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最基本的功夫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一、要动静结合
要达到健康,就必须先将身心放松,静下大脑来,以恢复身心的自然。恢复自然之后,也自然会有天生的健康功能,不能只是一味地操练身体的外形,也不能只修炼内部静坐养神,而必须动静双修,动静相宜。
练太极拳一定要使身心稳静下来,真稳静下来以后再行出动。尤须注意的是,在动的时候,更要保持其稳静。在动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脊率领,牵动四肢,绵绵软软,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般。稳静安舒可以蓄神,缓慢的动作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
二、要与日常行为结合
要习练太极拳,要养成站、行、坐、卧、骑等生活好的习惯。不少太极拳练习者把练拳与日常生活区分开来,练功时追求放松不用拙力,而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僵硬,时时使用拙力,致使功效不佳,内功进展缓慢。于是有人为了尽快长功,早’晚苦练,每日达三四个小时之久。这种精神虽可贵,但费时间、耗精神、损体力。
另外一个极端是,常有人借口工作忙或家务事多,无时间练习。这是不好的,应把习练太极拳融合于日常生活之中,尽量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去做。人站着如练桩功,做到虚领顶劲,全身放松,眼睛平视,含颌收腹收臀,沉肩坠肘,两脚分放,与肩等宽。平时站立与人交谈,可一脚虚、一脚实,看起来很随意,其实功在其中,一举两得。
行走不但保持上述状态,还应松腿根,脚行鹤步,一脚站稳,一脚提膝轻迈,速度均匀,倍感浑身通泰,整天精神焕发。坐椅凳要坐前边,才能保持身正。全身放松,这样坐能起到预防颈椎病的作用。睡要如同卧佛的姿势一样,曲膝侧卧,益人气力,它能使全身肌肉筋骨放松,又能使内脏保持自然位置,利于消除疲劳和保持气道,血络通畅。骑车时舒胸顺背,使头、颈、背保持直线,放松肩、肘、腕,两指轻带车刹,以不变应万变,两脚掌踩踏,虚实分明,轮换均匀,思想集中,动中藏静。
三、要与养生保健结合
平时津常咽、面常擦、耳常弹、腹常摩、足常搓、腰常揉。均乃习练太极拳之辅助功夫,只要持之以恒,必会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太极拳功力。
生活中还要做到“八忌”:忌阴室纳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衣、忌热着晒衣、忌汗出扇风、忌灯光照睡、忌凉水着肌、忌热火灼肤。此外,还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和。
太极拳中简单平常的功夫绝技
太极拳的一些基本功好像许多年轻的功夫爱好者都不太喜欢,以为见效慢。别急,看了下面介绍的几种功夫,你就会改变想法!
(一)猫步
太极拳行拳走架时,凡是涉及开步移动的情况,都离不开猫步。拳经云“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可见猫步是太极拳的脚上功夫。
每门太极拳,对猫步都很重视。在练猫步时要求也不同。我只就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猫步做些介绍:
猫步其实是“马步”与“攻步(也称攻箭步)”相互转换时的中间动作。因而猫步是一个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步式。
一般的情况下,由马步转变为攻步或由攻步转化为马步时,两脚较笨重,且身体上下很难协调。特别是开步做第二轮转化时,初练者身体会摇晃。而猫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
初练方法:
1、摆好马步(初练时,把身体抬高些,无须要求四平),双手反叉于背,左脚内扣15度的同时,用腰胯带动身体向右转45度,右脚前掌也同时右转45度,成右攻步。左脚阳侧劲路与右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2、由攻步,腰胯带身体再向右转15度,右脚不动,整个脚掌平韬地面。左脚随身体右转时跟随到右脚旁,并腿,右胯“咬胯”。
3、由并腿,眼神从左肩向左前方瞟去的同时,右耳管住自己的腰背。在腰胯带动身体向左转45度的同时,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出。成左攻步。右脚阳侧劲路与左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在这种初级练法中,事实上,成了左功步与右功步交换前行的动作。
要点:
1、并腿时,要分清两脚的虚实。向左并腿时,左脚实,右脚虚。向右并腿时,右脚实,左脚虚。
2、并腿时,要“咬胯”。向左并腿时,左腿跟与胯的连接处相“咬”,如果你将左手拇指摆在该处,手指会有被胯咬住的感觉。反之也然。
3、功步时,两腿阳侧劲路用意念相合一下,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4、注意眼睛与耳朵之间的“上下交替班”。
(二)谈“借力”
太极拳历来有“借力打力”之说。而对如何“借力”,各有说法不同。我们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借力”有一些独到之处,说明如下:
1、将对手的劲力,通过气血的沉降,沉入脚底;
2、涵空脚心,发动地心的反馈劲力;
3、虚领顶劲,将地心的反馈劲力向周身散发。
可见,这儿的“借力”,不但是借对手之力,更重要的是善借地心的反馈力。
要点:
1、会气血沉降,才会将对手的劲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蛮力去拉对手。接触对手的触点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与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脚底平韬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尽量让脚底板与地面的触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脚底心,理论上是分清了脚的阴阳虚实。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发动地心的反馈力。意思是脚上也要“含胸拔背”
4、发动地心反馈劲力前应虚领顶劲,目的是让地心的反馈力放长、放远、放松、放透。
这种借力,老拳师们常诙谐的称为“我用地球打你”、“你自己打自己”等等。
懂得了这种借力,太极拳才开始有了一些味道。
(三)水中打拳
有了整劲的太极习练者,往往拳架较低,脚很沉重,如水牛犁地。这一过程的习练者往往很有“成就感”,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太极的基础功夫。然而,这一阶段又十分的痛苦。他在同门中,推手可以立于不败,而一旦与外家或其他门派的对手交流,便会手脚无措。原因很简单,他只练了下丹田的功夫。
如果将太极拳比喻为做拉面,那么,他只是和了一个面团。面团是吃不得的。如何将面团变成拉面呢?不妨试试“水中打拳”!
方法:起势前,做好“十大要领”,而后设想自己置身与齐胸深的温水游泳池中。由于水的浮力,你要尽量控制中心与平衡。而后尽量慢的行拳,去细细体会其中的细微处。
要点:形松意紧、眼耳并用。
(四)整劲中的猫步
掌握了猫步的初级练法,就可以在双人对练整劲中去体悟猫步的妙处。
方法:
1、两人面对面成攻步(以右脚前攻为例,自然也可以左脚前攻)。两人右手背朝上敷于对方手背朝下的左手肘窝处。
2、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尾闾内守、提肛。
3、甲在要领2的同时,涵空手的阴面,涵空脚心的同时,两脚底微微内转、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劲由脚通过督脉向两手阳面透出,意念到对手的背后中心轴。(曰后可向更远处。初练宜放在对手的轴线处),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4、乙在受到甲的整劲发来的一念间,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平韬脚底板,让对手的整劲入地。同时涵空脚心,两脚底微微内转的同时,以腰胯为轴向左转,使自己的攻步成马步状。同时由两脚内转,向对手发整劲。对手如法化之。
注意:
1、攻步与马步的转化应顺畅,不应停顿。曰久这种变化只在一念之间。但初练时,应该尽量将这一平圈放大
2、整劲应透过两手的阳面指尖(俗称“舒指”)指向对手的背后中轴的中心“命门”处。
3、变成马步时,切忌用手去拉对手。而是以己身的腰胯带动手指运动。
4、相互之间切忌比高低,可以相互喂劲。
(五)原地打拳
习练太极拳二、三年左右,学会了架子,有些人离开了师傅,往往会有一段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每天自我陶醉在自己的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之中。其实,这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阶段。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真是拳架出偏的开始。根据我自身的体会,能否及时调整好这一阶段的训练方法以及心态,对今后的太极拳修为十分重要。
原地打拳是纠偏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上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保持两脚原地不同,只是在腰胯带动上身行架。
3、原本腰胯带动两脚的运动,改为意念的走动,只要意念到了即可。尽量控制脚的运动。
要点:
控制脚的运动时,多加一些涵空脚底心的意念,多加一些敛胯收臀的意念。
(六)用脚打拳
用脚打拳也是纠正“手舞足蹈”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凡是腰胯带动手的动作,改为意念带动手走劲。尽量控制手的动作。让手保持在无极桩时的姿势。
3、脚的动作,仍然如平时打拳一样,由腰胯带动。
要点:
1、手虽然不动,但意念始终在贯穿着肩、肘、腕、指的走劲。而且可以比平时更加走长一些。
2、如果,你平时有手舞足蹈的习惯,你会打了一半忘记下面的动作。这时,建议你从头开始。
(七)反架行拳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太极拳已经“烂熟”,自我感觉良好,大有天地之间“舍我无谁”了(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事实上,已经走入歧途了。检验方法便是你能不能反架行拳。
起势后,凡是向左的一律改为向右,凡是右手动作,一律改为左手。右脚在前的,一律改为左脚在前。
比如,单鞭,本来是左功步,改为右攻步,左立掌改为右立掌,右勾手改为左勾手,
功效:
反架打拳,从来没有师傅会教,但是你倘若慢慢地靠自己的意念去学、去想,你便有了超常的意念。
这是内家练“神”的方便法门。
国术盘龙棒球帽夜光刺绣款
购买方法:长按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六川服务号,在六川商城【六川堂】购买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