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306n72pd&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南海Ⅰ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此后试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从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从船体造型该船始发港口可以肯定是来自福建的泉州。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故事始末。

“南海Ⅰ号”仿真复原图

“南海Ⅰ号”——歪打正着的发现

1987年,一家专门从事商业打捞的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依据荷兰航海图书馆的资料记载,打算打捞17世纪沉没在我国南海阳江海域属于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古船。报审后,我国同意它与广州救撈局联合进行探寻、打捞。可是,找了多日,那艘东印度公司的古船连个影子也没有,打捞人员却意外发现了一艘宋代商船,并从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专家意识到,这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遂依法叫停了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打捞。这艘引起世界瞩目的宋代古船被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命名为“南海Ⅰ号”。

令人惊奇的是,“南海Ⅰ号”虽然沉没海底将近千年,但整个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这艘古沉船的发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从发掘出来的文物和船体造型来看,该船始发港口为福建泉州。

考古队员在水下作业

“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及研究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2000年,我国考古部门对“南海Ⅰ号”正式展开调查。2001年4冃,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初步推算“南海Ⅰ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的。

“南海Ⅰ号”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持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为展现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采,广东省决定建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7年1月16曰,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12月21曰,“南海Ⅰ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曰上午10时,“南海Ⅰ号”出水仪式在打捞现场举行。12月28曰下午3时,被打捞出水的“南海Ⅰ号”正式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安家。整体打捞一艘偌大的古沉船,这在世界上是首创。

一些考古专家表示:“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自2013年11月启动,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和文物得以重见天光,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15年1月28日,“南海Ⅰ号”整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南海Ⅰ号”的整体出水时刻

南海一号上载有那些宝物

有考古专家指出:“海底长期堆积起来的人类文化遗存丰厚, 比大陆上任何时代存在的遗存都要多。每一艘沉船,都相当于我们陆地考古的一个遗址,是一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标本, 通过对有关信息的捕捉,可以充分揭示那个时代的海上贸易方式,再现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 这是文献资料所不能代替的。这或许就是水下考古的终极意义所在。”专家的概括确实不错,那么,我们在“南海Ⅰ号”上发现了那些重要文物呢?概括一下有四类。

瓷器:其数量之大、品级之高世所罕见。数万件宋瓷汇集了德化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那些极具异域风格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被认为是依海外客商要求专门设计、制作的产品。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南海Ⅰ号”上出水的瓷器惊叹不已:“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硏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金器:金器是“南海Ⅰ号”上出水的文物中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主要有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这些金器,光泽如新,闪闪发亮,统一的特点是粗大。例如: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有余。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看来也是接受海外订单“量身定制”的东西。

铜钱:考古人员在“南海I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多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这么多的货币表明了当时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货币是当时“海上丝路”的通行货币。

铁器:经过800多年的海水浸泡,“南海Ⅰ号”舱里的铁器已经面目全非,依稀可辨的有铁锅和铁钉两类。铁锅跟海水发生化学反应后,变成了一摞摞的铁疙瘩;铁钉个体长20多厘米,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这说明宋代的冶铁铸造技术领先于世界,能满足海上丝绸之路一些国家的需求。那时,广东是铁制品的盛产地。

考古人员在悉心清理表层凝结物

“南海一号”的财富价值

满载着6~8万件且多数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这艘古船,到底价值几何,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事,并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有人把“南海Ⅰ号”比喻为“海上敦煌”,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认为,“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文物总数超过敦煌莫高窟的数量。为此,黄伟宗教授在广东阳江考察时写下了“海上敦煌在阳江”七个字。

于是,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南海Ⅰ号”可以媲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得到了考苦界专家的质疑。考古学界前辈石兴邦先生认为,“南海一号”文物及考古价值可媲美秦兵马俑的说法并不恰当。首先,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两者在考古价值上各有千秋,拿它们作比较是不科学也不恰当的。其次,“南海Ⅰ号”属于海底考古,秦兵马俑为帝王陵考古,两者属不同范畴,不能类比。

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文物是有形的,相对容易发掘的,但更重要的是隐含的文化信息,“南海Ⅰ号”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说,最有价值的不是船上的一两件物品,而是整体的沉船。从“南海一号”出水的一些文物中,清晰地看到南宋时期平民生活的历史,看到了中国古代远洋贸易的历史,这些文物是从历史书外走出的鲜活物证。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南海Ⅰ号’出水文物中有一小片竹篾席,它有多少价值?我看是无价,它比‘南海Ⅰ号’上出水的一些金器要宝贵得多,文物价值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对于考古专家们而言,“南海Ⅰ号”的估价,怎一个“钱”字了得?

“南海Ⅰ号”出水的部分文物

“南海Ⅰ号”古沉船的成功打捞,开创了世界先例,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跨进世界先进行列。而这一次中国南海的打捞,让湮没八百多年的历史文物,连同昔日的沧桑与华彩、磨难与辉煌,连同漫长而曲折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穿透千百年时光,铭记于中华民族恢宏的史册上。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推荐

海测史话▏我国海洋测绘教育的激荡岁月

征文作品▏孙毅:南海一梦

海洋史话▏日本“海沟”号深海探测器的失踪之谜

海洋史话▏深海潜水器:最早是个金属球

历史回眸▏中国海军打捞“阿波丸”号纪实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