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史回眸▏一次被遗忘的战斗:中英珠江口海战

溪流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如果不是2008年一名英国老水手的去世,世人也许根本会忘了曾经发生过这场战斗。在这名叫做戈登·克莱佛的前英国海军军人葬礼公告中,特别提到他是一名“1953年珍珠河事件中的英雄”,曾经在中国战舰的炮火下主动接管指挥权,将座舰带回香港水域,而此时舰上人员已经阵亡过半了,而他因此被授予一枚不列颠帝国奖章(BEM)。

不列颠帝国奖章(BEM)

1953年,中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战斗,看起来中国方面还占了上风,这件事我们怎么好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珍珠河”又在何处出于对这一战斗的好奇,作者开始了对于所谓“珍珠河事件”的调查。那么,这是怎样一场战斗呢?我们首先确定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原来所谓“珍珠河”,不过是“珠江”的意译。这次事件发生于1953年9月9日,英国皇家海军1323号炮艇在珠江口和中国海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克莱佛的那枚不列颠帝国奖章,便是在这个时候获得的。

幸运的是,英国人有写大百科全书的传统,喜欢做记录。所以,在尘封的英国海军档案中,我们的确找到了这次战斗的详细记录,而且还获得了战斗前后拍摄的照片。而循着这条线索,我国相关档案中的蛛丝马迹也渐渐浮出水面。这些资料,为我们还原了人民海军初创时期一次鲜为人知的作战历程。

话说在1951年格鲁达斯少将开始担任驻香港英军司令就真碰上了这种场面。此时,英军在香港的力量有所削弱。这首先是和实力变化有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海军力量一直在走下坡路,主力战舰纷纷退役,人员减少,渐渐没了当年的豪横,远东舰队也受此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后,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便离开香港,集中于东北亚活动,连香港驻防的英军部队也抽出了一个旅到朝鲜参战。

开始英国人没把这一仗当回事儿,临走的时候英军旅长还专门定制了一支带双龙戏宝珠图案的专用手枪,结果连这支枪都成了志愿军566团团长朱彪的战利品。于是,远东舰队主力也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呆在朝鲜回不来了;而偏偏1953年英美还合谋在伊朗发动了政变,善后和震慑都需要海军进行,又抽调了一批舰只前往。

国民党海军方面,在1953年的时候,由于失去了海南岛已经从华南沿海地区销声匿迹,在这里能够看到的舰艇通常属于两支较为常见的海军力量。一支是以香港为基地的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中国支队的舰只,另一支则是中国人民海军南海舰队的舰只。当然,此时的这支海军部队在 1955年前还不叫南海舰队,而被称作“中南军区海军部队”,其实是一回事。当然,从规模上来说,两军完全不成比例,那时候的南海舰队,全部舰只的吨位加起来,只怕还比不上英军一艘巡洋舰。

驻港英军HDML炮艇

从格鲁达斯将军就任以来,香港的英国皇家海军总的来说不甚活跃。这不仅仅由于兵力不足,也因为这时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有难言的默契——英国需要保持这块殖民地,而中国希望香港成为突破西方国家封锁的一个窗口。双方都不希望在这里大打出手,尽管如此,小规模的较量和对抗一直不断,说来辛酸,那个时代中国海军根本不具备到南沙和西沙活动的能力,因此较量的地点通常会一直延伸进珠江口里面。

这种对抗的过程中,英军有一支部队非常活跃,便是英国驻香港的本土部队——香港皇家海军防卫巡逻队(Harbour Defence Sqd.),这支部队的主要装备是 HDML型高速炮艇,航速快、吃水浅,适合于内河行动,英军经常将 它们派往大陆附近执行任务。

戈登·克莱佛(右)在香港服役期间和他的战友合影

这种行动显然让刚成立的人民海军十分恼火,双方的接触难免带有火花。一名曾在该部队 HDML1329号炮艇上服役的前水兵D·约翰曾这样回忆这样一次出航:“当我们从大澳出发向西航进的时候,地面雷达站传来信号,称有一只‘鼬’(当时英军对中国海军舰艇的代称)在附近。问题是这个情报不太准,他们给出的坐标显示‘鼬’是在大屿山方向行驶,和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1953年9月9日,驻港英军炮艇 HDML1323号从大澳锚地出发,前往珠江口方向,它的艇员们想不到,这一天会使他们终生难忘——对于活下来的人来说1953年9月9日,中南军区海军炮舰“勇敢”号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面训练时遭遇越界的驻港英军的“HDML1323”号炮艇,在警告无效后,该舰向炮艇开火,并将炮艇击成重伤,侥幸逃回基地。这场冲突史称“中英珠江口海战”。

据回忆,保罗·吉福德船长根据雷达给出的信息指挥1329号炮艇转向另一侧行驶,但刚过了几分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突然惊愕地发现,一艘中共的炮舰突然出现在距离据英舰15米范围内。幸运的是我们的两个炮手久经训练,迅速将炮口指向左舷对方出现的地方,而当对方打开它的探照灯发现我们时,这种严阵以待的架势一定给了对方深刻的印象,因此它迅速转入沉沉的夜色之中,不再被看到。

驻港英军炮艇

驻港英军炮艇 HDML1323号属于英国在二战中大批量建造的HDML型摩托化港湾炮艇,用于近海巡逻和港湾防御的小型军舰,木质艇壳,机动性强,火力凶猛。战时该艇在皇家澳大利亚海军(RAN)服役,主要任务是在达尔文港和荷属几内亚执行海岸警戒和扫雷任务。战后,该艇被缺乏小型舰艇的英国远东舰队租借,用于香港的防务。

这种HDML炮艇采用木质艇身,排水量不到100吨,长22米,宽4.83米,艇上装备柴油主机两台,总功率544马力,双轴双桨,航速12~16节。该艇的驾驶舱舱壁和舷窗可以嵌入装甲板,有一定防御能力,而指挥台则设在驾驶室顶部,是露天的,它的桅杆颇有特色,是单桅但必要时可以改为双桅杆——据说是为了改善其续航力低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挂帆行驶。该艇的武备相当充分,舰首设有一门带装甲防盾的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这种武器英军各舰多有使用,俗称乒乓炮。其后部装备一门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驾驶台两侧则各布置有并联刘易斯式机枪两挺。此外,在海上行动时还可以携带6枚反潜深水炸弹。考虑到其吨位,这种武器配置相当充分。

所以HDML艇属于一种袖珍轻型但具有相当火力和机动性的舰只,虽然不起眼,却可以完成多种任务。中国国民党海军在战后曾接收了8艘这种型号的炮艇,作为巡防艇使用,分别命名为防一至防八,其中防三和防八两艇于大陈防卫作战中损毁。

参加珠江口海战时的勇敢号

而我军“勇敢”号战舰原属美国LCI型步兵登陆艇LCI-632,1944年3月15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新泽西造船公司开工,6月9日下水,6月17日竣工。1947年4月28日在青岛被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联荣”。起先编入运输舰队,后编入海防第二舰队,1949年4月23日林遵率部分海防第二舰队军舰起义的行动中该舰不愿起义,随“永嘉”等舰一起向吴淞口突围成功。1949年7月该舰被调往广州黄埔,10月14日解放军进驻广州,该舰率领第四巡防艇队所属舰艇退往澳门。

经中国共产党上海局策反委员会策动和组织,该舰舰员李振华等人于10月26日发动起义,成功控制该舰从澳门起锚返回广州,加入解放军。编入广东省军区江防司令部,更名“勇敢”,后编入中南军区海军,定舷号“3-141”,加装武器被改装成炮舰使用。

从大澳方向驶向珠江口的驻港英军炮艇

在1953年9月前,两军之间的对抗,仅限于相互试探和威胁,还没有到动手的地步。在那些日子里,英军得到的命令是不得到准将一级的批准不得擅自射击,因此一旦对方开火,理论上还要向香港请示才能还击

对于这次出航和交战的经过,根据澳洲海权中心的纪录是这样的:“在1953年9月9日,ML1323号炮艇在香港以西方向执行巡逻任务时,于珠江口遭到一艘中国炮舰的攻击。在这次交锋中,该艇始终为对方不断的炮弹和子弹所覆盖,艇长和几乎半数船员被击毙。

值得注意的是,该艇从血战中幸存下来的船员通过紧急修理控制住了军舰,并将这艘伤痕累累的炮艇驶回大澳锚地。他们撤退到大屿山的时候,才得到后方的支援。香港英国皇家海军部队闻讯后,迅即派出驱逐舰“康科德”号从将军澳锚地赶去提供更进一步的增援,以协助其阻击追敌。

在战斗中共有6名皇家海军人员和1名香港皇家防卫部队成员被击毙。从描述来看,双方的战斗规模不大,但英方明显吃了亏,而事件的经过描述得含糊不清。比如中方是一艘什么样的军舰,为什么朝 HDML1323号开火等,都没有给出符合逻辑的说法。

在香港英军1323号艇的存档记录中,也有这次战斗的简短叙述,称“1323艇在香港以西停船检查一艘可疑船只的时候,一艘中国登陆舰从广州方向迎面驶来。当1323艇试图靠近登陆舰并拍摄照片时,登陆舰命令ML1323停船。这个命令被忽视了,并导致登陆舰开火。7 人被击毙,幸存者全部负伤。

这里面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登陆舰在海军中是典型被保护的目标,美国人戏称为“大型慢速靶标”的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克莱佛的战友,当时也在艇上的约翰·H·弗雷明上士2002年所写《HDML1323秘话》一书中,对此战有着更加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于双方交火的起因和责任,也有春秋笔法的分析。

他是这样描述的:“出事的时候,正是中国对香港态度颇为微妙的时刻,在上一个月有4艘英国轮船遭到过中国方面炮舰的攻击。我们的船装备有一门6磅炮,而且此后的调查声称我艇是在国际水域活动,但是船上的最高指挥官G·梅里曼中尉,一个南非人,却有着喜欢挑衅中国人的名声。

炮艇穿过青州和大屿山之间向西行进。克莱佛曾经在事件发生后50周年召集健在的战友举行过一次纪念活动,他们几乎都记得到达珠江口后,当时艇上有人在不断对过往船只拍照,因此这次出行很可能带着海军方面的情报搜集任务。他们在对一艘帆船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一艘炮舰顺流而下,朝他们驶来,可以看到对方舰上飘扬着中国人民海军的旗帜。尽管此时因为朝鲜战争刚刚进入停火状态,英军方面有命令要求避免各种冲突,但梅里曼中尉却下达了一个“迎上去”的命令,全艇人员都进入了战位,克莱佛进入了前方40 毫米炮的防盾后方,只要一声“站炮位”的命令便可进入战斗状态。

HDML1323号快艇三面图

双方的距离在迅速缩短,梅里曼中尉用一架带大号望远镜的照相机对着中国军舰开始猛烈拍照。他的这个行为很快激怒了中国人,英军官兵们目瞪口呆地看到中国军舰上悬起了一面国际通用的K字信号旗——请你舰停船接受检查。

英军对于此战中谁先开火的描述还算比较客观,称中方为了表达要求1323号艇停航接受检查的严肃性,先打了一排小口径炮弹。这排炮弹显然是意图警告,而不是对着英国炮艇打的。梅里曼中尉的回答是不予理睬,立即率艇掉头并增速,试图以最高速脱离。这时,中国海军的大口径炮弹打了过来。

第一发命中的大口径炮弹击穿了英国炮艇的机舱,在左舷留下一个大洞但没有爆炸。没想到中国海军如此凶猛的英军官兵本来还有几个站在露天,见此情景纷纷逃向驾驶室,那里多少有一点儿装甲防护。

一片混乱中克莱佛比较镇定,他冲进机舱检查被击伤的部位,发现那枚没有爆炸的炮弹正躺在甲板上。克莱佛咬着牙把这颗滚烫的炮弹抛入了海中。随后,梅里曼中尉下令“站炮位还击”。几乎在同时,中国炮舰上的机关炮横扫了1323号炮艇的木质船壳,摧毁了电台。一颗炮弹摧毁了舰桥并重创了正在那里指挥的梅里曼中尉,切断了他的双腿和右臂。梅里曼高呼求援,要求船员给他拿吗啡来镇痛。但是当克莱佛好不容易打开军舰上的急救箱,却发现这位倒霉的舰长早已将其当成了储物箱,里面放了一台六分仪和一些文件,却完全没有药物的踪影,梅里曼中尉在归途中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

这时,中国海军的炮弹还在不断发射,击毙了躲在驾驶舱中的所有英国水兵,艇首40毫米博福斯炮的弹药箱被击中殉爆,该艇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中国海军的炮弹和机枪不断命中,在几分钟里便有6名英军战死,其中包括1名皇家香港防卫队临时抽调上艇的会计高佛上尉。5 人在战斗中负伤,该艇的机舱燃起了大火。

克莱佛之所以后来被称作英雄便是因为此时的表现。他设法扑灭了在轮机舱燃烧起来的火灾,并设法打开一块甲板来修复电信线路,随后努力试图与香港当局设在外岛上的警署哨所取得联系——这应该是1323号艇离得最近的友军。

此时,两架正在附近空域进行训练的英军“蚊”式战斗轰炸机注意到这边海面上发生了战斗,并有己方舰只负伤,于是匆忙赶来支援。不过,因为这两架飞机在进行训练,并没有携带武器,所以它们能做的只能是作出俯冲轰炸的架势来,试图吸引中方火力,掩护1323号撤离。

此时,克莱佛接管了驾驶室,1323艇狼狈地撤向大澳锚地。发动机已经损坏,而上层舰桥上流下来的鲜血还在不断滴落。克莱佛下令两名没有受伤的同事斯托克斯·米尼尔和克拉克协助自己。他们努力把速度降下来,以免“瘸腿”的发动机雪上加霜。

战后一片狼藉的HDML1323号炮艇

这时风力开始增加,浪涌也随之加大,但在克莱佛的努力之下,1323艇尽量靠近海岸行驶,总算撑到了友军的到来。一艘香港的巡逻艇开来,拖带着1323号缓缓退出战场,而原来在将军澳锚地担任巡逻任务的“康科德”号驱逐舰则迅速开往现场掩护。此时,中国军舰没有追击,从1323号出航到狼狈而回,一共3个小时,真正的战斗时间仅仅几分钟,但对1323号炮艇上的英军官兵来说,这大概是一生中最难忘的3个小时了。挣扎着返回大澳锚地的这艘炮艇上下遍布弹洞,让友舰惊讶不已,据统计,该舰仅76毫米炮弹就挨了8发,只是由于艇体是木制,有些炮弹穿透船体并没有爆炸,才使它得以不沉。

回港后的HDML1323号炮艇

1953年9月9日,驻港英军炮艇HDML1323号从大澳锚地出发,前往珠江口方向,该艇在珠江口侵入了中国领海并无视人民海军的警告,当即被中南军区海军所属的“勇敢”号炮舰击成重伤,侥幸返回基地。对它的艇员们来说,这一天会将是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天,也是中英史上唯一的一次海战,以我们的获胜而告终。

■本文依据萨苏的博客及其他相关资料整理、撰写

相关阅读推荐

三十周年纪念▏海测兵与3.14赤瓜礁海战的故事

海战史话▏金门海战:胜利大潮中的危险暗礁

军史回顾▏1974年,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军史回眸▏刘华清:我是海军司令,不是旅游局长

海军日∣从峥嵘岁月中走来的人民海军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