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叫板华住,18个月开一万家店,目标20000+酒店~OYO疯狂扩张之路还能走多远?|创变观察

寒风踏雪 品牌创变岛 2023-12-29


导读:在OYO未火之前,我曾一眼看到过这个品牌,只是当时没有特别在意。现在媒体上关于它的文章铺天盖地,因为它的扩张速度的确让人惊讶,18个月开一万家店,平均每1.4天入驻一座城~实在吸睛,不免有人把它比拟成下一个瑞幸或者拼多多。今天,我将带大家以另一个视角看待这位印度连锁酒店一哥OYO,从它的入华路径及现状,猜想一下这条野蛮之路到底还能走多远?


疯狂的OYO  



OYO到底有多疯狂?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OYO——一家发迹于印度的连锁酒店品牌,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是位90后印度小伙子。


酒店自2017年11月入华以来,发展速度势如破竹。


2018年,OYO创下业内最快速度,100天开拓200个地级市、3500家酒店和16000个房间。几乎是平均每1.4天入驻一座城、近3小时就开一家店的节奏。


2019年,其目标是全国1500+城,20000+酒店,预计成为全球最大连锁酒店集团。



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维,于5月发布会现场发言


相比之下,如家拥有2300多家门店、24万间客房用了16年;华住拥有4230家酒店、42万余间客房,用了15年;7天做了13年,门店2400多家;汉庭做了13年,门店只有2200多家。



融资方面,OYO还分别获得滴滴1亿美元投资和Airbnb逾1亿美元的投资。多年融资总金额已超16.5亿美元,估值高达50亿美元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同于如家、锦江等传统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高成本加盟模式,OYO 免除酒店加盟费用,甚至提供免费简单的布草软装。同时,由 OYO 派驻协助酒店进行运营的 AGM (酒店运营经理)和 HOO (酒店前台经理)并由 OYO 发工资。


关于签约项目方面,OYO没有标准化要求,只需要简单换下招牌和布草用品,从开发到上线产品仅需两周时间。远低于传统酒店开发一个项目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周期。


另外,OYO 还为所有加盟商进行渠道管理、价格管控。


它只从加盟酒店线上和线下的每一单交易中收取 3%-8% 不等的佣金。佣金比率视具体酒店情况而定。加盟合约只签订 1 年。



上图是派柏云的加盟情况,可参考。(派柏云是如家旗下加盟门槛最低的品牌,一般品牌酒店的加盟条件要求房间数量不少于80间,每间房的加盟费3000-4000元不等。)


目前OYO在国内的酒店产品主要包括三类:经济型酒店品牌OYO Rooms,中档酒店品牌OYO Townhouse、Collection O、Edition O、OYO SilverKey,以及高端酒店品牌OYO Palette Resorts。


它在提高酒店业绩上也有四个“法宝”:1. 全面接入所有的OTA平台;2. 提高OTA平台的运营水平;3. 提供PMS(客房管理)系统;4. 动态定价。


如此,OYO凭借种种力量,瞄准中国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单体酒店,迅速在全国扩张。


OYO的疯狂,有人说在它身上找到了拼多多的影子,或是瑞幸,或是ofo——它的身上几乎集合了最近几年的热门流行词:消费下沉、疯狂扩张、私域流量。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明日之星or瓮中之鳖?  


在今年5月的同一天发布会上,OYO与华住隔空喊话。声称OYO代表着年轻和未来,传统思维做酒店管理一定是死路一条。



曾在OYO还没入华时,2017年华住集团还投资了OYO集团1000万美元,并达成5年的合作备忘录。现在回头看,唏嘘不已。


其实,中国酒店行业早已形成了以锦江、华住、首旅如家三家巨头为首的,相对稳固的竞争格局。



2014-2018年三大酒店集团开业酒店数量对比


中国酒店业市场有1700万间的客房存量,其中仅230万间客房是品牌化的,这意味中国酒店品牌化程度只有15%。


其中,统计在册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化程度约为21%。


相比美国酒店业同期达到75%品牌化程度,国内还有从21%到75%的巨量空间。


蛋糕就摆在眼前,对手实力泾渭分明,忽然感觉OYO在中国市场的疯狂扩张,更多是起到了鲶鱼效应的作用。



OYO的到来,带动了酒店业加快在下沉市场的布局节奏:孵化于美团的轻住酒店;华住旗下由星程、海友、怡莱组成的一宿;华住联合IDG投资的H hotel;铂涛旗下的非繁酒店;首旅如家旗下的云系列酒店;尚美生活旗下的AAroom等酒店品牌~


但不可否认的是,OYO这种与单体酒店联盟的模式目前在中国也是较为缺乏的。


第一,从OYO酒店在中国发展路线来看,二三四线城市已成为OYO酒店在中国的主要深耕点,这与当下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下沉市场的趋势相吻合。


第二,跳出传统模式的“新型”酒店。在本土化运营的一年间,OYO酒店已经数次转型,从最初的品牌输出,到门店改造和运营赋能并举,再到如今的“精细化运营”,OYO酒店正在不断探索着基于传统酒店运营模式的更多可能性。


第三,国内酒店质量事实上两极分化明显,OYO的定价不会太高,在100元400元之间上下浮动,符合大多普通用户的消费需求。



在印度,OYO在完成高中低全产品线布局后,进入了民宿、OTA、联合办公、长租公寓、婚宴服务、外卖等领域。但对于刚进入中国市场18个月的OYO,其实它还没找到能让自己赚钱的盈利模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只是盲目烧钱扩张,隐患将纷至沓来。OYO的结局,不说会被群剿,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成为其阻碍之处。


一家没有酒店实践经验的互联网团队


酒店业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服务行业,但OYO团队的管理层,基本来自神州、优步、阿里、摩拜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太多酒店实际管理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会员体系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


OYO有自己的APP,他们会在加盟商前台放一个二维码,引导住客下载APP,完成注册的新用户有30元的优惠价。但有媒体测算,这种转化率很低,其会员数量可能非常惨淡。


3%的提成远不能支撑OYO正常运作


OYO为小酒店提供PMS系统,但是很多小酒店并不使用这个系统。据说这个系统里的数据还存在搬运造假的情况,使得OYO其实无法准确统计每一家店的营业额。


巨额固定的费用支出


虽然OYO从曾一度差点被美团、携程这些主流旅业OTA平台封杀,到最近传出合作的消息,美团所输出的流量、数据运营、品牌宣传等力量不言而喻,但每年OYO是要交给美团4亿元,携程2亿元不等的通道费的,要求美团不上线竞争对手 H hotel的酒店。资金负担不小。


对业主和酒店缺乏实质性的控制


假设每家酒店至少需要一个OYO的人员参与监管,10000家酒店也是不小的人力成本。OYO选择了更轻便的做法,一个驻店经理负责若干家酒店,除了培训和提供操作系统外,再无其他,事实上,驻店经理不得不将时间分散在各个酒店,培训自然很难落地。


无法保障酒店加盟质量


加盟福利是OYO得以迅速扩张的原因之一。连锁品牌需要设置准入门槛,否则会越做越滥。同时,品牌价值也需要长期维护。酒店安全卫生问题备受关注,管理不好很容易成为低端连锁酒店。


今日话题  


您看好OYO的疯狂生长吗?认为它的未来是“一地鸡毛”还是前程似锦?更多想法和建议欢迎文末留言,我们将倾心聆听。






热文推荐▼点击阅读


宠物行业很暴利吗?为你揭秘3大不为人知的真相


年销量突破100亿、叫板戴森,小而美的Shark凭啥这么牛?


商务合作▼文章转载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uangbianyinzi

转载文章,回复关键词“转载”或文末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报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