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不叫老师叫老板,科研成了一门生意
A
“看你们老板多好,我们老板太抠门了。”
“哎,给我们发的是多点,但活干得也多啊。”
B
这可不是来自两家企业员工的抱怨,而是出自给老师做课题的学生。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一些高校或科研机构中。
老师不叫老师而叫老板,称谓之变反映出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了干活拿钱的雇佣关系,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也让位于利益至上的市场逻辑。
不难想象,当科研领域充斥着浓浓的商业气息,科研项目将会沦落到何种田地,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意义也将随之消解。
或是迫于“科研项目”导向的压力,一些学者将主要精力放在跑课题上,而把做课题的主要任务交由学生完成,或者把项目给其他有需要的学者,从中赚取差价,好端端的课题负责人变成了“学术包工头”。
明明是歪风邪气,在一些老师口中却冠冕堂皇,说这是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其科研水平。学生明知不对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因为如果不好好表现,到时候发论文或毕业就有可能被穿小鞋。
一旦把科研项目视为可以分包的工程项目,“效率”就会提升,于是有人一年能出好几本甚至十几本书,可怜那些负责各个章节的学生最后也不过是挂个名,或者在前言后序里被老师感谢一句。
最令人气愤的,是如此科研做出的成果大家心知肚明,可一样能顺利通过项目评审。近日,有研究者在网络上举报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广西石刻总集辑校》存在众多错漏之处,课题负责人回应称,课题组所依据的先前出版的书籍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访到石刻,根据以前的文献录入是《辑校》的凡例规定,这种做法“为各级评审专家认可,非课题组辨识的错”。
一位专家看到这则“神回应”说,“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能够在学术界风生水起、功成名就,简直是恐怖。”好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课题及相关项目做出撤销和终止的决定,并收回已拨经费或剩余资金。
是课题负责人就要负起该负的责任,不要出了事就往“课题组”身上推。科研不是生意,项目负责人不是学术包工头,连这点起码的科学精神和研究作风都没有的话,哪来合格的科研成果呢?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科研项目承担者要树立“红线”意识,严格履行科研合同义务,严禁违规将科研任务转包、分包他人,严禁随意降低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严禁以项目实施周期外或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摘录部分如下:
⒈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
⒉对已发布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存在错误和失误的,责任方要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⒊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建议上署名签字。
⒋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不得向公众传播。
⒌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
⒍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不得超过1项。
⒎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
⒏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擅自变更工作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兼职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
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学术管理,对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
⒑科研人员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得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得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
⒒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一经发现这类行为,立即取消参评、评审等资格。
⒓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走近大中小学生,传播爱国奉献的价值理念,开展科普活动,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⒔改革科技项目申请制度,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让最合适的单位和人员承担科研任务。
⒕实行科研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稳定支持力度,反对盲目追求机构和学科排名。
⒖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不得简单以头衔高低、项目多少、奖励层次等作为前置条件和评价依据,不得以单位名义包装申报项目、奖励、人才“帽子”等。
⒗优化整合人才计划,避免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对同一人员的重复支持,防止“帽子”满天飞。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
⒘大力解决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帽子”重复、检查频繁等突出问题。原则上1个年度内对1个项目的现场检查不超过1次。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