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三步功夫真传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太极拳推手也称太极推手、推手、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极拳一种训练方法。即双人徒手体会用力方法的一种练习。太极拳分为:拳架训练、推手训练、技击防身训练三个部分;从太极拳的组成部分严格地讲:推手是检验拳架的方法,是拳架与散打的桥梁。分为: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定步推手注重两人双手、双脚形成阴阳形状旋转--形成一个圆,在圆的运动中演示拳架中的招式,以校正拳架;活步推手:训练肢体灵敏度,沾连黏随不丢顶。从北宋张三丰算起至今已以近千年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写得好清楚:推手是体会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即太极拳力量方法。推手训练不是技击防身训练,技击防身才是太极拳终极目标。
推手方法
主要有:“掤”,用手臂沾接、捧架对方,筑成防线;“捋”,顺势向侧方或向后牵引;“挤”,向前挤压,逼迫;“按”,向下、向前推按;“采”,向下牵引;“挒”,横向分化或进击对方;“肘”,用前臂旋转或肘关节制约、攻击对方;“靠”,以肩、背挤压。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着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挽,周而复始,俗称“打轮”。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进而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技术高超者能使对方双脚腾空,掷跌于地,自己却安稳自若。推手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互相黏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的重心。推手禁用腿法,也不准使用摔跤、擒拿、击打等方法。这与以踢、打、摔、拿为主的散手项目迥然不同。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兼、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
经常练习太极推手,可以锻炼人体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推手与太极拳配合练习,更可以收到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推手与太极拳一样得到广泛流传。由于它简便易行,饶有趣味,对抗而无伤害,所以在开展太极拳的地方,大都有人练习太极推手。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对练形式。以双人锻炼为主。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起过程中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太极拳推手经常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进行。
太极推手要经过扎己根、去己根、去彼根三步功夫。这三步功夫揭示了功夫长进的规律及修炼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现将其每步功夫介绍如下:
一、扎己根
欲求功夫,必先求扎己根。太极推手功夫把扎己根作为首要问题,因为扎己根是一切功夫之源。自己脚下没有根,就谈不上有推手功夫。太极推手和其它事物一样,非有根基不行。树无根则枯,楼无基则倾。太极推手若脚下无根,就会像无根浮萍,随波逐流,经不住冲击,不仅不能发出整体劲,自身也很难站稳。一旦身体遭受外力,就容易摔倒。如何才能扎己根?最好的办法就是练静力桩。正如王芗斋在《意拳正轨》中所说的“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力为根始。所谓使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太极推手常采用的有13种静力桩。即无极桩、太极桩、伏虎桩、推山桩、托塔桩、四象桩、贯顶桩、托抱桩、托天桩、三体桩、两仪桩、七星桩、五行桩。
十三静力桩是太极拳内功功法,是一种保持一定的身体姿势、神意保持于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经常练习站桩可达到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呼吸匀和、内气顺畅、血液通利、筋骨舒柔、肌肉温养、经络疏通,使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和锻炼等效果。还可促进体内务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腿部的坚固和柔韧性,改善内脏器官,从而达到养生、祛病、强身和益智的目的。站桩既能使人体平衡发育,调节和增进生理功能,又可增进人体本身所特有的内在力量。站桩可以蓄力于全身,为推手、技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拳谚有“百练不如一站”,“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之说。拳理中又有“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的精辟论述。由此可见,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是提高技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1.无极桩
无极桩也就是太极拳的预备式,无极桩又称为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由于它的价值很高,不少人终生锻炼不厌。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门牙牙龈。
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经常坚持站无极桩,能收到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的作用和健身强体的功效。
2.太极桩
太极桩也称为三圆桩,又称浑圆桩。是太极拳桩功中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太极桩是指在无极桩站立的基础上,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宽;两手平端于身体两侧,前臂与地面平行,掌心向内相对,掌距同肩宽。虎口张圆,手指自然弯曲,如抱球状;沉肩松肘,圆档松胯,头正脊直。
经常站太极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增强两手劲力,提高听劲的能力作用,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伏虎桩
伏虎桩又称按球桩,是太极拳常用的内功功法之一。两脚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宽。双手于体前抬起,高与小腹平,掌心向下。虎口张开斜相对松肘坐腕。两掌心内含,如按两球入水中。呼吸自然。
经常站伏虎桩能收到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增强两手之内劲和两手的听劲能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4.推山桩
推山桩又称朝阳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桩法之一。因掌心朝前,如同朝阳,故名。两脚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宽;双手抬起,高与胸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肘部弧形弯曲;腰胯松沉,微有下坐之意,呼吸自然。
经常站推山桩,可稳固根基,增长功力,提高两手听劲能力,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5.托塔桩
托塔桩又称大字桩,是太极拳重要的内功功法之一。经常站托塔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使身体放松,姿势端正,收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6.四象桩
四象桩也称四向桩或称为侧推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丙脚分开站立,略宽于肩;双手由侧面向上抬起,高与肩平,掌心朝外,掌指向上,两手有外撑侧推之感;头颈正直。呼吸自然。
经常站四象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两臂的力量和周身的整劲,使身体高度放松,端正姿势,提高两手听劲的技能,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7.贯顶桩
贯顶桩也称为罩顶桩或上合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两脚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臂上举,高过头部,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内,虎口撑圆相对,两臂环抱成圆形;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松腰松胯,目视前方,自然呼吸。
经常站贯顶桩,能稳固根基,增长两腿的力量,可使丹田之气充盈,全身高度放松,起到健身强体的效用。
8.托抱桩
托抱桩又称养丹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两脚分开站立,约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在体前抬起,约与小腹同高,掌心向上,手指张开,如托球状。腕部松平,双臂弧形环抱。气沉丹田。腹式呼吸。
经常站托抱桩,能稳固根基,增长腿部的力量,使丹田内气充盈,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9.托天桩
托天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因两掌向上形如托天,故名。两脚分开,约与肩宽。双手抬起,举于头上。掌心向上,手指斜向内,掌心内含,如托球向天。目视前上方,自然呼吸。沉肩松肘,臂成弧形。
经常站托天桩,能稳固根基,舒展身体筋骨,使身体内气周身畅通,可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0.三体桩
三体桩又名虚步桩,也称手挥琵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左腿屈膝半蹲,左脚稍外展,右脚向前一步,脚跟着地,脚尖勾起,向前上方,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正直,两臂前伸于体前,右掌在前,左掌在后,于右肘内下侧,掌指均向前,掌心均向下,两臂稍屈,成为手挥琵琶式,双目平视前方。
经常站三体桩,能稳固根基,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对于虚实的感应,增长劲力;强化两手的听劲能力,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11.两仪桩
两仪桩又称阴阳桩,也称托按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桩法之一。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虚后实,右臂向上抬起,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托掌于头部前方;左手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按于小腹前。双手成推按的呼应之势,右肩勿耸起,两臂保持弧形。目视前方。呼吸自然。再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对称练习。
经常站两仪桩,能稳固根基,增强两手内劲及两手的听劲,收到健身强体的效果。
12.七星桩
七星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功法之一。两脚前后分开,右脚在后,脚尖外展,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在前脚跟着地,脚尖 翘起,稍向外展,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前腿虚后腿实,上体正直,两手向前探于胸前,左手 在前,高与肩平,掌心向右前下方,掌指向前上方,虎口张开,右手在后,附于左肘内侧, 掌心斜向内下,掌指向前,虎口张开,目视左手虎口处。
经常站七星桩,能稳固根基,使内劲透出体外,增强功力,收到健身强体的功效。
13.五行桩
五行桩是太极拳及太极推手中最为重要的内功功法,是一种不弓不马,介于弓马之间的,取其两者之优,去其两者之劣的桩法。也是太极推手的基本间架。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太极推手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整个太极推手都不能离开这个桩势的基本法则。在推手过程中,尽管动作千变万化,但步子和要领都离不开五行桩。所以有“万法不离其宗”之说。
右脚向右前上一步,脚尖稍内扣,两脚后跟稍向上抬起,两脚前脚掌着地,两腿屈膝半蹲,两膝稍内扣,成为不弓不马的“太极五行步” ,上体稍向前倾,使身体重心落在 前脚尖处,臀部里收,裆部向前上翻卷,两手屈伸于胸前,两手成掌,五指自然伸开,掌指 均向前,掌心均斜向前上方,右掌在前,左掌在后,左掌在右肘内侧方,目视前方。 如此静站一定时间后,换步练习,姿势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
经常站五行桩,能贮劲蓄力,增长功力,稳固根基,有利于发劲,有利于攻防,更有利于健身强体。因此,五行桩是太极推手最重要的功夫,是太极拳推手基本间架,推手中万变不离五行桩势,否则架散劲散。劲散则不稳,必败也。故有“万变不离五行桩”之说。所以,推手必须重点练好五行桩。
在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取其中的1—2个桩式或几个桩式坚持不懈地练习,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要今练这个桩法,明练那个桩法,虽然都练了,但却收不到较好的效果。这也练,那也练,难以保证练习时间,难以达到练习强度。当然,若是时间充足的话,多选练几个桩法也是可行的。
二、去己根
去己根,是在桩功打好根基的基础上才进行修炼的。有根才能去根,扎根与去根是两个层次上的连续修炼过程,不可超越扎根阶段直接练去根的功夫。
去己根不是不要己根,而是在扎己根的基础上(即在脚步稳牢的基础上),尽量使自己的步子更加灵活。改变因站桩(扎己根)而根稳固造成步不灵活的缺陷。这是因为扎己根是在静中求根,是为静中根,静中根在千变万化的推手运动中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所以必须去己根。一般人经过练习站静力桩有了根,就不愿去己根。岂不知,静中根不去,动中根就无法练成。
怎样才能去己根,练出动中根呢?
一是要先由大势桩(即低势桩)变为小势桩(即高势桩)。当小势桩练到脚步稳固,周身一体,推拉不动时,可进行行步桩(即走步子)练习。
二是练习行步桩。行步桩就是在不改变静力桩姿势的前提下,两脚慢慢地行走(即所说的走步子)。在行走中,桩势姿势不变,旨在练习动中不变形;还要细心体会是否失根。如有失根,就应再放慢脚步。步幅不要过大。应由慢到快,由小步幅到大步幅,反复练习,不可急于求成。若在练习中能感到步步松活沉稳,步步扎实牢固,直至迈步轻灵,步法干净利落,动如脱兔,静如山岳,则告初成。
三是练习变步。行步桩虽然练就了步子的灵稳,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推手的需要。通常情况下,没有练过变步功夫的,在步子变化中只有速度的变化,而缺少一定的根基,一旦脚步受阻或遇到障碍就不能变,化自如。究其原因,还是步不轻灵所造成的,即没能彻底去掉己根的缘故。变步练习的目的就是彻底干净地去掉己根。变步练习就是一种在不变桩形的前提下,步子无规则的进行各种快速变化的练习方法,或上步或退步,或外跨步或里收步,或侧行步或绕行步。总之,随意变步,变化多端,要在灵活地行走展转反侧之中不失其根。做到起步干净,落地生根,起如风,落如岳。直至练得步子极轻灵又极稳固,变化自如,随心所欲,方为大功告成。
三、去彼根
去彼根,就是在推手中去掉对方之根,也称断根术,是破坏对方根基,使其脚根抬起来站立不稳的方法。是利用棚、捋、挤、按、闪等方法,造成对方身体失去平衡而倾跌的技术。在推手比赛中,无论是对付大力者,还是处理边界问题,或处理顶牛问题,只要想打出技术效果,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去彼根的方法。这是因为,在推手中,如果不把对方的根基破坏,是很难将对方发出或击跌的。所以,在推手中,要掌握去彼根之术。其方法种类如下:
1、主动去彼根
主动去彼根,是在对方站立稳固的情况下,我发劲破坏其根基,使其两脚离地站立不稳的技术。主动去彼根常用的方法有:两手左右打肩去彼根、双进手左右转打去彼根、双进手左右挑打拔彼根、双臂挤托两肘上捧去彼根、双手拍胸弹指去彼根、双掌震胸去彼根等法。
2、被动去彼根
被动去彼根,是我将对方引进,利用偏、转、闪、让等方法使对方落空,造成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方法。其常用的方法有:截肘去彼根、肘窝截去彼根、腹截去彼根、旋转去彼根等法。
总之,去彼根要在发劲之先,先把对手的根基破坏,使其脚跟抬起来,站立不稳,这时发劲才会有效果。太极推手的胜负在于破坏对方的平衡。所以在太极推手中掌握去彼根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才能达到太极推手至高的境界。
精品国术T恤【中国脊梁坤】已经正式发售
关注六川,让我们的国术时尚起来!
国术盘龙棒球帽夜光刺绣款
购买方法:长按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六川服务号,在六川商城【六川堂】购买
推荐阅读
从韩国第一保镖日常训练说被误解的太极推手以及被否定的传武实战性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