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父亲,边缘的母亲,这是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比较常见的父母人格情况。今天来谈一谈边缘型人格的母亲,她们在扶养孩子过程中一般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对孩子可能的伤害。边缘性人格的特征是混乱的身份认同、原始防御的使用、通常完好的却是脆弱的现实检验能力、在情感调节方面的损伤以及在性与攻击表达、不一致的内化的价值观,还有与他人关系质量糟糕。(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边缘型人格的母亲在与孩子相处中,通常会有以下表现:
这些母亲内在并没有稳定一致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也就是说,她们体验到的自己时好时坏,体验到的别人也时好时坏,她们无法以稳定的、正向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别人。这导致了她们在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反复无常,所以,孩子始终不知道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母亲有时温暖可爱,有时又冷若冰霜?为什么母亲有时觉得某个人很好,没多久又对他嗤之以鼻?母亲的反复无常让孩子早早就有这样的感觉:跟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在两三天以内,此时,母亲还是一个好妈妈,如果时间长了,母亲就会越来越不耐烦。也许仅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在母亲看来不得体的行为(比如睡个懒觉),都会让母亲暴怒。在家里,孩子会时刻有一种警惕的感觉,因为他们一直不能确定,母亲什么时候会发火。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沉默会让这些来访者特别害怕,此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投射一个攻击性的客体表象,随时担心咨询师的责骂。这些母亲不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因为她们自己也没有,孩子的独立会唤起她们的分离焦虑和嫉妒情感,并想办法进行破坏。比如,当孩子专注地学习时,她们反而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这种不安推动她们通过端茶倒水去干扰孩子。她们会切断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比如与父亲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甚至与孩子的朋友的关系。所有孩子觉得好的关系,都会唤起母亲的嫉妒和不安。在母亲的情感污染之下,孩子往往对其他人充满敌意,哪怕之前感觉很好的亲人,都变得面目可憎。这些母亲对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好感,把咨询师当成了竞争的对象。她们生怕孩子会依赖上心理咨询,此时,她们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于是,她们要么会说咨询师的坏话(这是她经常会用的方式,通过说别人的坏话来切断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要么逼着孩子不断地更换咨询师。一个情感独立的母亲会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她不会那么地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她会有自己的世界(亲密关系、工作、友情等),孩子不是她的全部。情感独立的母亲会尊重和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鼓励孩子独立的行为,完成分离个体化。边缘水平的母亲没有很好地完成分离个体化,她们内心很依赖孩子,生怕被孩子抛弃(这是她们幼时的创伤)。不过,她们很少会主动表达对孩子的需要,她们采取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过多的照顾和关心,包括给孩子提供学习的、工作的机会(比如,到处托关系),计划好孩子未来在哪里生活,找什么样的对象,等等。这些照顾与付出如果旁人看到了,会非常赞叹母亲的行为,被赋予负责的、自我牺牲的、一心为孩子的标签。但如果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控制,目的是让孩子变成一个无能的「宝宝」,以永远留在她们身边。同时,这些母亲还会时不时地打压和贬低孩子,所以,来访者在咨询中会逐渐发现,成长过程中他们其实一直在被母亲PUA。在她们内心深处,对孩子有很多没有意识化的恨,这种恨来自于她们早年的经历。在成长阶段,她们一般没有得到好的照顾,甚至会有虐待、抛弃等创伤,因此,她们内心对自己的父母有大量的怨恨。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幼时的创伤会活化。有时,她们会把孩子投射成可憎的父母(比如,觉得孩子在故意与自己做对),然后就会激发她们的攻击。她们所不知道的是,在那一刻,她们正在成为施害者,而孩子成为了童年期那个受伤的自己。类似的情况也会在夫妻关系中呈现,她们会时不时去攻击丈夫,有事没事就吵架。同样,这些行为都是在「受害者」的名义下实施的。有些丈夫会选择退缩,要不无助地让妻子责骂,要不就通过工作或朋友远离家庭。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既没有能力反抗母亲,也没有能力保护孩子。总体来说,由于分离焦虑、嫉妒与恨,这些母亲不允许一个独立的、高自尊的、快乐的孩子的存在。母亲就像一座大山,让孩子永远都无法超越。不过,这些母亲通常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开朗的、友好的、热心的一面(好自体),而留给孩子的则是易怒、冷漠和暴力(坏自体)。这导致的后果是,没有人理解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的痛苦。当孩子鼓足勇气向亲戚或朋友说到母亲糟糕的性格时,周围人习惯性的反应是:「啊,我觉得阿姨人挺好的」,或者:「你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要懂得感激」。孩子既愤怒但又无奈。于是,他们把本来应该指向母亲的愤怒指向了自己。那么,边缘型人格的母亲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呢?孩子对母亲有很深的怨恨,但他们会以反向形成的方式来压抑这些怨恨,表现为对母亲过度的依赖。这可谓是一种施虐受虐的二元关系。虽然受虐方很痛苦,却离不开那个施虐的人,孤独又自卑的孩子不相信自己离开母亲之后,能够独立存活。病态的依赖让孩子的内心很封闭。前面也有谈到,每当好的关系就要来临时,母亲会以一些手段把这种关系切断,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信心去建立好的关系。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仍然停留于二元关系阶段,处理复杂的三元关系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表现在处理同学、同事、朋友关系中的无力与退缩。在内心深处,他们真的只想成为「宝宝」,他们太害怕成年了。当不得不离开家庭之后,缺乏独立能力的他们可能会依赖于游戏、食物或酒精,通过这些成瘾性的行为防御内在的孤独与无助,逃避现实的压力。成年后的他们对于发展一段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恐惧。就像他们无法长时间与母亲相处一样,他们也无法接受一个亲密伴侣长时间在自己身边。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让关系处于一种可控的距离,太近了令人窒息,太远了又感到孤独。除了若即若离之外,施虐与受虐的关系也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呈现。此时,他们可能更像是一个施虐者,以各种爱的名义剥削与控制对方。当关系中的对方选择结束时,他们就像幼时一次次地被母亲情感抛弃一样,会陷入极大的心理崩溃之中。他们也可能在亲密关系中迷失自我,关系越深入,他们越抑郁。只有当离开关系时,才能重新感受到活力与自由。愤怒也是在亲密关系中常有的情绪。往往伴侣的某个行为,某句不经意的话就会激发他们的愤怒。此时,他们不自觉地把伴侣当成了情感剥削、自我中心的母亲了。内在的客体关系活化了,亲密关系中迷漫着张力与冲突。如果是女孩,她们可能很早就有一种想法:「我将来不会生孩子的,因为我不想把痛苦再加给一个无辜的人」。或者即使迫于外界要求不得不生孩子,她们也只是完成任务,对孩子缺少爱的感情。毕竟,成为母亲的过程,会再次唤醒幼年时的创伤,这是她们所害怕的。她们也许会把孩子扔给公婆或父母照顾,在情感上抛弃孩子。或者,她们可能会在育儿过程中用力过度,特别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不过,内心的恐惧与愤怒使她们对孩子忽冷忽热,以及各种情感虐待,同样,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下进行的。此时,类似的模式在新一段亲子关系中重复了出来。如果是男孩,他们同样对于生孩子没有什么感觉。即使生下来之后,也缺乏父亲的身份感,他们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并没有建立起来。只有当孩子真正要长大成人时,可能出于分离焦虑的驱使,他们才会慢慢发展出父亲的身份感。或者,他们会成为一个理性上的父亲(比如为孩子提供金钱及未来的保障),在情感上忽略孩子。他们经常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一段爱的关系来临时,他们更多的怀疑,不安和恐惧。他们对于任务的困难感很强,第一反应是逃跑,缺少解决问题的信心。这可能来源于母亲的情感操控,母亲有时会放纵这样的逃跑行为,而不是鼓励孩子认真应对。强烈的自卑和依赖让有些人对社会充满恐惧,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深信,如果离开了母亲的庇护,自己将会被社会抛弃。童年期创伤的修复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接受长程心理咨询、阅读心理成长类书籍、自我分析等都是可以参考的途径。总体来说,要想修复童年的创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参见:《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同一性迷失》一文):首先,心理上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离开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家克莱因有一句名言:“通过离开父母,每个人经过不同的途径成长为男人和女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心理上断奶,离开家庭去接受其他人的影响。其次,持久的外在探索。他们需要在从事职业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经受挫折,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逐渐地从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自我封闭的幻想中走出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要仅仅停留于幻想和思考之中,要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对他人持开放的态度。对于那些因为自我迷失而缺少行动力的人来说,不断地外在探索至少能够减缓消极情绪的能量,不至于被同一性的困惑干扰了改变的可能性。第三,持久的内在探索。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让“真实的自我”的情感和想法得以浮现和培养,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展自我分化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情感、个人品味等;不断地觉察对家庭、社会的诸多怨恨,认识到这些怨恨对于自身的破坏性,逐渐走出恶性循环。探索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关系、情绪、过去的记忆,以及对父母的认识,这是一个自我哀悼的过程。金伯利·罗斯、弗雷达·弗兰德曼著,王小亮译:《与内心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亨利·马西、内森·塞恩伯格著,童俊等译:《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