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这件事,专家和名人的话大多没什么用

啾啾的妈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23-01-19


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教育信息差的文章(真正拉开孩子教育差距的,不是家长的钱,而是……),没想到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


在这篇给文章里,我的核心观点是: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为孩子做选择。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做家长,我都很认同“选择大于努力”。

那影响家长做选择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家长的学历背景、经济基础、职业现状以及所处的地域……等等因素加在一起产生的最大合力,是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说的“信息差”。

总之,教育“信息差”无处不在,大到孩子的升学路径,小到孩子的一些学习工具。


这些天后台陆陆续续收到很多留言,大家都觉得这一篇文章不够解渴,希望我能进一步说说缩短信息差,获得对自己有用信息的具体方法。



你们的要求,必须满足!


其实自己养娃这些年,我也的确发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真的是耗时又耗力的一件事。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总结的,如何从鱼龙混杂的信息里,刨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的几个思路。


专家和名人的意见大多没用!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教授刘瑜在一个演讲中说,她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结果招来很多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刘瑜所说的普通人和大家所说的普通人很显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普通人”。


一个清华大学教授的女儿,起点就超过了很多普通人,她们能做“普通人”是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做普通人的底气。


而真正的普通人如果对于刘瑜教授的观点“真听真信”,选择躺平,很可能做出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错误选择。


如果自认是“真正的普通人”,在教育目标和一些路径的选择上,越是专家和名人说的,往往越不能信。



对专家的意见无脑跟的人,通常忽略了一个判断“信息有用性”最重要的标准:讲这个观点的人,立场和信仰是否和你一样。


说到这里,必须来分享一下我在日常生活里,常用的搜索有用信息的方法,今天重点谈三点。


第一点

如何判断信息对你是否有用?


我们每天面对的信息太多了,要么是某专家说,要么是身边某个看上去还挺厉害的人说。

怎么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是对我真正有参考意义的信息呢?

我日常在用的对“信息进行分层”的模型,你们值得认真看。不只针对教育信息差,对什么信息差都适用。

每当我面对重要信息的时候,通常会先按照以下四个逻辑顺序进行梳理:

1

第一层:对方讲的是事实(Fact)


事实就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比如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存在,不需要辩论。

2

第二层:对方表达的是观点(Opinion)


观点是对客观事实的看法,事实是客观的,而观点则加入了主观内容。既然观点带有主观性,那一个人的观点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认知、掌握的信息、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等。

观点是可以争论的,毕竟不同的人对待同样的客观事物,确实会有不同的意见。

3

第三层:对方所述代表着立场(Stand)


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比如大学教授的孩子,当一个普通人的定义是开奶茶店。而对于真正的普通人,能做一个奶茶店的小老板,就是很出息了。

立场不同的人,所有的争论都是无效的,当两个人没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是不可能互相说服对方的。

4

第四层:对方在说的是信仰(Belief)


关于信仰,就没法说了,大家信仰都不一样,互相的想法能一样才怪了。

当你明确知道对方的信仰和你不同,尊重就好,剩下的交给缘分。

当你在脑子里种下事实、观点、立场、信仰这四个词以后,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首先,信仰不同、立场不同的人的意见,听个热闹就好,别真往心里去。

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你和专家还有名人,社会阶层差距巨大、对于成功的标准定义也差异巨大的,大家从立场到信仰都不一样,他们的教育观点和建议有什么好听的呢。

其次,找到那些和你信仰一样、立场接近的人。大家的相互的信息借鉴和探讨更有意义。


咱当妈的人总爱焦虑,是因为我们常常接收一些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的人传递的信息。


这些人和你的信仰和立场可能都不同,他们的信息、观点对我们不仅没用,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

以上的方法,帮我过滤掉很多无效信息,也帮助我在面对各种冲突和意见不同时,有了更达观的心态。


第二点
“45°仰视”是获取有效信息的绝佳方位

既然提到了找那些信仰一样,立场接近的人做“好朋友”,就必须再多说几句。

接近并不是越近越好,两个什么都一样的人,谁也不比谁高明,两人的交流互相给予的更多的是情绪价值而不是信息价值。

其实要想让获得相对有价值的信息,那信息的来源最好是我们45°仰视的人。

什么是45°仰视的人,就是既不会比你高出太多,遥不可及的人,但也不会很低,是你只要垫垫脚就能够到的人

这些人提供的价值和信息,对你非常有参考价值。


我有很多45°仰视的朋友。


比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女儿刚考上西城重点高中。对于我来说,她就是我身边在教育方面45°仰视的朋友。


再比如,最近我一直健身,我也会关注一些博主。我最喜欢关注的,是那些和我情况接近,年龄相仿,并且健身的结果和我的目标接近的素人。他们的建议比什么专家、什么赛事冠军脚踏实地得多。


第三点

对于教育这场游戏的充分了解,

从有价值的公开数据开始


我刚生老大的那两年,在教育上是有点天真的。


想当然的换了个大房子,以为可以兼顾大人的生活品质和孩子的教育。


直到老二出生以后,我因为各种“45°仰望的朋友们”提醒,一头扎进各种“升学数据的研究中”,才真正意识到一个事实:在北京,区域区之间的差距,比很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要让孩子走公立教育这条路,朝阳区在北京真的不是足够好的选择。


于是我又开始了各种学区、学校……直至学区房的研究。


我的这段经历,吉米妈之前还在她的《当妈就是一场大型打脸现场》里写过:


“要不要买学区房?

我才不买呢!我不能放弃我在朝阳有石榴树的家,因为有爱的地方,孩子成长舒适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

家里的书房就是最好的学区房,不要去住老破小。

结果孩子五岁多了,不行呀,朝阳没有好初中呀,初中太关键了,我得去买学区房。

西城还是海淀呢,分析分析分析,西城更适合我们。买!

猜猜这个人是谁。

并且这个人还影响了我,我觉得她分析得有道理。

我也在蠢蠢欲动。”


以上是吉米妈写的,那时候蠢蠢欲动的她,认真研究完“游戏规则”后,也行动起来了,很快会成为西城妈妈。


也是从这个教训里,我真正理解了,对于教育这场游戏的充分了解,从有价值的公开数据开始。


这些数据最靠谱的渠道,是当地教育口的官方部门。


比如各种升学数据以及和在校生相关的数据,都能在北京教委的官方公号“首都教育”上找到。



前几天啾啾参加“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官网地址:http://cyle.neea.edu.cn),我就会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来了解各种报名信息等。


我身边的朋友有上初中的,他们就会关注和“北京中考”等相关的公众号,来查询往年各个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等。


好了,今天的三大点讲完了,关于“教育信息差”我其实还有很多点可以讲,留给下一次。


今天分享的主要是思路,相信冰雪聪明的各位姐妹举一反三,顺藤摸瓜,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最后再说一句,吃吃穿穿看点专家名人说,问题不大,教育这件事,咱自己的底盘可真要稳住。


咱当妈的人,要懂得拣真正有用的话听。


-END-
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豆伴匠的团购👆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2平米学习桌的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