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课堂▏李安龙:海底地形与地貌的分类

李安龙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一、海底地形特征

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又可将海底划归为三大基本类型: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系统。大陆边缘包括海岸、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或者大陆隆(图1)。大洋盆地包含深海盆地、海底高地和海岭等。大洋中脊包含中央裂谷和转换断层。大陆边缘有两种类型(图2)。

图1 大陆边缘组成示意图

图2 大陆边缘剖面的几种类型

一类是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地形比较简单,具有宽阔、平坦的大陆架,外接坡折明显的大陆坡和平缓的陆隆。整个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不强烈,没有火山和地震带,如北大西洋西部北美沿海的大陆坡、大西洋东部欧洲及巴伦支海、非洲西海岸等,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区域。

另一类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分为西太平洋岛弧海沟亚型和东太平洋安第斯亚型。前者是边缘环绕火山岛弧,岛弧边坡陡峭,外侧边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底部,岛弧和海沟地形高低悬殊,有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构造运动也十分强烈。后者大陆架不发育,沿岸山脉直接与海沟相连。

二、海底地貌特征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现代地貌是板块构造长期演化的结果,是板块构造演化历史最近一幕在地形上的反映。全球板块构造揭示了地貌成因及分布规律,这就是板块构造地貌分类的依据。

海底地貌类型的分类原则:根据“以构造地貌为基础,内、外力相结合,形态成因相结合,分类和分级相结合”的原则,按地貌体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态特征及规模大小,从内力到外力的成因因素,根据地貌体的主从关系,依次逐级划分为四级。海底地貌分类系统见表1。

表1 海底地貌分类系统

注:分类体系来自《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10—2007第10部分)。

一级、二级地貌单元为大地构造地貌单元,一级地貌单元包括大陆地貌、大陆边缘地貌和大洋地貌;二级地貌单元根据大地构造性质、形态特征和水深变化等进行划分,自陆向海依次划分为海岸地貌、陆架和岛架地貌、陆坡和岛坡地貌及深海盆地貌四种。

三级地貌单元在二级地貌单元基础上进一步按形态特征、主导成因和地质时代等因素划分,由基本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组成。

四级地貌单元按独立的形态划分,以形态特征为主体,是地貌分类中最低一级地貌单位,可同时在不同的高级地貌单元中出现,一般成因要素单一,规模较小。

各级地貌的特征如下。


⒈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

海岸带是具有一定宽度的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上界为现代潮波作用所能达到的上限,下界为波浪作用的下限,即波基面(即波蚀临界深度)。现代海岸带由陆地向海洋可划分为滨海陆地(潮上带)、海滩(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三部分(图3)。其中,潮间带是高低潮海面之间的地带。水下岸坡为低潮线以下,至波浪有效作用于海底的下限,其下界约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

图3 海岸带地貌划分

海岸带受波浪、潮汐、海流及河流等方式运动的水体和生物、风力作用,形成各种海积、海蚀和生物及风成地貌,其形成过程和形态结构受地形、地质构造、海面升降、河流、气候和生物等影响。依次分类如下。

⑴海积阶地

海积阶地是指由海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平台(包括其后方的海蚀崖)或由海积作用形成的海滩,以及因海平面的相对升降而被抬升或下沉后的海蚀平台和海滩。这些呈阶梯状的海蚀阶地和海积阶地,统称为海积阶地。

⑵海积平原

由于海浪搬运淤积等因素,砾石、沙及泥等海积物扩展延伸形成的广大地形称为海积平原。海积平原是近代的海成平原,一般海拔在10m以下,都处于滨海地区,属于堆积平原范畴。

⑶海滩

海滩是位于平均高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图3),地面平缓向海倾斜,由泥沙及砾石组成。根据主要组成物质,可分为泥滩、沙滩和砾滩三种。热带、亚热带还发育红树林海滩和珊瑚礁海滩。在贝壳生物较多的海岸可形成贝壳滩。

①泥滩。分布于潮流作用的滨岸平原、海湾、河口湾沿岸或大河河口两侧,受河流及沿岸细粒物质大量补给和潮流作用为主的海洋动力控制,淤积作用显著,沉积物主要为细颗粒的粉砂和黏土淤泥。泥滩坡度平缓(图4(a)),宽度很大,一般为数公里至十几公里,沉积物粒径自海向陆由粗变细。

②沙滩。分布于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沿岸,由海岸物质横向运动堆积而成,一般分布在海湾处,外形一般比较平直,坡度比泥滩大,沉积物分选好,主要由松散细粒物质(各类砂)组成(图4(b))。

③砾滩。主要分布于以波浪作用为主的基岩海岸,尤以海山群海岸的岬角最为明显,侵蚀作用强烈,在海岸不断后退过程中形成。砾滩狭窄,坡度陡,砾石大小不等,分选差(图4(c)),砾石成分与近岸基岩相同。

④红树林海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背风浪而向海伸展的低平的泥滩上,是红树林植被起主导滞留沉积作用的一种生物海岸(图4(d))。

⑤珊瑚礁海滩。在热带海岸由造礁珊瑚建造起主导作用的一种生物地貌类型。依托海岸发育的珊瑚礁即岸礁(裙礁)(图4(e)),而在大陆边缘和大洋中发育的珊瑚礁有堡礁、环礁、台礁和溺礁等几种类型。珊瑚礁上往往有波浪与风作用形成的由珊瑚礁碎屑堆积成的沙洲或灰沙岛,由环岛沙坝及内圈的洼地组成。

⑥贝壳滩。是指海岸带淤泥质海岸平原上由软体动物贝壳(以牡蛎、蛤等为主)的碎屑(图4(f))和细沙、粉砂组成的海滩。

图4 各种海滩类型

⑷水下堆积阶地

水下堆积阶地分布在水下岸坡的坡脚,由中立带以下向海移动的泥沙堆积而成。在粗颗粒物质组成的陡坡海岸水下堆积阶地比较发育。

⑸水下岸坡

水下岸坡是指海岸带的水下斜坡部分,系低潮线至波基面间向海自然延伸的斜坡。下界水深一般为20~40m。常为海湾、河口三角洲和沿岸台地所间断而呈不连续分布,斜坡上可发育海蚀阶地和海积阶地。按堆积、侵蚀作用强弱,分堆积岸坡、侵蚀-堆积岸坡和侵蚀岸坡。

①水下堆积岸坡。通常分布于大河河口附近,与大河悬移质泥沙大量入海和随沿岸流扩散、堆积相关。岸坡坡度较小(0°03′~0°04′),宽10~40km,沉积物较细,多为泥质粉砂和黏土。

②水下侵蚀-堆积岸坡。属水下堆积岸坡与侵蚀岸坡之间的过渡型岸坡。沉积物除部分由大河补给外,主要来自近岸中小河流和沿岸侵蚀物质。

③水下侵蚀岸坡。为海洋动力较强的高能侵蚀作用形成的水下岸坡。分布于波浪强、入海陆源碎屑少的基岩海岸、黄土海岸、废河口三角洲海岸等下面,坡脚与波浪作用下限相符。岸坡陡(>3°)、窄,主要为砂、砾质组成。

⑹海蚀平台或海蚀阶地

海蚀崖长期受携带泥沙的激浪磨蚀,不断后退,并在其前方形成一个向海微斜的近似平坦的基岩台地。其上有时覆有砂、砾等海积物,或残留有较坚硬岩石形成的海蚀柱或海蚀残丘等,低潮时部分出露海面,高潮没于海面之下。后期由于陆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海蚀平台被抬升后即形成海蚀阶地。


⒉大陆架和岛架地貌特征

大陆架是大陆边缘的浅水部分,为大陆水下的延伸部分,属于大陆型地壳。从纵向地形剖面来看,其分布范围从低潮线开始,向深海方向微微倾斜到地形明显变陡转折的地带。这种转折点连线又称坡折线。因而大陆架的实际范围是从低潮线开始到坡折线之间的地带(图5),又称为大陆棚或大陆浅滩。

  图5 大陆架与大陆坡的划分示意图

坡折线水深一般在200~300m,大陆架地形一般较平坦,平均坡度多在0°02′~0°10′。大陆架按照深度通常分为内陆架和外陆架,但各海区深度不同(50~200m),其地貌发育与附近陆地密切相关,受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升降变化所控制,是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内陆架为现代动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堆积和侵蚀地貌,外陆架主要为晚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早期形成的残留地貌(地貌体的地质时代:早全新世以来形成的地貌体,称为“现代地貌”,早全新世以前形成的地貌体,称为“古地貌”或“残留地貌”)。

岛架地貌是岛弧边缘的浅水平台,从地形剖面上看,岛架地貌是从低潮线开始向深海方向缓缓倾斜到岛架外缘坡度变陡转折的地带(坡折线)。岛架外缘转折点较大陆架明显,宽度窄,一般在20~100km,平均坡度比陆架大2~3倍,为0°05′~0°20′。岛架地貌上一般冲蚀切割强烈,地形也比大陆架复杂。地貌类型以堆积型和构造型为主。

大陆架和岛架地貌特征依次如下。

⑴现代堆积平原

分布在内陆架,河流和海洋水动力作用携带的大量沉积物堆积于此,形成广阔平坦的平原地貌。表层的现代沉积物变化较复杂,除岸边沉积物较粗外,绝大部分为粉砂黏土质沉积物。根据堆积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河口湾堆积平原、海湾堆积平原和浅海堆积平原三类。

①河口湾堆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喇叭形河口湾附近,是现代河流和潮流动力作用形成的平原,其沉积结构较为复杂,发育有泥质浅滩、潮流冲刷槽和沙脊(坝)等。

②海湾堆积平原。分布在两个岬角之间的湾头处,由湾头高地径流、波浪、潮流冲刷的泥沙携带到此大量堆积而形成的海积平原。海底平坦向外海倾斜,有时在湾口发育沙坝。

③浅海堆积平原。一般分布在水深50m范围内的海域,是以海洋水动力为主形成的海积平原。

⑵残留堆积平原

分布于陆架区,是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期由河流和海洋等水动力作用冲蚀和堆积形成的平原地貌。其特点有两个:一是沉积物粒径比内侧现代堆积平原粗,以砂质沉积物为主体,形成规模宏伟的“砂带”,虽然经过了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后的现代水动力改造,但仍以过去的地貌形态为主;二是沉积物年龄的测定及古生物组合特征分析,为更新世时期形成的沉积物。

⑶水下三角洲

水下三角洲是在河流入海处地势较为平坦、海洋动力作用较弱的河流入海地带,由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未露出水面的大型扇形堆积体。根据出露情况和形成时代可分为现代水下三角洲和古水下三角洲。

①现代水下三角洲。包括现代河成三角洲和潮成三角洲两种。河成三角洲是主要类型,分布于河流入海处,而且逐年向海推进,在海底地貌动态上为扇形的堆积体,可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潮成三角洲仅分布在潮流作用强烈的地方,是以涨潮流和落潮流为动力搬运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

②古水下三角洲。一般在水深数十米至陆架外缘发育,底质属残留沉积,是在晚更新世海平面下降时或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导致古河口进退,由于河流作用形成的不同时期的扇形堆积体。有时几个三角洲扇形体相互叠置,并经过后期海洋水动力改造,常为厚、薄不等的现代沉积层掩埋,其形态不及现代水下三角洲典型。

⑷大型水下浅滩

大型水下浅滩是指高出周围海底数米或数十米的椭圆形或长条形中间高周边低的堆积体。组成物质较邻近地貌体的粗,一般为砂质沉积物,滩面上有沙波、小型沙丘和小型沟槽等。

⑸侵蚀-堆积平原

早期形成的堆积平原经冰后期海侵或现代海流、潮流、波浪作用长期改造形成侵蚀-堆积平原,底质为砂泥质沉积。其上常发育古三角洲、古湖沼洼地、古河谷、水下阶地、古沙堤、陆架谷和现代冲刷槽、沙波等。

⑹台地

台地由平坦的台面和坡度较大的斜坡组成,其形成和发展与现代堆积作用和基底断块构造相关,分堆积台地和构造台地。

①堆积台地。通常分布在内陆架堆积作用强烈的现代沿岸地区,由大河及近源中、小河流入海泥沙堆积而成。沉积物以粉砂、黏土为主,顶部可形成活动的风暴沙丘和强潮流形成的脊、槽相间的次级线状地貌。

②构造台地。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分布于长期构造隆升或阶状断裂发育区,台地四周为多组构造围限,由平缓台面和四周陡峻的斜坡组成,台地常覆现代沉积盖层,台面上多见裸露的基岩残丘。

⑺潮流沙脊群、潮流沙席

在水深30~50m以浅的内陆架潮流作用较强(往复流速大于0.5~1m/s)的海区,沙脊和槽沟为呈条带状相间分布的群体,称为潮流沙脊群,其沙脊线状延伸好(图6),长度一般在10~50km,宽一般在2~5km,高在5~20m。当潮流流速降至0.5m/s以下,往复流转为旋转流时,则形成平缓的潮流沙席。

 图6 东海陆架典型沙脊群

⑻水下阶地

水下阶地是大陆架上呈阶梯状分布的水下平台,平台较宽阔,宽度不一,它的前后缘陡坎转折极明显,阶地上的沉积物表层多为现代海洋沉积物,而底层多为陆地河流冲积物(砂砾层),或是滨海相对较粗粒的碎屑沉积物,有时候还分布有珊瑚礁或冰川堆积物,表明水下阶地从前是沿岸浅海或滨海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才为海水淹没。

⑼陆架或岛架斜坡

陆架斜坡是陆架区坡度较陡的区域,其坡度比邻近陆架的平均坡度大2~3倍,主要分布在滨岸附近或陆架外缘海域。

岛架斜坡是岛架中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一般比邻近的岛架平原平均坡度大2~5倍,往往受海底谷切割,岛架斜坡主要分布在滨岸海区和岛架外缘海区,前者称滨岸水下斜坡,后者称为岛架外缘。

⑽侵蚀平原

侵蚀平原是由海流、潮流和波浪长期强烈冲蚀而成的陆架平原。平原上发育密集的侵蚀浅洼地和谷形明显的古河道(沉溺谷)沉溺的沿岸古沙堤或海成阶地。

⑾大型侵蚀浅洼地

大型侵蚀浅洼地是陆架区长期受潮流或海流侵蚀冲刷形成的宽浅的负地形,表层沉积物多为全新世早期及之前形成的残留沉积。

⑿构造洼地

构造洼地受持续下降的断陷盆地控制,洼地周缘轮廓清,边缘坡度陡,底面平坦,偶有孤丘分布,第四系沉积最厚达数百米。

三、大陆坡和岛坡地貌特征

大陆坡位于大陆架与深海盆地的过渡带,即陆架外缘坡折线与陆坡坡脚线之间的陡坡地带(图5)。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斜坡,宽度通常为15~80km,个别达百公里以上,坡度一般为2°~6°,平均坡度为4°,个别达20°以上。太平洋沿岸大陆坡的平均坡度是5°20′,大西洋是2°05′,印度洋是2°55′。大陆坡约占海底总面积的7.7%,约2800万km2

大陆坡属于过渡型地壳,大陆坡地貌主要受构造作用、火山活动及水下重力作用控制,形成各种堆积型、侵蚀型和构造-火山型地貌。岛坡是岛弧中地形陡峭的海域,分布在岛弧两侧岛架与深海盆地或巨型海槽、巨型海沟之间,即岛架外缘地形由缓变陡的坡折线和岛坡下部地形由陡变缓的坡脚线之间的地带。岛坡属过渡型地壳,地形起伏变化大,是岛弧中地形变化最复杂的海域,宽度比大陆坡窄,但其平均坡度比大陆坡大,约为大陆坡平均坡度的两倍。地貌类型以构造型地貌为主,此外还发育堆积型、侵蚀型等外力地貌。各种地貌特征分述如下。

⑴大陆坡或岛坡斜坡

大陆坡或岛坡斜坡分堆积型陆坡或岛坡斜坡,以及断褶型陆坡或岛坡斜坡两类,分布于大陆坡或岛坡的上部和中下部。

①堆积型陆坡或岛坡斜坡。一般分布在大陆坡或岛坡上部,为大陆坡或岛坡上坡面起伏较小的单斜坡,坡面宽而连续性好,地形相对平缓的区域。地形坡度一般在3°~8°。因大量沉积物覆盖了崎岖不平的基底,致使该区地形起伏变化小,坡度也较为平缓。

②断褶型陆坡或岛坡陡坡。一般分布在大陆坡或岛坡的中下部,也有的分布于大陆坡的上部,是大陆坡或岛坡中地形较陡、以断层作用为主的单斜坡,地形坡度在8°以上,地形变化复杂,常见顺坡延伸的海底峡谷。

⑵大型海底扇

大型海底扇是大陆坡或岛坡上的扇形堆积体,其形成与海底谷密切相关,往往分布在海底谷的出口处。这是由于海底谷上物质不断被冲刷,并携带到出口处大量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⑶深水阶地

深水阶地是大陆坡上的台状地貌,多分布在水深2000m以下浅的海域,是大陆坡或岛坡上阶梯状断层形成的,一般均呈阶梯状平行陆架外缘坡折线走向分布,可呈现为多级阶梯状,阶梯面相对平坦,坡度小于2°。

⑷陆坡盆地

在较为宽阔、平缓的大陆坡上发育的四周高、中部低的负地形称为陆坡盆地,长、宽数百公里,一般盆底较为平坦,边坡地形较陡,相对高差数十米到数百米,盆地中残存众多孤山、孤丘。

⑸陆坡或岛坡海台

陆坡或岛坡海台是指有一定的平坦面,周边为斜坡的大型地貌体,台面与台坡水深变化较大,台面水深一般为数百米,台坡水深变化大,有的直落深海平原,最大高差可达4000m。海台基盘多为裂离的陆壳残块,上覆不同厚度的沉积层,部分呈浅滩、暗礁、沙洲或出露海面的岛屿,热带海洋中常见珊瑚礁。日本海和南海的海台非常发育,如大和海台(台面水深280~330m,下同)、朝鲜海台(700~1000m)、南沙海台(1000~2000m)、西沙海台(800~1000m)。这些海台是边缘海盆拉张时沉没于海底的陆块。

⑹陆坡或岛坡海山群

陆坡或岛坡海山群是大陆坡或岛坡上由众多海山海丘(以高差大于500m的海山为主体)组成的地形起伏变化复杂的区域称为陆坡或岛坡海山群,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往往是基性或超基性岩浆沿着张性断裂喷溢而成,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分为链状海山或线状海山。

⑺陆坡或岛坡海丘群

大陆坡或岛坡上由波状起伏的诸多海丘组成的区域称为陆坡或岛坡海丘群,一般多为相对高差为50~200m的低海丘,相对高差为200~500m的高海丘较少,有的呈片状分布,有的呈线状或链状分布。

⑻海底峡谷

海底峡谷是大陆坡上大型的长条状负地形,一般长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图5)。海底峡谷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一般是沿着断裂构造,并经滑塌作用触发高密度的浊流冲刷发育而成,是一种构造侵蚀型地貌。其轴线有的呈直线形(短谷),有的呈蛇曲状(长谷),谷壁高而陡,支谷汊道甚多,形似陆上的峡谷。海底峡谷的上部横剖面多为V字形,宽度窄,坡度陡,高差大;海底峡谷的下部横剖面多为U字形,宽度大,坡度缓,高差小。海底峡谷是浅水沉积物质向深海运输的重要通道。全世界的大陆坡几乎都有海底峡谷分布,但在倾角小于1°的平缓陆坡及有大陆边缘地、海台或堡礁与陆架隔开的大陆坡上,海底峡谷比较罕见。

⑼陆坡或岛坡海槽

陆坡或岛坡海槽是长条状的、比海沟相对宽、浅的舟状洼地,可分为封闭型和半封闭型两种。形态特征为两侧槽壁陡峻,并有雁状张性断裂发育,槽底较平坦,横剖面为U字形。槽底上覆较厚的新生代沉积。根据其地质构造的差异,可分为构造裂谷型海槽(西沙海槽、中沙海槽)、弧前盆地型海槽(北吕宋海槽、西吕宋海槽)、消亡海沟型海槽(南沙海槽)。

四、深海盆地地貌

深海盆地为边缘海中最低洼的部分。一般水深大,地形较为平坦,除洋中脊、海山、海丘、中央裂谷、洼地、海沟等起伏较大的地形外,大部分为平坦的深海平原(图7)。

 图7 深海盆地地貌示意图

⑴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是深海盆地地貌中地形最平坦部分,也是海盆的主体,平均坡度为0°05′~0°15′。新生代沉积厚数百米至数千米,表层为粉砂质黏土、生物软泥和薄层浊流沉积,平原上有许多海山、海丘和浅洼地(图7)。

⑵深海扇(浊积扇)

深海扇分布于陆坡、岛坡的海底峡谷出口末端(图5),面积数百平方公里至数千平方公里,坡度平缓,有时发育大型沙波。表层为粉砂质黏土,粗屑物质以放射虫碎屑和陆缘沙为主,可夹有浅海生物和植物碎屑。

⑶深海海岭

深海海岭为大洋盆地中呈狭长绵延的海底山脉,由一系列呈串珠状或众多密集的海山、海丘组成,其延伸长度一般为数千公里,宽100~200km,一般高出两侧洋盆1000~3000m,有的可达近万米。海岭往往有一隆起的基座,在基座上发育火山,高出水面的成为岛屿。

⑷深海海山群

深海海山群是海盆中大型海山(相对高差大于500m)和高海丘(相对高差为200~500m)大量分布并以海山为主体的区域(图7)。主要受板块构造作用控制,往往是基性或超基性岩浆沿断裂喷溢而成。海山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分为链状海山或线状海山。

⑸深海海丘群

深海海丘群由海底波状起伏的诸多海丘组成,一般多为相对高差为50~200m的低海丘,相对高差为200~500m的高海丘相对少些,有的呈片状分布(图7),也有的呈线状或链状分布,其成因与深海海山群相同。

⑹深海洼地

深海洼地是深海平原上宽浅的低洼部分,形态各异,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长条形,一般低于周围海底200~300m,其周围为海山、海丘环绕的山间盆地或弧后扩张的构造裂谷形成的低洼地。

⑺海沟

海沟是位于岛弧一侧或两侧的狭窄深沟,长约100km,宽40~70km,一般水深为5000~8000m,最深可达11034m。海沟的横剖面为V字形,两侧沟不对称,陆侧坡壁较陡(图7),坡度一般大于10°,洋侧坡壁较缓,坡度一般为3°~8°。海沟底部的现代沉积物很薄,最大厚度不超过1000m,沉积物主要为深海软泥、陆源浊流沉积等,呈楔形体展布于海沟一端或两端。海沟地貌由一系列深洼地、海山和海丘组成。

⑻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为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是热地幔物质上涌的地方,即海底扩张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大洋中脊地形比较复杂,由一系列和大洋中脊平行的纵向岭脊和谷地相间排列组成,这些岭脊和谷地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为不连续的段落,在谷地和横向转换断层交汇处形成一些很深的横向凹槽(图8)。大洋中脊水深2150~4000m,约高于两侧洋盆1500m,宽度不一,最宽可达1500km。大洋中脊脊顶崎岖,两翼平缓,少数山峰出露海面形成岛屿。

图8 大洋中脊地貌示意图

⑼中央裂谷

中央裂谷为沿洋中脊轴部延伸的巨大的断裂谷,为长条形的负地形(图8),一般较邻近洋中脊低500~1500m,边坡地形稍陡,裂谷底不平坦,有海山、浅源地震和高热流分布。

⑽断裂槽谷山脊带

断裂槽谷山脊带是由转换断层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呈线状相间排列的槽谷和山脊组成,与大洋中脊呈切割关系(图8)。一般长数百至数千公里,宽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槽脊相对高差为数百米至数千米。

1

END

1


【作者简介】李安龙,男,1972年6月出生,海洋地质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1998年起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师,从事海洋工程地质学、土力学、ARCGIS应用与开发的教学与各类海洋工程调查与评价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牧场的选址与规划、海底管道路由调查与评价、海洋平台的选址调查、海洋能资源调查与规划、三维海底虚拟仿真软件设计与开发等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国家发明专利1项。本文来自《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学出版社出版)》(2.4节),李安龙、林霖、赵淑娟编著,海底科学与技术丛书,书号ISBN978-7-03-062320-1,本文编发已得到作者授权。

相关阅读推荐

海洋课堂▏李安龙:海洋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海洋讲坛▏李安龙:海洋工程地质-理论与方法
微课堂▏李安龙: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方法
海洋论坛▏李安龙等:岬间海湾岬角形状变化对岸线演化的影响研究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