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展示▏孙毅:云行西南

溪流之海洋人生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随笔▏云行西南

文/孙毅



1999年8月12日,一架波音777划过冀中平原上空向西南飞去。机舱里,湛江海洋调查船大队的涂潇逸高工正透过舷窗望向西边的太行山脉,思绪已回到了太行西麓的家乡——涂水与潇河汇聚处的魏榆城……

飞往西南(图片摄于2019年7月)

下午三点多钟,航班平稳降落在贵阳龙洞堡机场,涂潇逸按事先约定的地点与南海航保处司机董永汇合,执行云贵川交界区域“北斗一号”地面应用系统气压测高野外试验项目的前期踏勘任务。

项目背景:“北斗一号”地面应用系统气压测高野外试验项目内容包括 ×× 米精度测高试验和 × 米精度测高试验。其中 ×× 米精度测高试验由×个标校站和××个用户站组成;× 米精度测高试验由×个标校站和×个用户站组成。试验区域覆盖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其目的是为“北斗一号”工程实施提供试验依据。

涂工和小董踏勘地点分别是贵阳、昆明、盐源和木里4个标校站。贵阳和昆明的站点是当地的图库和气象台,属于系统内单位,加之交通便利,两天内踏勘工作便顺利完成。盐源和木里均在雅砻江下游高原山区,隶属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必须先到达州府西昌再行前往。8月15日,涂工小董到昆明火车站购票时得知火车只能抵达攀枝花市,攀枝花以北成昆线因道路故障列车停开了。

夏秋季节是西南区域的雨季,涂工小董乘火车到达攀枝花后,转长途班车前往西昌,刚出攀枝花就下起了大雨,班车在坑洼泥泞的公路上行进,途经米易县城,雨势渐小,班车进站上下客,车站场地没有完全硬化,上个厕所回来,鞋子就糊满了泥巴。夜幕降临,班车才进入了西昌市区。下车后就近找旅店住下,涂工和小董第一件事,就是将制式皮凉鞋里里外外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隔壁小吃店填饱肚子,返回旅店便早早休息了。

翌日,涂工小董一早赶到西昌汽车站,购票上了盐源的班车,为了在天黑前能到达目的地,开往山里的班车都是集中在早上发车,因此,班车一辆接一辆地开出,就好像车队一般。前半程还算顺利,车过金河乡后,公路变成沿河流峡谷的傍山险道,前两天的大雨造成了多处滑坡,每遇滑坡处,车就只能在抢修出的便道上单向通行,车流便长长地堵在弯曲的山路上。当地老乡在荆棘杂生的山坡上支起简易锅灶,接上山泉,燃起柴火,煮泡方便面,做起了餐饮生意。每过险处,班车司机就要让旅客下车步行,而后开着空车通过,并随时做着跳车的准备。一路艰辛,天黑前总算到达目的地,不到150公里的路程却走了有10个小时。

 泸沽湖女神湾(图片摄于2017年4月4日)

盐源下车找店住下,涂工对小董说:“晚上咱们必须喝两盅。”小董应声:“好。”让店家上几个蒸菜,炸一碟花生,打来一斤青稞烧酒,边喝边聊,两人对白天路上所遇险情还心有余悸。涂工十年前曾读过白桦的小说《远方有个女儿国》,知道在离盐源不远的泸沽湖就是那个神秘的“女儿国”,便向当地人打听如何去泸沽湖,得到的消息是,由于大雨滑坡,前往泸沽湖的道路彻底阻断了,从而打消了探秘“阿夏”“阿柱”的念头。烧酒上头,小董量浅,一斤酒和涂工三七开,还喝了个脸红脖子粗。酒足饭饱,分头安睡不提。

一觉醒来已是17日早晨,洗漱,过早,收拾停当,涂工小董前往盐源县气象局,找到负责人,递上介绍信,谈妥后续建站事宜,告辞。回旅店退房后赶往汽车站,搭上了盐源至木里的班车,一路上依然有几处滑坡还没有彻底清除,班车走走停停。来到木里坝子,仿佛进入华北丘陵地区一般,这里海拔约2500,纬度约为北纬28度,气候、地理环境与涂工的晋中老家相仿,到处生长着黄土高原常见的榆树,路旁还有砍掉树干后,树根上分蘖成丛状的榆柭子。

到站下车后,涂工小董踏着暮色来到木里县政府招待所,前台藏族姑娘叫卓玛,在县政府招待所工作也算见多识广,涂工向她打听县气象局情况,卓玛说:“气象局局长叫土登,我认识,明天我带你们去找他。”

藏獒(源于@Baidu图片)

第二天,卓玛如约带涂工和小董出招待所大门右转,沿着陡峭的石板街往高处爬去,原来木里气象局就设在县府所在地乔瓦镇的一处高地上。爬到半坡,涂工忽然感觉左边暗处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侧脸一看吓一大跳,路边街门口小石屋里圈着一只狮子般的藏獒,人和獒两脸之间的距离不到一尺远,好在有钢筋焊的小门相隔,再看人家藏獒,那真是憨实敦敏,视若无睹。卓玛说,白天藏獒都关在窝里,夜晚才会放到院子里看家。约摸爬行了1.5公里,垂直高度约上升了300米,到达坡顶。此时,涂工小董已是气喘吁吁,卓玛却气定神闲地指着右前方不远处的大门说:“那就是气象局。”

水洛旭米藏族一妻多夫(图片源于《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

气象局沿山势自然形成上下两个平台,上面是工作区,建有标准的气象观测场和一排机房;下面为生活区,建有宿舍楼和车库。卓玛带涂工小董直接来到上平台,只见机房外石桌前有两人正在对弈,旁边还有七八个人围观。三人上步近前,只见对弈的二人中有一位四十多岁汉子,黑红的脸庞,黑毡一样的头发,当涂工和他四目相对时,觉得那眼神好像在哪见过?对了,就是半坡处那只藏獒的眼神,涂工断定这必是土登无疑,随即打招呼,说明来意,将介绍信递上,汉子看后一脸平静地说:“土登不在,回水洛乡看老婆去了。”涂工略显惊愕,转头看卓玛脸上略有窘态,人群里响起笑声,故知土登是在搞冷幽默,显然卓玛是深知土登习性的。其实,土登是个诚实爽快之人,随即当场办公,几句话就安排好后续标校站建站用房、天线安装位置和进站人员的生活事宜,并一一落实到人。

 IC卡电话亭(图片源于@Baidu图片)

最难进入又最重要的木里站点建站工作顺利落实,涂工和小董松了口气,下午便到乔瓦镇繁华街区转转,涂工先找了个IC卡电话亭,拨通了后方负责人航保处肖东柳副处长的电话,将木里站踏勘情况做了汇报,告知“后续进站人员可先跟卓玛接头,再由卓玛带着上山见土登。”而后游逛了土产店铺,涂潇逸看到木里手工酒杯很有特色,酒杯用黄杨木雕刻,杯腹和杯足纯银包制,杯心镶嵌金花,十分喜欢,咬牙买下四只。

木里银杯(摄于2020年01月)

木里的青稞烧酒更地道,晚饭时涂工提议喝两盅,小董领教过“青烧”的厉害,只愿以啤酒相酌,涂工也不在意,酒菜上齐,二人烧、啤对饮,酒助谈兴,酣畅淋漓。

19日早6时,涂工小董上了头班开往西昌的班车,中午途经盐源,进站休整。旅客都下车到站前小饭店用午餐,饭店有预先备好的蒸菜,涂工小董要了两个蒸菜两碗米饭,匆匆吃罢,便随大家一起回到班车前,准备登车。然而,司机却不着急,也不让旅客上车,不时大声地和进出站的班车司机用土话交流着,顺着他们眼神的方向看去才发现,涂工小董所坐班车左前轮毂上八枚螺丝竟挨着掉了三个,司机在向其他班车求援呢。然而所问车辆都没有备用螺母,好在有一辆进站车的司机愿意卸一枚螺母相送。两车的司机同心协力,很快卸下、拧上,再将右前轮一枚螺母匀到左前轮,如此,班车又出站上路了。

一路顺利,天擦黑就到了西昌。下一步,小董要由成都飞返湛江,涂工要到成都某测绘大队建立标校站,并与另外两人组成第一分队开启用户站流动作业。住宿后一打听,成昆线还在抢修,火车不通,去成都只能乘坐飞机,到附近民航售票处问询,得知明天西昌到成都有一班波音737执飞航班,这在西南短途航线上是十分难得的,赶紧购买了机票。随后两人便回旅店安心休息了。

川西坝子(图片源于@Baidu图片)

第二天上午,涂工小董准时赶到机场候机,登机时天下着小雨,检票口外停着机场巴士,工作人员撑着伞接送旅客上车,涂工心中感动,真好啊!转念一想:莫非737坐不成了?到停机坪下车,登机口颔首而立着两位笑容可掬的空姐,涂工小董踏着简易登机梯几步跨入机舱,只见排排座椅靠背都向前匍匐着,找着座位,将行李箱塞入敞开式行李架,扶起靠背,落座,涂工从座椅前方口袋中取出“安全须知”一看,才确认这就是著名的“×-7”客机。飞机准时推出滑行,平稳起飞。随着高度的上升,机舱上部从行李的缝隙中窜出丝丝白雾,一时间机舱内云雾缭绕,就如腾云驾雾一般,大家先是惊奇,继而好奇,许多外国乘客也叽里咕噜小声议论着,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空姐们的服务异常热情周到,送茶时给每人发了一把迷你小风扇和两只网球,成功地将人们的好奇心拉到迷你小风扇上来,大家纷纷装上电池,玩儿开来,一时间机舱里好像有无数只黄蜂在飞舞,俩空姐儿估计也躲着清闲,偷着乐去了。不知不觉舷窗外已出现了“河渠交错,阡陌纵横,不知饥馑,水旱从人”的川西坝子,飞机降低高度,放下起落架,平稳地降落在了双流机场。小董直接转机飞返湛江,涂工便打车前往成都某测绘大队。

川西坝子战友相聚(图片摄于2019年3月)

涂工食宿在某测绘大队招待所,受到热情接待,晚饭时涂工谈起21日去大邑看看复员的战友。谁想第二天早饭后,测绘大队专车已停在了食堂门口,送涂工到了大邑。分别八年,战友相见,吃酒叙谈,分外高兴,涂工问询着大家的情况,战友们都已成婚生子,工作生活步入了正轨。由于第二天后续人员将携设备抵达成都,涂工谢绝了战友的挽留,由李强和王继谦两位战友开车送回了成都。

在涂工与小董外业踏勘期间,大部队已于8月18日携仪器从湛江乘火车出发,20日进驻贵阳,由西安某测绘研究所专家对涂工同事们进行测量型GPS接收机和气压仪的使用培训。

参试人员培训(图片摄于1999年8月)

22日,北京“导航办”张洪刚和涂工单位的肖衡平、廖德胜三人携设备抵达成都,同样入住某测绘大队招待所。在测绘大队人员的帮助下,当天就在办公楼阁楼顶架设GPS天线,建好标校站并开机工作。



23日,廖德胜留在标校站值守,涂潇逸、张洪刚和肖衡平组成第一分队携带设备和行李前往他们的首个“用户站”——康定。

川藏线军车车队(图片源于@bbs.tiexue.net)

成都到康定需要翻越二郎山,汽车封单日进山、双日出山,涂工三人一大早就赶到新南门车站,上了6时30分发往康定的班车,班车一出城就碰上了川藏线军车运输队,车队长得一眼望不到头。军车车队通过时,民用车辆不能穿插加塞,需等待让行,直到军车全部通过后,班车才继续上路。快到雅安时,军车车队折返了回来,班车司机判断道:“这是川藏兵站部组织新司机训练,还不敢上线呢(注:汽车兵把进藏或上高原称为上线),这样,我们过二郎山的时间能快些了。”

“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枯树黄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

二呀嘛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1950年7月,这首《歌唱二郎山》就唱响了全国,同时也把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难告诉了世人。

筑路战士(图片源于《川藏线,总有一些见闻触动你的灵魂》)

班车进入天全县境内,在一座村庄前,被三名戴红袖箍的人员截停下来,先让旅客全部下车,而后,一人为旅客发放“氟哌酸”,每人一板,收费一元,另外两人背着喷雾器上了车。一支烟功夫,两人下车,完事放行。旅客上车后发现车内被消毒液彻底喷过,连行李都是湿漉漉的,车厢里充满了来苏儿的味道。继续行进,天气变得雨雾蒙蒙,天色也暗了下来,碎石面的道路也就3米多宽,靠崖壁一侧不时有小的落石砸下,不用说,班车已经开上了二郎山公路。虽然规定分单双日进出山,由于道路艰险,车辆老旧,车流不时地会停滞不前,这也给了大家更多看风景的机会。班车在通过“鬼招手”时,司机不再跟熟人搭腔,变得认真谨慎起来,先向处凸崖坡顶冲去,上了坡顶,接着就是一个下坡左急弯,一着不慎就会冲出悬崖,好在班车司机是山道老手,有惊无险,班车安全通过“鬼招手”。

翻越二郎山(图片摄于1999年8月)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班车打开车灯行驶着,雨雾减小,空气变得干燥起来,“阴阳山”变脸,看来离泸定不远了。行近一处垭口,道路变宽,前方路边出现了一盘大车店,窗子里透出昏暗的灯光,一辆黑色轿车鸣着长笛从班车左侧超出,也许是跟车太久憋得难受,黑色轿车撒着欢儿向前奔去。忽然,由大车店方向传来“咂——”刺耳的刹车声,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刚才那辆黑色“小叫驴”发出的。班车在大车店前停下,让旅客下车方便。涂工下车看到,过大车店后公路就是一个90度的右转弯,正前方已可见泸定城的万家灯火,下面就是滔滔不息的大渡河。

22时,班车进入泸定汽车站下上客,接着继续向康定进发。24日00时,终于到达康定汽车站。涂工三人下车后租了辆机动三轮来到邮电宾馆,进入大堂,左面靠墙一溜磨得不见原色的皮沙发,沙发前生着个阔面矮铁炉,炉上铁壶里煮着酥油茶,两个康巴汉子喝茶聊着天,但生意是女人的事,康巴汉子只管烤火喝茶,看到有人住宿,喊了一位康巴女子出来接待客人,涂工三人要了两个顶层房间,打听好上楼顶的通道便来到客房。宾馆如同高校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公共卫生间,长长的楼道中间放置两个电炉,电炉上用铁架架着个生铁盆,盆里烧着用来洗澡的热水。涂工三人顾不得休息,先上楼顶架设GPS天线,布缆,接线,取电,开机进行定位数据和气压数据采集。看到仪器工作稳定,三人才端上搪瓷脸盆,从生铁盆里舀上热水到门窗透风的洗漱室洗了个畅快,而后便伴着楼下折多河的“哗哗”声进入了梦乡。

邮电宾馆楼顶的GPS天线(图片摄于1999年8月)

早上起来,涂工和小肖到楼顶检查天线,时值仲夏季节,迎面扑来的却是清新冷冽的空气,好不神清气爽然而高原加天冷,小肖已出现了“昏昏欲睡”的症状。

休整一天,25日上午,三人商议上跑马山转转,跑马山就在康定县炉城镇城南,走着就能上去,然而,高原登山可与平原不同,不到250米的高差,爬山途中还歇了两回。循登山小路上得山来,眼前出现一座吉祥禅院,登上山门就进入了跑马山公园。“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康定情歌传遍大江南北,飘过五洲四海,为人们描绘一幅自由、浪漫的图画公园里近看绿树红墙,白塔金幡,远望蓝天白云,玉峰青山,正如“跑马山峦”月亮门两旁楹联所书:“一句情歌扬中外,万仞雪山孕古今。”

跑马山公园“月亮门”(图片摄于1999年8月)

下山回到宾馆,传输并拷贝GPS接收机内存中的观测数据,用专用软件检查数据质量,确认数据合格后,收回天线,仪器装箱,做好迁站准备。一夜无事,按下不表。

26日,用过早餐,退房,到汽车站搭上前往九龙的班车。沿318国道上行,不久就到达了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观雪台,涂工被车窗外雪景吸引,加之高海拔效应,脑子出现了空灵的感觉。

康定至九龙中途遇落石(图片摄于1999年8月)

班车过木雅白塔,转入S215省道,海拔开始下降,经过一段傍山沿河道路时,班车前方被塌方落石拦住去路,涂工三人和司机下车查看,落石太大,无法绕过,抬头观瞧,山崖上的石头还有随时落下的可能,到那时就想过也过不去了。涂工随即返回车内,将看热闹的青壮男性喊下,一齐搬移落石,经大家齐心协力,班车终于过了落石区。

下午两点时分,抵达了九龙县府所在地呷尔镇,涂工三人入住政府招待所。按程序架设仪器、采集数据不提。安排停当,三人外出用餐。按惯例涂工先找IC卡电话亭向后方指挥部报告工作行程,协调另外两个测量分队的工作点和进度;肖衡平也给他远在东莞工作的女友通了电话,并告她说:“我们在九龙呢。”小肖女友一听:“啊!到了九龙离东莞很近呀。”小肖赶紧解释是在四川的九龙。

九龙是典型气象多变区域,按照试验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须携带GPS和气压仪到县气象局实地比测。定点连续观测结束后,28日上午,涂工三人背起仪器,扛着脚架,踏过九龙河人行桥,向大堡子坡顶爬去。

 九龙河人行桥(图片摄于1999年8月)

气象局在一处小“平顶山”上,机房正规,设施齐全,院内建有一个25米×25米标准观测场,阿呷局长说:“九龙气象站数据很重要,我们每半个小时人工观测读数一次,遇到打雷要随时记录,须到山下邮局通过电报定时或及时向国家气象台传报数据。”

涂工三人在院子空旷处支好三脚架安装GPS天线,接收机、气压仪连线取电,开机记录,按要求同步读取并记录气象站“动槽式水银气压表”气压值。中午时分,圆满完成气压比测工作,下山。

九龙气象局(图片摄于1999年8月)

29日上午,收拾停当,乘车去西昌。九龙至冕宁段一直在S215省道上行进,沿途多现山坡草地,隔一段就有人放羊,牧羊人在公路靠山的一边搭个简易窝棚做为临时住所。班车经过一处窝棚时,一位50岁左右穿棉袍戴毡帽腰系褡裢的藏族壮汉搭了车,他一上车,带上来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几位不知相熟不相熟的乘客用土语和他搭着话,门口一排座椅上的人往里挤挤,让其坐下。

雪山草地(图片摄于1999年8月)

再往前行,进入了草原湿地,路两边也开阔起来,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藏族传统民居,红墙白沿,煞是好看,家家屋顶都架着锅形天线,估计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成果吧。随着窗外风景的变化,车内气氛开始活跃,先是两个藏族青年哼起了《青藏高原》,不一会儿哼唱就变成了大合唱。路过一片村寨时,远处的藏族女青年冲班车打着响亮的口哨,接着车内一位藏族少女竟毫不避讳地将拇指食指放入口中,向车窗外回了一个听起来更为响亮的口哨,猛不丁一声哨起还把前座上的肖衡平给惊了一跳。欢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觉,班车已过了冕宁转上了108国道,一路南下,半下午就进入西昌城。涂工三人入住汽车东站附近的酒店,准备前往下一个“用户站”——美姑。

西昌至美姑的路上发生了大滑坡,31日才有班车,30日只能在西昌休整。涂工与后方指挥部沟通后得知,由徐国强工程师带队的第三分队也在西昌休整,因此,两个分队便来了个“西昌会师”,大家交流了作业经验,互说着路上的见闻。

31日一早,涂工三人乘坐的班车徐徐开出汽车东站,一边出站,售票员还一边探头招揽着:“美guó,美gu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美国呢。

 彝族碉楼—正在逝去的历史记忆(图片源于@新浪旅游)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黄茅埂西麓,是传统的彝族聚居地,彝族可简单分为黑彝、白彝,黑彝是旧时贵族,固守传统,不愿意和外族相处,坚守纯粹血统,倔强地保持着尚武精神;白彝是自由民,和汉族的民间交往比较活跃,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经商贸易,追求财富。毕摩是彝民的知识分子,说不上有啥政治地位,也说不上富裕,但他们担任人神鬼之媒,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当地建筑就数用石头和土坯建成的彝族碉楼最有特色了。

美姑风光(图片源于@国际旅游摄影网)

班车进入山区,山坡上都是人工松树林,天气阴雨蒙蒙,向山沟俯视,只见一层白云在山腰间飘浮着,原来班车已行驶在云中。车行半程,看见有留着“如比”、“如且”发型的男子和身背娃娃的女子蹲在路边,而任由毛毛细雨落在身上。再往前走,人和车越来越多,到了近前才得知,这就是前天滑坡之处,只见厚厚的红泥层连带上面生长的玉米直接滑过公路,里面还裹挟着许多直径1米左右的卵石。要想到达美姑必须在这里走过泥泞的滑坡段,换车前行。涂工三人携带仪器行李共十大件,靠他们自己搬运至少要两趟,不过没关系,路边蹲着的男女这时都行动开来,上前为乘客背运行李,一趟五元,涂工雇了两个背娃的妇女,每人各提两件,起身就走,在淤泥中健步如飞,直叫人难以追赶。过了滑坡区,两“雇佣兵”已经等在相同外貌的班车前,小肖付过“工资”,三人便带着两腿的红泥上了车,司机点清人数,启动,发车。天黑前到达美姑,涂工三人正好在邮电宾馆前下车,便直接入住了该宾馆,房间配有电热水器,三人先洗澡将红泥清理干净,而后架设天线,开机记录。

美姑邮电宾馆大厅(图片摄于1999年8月)

邮电宾馆只供住宿,不设餐饮,服务员说不远处林业局招待所有饭店,三人出了宾馆,一边考察街情,一边往林业局走去。街道两旁基本没有像样的餐饮店,当地人出入的小饭馆,一看那“排场”也不敢进去了。边走边问,来到了林业局,一楼的饭店好像就是局里的食堂,已过饭点儿,里面没什么人,见有客登门,服务员礼貌地迎上来,得知要吃饭,便建议了三个菜,而后进去通知后厨。很快菜、饭上桌,还挺可口,三人要了啤酒,边吃边喝。用餐过程中还听得一则奇闻:外地来的白县长昨天刚上任,当晚就遭人暗算,伤势不轻。闻此消息,三人吃罢,抹抹嘴直接返回了宾馆。

翌日,继续采集数据。闲来无事,涂工到汽车站查看班车时间,看到车场停着好几辆长途卧铺大巴,终点都是西昌,旅客到此几天了都是生活在车内,然而,看滑坡的体量,还不知何时才能启程呢。

9月2日,与后方指挥部沟通得知,徐志刚高工带领的第二分队由于路遇塌方,无法按时到达昭通开展“用户站”观测工作,因此,涂工三人调整计划,直接前往昭通。询问车站售票处,得知到昭通需先到雷波,由雷波换车过金沙江至永善,而后再从永善换车到昭通。因此买了到雷波的车票,上了中巴班车,乘客陆续坐满,发车时间也已过了十多分钟,可是班车却迟迟不肯出发,车上有两个身披白色擦尔瓦满脸油光的壮汉,一看就是当地的有钱人,也笑嘻嘻地不着急。忽然,见这两壮汉恭敬地站到车门两边,正纳闷,就见一老一少两位身穿玄色彝服、披着黑色擦尔瓦的女子不紧不慢地走来,众人将老妇人掇弄到舒适的位置坐好,才次第落座,两白擦儿瓦壮汉最后坐在车门处,“咔”一声关上车门。司机好像听到命令一般,发动汽车,缓缓起步。

班车蹭着路边砂石堆停住(图片摄于1999年9月)

班车驶出美姑约半小时车程,经过一段陡坡时刹车突然失灵,速度越来越快,司机紧把方向,挂入低挡,不巧前面出现了羊群,司机大声吆喝着冲了过去,而后,蹭着公路里侧山坡上平时滑落的砂石堆逐渐停了下来。下车回头查看,共撞死了三只绵羊。班车只能调头缓行至当地的乡政府,协商绵羊赔偿事宜,排除中巴刹车故障。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问题解决,继续上路。然而,好事多磨,半路上又遇塌方,好在不是刚刚垮塌,推土机已将大部分土方推开,等了四十多分钟便可单向通车了。

路遇塌方(图片摄于1999年9月)

雷波古为西南夷地的一部分,相传雷波马湖是孟获的故乡和屯兵之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后在此设立马湖县。马湖是全国第三大高山深水湖泊,保持着国家一类水质,人文积淀深厚,风景旖旎秀美,是旅游度假、避暑养生的天堂。然而,路过雷波,涂工三人根本没有心思游玩,即刻转车去永善,班车经过金沙江大桥时,浑浊的江水从桥下深谷中咆哮而过,雷霆万钧,摄人魂魄;金江两岸远近耸立着座座石垒碉楼,展示着古老的藏羌文化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到永善转车顺利,晚上十时许抵达了昭通,涂工三人入住昭通大酒店。在完成昭通“用户站”观测后,接着又完成了会泽“用户站”观测,9月6日准时赶到昆明黑龙潭附近某招待所集结,交验资料。由于木里至西昌公路塌方中断,人员设备没能撤回,试验团队对人员设备进行重组,将“用户站”分队由三个减为两个,做好×米精度试验准备。

雷波马湖(图片源于@http://blog.sina.com.cn/u/1298693510)



9月10日,昆明标校站继续开机工作;陆良、寻甸、元谋标校站人员携设备出发,前往各县气象局建站并开机工作。两个“用户站”分队也同时出发。涂潇逸、肖衡平、廖德胜、孔传道组成的第一分队由昆明汽车南站出发,前往第一站柯渡。

到达柯渡镇,寻街下店,按程序展开“用户站”工作。

第二天上午,涂工四人慕名来到丹桂村寻访红军长征的遗迹。到达丹桂时,由于没有游客,“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锁着门,经和村民打听,联系到工作人员,才参访了中央红军总部的几处驻地旧址

杨家郎设计建造的广式楼房(图片摄于1999年9月)

1935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路经柯渡,中央书记处和红军总部进驻丹桂村。丹桂位于柯渡坝子的上游,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回、汉两族杂居。村民以杨氏和何氏两大家族为主,杨氏是回族,何氏是汉族。虽是小村,当年却有两户人家是柯渡坝子的富户。何氏家族的代表何本恩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他家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中央红军总部当时就设在何家,在这里召开了抢渡金沙江的作战会议。杨氏家族的代表杨家郎是国民革命军的老营长,曾参加过北伐,他解甲归田后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幢广式楼房,当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就住在这幢小楼中。

 杨家郎家的八音钟(图片源于@Baidu图片)

当时,毛泽东住楼上,警卫员陈昌奉就住其隔壁。夜深人静时,陈昌奉听到叮叮咚咚的声音,起来一看,是杨家的八音钟在打点。陈十分好奇,心想:部队正缺这报时的玩艺儿呢!第二天,部队出发时,陈昌奉便悄悄将八音钟顺走了。队伍奔走120公里来到金沙江皎平渡,毛泽东发现了这只小钟,非常生气,责令陈昌奉立即送还。当时,龙云的滇军对红军紧追不放,情况危急,加之路途遥远,经几位首长劝解,陈昌奉做出深刻检讨,毛泽东才同意把小钟暂存在江边的一户农家,委托他家想办法将八音钟送还原主。后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寻找当年“渡江会议”的会址,毛主席的警卫员吴吉清与周总理的警卫员范金标从云南富源一直追寻到柯渡,几经辗转,才询问到这座钟出自丹桂村杨家郎家。最终,正是这小小的八音钟,确认了“渡江会议旧址”。这只八音钟也被征集到柯渡纪念馆内,成为丹桂那段“红色往事”的见证。

丹桂村两位老人自称当年见过毛主席(图片摄于1999年9月)

9月12日,涂工一行四人前往马街用户站,途经小新街已近中午,遂决定在此打尖,没想到在这乡村小街上竟然建有“国宾饭店”,涂工看了说:“好,就到这国宾饭店来顿大餐,炒盘鸡枞。”

小新街国宾饭店(图片摄于1999年9月)

半下午,来到了马街,入住一户农家,院子挺大,有北房和南房,北房自己住,一排南房就开辟成客栈,每间屋放几张钢架床,陈设简陋。店家房檐架着梯子,正在院子里和房顶上铺摊着收获的玉米,肖衡平和廖德胜正好攀梯上房架设天线。开机记录后,大家出了院子到街上转转,马街有一条东西主街,也不知一天中会有多少马儿走过,街中央一条湿漉漉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马街味道”。

可爱的母子(图片源于《军马的故事》)

说起马,涂工他们的最后一个用户站“嵩明站”就跟马有关。1949年12月,“二野”解放西南,接管了国民党军政部云南省嵩明种马牧场,成立了嵩明军马场。嵩明军马场培育的是中国历史优良马种“滇马”,牠虽然不及大宛马漂亮,“袭步”更追不上大宛马,然而大宛马一旦上了高原就远远不是滇马的对手了。涂工一行到嵩明时,军马场的辉煌时期早已过去,然而军马在人类战争史上曾经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军马场的功劳是抹杀不去的。军马场主要为骑兵提供战马,也为炮兵和其他兵种提供驮挽马。军马入伍只征“男性”,而且在入伍前必须做了“绝育”手术。据说有一匹“绝育”未彻底的军马混入骑兵,一次训练中骑兵部队经过兵团农场,正巧有几名兵团女战士在使一匹母马干活,这匹“准公马”顿时不听骑兵主人的指挥,直接冲向目标,对母马“非礼”,女战士们顿时花容失色,乱作一团,并大骂:“这个流氓!”骑兵战士只好说:“是牠在耍流氓,不是我耍流氓”。

9月18日,结束嵩明用户站工作,返回昆明。用户站分队和标校站人员全部到齐后,检查验收资料,向研究所和机关人员做资料交接,并做工作总结。

9月22日,大部队将于傍晚乘火车返湛。分别前依惯例要举行道别餐会。中午,机关、研究所、湛江人员和昆明气象台领导一起欢聚一堂,举杯道别,只喝得吼声阵阵,地暗天昏。

……

涂潇逸在“哐当哐、哐当哐”的声音中醒来,感觉脑袋还有点昏沉,问火车到哪了,对面下铺坐着的孔传道说:“涂工,已经进入广西了。”

哐当哐、哐当哐”,火车欢快地向东南驶去。

湛江海洋调查船大队参试人员(图片摄于1999年9月)


后记

“北斗一号”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一颗定位于东经140度的新几内亚岛上空,一颗定位于东经80度的印度洋上空,构成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北斗一号”双星定位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3年8月,“北斗一号”双星定位系统正式应用于海上导航定位。

(说明: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庚子年上元日于万柏林


【作者简介】孙毅,男,山西人,1962年出生,1978年考入大连舰艇学院海测系,1982年毕业,曾从事海洋测量工作33年。


相关阅读推荐

征文公告▏“智海杯”海洋文化类有奖征文活动评选办法
作品展示▏徐景春:魅力海韵,仙岛风情
作品展示▏王素刚:海风吹过的海测往事
随笔▏我与军事节目的那些事儿
作品展示▏廖辉军:保护海洋刻不容缓
作品展示▏祝宝玉:在波浪与波浪的碰撞间,擦出时代的火花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

“本收益归征文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