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远的怀念▏你是这样的人--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组稿/溪流


2018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的日子。伟大的人格是超越时空的,尽管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42周年了,但广大人民群众仍然在怀念着他,亲切自然,斯人如在眼前。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仁爱、牺牲和宽容等。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年的总理任期,他理想坚定,高风亮节,功勋卓著,虚怀若谷。临终前,他要求把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在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周恩来

长久以来,人们对周总理的纪念从不曾停歇。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周恩来总理道德观之纯美,同样为世界人民所钦佩。戴高乐总统临终前,还在为未能访华、未能会晤周恩来而遗憾终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则认为,“儒雅之士所具有的个人素质,赋予周恩来以超人的品德”;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把同周恩来会面引为一生最大的幸事,他说:“周总理的人品,早已有了国际性的定评,在周恩来面前,竟无法不感觉到自己是个野蛮人。”

1月8日,是我们不能忘怀的日子——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2周年纪念日。有人说,只有近距离感受到的伟大才可称其为真正的伟大———光环褪尽,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后,伟人所折射的人性光辉才是最震撼、最持久的一种力量。为此,我们为您整理了周总理与人民之间的平凡故事,从中让我们读懂周总理伟大又平凡的一生。

周总理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周总理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多年来周总理的工作生活作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他早已成为许多共产党员家庭树立家规、教育子女的不变楷模。 

曾在周总理手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多年的刘仲芳就是其中的代表。建国前夕的一天,刘仲芳进京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汇报结束后,他想请总理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题字留念。于是,周恩来就在一个蓝色塑料皮本子的首页写下了“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不畏困难、严于律己、坚定信仰、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勇于担当,赠与刘仲芳同志共勉之”的字样。

“总理是我心目中的圣人,”卢晓这样说,“所谓圣人就是具有神圣使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德才出众的人,是让大家发自内心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1955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图为会议休息时他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

上个世纪50年代,黄河河南南段洪水暴涨,冲歪了郑州一座铁路桥。紧急情况下百姓们群策群力想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上万人用绳子拉纤,把桥墩拉正。经请示国务院同意后,决定一试。拉纤那天,周恩来总理突然来到现场,顿时群情振奋,欢声雷动。周总理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完他脱下大衣,加入拉纤队伍。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包括总理在内的1万余名纤夫创造了奇迹,桥墩被拉正了!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后,周总理亲赴震区,到白家寨鼓励两位支书领导灾民生产自救

从不脱离群众的“人民好总理”

人们常说,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正是因为周总理从来就认为自己是群众中的一员,并且永远把群众的冷暖安危都当做心中的头等大事。 

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建立。活动现场,中国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安波之子刘嘉绥也讲述了父辈告诉自己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1961年,周总理在沈阳开会期间,突然想看京剧演员吴素秋的演出,但当时票已售罄。于是辽宁省委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动员买到票的观众延后观看演出,但总理听后坚决反对。于是在演出当天,周总理坐在剧场二楼狭小的灯光室内和两名陪同人员看完了演出。

过了几天,所有参会人员要在辽宁大厦的大厅观看演出。工作人员在观众席最前端摆放了一排沙发,想让周总理和其他年纪大的领导就坐。可周总理看到后马上说:“你们不能这样叫我脱离群众啊。”接着,他就站在沙发旁边,直到工作人员把沙发搬走换成普通的椅子,周总理才和大家一起坐下来。

开国海军大将肖劲光的女儿肖凯在发言中也提到了总理与自己一家的故事。

她回忆,当年自己正在上初中。一年国庆,在白天的检阅仪式结束后,父亲带着自己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那时,周总理正站在城楼上看着广场上欢庆的群众。让肖凯没想到的是,总理决定带着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六个孩子走到了人民群众当中,并且和大家手拉手一起边唱歌边跳集体舞。

“我当时几乎没有怎么跳,就看着周恩来总理。他从里到外活跃的心态,把我们年轻人热爱祖国的心全带动起来了。我们跟着周总理跳起来,简直是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了。”肖凯说。

小伙子,没关系,来!

195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到太原钢铁厂视察,热情地向正在忙碌的工人史悠国伸出了手。史悠国看着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周总理和蔼可亲地笑着说:“小伙子,没关系,来!”说着便紧紧握住史悠国的手,亲切询问有关情况。正是这样的握手,把周总理和他身后的党和国家与老百姓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61年4、5月间,周恩来在河北磁县农村召开座谈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

1958年的11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外宾参观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在公社食堂吃午饭时,周总理主动提出要和社员一起进餐,并强调只准四菜一汤。县委领导一再要求,周总理才同意增加一个荤菜。最后上桌的菜是:一碗豆芽、一碗菠菜、一碗芹菜炒肉、一碗木耳炒猪肝、一碗鱼、一碗豆腐汤。

就餐时,社员们都在等总理动筷。看到这个架势,周总理拿过社员的碗,一边往碗里夹荤菜一边说:“你们劳累辛苦,多吃点肉补身子。”然后,往自己碗里夹豆芽、菠菜。有的社员被感动得流下泪。周总理见状说:“我知道大家心情激动,我的心情更激动!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我这个勤务员,今天能和衣食父母同桌进餐,心情怎能不激动呢!”

离别前,总理叮嘱干部:“一定要把社员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视察,接见了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

人民受苦,我凭什么还神采奕奕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看到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他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居然还 “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1957年4月,周恩来在杭州梅家坞小学参观

除夕夜,给哨卡战士拜年

在中缅边境泸水县境内的片马镇,有一个著名的“风雪丫口”,至今流传着周恩来总理给哨卡战士拜年的故事。那是1964年除夕,哨所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执勤的战士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了一个熟悉和蔼的声音:“我是周恩来。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毛主席,给你们拜年!”这件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坚守着戍边卫国的使命。后来,国防部授予“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的称号,是对官兵再一次的鼓舞。

1968年3月7日,周总理亲切接见一等功臣陈武录

为了群众,宁肯迎风讲话

1966年,周恩来总理冒着余震亲临邢台地震灾区视察灾情,当时残雪未消风沙很大,周总理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青色呢子衣。细心的他发现群众是面对着西北风而坐,马上说:“起立!”“就地向后转!”“坐下!”刚开始大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周总理换个角度 是为了让群众背着风,而自己却绕过去迎着风向大家讲话

1963年2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苏州游园时,亲自清点随同人数并购买公园门票

世界上什么最大?

周总理当年的厨师讲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周总理每月都要查看当月的食品采购明细账,以便从中了解物价动态。一次,他看完账后问厨师:“世上什么最大?”厨师回答:“宇宙最大。”总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一摆手:“不对!宇宙算得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世上数眼皮最大!”厨师不解。总理风趣地说:“你想呀,眼皮这么呱哒一合,把整个世界和全宇宙的事物全挡住了,你说这眼皮有多大!”接着总理表情十分严肃地说:“我这个当总理的眼皮始终不敢合上!一合上,十亿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就全都看不到了。

周总理视察岗南水库工地

最后一句话,“我累了”

周总理生前最后两位秘书之一、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少将曾撰文回忆周总理生命最后几年许多鲜为人知的工作生活细节——其中有这样一组数字,周总理从1974年6月1日生病住院,到1976年1月8日病逝,587天里做过大小手术14次,平均40天做一次,其间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负责同志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次,召开会议40次……我累了!”是病榻上的周总理对纪东等身边工作人员说的最后一句话。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精神指引当代青年前进

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耿飚之孙耿巍说,他的祖父在谈起总理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贡献时曾说,我国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从大政方针到具体问题,无不倾注着总理的心血,我们能有这样的总理是万分幸运的,能直接在他手下工作更是莫大的光荣和幸福。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朱德外孙刘敏说:“爷爷在听到消息后老泪纵横,不顾年事已高,坚持要去北京医院和总理告别。站在总理床前,爷爷向周总理敬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军礼,他们几十年革命战友的情谊都凝聚在其中。” 

三天后,全国各地的许多百姓赶到了长安街道路两旁,来送总理最后一程。

耿巍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周爷爷离开时自己还小,但依然记得家里大人们带回来的黑纱、总理的黑白照片,还有那些日子里全家压抑的气氛。

母亲告诉耿巍,当年自己戴着黑纱,从阜成门外一路步行到天安门广场,路上都是前往广场的人流。那时的天安门前早已人山人海,“有作诗的,有演讲的,情绪激昂,广场上花圈堆积如山,还有工人师傅开来吊车把花圈往纪念碑上运”。 

那种气氛、那种情绪,那种场面,今天再高明的电影导演也无法还原。”耿巍说。

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伟大的外交家。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并享有崇高的国际威望。明天1月8日,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2周年的缅怀日,我们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年复一年为他洒下热泪,他的人格是超越时空的。

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永垂不朽!

■文章依据中国军网与中国青年报的相关内容综合编写。

相关阅读推荐

永恒的怀念▏周总理生命的最后600天

纪念日▏深切缅怀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国庆话题▏新中国的第一次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