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展示▏杨云: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前言
⒈选题背景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全球已经进入资源补给匮乏的瓶颈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人口数量增多,资源匮乏,环境破环严重,陆地空间紧张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如今,伴随经济发展与科技的飞快前进,我们能够利用的海洋资源的数目越来越多。利用海洋,发展海洋就成为了各国解决一系列问题强效的举措。进入本世纪,现代海洋的科技让我们由近海迈入深海,大洋,同时海洋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而实施,海洋经济因此得益从而发展迅速,毋庸置疑海洋经济早已变为了全球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重点。
发展海洋经济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新兴海洋科学技术,致力成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海洋的地位与被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背景下,全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然已经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发展,甚至越来越依赖于海洋经济,如果想获得长期稳定的人类发展,就必须促进海洋经济的同时保护海洋环境,使我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⒉研究目的及意义
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是相互依存关系,大力增长海洋经济必然会大量消耗海洋资源,破环海洋环境,同时海洋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如果毫无节制的破环,注定最后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保护具有战略意义。
本文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对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保护进行分析,对我国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致力于二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以我国政府及其海洋相关行政部门的角度,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建议及对策。提出提高全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理念,从政府做起,积极倡导宣传,加强国际海洋合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关注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实现“海洋强国”中国梦的关键,更是造福于当代,造福于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为解决我国海洋发展出谋划策,希望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完成海洋强国梦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一章 海洋经济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利用海洋空间进行的行为,类似的产业行为构成的集合属于当代海洋经济范围。海洋经济在我国出现于1978年。于1978年举办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经济学家许涤新等人提出建立的新学科中出现了海洋经济。在对国内外现有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海洋经济属于人类开采和维护海洋资源而构成的产业与相关行为活动的总称。
资源和产业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根本。资源作为经济的根本要素,其能否合理被开采和是否得到高效的分配都可以决定海洋经济的增长,同时丰富的资源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抑制。海洋产业是资源的价值实现,直接决定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了产业发展,也决定了经济的增长,产业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代表,海洋产业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
⒈ 海洋经济资源
海洋经济资源包括海洋经济活动必需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最主要的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海洋经济资源分为海洋经济自然资源和海洋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
⑴我国海洋经济自然资源
海洋经济的自然资源可以称之为海洋资源,指海上空间中现有并广布在海区内供人类开采的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石油大约有240亿吨,油气大约有70万平方公里,天然气大约有14万亿立方米。
①海洋水体资源
水体资源是大海的主体,即侠义的大海,一般是大海的连续水体;海上水体中心区域称作洋,边缘区域称作海,两者合为一体称作海洋。所以,不仅海水本身是很重要的海洋资源,也是其他资源赖以生存的载体。
②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水体以及陆地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有生命的活体和生活环境的总和。中国海生物的类别很多,有近20300种之多。海生物的类别有暖温性,暖水性和冷温性以及冷水性。
③海洋矿物资源
矿物就是由于地理原因而构成得天然化合物,有稳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海洋和大陆在演化上有相同的机制,但有不同的演化环境和地理因素,所以,海洋矿产资源与陆地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海洋矿物按照矿物成因和状况,可以分为砂矿、自生矿、海底固结岩矿等矿。
我国有大约50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同时我国有丰富的铜、煤、石灰石等矿物。我国在上个世纪发现了可燃冰。据推测,仅仅在我国南海就达到700亿吨油气,等于我国陆域油气量总共的一半。
④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指由临近海面高空与海中、海底形成的整体空间。伴随现在人类所必须面对得空间问题,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当代海洋空间的利用,已经由港口到海上,发展了许多种可能性。
我国海岸线长约一万八千公里,主管海疆总范围达354万平方千米 ,等于陆域范围得三分之一,还有五千多个多于五百平方米的岛,穿越了多个纬度,储存了大量的滩涂和海岛以及旅游资源。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⑵海洋经济社会资源
海洋得社会资源,包括社会为海洋经济活动提供的必需得要素。当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结合且发生一定得目标时,才能成为现实得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因此,社会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社会资源也分为以下四类:
①海洋经济的劳动者
海洋经济劳动者是海洋经济行为的主体,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点,同任意一样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都是一样的。不相同的是,海洋经济的劳动者具有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以及生产劳动的技能能够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学业侧重、术业专攻、是不同领域劳动者的区别要求。因此,看重海洋经济的增长,就必须强调劳动者的培养,为其增长供给相当总量的人才劳动者。
②海洋经济的资本
海洋经济资本泛指用于海洋经济活动的资金。因此,怎样为海洋经济的增长筹备经费,而且不失误地运用这些资金,确保其顺利地周转,是海洋经济管理主体必备的能力。
③海洋经济的科学技术
海洋科学是有关运动以及发生改变规律的理论。海洋技术是人类开采海上资源,从业海洋行为的经营、和工艺等专业的总称。基于科学与技术,通常把两类联系起来一起使用。其中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的重要位置。所以,加速增长现代经济,就需要优先提高科学技术。
④海洋经济的信息
信息是海洋经济的要素,由于它是生产力方式的引导力量。不理解信息掌握信息,就不能对海洋做出正确地判断,给出正确地结论,也就不能更好的使海洋经济增长,不利益海洋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海洋也是如此,所以,掌握正确地海洋信息并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⒉ 海洋产业
⑴海洋产业的含义
海洋产业就是能够开发生产与服务的行为,有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以及科研教育管理业。
⑵海洋产业的结构
海洋部门产业是应用部门分类法对海洋产业进行分类形成的海洋产业结构,以便于对海洋经济进行分类统计和管理。
①海洋三次产业结构
海洋三次产业是根据海洋产业顺序构成的,能够呈现海洋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随经济增长发生改变的规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品业和相关产业中的部门;海洋第二产业其中有海洋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部门;海洋第三产业包括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产业。产业部门结构和三次产业是彼此相通的,就是部门结构能够归类到三次产业中去,而三次产业也可以包含不同的产业部门。
②海洋地区产业结构
我国的海洋地区能够按照行政区来划分,可以分为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广西等共十一个沿海地的海洋结构。与各地区海洋资源状况相结合,海洋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可以用于各地区海洋经济水平比较。
⑶我国海洋产业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中国东部沿海的强大支柱,尤其在“十二五”以后,一大批经济带、区,、新区以及开发试验区的构成,更使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通过有规划得合理改变,相继得到改善。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2014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海洋产业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二产业开始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平稳。同时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
图1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构成
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海洋运输能力持续上升,有近二十个超过亿吨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七年稳定在世界第一的水平;海洋油气生产也已经属于大国范围,2010年我国的海洋油气产量第一次超越五千万吨油气数量,等于一个“海上大庆”;造船水平不断提高。船舶出口到全球近一百七十个国家;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捕捞也得到了提高。
如图2所示,根据2014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典型产业实现增值比2012年增长6.7%,占生产总值的41.8%,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仍占主导地位。
图2 2013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
海洋第一产业: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海洋渔业平稳发展,海洋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海水养殖及远洋渔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海水水产品量为3138.8万吨,比2012年增长3.5%。之中,海水养殖量继续上升,达到1739.2万吨,比2012年上升5.8%;而海洋捕捞产量略有下降,为1264.4万吨,比2012年降低0.2%;远洋捕捞产量明显提高,达135.2万吨,比2012年增长10.5%,见图3。
海洋第二产业: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海洋油气业持续平稳增长,海洋原油产量4541.1万吨,比2012年提高2.2%,海洋天然气117.6亿立方米,比2012年降低4.2%。2013年完成增加产值1648亿元,比2012 提高了0.1%。矿业资源由于规范了采矿法规,全年完成产值49亿元,比2012年提高13.7%。海洋盐业出现负增长,比2012年降低了8.1%。海洋化工基本平稳,完成总值908亿元,比2012年提高11.4%。生物产业稳定较快发展,电力业稳步发展,风电项目有序推进,海上利用业较快发展,见图3。
图3 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
海洋第三产业: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沿海港口生产形势平稳,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国际海洋运输低迷拖累和运力过剩等因素,我国航运业复苏仍需时日。交通运输完成总值5111亿元,比2012年提高了4.6%。沿海吞吐量756129万吨,比2012年提高了9.9%。滨海旅游业规模继续扩大,沿海地区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产品,海洋游轮游艇旅游发展步入新阶段。但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形式不容乐观,主要沿海城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3779.7万人次,比2012年减少769.3万人次;主要沿海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3.1亿美元,仅比2012年增长0、8%,见图3。
⒊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广,快速上升,增速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速,海洋产业高速增长高于行业一般水平。这样的走势和全球海洋经济增长走势具有一致性。
根据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资源需求提高,我国政府及时规划了合适的战略。在“十二五”中,发展海洋经济被列入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但是未归属于区域协调发展。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海洋经济第一次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名称单独列为一章。足以证明我国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
图4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
“十三五”规划关于我国海洋经济提出,更加壮大,优化海洋产业,发展远洋渔业,推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加速推进科学技术,推进智慧工程建设。
我国海洋经济总值快速增长。根据2014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海洋总值54313亿元,与2012年相比提高7.6%,全国涉海人员3514万人,比2012年多45.5万人。
如图4所示,海洋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尽管有所放缓,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依然保持相对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部门估算,2015年上半年海洋总值27303亿元,同期提高了6.94%。第一产业值1158亿元,同期提高2.8%;第二产业值11690亿元,同期提高5.3%;第三产业完成产值14455亿元,同期提高8.8%。
第二章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
⒈ 海洋环境的定义
海洋环境包括全球大范围的海和洋的总体。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环境也可以被认为属于海洋资源,所以也把其与有关环境统称为海洋资源环境。因此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⒉ 我国海洋地理区位
中国地处亚洲东面,紧邻太平洋西海岸同时背靠欧亚大地,且在中国陆域东面存在地理较好的不冻港,渔业资源丰富且海上交通方便,对中国海洋增速以及国际交流有好处。
我国临海有渤、黄、东、南海,都处于太平洋西面,地处边上,所以进行海上开采相对容易;我国大多发达省市多为沿海城市,为南北纵向发展方向,利于交通运输;同时我国与朝鲜半岛等隔海相望,暖湿气流比重大,同时海洋气流影响较小,有利于我国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环绕太平洋,从而水汽充沛,沿海城市气候湿润,环境总体较好,适于人类居住,利于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有利于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
⒊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
一般认为环境质量是确定环境优劣的一种标准。如图五所示,根据2014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海上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良好水平。
图5 海区海水水质评价结果
2013年中国第一类海水水质大约为中国海上总范围的百分之九十五。属于我国国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大体较好,主要目标情况保持平稳。海洋倾倒区的环境质量大体平稳,没有由于倾倒活动出现严重影响,近岸海域平均富营养化状况为轻度富营养。
但是,近海岸环境污染、海洋生境退化、自然灾害多发等状况依然突出,陆地排放压力大,近海岸局部污染情况突出;约百分之八十进行监督检测的河口、海湾等主要环境属于亚健康或不健康;赤潮出现情况以及总范围是最近五年的新低;局部岸段侵蚀程度加大。2013年,中国海难主要有风暴潮、海浪、海冰等,由图六可知,风暴潮导致经济减少153.96亿元,其中辽宁、江苏较少。
同时根据我国公布的《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海洋质量在2015年总体平稳,海水、沉积物状况较好,生物多样性基本平稳,海洋区划总体能够供给需求,赤潮灾害出现频率降低。可是,陆地近海污染情况严重,环境健康质量低下,海难状况仍然严重。
图6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情况
⑴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海水、沉积物情况基本良好,生物种类维持较好。2015年,我国的海域环境情况良好,第一类海水水质的面积大约为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之多,沉积物情况基本稳定。其他主要优势结构也没有明显改变。国家海洋环境区资源数量和种类也收到了很好得维护。
海洋区划可以供给需求,其他地区环境质量趋于平稳。海上倾泄区环境质量维持练好,海上油气区海水状况以及沉积物情况大体满足功能区划的要求,没有对周围海洋环境和海上活动造成显著影响;着重监督检测的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区水体质量情况基本稳定,海水养殖区的水体情况保持良好,能够供给生产生活用量要求。赤潮情况下降。出现赤潮经统计35次,总共2809平方公里,比上年少了21次和约四千五百平方公里。
⑵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其他近海区域情况仍旧严重。2015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2.2%、1.7%、1.3%、2.1%;面积大于一百平方公里的四十四个大中型海湾,其中二十一个四季都有过劣于第四类海水的情况。
主要海洋环境系统质量情况差强人意。实施监督检查的河口、滩涂等主要海上环境百分之八十六都是亚健康或不健康结果。杭州湾呈现不健康状态;广西北海整体情况降低。
陆源入海污染居高不下。监督检测的77条重要河流中出现污染物总量高达近一千八百万吨。陆地排污到海的达标率依旧很低,监督检测的445个入海口达标率为百分之五十,相比上一年降低了百分之二。但是入海口靠近海的生态情况不容乐观,近百分之九十的的排污口水体质量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海洋环境风险仍然突出。东海依旧是赤潮高发的海域,出现数量为总体的百分之四十三;渤海总计面积最多,占总体百分之五十四之多。黄海出现绿潮状况是近5年来最多的,黄渤海海水入侵导致的土地盐化情况严重。
第三章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研究
⒈ 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资源在被开采的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呈现自身价值,同时转变成有效经济成分。环境是经济存在的前提,无论是经济的主要部分、还是次要部分,都与环境无法分割,海环境的改变会改变经济的发展状况。任意的经济行为全是开发资源的过程,环境对于产业的影响较大,经济产业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经济依赖环境,人类对资源的开发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证明经济增长需要环境。海洋的好坏能够对海洋经济起至关重要的影响,海洋属于自然资源,人为改变有非常大的约束。优越的环境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较强的保障,对海洋发展有好处。反之,海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同时,海洋经济又能够提高海洋环境的保护利用,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经济的升降,经济的升降反作用于海洋环境。因此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只有二者相互统一促进,才能维持良性循环。
⒉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⑴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
①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重不合理
2010年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增值比例为5:47:48,与之前比较有显著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有较大差距。
图7 2001-2010各海洋产业分布状况
图7为2001到2010年中国各海洋产业增值占总值的比例,如图所示,中国的海洋业依旧是传统业主导,海洋渔业、海洋运输和滨海旅游高达总产值百分之七十之多,新兴业只有约百分之十,而这一产业在世界的平均是百分之三十,中国与之相差巨大。新兴产业中,海洋油气和化工业即使一直都有增长,但比重很低;甚至其他几个新兴产业的比重更小。总体而言,中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层偏低,还属于资源耗费阶段,传统产业虽然比例很大,但是对于资源的依赖也大,而且经常造成资源的污染消耗,导致这样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②海洋产业分工不明确
中国临海省市经济增长不平衡,增长幅度差距明显,且有关职能部门责任划分模糊,导致结构混乱,责任不明。其次我国各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与其他省市沟通较少,导致各省市之间发展海洋产业经济不平衡合理,由于海洋是一个整体,各省市的海洋发展必然会影响海洋的整体发展,制约我国的海洋发展。
⑵海洋环境破环严重,海洋灾害频发
①陆域排污污染严重
与陆域比较而言,海洋生态更加脆弱,且损坏后不容易复原。目前我国如大连湾、辽河口等,破坏相对严重。根据《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呈现当年中国近海岸水质下降、环境破坏、灾害频发一系列问题仍严重,约1.9万平方千米面积出现了重度富营养化,百分之八十一进行的检测的河口、海湾主要海洋生态环境也属于亚健康或不健康。
②海洋石油开发
我国海洋石油储存量数量巨大,随着石油探测的发展,有些钻井或采油机器,人为把很多的废物或含油污倾倒到海域,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了恶劣后果。海洋石油开发对整体形成损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生活垃圾、生产垃圾以及油类污染物倾倒到海洋。
▲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
▲人为和自然产生垃圾、油类污物排入大海。
石油由于各种原因排入大海以后,就对生物有非常恶劣之后果。由于海洋里非常多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了,导致油会在海面形成粘膜,粘膜会使海洋和空气分离,就会造成海洋水体缺氧,最终海洋中很多生物就会由于缺氧窒息而死。石油进入海洋对幼鱼和鱼卵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在被石油污染的水体中孵化的鱼体会扭曲,同时由于油类粘膜会黏住很多鱼卵和幼鱼令它们死亡;而且油类污染物会让经济鱼类和贝类等海产品散发臭味,成年的鱼类与贝类由于长时间生存在被油类破坏的水体中,本身会聚集很多有害物质,如果人类食用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
③海洋灾害严重
我国是海洋大国,但也是海难频发的国家其一,各年由于各种海难所形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我国天然灾害总和百分之十。近几年,由于含有高营养的污水水体排入海洋,造成我国近海赤潮数量增加,使养殖业承受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使海洋环境破坏严重。总结我国赤潮基本有以下特征:出现数量变多,时间增长,范围扩大、损失巨大。1970年到1980年我国出现赤潮次数为84,90年代突增到数量为262,进入本世纪的十年就出现了833次,单就2003年出现就高达119次,造成经济损失近四千三百万元。频繁的海难不光危害我们的人身安全,更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⑶海洋科研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①科研人员数量少
我国海洋科技研发力量弱,在美国,海洋研发的人员数量有总数的五分之三,而在我国,到2008年为止,技术人才也才只有1.24万,比重仅占O.46%,与发达国家相差巨大。同时海洋人才比重失衡,首先分类比例失调,我国136个海科机构中有94个针对基础科研,34个关于海土技术,有关信息的只有8个;其次地区比例失调,科研人员大多聚集在北上广,相比之下河北与广西这些地区只有很少人才。这样的状况就会使经济增长失调、差距严重,从而使经济增长不能持续有效。
①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的主要海洋产业技术和发达国家的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深海采矿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距离,海洋监测与海洋预报也不久建立,海洋资源的利用缺乏创新性,导致我国海洋自主创新的停滞不前。
③海洋科技产业化进程缓慢且水平低
首先中国海洋经济是传统业为主要,创新发展迟缓,科研水平较低;其次新型业缓慢,研究经费缺乏和缺少人才导致开发技术难上加难,造成中国创新产业化缓慢。
我国创新业在海上经济中比例很低,且创新体系发展迟缓,造成创新产业化低下,所以我国海洋经济还是严重依靠环境,尤其近几年由于开发的严重,导致海洋达到海洋承载的最大限度,更加约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前进。
⑷海洋管理体制分散,缺乏统筹力度
2013年,国务院政府重建了我国海洋局,推动了海洋统一执法。这样虽然有利于减少海上执法的成本,也可以增加执法效果,令我国海洋经济有了保护。但是由于海洋问题的复杂性,当前我国海洋领域仍有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战略指导。
我国的沿海区域较多,且各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宗旨都是以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国家综合利益。各地区近年来加快综合经济发展,城市工业化加快,导致海洋环境破环严重,海上灾害频发,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明显,因为大海是一个整体,各地区的好坏必然会影响我国的整体,导致中国海洋经济问题增多。所以,如何使各省各地区相互协调来加强中国海洋的统一增速当前急需解决。
⑸海洋立法不足
①缺乏综合性的海洋法律体系
即使中国近年来非常看重海洋,开始完善有关方面相关条例,但是相关海洋法还是有很多问题。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这样的法律,只是有针对保护的相关规定,但是没有其他综合的解决相关问题。
②海洋立法滞后,缺乏相关标准
中国海洋法和欧洲国家相比明显滞后且缺少有关标准。立法法案应具有预先性和超越性,与科技相结合,维护与监督发展。当前我国立法还没有与海洋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预测海洋发展,导致海洋立法滞后。
③海洋立法对执法考虑不周
我国目前的海洋立法没有明确规定海洋执法的主体,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导致出现不是一个海洋问题出现多个执法主体,就是有的海洋问题一个执法主体都没有,就造成了我国海洋问题解决的效率低下,积压问题越来越多。或者有些难解决的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一直拖延,再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执法主体的责任,导致责任不明,各部门没有责任意识,造成经济增长的缓慢。
由于目前我国法律的不完善,导致许多部门或者个人利用法律漏洞,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破环环境,形成不可逆的损坏,长期以往,势必会令其灾害更加加剧,经济停滞不前,二者失去平衡。
【作者简介】杨云,女,1994年出生于内蒙古,蒙古族,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牧场建设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本科就读于大连海洋大学行政管理(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专业,热爱海洋学科,海洋文化,海洋产业;现在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工作,主要参与了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模式相关研究。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