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纯青还是弄虚作假?
国术者 古今同义 国之术 修身之艺也
不少弟子众多的耄耋太极拳名家争相表演太极发放是现代有关太极拳视频一道令人咋舌的风景线。这种发放有两种,一种是在相互没有接触所谓凌空的情况下将人推出丈外,另一种是让别人按压自己的手或者头、肩、胸、背、臀、脚等处,被按压处略微一动,按压者就被弹得双脚离地而起后退几步,甚至后退至仰面朝天跌翻倒地。这种本领一般人包括其它所有武术拳种的高手都是不可能具有的,就太极拳锻炼者而言,即使杨露禅、杨班侯、杨澄甫先生也都是没有这种传闻的,也是不可能用现代科学解释的,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使人感到究竟这些名家是突破了人的生理极限,到了超过杨露禅之炉火纯青的神奇上乘境界还是弄虚作假而困惑不解,而且还是关系到怎样认识太极拳。
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一般武术都是有最佳年龄段的,这是因为一般武术破坏别人的攻击或者反抗、致别人形成背势、攻击别人,体力、耐力是最基本的基础,体力与耐力是必然会随着青年过后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而在实战中,实战体力消耗往往都是处于无氧运动而很容易透支降低,一经透支耐力也就尤其会更加短。央视台武林大会擂台赛上出现练拳二十年的打不过二十岁的、几乎所有选手都在每场仅仅约3分钟的第二场下半场就出现体力透支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一般武术能够从事实战的最小年龄如蔡龙云先生十四岁时就在擂台上打倒当时到中国叫板的外国著名拳手,蔡龙云先生十四岁有如此惊人的体力与耐力虽然完全在人的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毕竟是比较少见的。按此估计,一般武术除了极个别人之外,最佳武术年龄可能就在十八至三十五岁之间。这是因为一般人低于十八岁,体力尚没有达到顶峰,而超过了三十五岁,体力、耐力就都开始渐渐衰退走下坡路了,这种规律是与人生老病死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太极拳由于破坏别人的攻击或者反抗、致别人形成背势是依靠一般人想像不到的被动、没有任何主动力量作用于别人的沾黏连随来实现的,虽然形容沾黏连随所消耗的体力所谓“四两”是夸饰修辞,实际上实战中实施沾黏连随的体力消耗也是比较小,是在有氧运动范围内的,以致太极拳可以在实战中很好地养精蓄锐,保持体力,能够有超过一般武术的耐力,所以,太极拳沾黏连随本领是没有年龄上限的,只要能够经常锻炼,没有病倒,拳龄越长,沾黏连随的本领就越高。然而,太极拳并不是仅仅沾黏连随,太极拳最后攻击别人、制服别人还是必须要依靠发劲的。现代太极拳界某些人说他发人不是用力而是用意,其实这是诡辩,因为根据物理学,别人能够被作用动的原因只能是力,之所以发生力必然就是发人者消耗了力,只是某些人用了力不承认而已。虽然太极拳发劲使用的是依靠地面反作用力形成的传递性的劲力,这种发劲消耗的体力明显小于许多一般武术,而且太极拳攻击别人必须利用别人的主动削减反作用力,可以使得所消耗的体力更加减少,所以,整体而言,太极拳对于体力与耐力的要求比一般武术小多了,最佳年龄上限得以可比一般武术提高,但是,太极拳的发劲也是要消耗相当体力的,即使没有进入无氧运动,也是接近无氧运动的,也是要发生体力透支的,尤其是进入七、八十岁耄耋之年的人,发劲的强度与可以能够承受的次数必然是不能与自己年轻时相比的,也是不能与某些年轻人相比的。所以,太极拳整体而言,最佳武术年龄的高端虽然可以比一般武术高得多,但也是有限制的。牛春明先生的某些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牛春明先生1901年跟杨健侯先生学练太极拳,被赐名镜轩,奉杨健侯先生之命拜杨澄甫先生为师,1912年就协助杨澄甫先生在北京中山公园教拳,1920年又奉杨澄甫先生之命南下,1946年正式定居于杭州,是杨澄甫先生的著名弟子,牛春明先生堪称为正脉承传,其老师的级别之高,受教时间之长、与老师相处时间之长都是现代无人可及的,他的传奇人生反映他完整继承了杨家太极拳技艺,有很高的太极拳造诣,具有能够充分体 44 34010 44 14988 0 0 1472 0 0:00:23 0:00:10 0:00:13 3676太极拳特色的实战水平。六十年代新闻媒体与其它资料记载牛春明先生曾于1956年赴京参加全国武术大会,一位参加武术比赛的东北彪形大汉要求与身材瘦小的牛切磋,在切磋之间凭借其年壮力猛的优势发动猛攻,竟然被牛抛到花坛后面去了。当时,与会人士称牛为“牛大力士”,《新体育》《新民晚报》等记者采访牛,牛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不要说一桶水,就是半桶水我也提不起来,哪算什么大力士?”并说之所以将一个彪形大汉摔出去那是“借了对方的力,轻轻地送了他一下,实际上还是他自己在打自己,并不是我有什么大的力气”。当时的牛春明先生对付外家拳,可以很轻松地借力而“轻轻地送了他一下”,但对付有一定太极拳功夫的人往往也是需要竭尽全力的。纪实文学《武林名家》有一段对于牛春明先生的记载:“一九五六年夏天,牛在杭州六公园与跟他学拳多年的弟子贺鸣声推手。贺身材魁梧,身长腿长手也长,总想借天赋的优势和多年的拳功压制老师活动,但牛总是走化自如,使贺陷于无可奈何之地步。是日天气炎热,牛只穿一件背心,我(作者)立于牛身后,但见贺以猛力按牛,牛即转腰坐腿,以掤、捋兼施之法,使其处于被动态势,随即反转身势,含胸拔背,这时只见牛的背脊肌肉忽由平舒变为自下而上凸起成条状,上行至两肩胛骨间即突然消失,正当凸起肌肉消失之际,忽听得牛大吼一声,前脚向前跨小半步,后腿一蹬,两臂同时向前伸展,贺便向后腾空而起,跃退两丈余才立住脚。”从这段记载可见当时牛春明先生对于贺虽然沾黏连随能够顺势借力致贺陷于被动背势,但使得贺被迫跃退两丈余,主要是牛所发生劲力的作用,应该牛是竭尽了全力,以致牛不仅大吼一声,而且肌肉动态变化明显,而贺鸣声先生跃退两丈余也立住了脚,没有仰面跌倒,反映牛发劲借力不多,如此发出的劲力仍然不是很大。所以,牛春明先生当时的体力即使不是他所说的“半桶水也提不起来”也是比一般年轻人小的,反映应该现代没有哪一位名家可及的当时的牛春明先生的太极拳水平已经过了最佳年龄段了。
然而现代那些也已经进入耄耋之名家的太极发放,既根本不存在顺人之势的借力,被发放者也根本没有处于背势,略微一动就能够使人弹跳起来,这种劲力恐怕世界顶级大力士也是没有的,牛春明先生与其比较那是望尘莫及的。然而这种太极发放只要仔细观察,以别人按压在名家的手为例,别人被弹起无一例外都是被弹起瞬间首先手臂有一个更加往下按压动作同时两脚跳起,然后按压的手再离开这位名家的手往后退,这种情况明显反映被发者两脚跳起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手往下按自己跳起来,接着自己主动往后退跳的。因为如果是受到这位名家的作用力,应该是手首先弹起再带动两脚离地的,怎么可能两脚先离地,手反而更加往下按呢?对于这种情况的观察如果难以分辨先后,可以下载安装一个“QQ音影”软件,用慢速播放这种太极发放视频,就可以清楚发现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情况了。其实,如果假设被发放者按压在名家手上的手确实是受到名家之手往上爆发劲力的作用,即使换成毫无武术基础的一般人,也只会发生按压的手被高高弹起,是不可能发生两脚被带动离地的;然而这种太极发放的被发放者均是这样名家的弟子,从往后弹跳的形态看,应该是有相当武术基础的,名家发劲时身体并没有移动,被发放者与名家的距离也是足够可以借放松来化解的,就更加不可能发生两脚离地了,因此这种表演无一例外都是弄虚作假。至于发放凌空劲表演例如某些名家双手是对准被发放者胸部发放凌空劲的,居然出现被发放者头先后仰的,或者臀部先后移的,这些都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这种凌空劲表演就更加明显是弄虚作假了。现代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先生在他香港出版之《太极拳之研究》的“凌空劲歌”中明确指出凌空劲是杨露禅、杨班侯、杨少侯一脉传承下来的。然而,曾经与杨少侯先生在上海相处多年,也经常受教于杨少侯先生的濮冰如女士就明确否认太极拳有凌空劲。不仅如此,七十年代时濮冰如女士还曾到一个公开表演发放凌空劲的场地,要表演者对她发凌空劲,结果表演发放凌空劲的人当场否定自己会凌空劲,并说发凌空劲是他的学生开玩笑说说而已,这件事李品银老师等很多濮冰如女士的弟子都说起过,所以,吴图南先生这种凌空劲来自杨家三代的说法纯属凭空编造。其实根据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唐豪与顾留馨两先生的来往书信,凌空劲的说法出现于四十年代末,与杨家三代是根本无关的,所谓的“凌空劲”正如陈炎林先生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所说的“实乃一种精神上的之作用而已”,用现代语言说,是由于神经过敏应激发生的错乱动作,根本不是力量性质的“劲”。
其实,发凌空劲也好,表演人体接触的太极发放也好,究竟发放者释放了多少劲力都是完全可以客观测试的。就太极发放而言,因为完全是名家劲力的作用,所以完全可以用物体的重量代替被发放者的按力。如果说按压者是用了一百斤的力,那么,只要将一百斤的一袋米压在这位名家的手上,就等效于用一百斤的力按压在他手上了,如果这样一试验,那么,所有这种太极发放的虚假就都会明白戳穿了,因为任何一位名家是不可能将这袋米弹飞的。
应该认为牛春明先生在上述真实故事中对记者所说的话既是谦虚的,又是实事求是的,他的这段故事与他所说的这段话对于太极拳其实是十分经典的。经典在于明确提示太极拳是有最佳年龄段的;太极拳水平的炉火纯青主要是能够具有很高超的沾黏连随与发劲的借人之力,并不是自己劲力的强大;任何太极拳家无论青年的与老年的,都是不可能具有超过生理极限劲力的,任何太极拳家对于实战都是有最佳年龄段的;太极拳的借人之力发放人则必然反映为《打手歌》所说的“引进落空合即出”,就是说是发劲的借力必须发生在“引进落空”发生效果之后。《打手歌》的这句话用田兆麟先生于1934年10月8日给黄文叔先生信里的话来解释就是:“发劲先要化劲化得好才有机会发劲”“化劲之最重要者是顺人之势”“机会不到不当攻人”。就是说所谓“化劲”就是“引进落空”,如果没有“引进落空”,即使也是使用由脚而起传递性的劲力发劲也不是太极拳的发劲,而是外家拳硬碰硬的发劲了。所以现代这些名家即使真的是自己发生爆发劲力将别人弹起,也根本不是太极拳的发劲。然而这种太极发放在现代太极拳界是愈演愈烈。如境外某届杨式太极拳名家论坛大会的一篇报道介绍某名家与众弟子表演“太极放人”,结果“弟子配合不力”,弄得这位名家“极为不爽”,所谓“配合不力”,就是弄虚作假不够精彩、不够默契。其实,许多人对于这种太极发放的虚假都是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的,也就是大家都满足于这种吹牛与自欺欺人,那么,这种虚假表演对于太极拳究竟有没有好处呢?这种情况反映现代不少名家弄不清楚自己练的究竟是什么拳,不知道仅仅能够爆发强大劲力而没有沾黏连随并不是太极拳,也不知道人的劲力随着年老衰退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知道神化自己、将自己装扮成有超过生理极限的劲力既违反自然规律也丝毫无助于展示太极拳功夫,这种拙劣的弄虚作假表演只会误导许多人对太极拳的认识、只会给太极拳抹黑,只会无端给自己留下耻辱。因为太极拳最终是会被世界彻底真实了解的,那么,对于这种太极发放的公众评价就不可能是光彩的,对于太极拳的发展就只会造成损毁。所以,对于这种违反科学与常理的虚假的太极发放应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识破其虚假,形成普遍的社会谴责,使得虚假表演者感到羞耻汗颜,这是现代太极拳的正常科学发展所亟待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
文/ 魏坤梁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