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务杂谈▏铁饭碗没了?看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如何改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

《意见》要求,2020年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如今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如何了将如何影响事业单位职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到2020年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早在2011年,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意见》为事业单位改革画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事业单位的职工未来将何去何从?





《意见》为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指明了方向: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意见》明确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也就是说:①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未来或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人员,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全部转企改制,这部分职工将失去原有事业单位编制。

转企职工也无需惊慌,国家早已为你们安排好了政策保障。《意见》指出,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

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人员《意见》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①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②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北京市已在探索将医院、高校不再纳入编制管理。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多地按下事业单位改革“快捷键”





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明确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

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19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按下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快捷键”。2018年,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省省直涉改事业单位合计精简机构573个、占比51%,精简事业编制近2万个、占比29%,精简内部机构1402个、占比28%。市县事业机构和编制精简均超10%。

2018年5月,江苏省打响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发令枪”。初步形成的经营类事业单位名单,包括293家单位,多数集中在服务业领域。经营类事业单位在增加社会服务供给、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曾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单位职责定位不清、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享受事业和企业两种体制便利,在市场中进行不公平竞争,甚至滋生腐败。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必将严重阻滞“放管服”进程,影响改革效果的释放。

在江苏省编办(省事改办)主任俞军看来,这次改革,是一项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效益差的事业单位撤销,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将效益好、具备条件的单位转企改制、推向市场,增加资源和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优秀人才解除体制上的条条框框、打开发展空间。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应主动在改革中抢抓机遇,融入市场大潮,再创一番事业。




改革后3大变化





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完善聘用制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健全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行工作,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国家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1

END

1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新华日报,组稿/溪流

相关阅读推荐

机构改革▏江苏省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
热点关注▏事业单位改革:哪些需要改?机构怎么转?人员咋安排?
机构改革▏山东这个区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全员重新竞聘上岗
机构改革▏湖南:30%人员划转,同时应具备这些条件
溪流笔谈▏省级测绘机构如何改革,浙江省给出了答案
机构改革▏取消编制,1.6万个铁饭碗被撤销,这个地区已经开始实施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