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姑苏问善,众心喜乐 | 记2017年传统公益研习会

陈雁雁 古今益识流
2024-08-23

世间乐土是吴中,

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

黄金百万水西东。


——明 唐寅《阊门即事》



千年姑苏,繁盛如斯,乐善好义,亦成传统。


2017年11月30日-12月3日,姑苏问善——2017年传统公益研习会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圆满开展。此次研习会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传统公益基金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资助,苏州市联益信息公益服务中心协办。

 

二十多位来自大江南北的公益人和研究者齐聚这座德善之城,来此之前他们已在网络共同研学15天。此次到苏州实地调研3天3夜,他们分成4个小组,分别围绕义庄、书院、善堂、善人四个主题,从现实问题出发,立足传统,观照当下,穿越古今探索传统公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与启示,用最真挚的心叩问姑苏大善大义。



12月3日下午,传统公益研习会精华环节——评审交流会在苏州公益园举办,有幸邀请到来自学术界和公益界的重量级评委亲临指导感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池子华先生、黄鸿山先生、文史专家汤可可先生、青年历史学者袁灿兴博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先生、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女士。



中国红十字会学者、苏州大学教授池子华在开场致辞中畅谈苏州慈善文化。


他说:苏州慈善事业一向发达,这固然得益于它的经济繁荣。财富可以转化为仁慈的德行,苏州的富裕为苏州的慈善事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苏州慈善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成为驱动苏州慈善事业一直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不能忽视。范仲淹开创义庄,开辟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新境界,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关怀,也激励着历代苏州人乐善好施。苏州义庄、善会善堂等慈善机构不胜枚举,苏州慈善事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近日,苏州市政府决定把苏州打造成首善城市,非常具有时代眼光。所谓打造首善城市,就是要大力发扬慈善公益事业,弘扬慈善文化。在这方面,苏州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无论是慈善文化研究还是红十字会运动研究都走在全国前列。

 

之后,各组轮流展示初步研究成果,择精要内容同大家分享。


以善堂为主题 的天天向善组选择苏州普济堂作为研究载体,他们好奇的问题是:普济堂为什么那么火?普济堂是如何成为彼时慈善界“网红”的?研究成果回归到当下社会组织最关注的痛点出发,以《“网红”普济堂是如何炼成的》为主题,分别从品牌,战略,项目,传播等维度为切入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呈现。


(研习成员在普济堂调研)


苏州普济堂位于虎丘山塘下塘,由一代名伶陈明智发起创办,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成。陈明智在宫廷教习昆曲多年,因念人之老、病、贫、残,告老还乡时征得康熙恩准,开设善堂,收养老病残疾无依贫民,供给衣食医药,并顾如龙、顾时中鼎力相助,普济堂建有100多个房舍,收留了350多知古鉴今,将网红的秘密带回现代,给当下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参考与养分。核心内容浓缩在下图。




以义庄为主题的一心一义组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基本确定研究题目为“断裂延续——基于苏州义庄的调研”。小组成员在三天的时间里,通过范氏义庄洪氏桂荫义庄丁氏义庄潘氏义庄、蒋氏义庄、董氏义庄旧址等多处走访,访谈义庄研究学者袁灿兴,义庄受益者潘老先生,挖掘从宋朝到清末,苏州义庄的发展经过历史背景管理制度,形成了本次调研的初步成果。


(范氏义庄遗址所在地现为景范中学)


义庄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种宗族互助型组织,它兼具民间性、宗族性、互益性、救助性特征。老先生自豪地说,松鳞义庄正是他所在潘氏一族于道光十二年,由翰林院编修潘遵祁携兄弟潘希甫所建。潘氏创置义庄,救济族人,泽被后代潘氏历代子孙又多行“修水利”、“筑公路”等善举潘老先生表示,他在子孙教育上很注重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其中“德善”的要义里,便有对慈善精神的传承。


(研习成员在访谈潘老先生)



以书院为主题 的书愿组走访了正谊书院、紫阳书院、静思书院、东山书院等古今多家书院或其遗址。苏州书院的繁荣对培育地方优秀人才、倡导科甲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苏州享有“状元之乡”的美誉,这与苏州书院的高质量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地方知识精英传播学术、教化乡民,提高了书院教学和学术水平。书院这一教育体系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甚至某种程度上在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学术之风向等方面超越了官学。直至今天,苏州很多耳熟能详的学校都是由书院转化而来的。书院是精神文化的高地,一个城市书院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以善人为主题 的弘延组走访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弘化社传统文化研究所、灵岩山寺,并采访到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宋浩理事长。他们呈现的初步报告是《印光法师慈善理念的现代延续——以弘化社为中心》。


印光法师是净土宗第十三祖,晚年在苏州安居。印光法师的慈善理念的根源在于佛教信仰,“提倡因果报应,乃仰承天地圣人之心,以成全世人仁义之道德。”戒杀护生,普护物命;大师本着佛家慈悲之心,佛教慈幼院以及各种救济机构,扶助贫弱。


1931年,由印光法师发起“弘化社”正式成立,专印佛经善书赠人。2003年,弘化社在明学长老的主持下恢复,印赠善书,教化世人。2013年5月,正式成立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新弘化社继承了印光大师 “弘法利生,教人向善”的慈善思想,延续了“印送善书、护生放生、扶危济困”等具体慈善实践。


弘延组认为,现代宗教慈善组织,应参考借鉴弘化社的实践经验,需要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更多体现社会走向善治的时代内涵,更多体现自愿平等的社会价值。同时通过更多合理的公益活动改变自身的社会形象,消除外界对它的误解。



在小组展示后,诸位学者嘉宾纷纷给出切实中肯的指导,并进行第一次打分。姑苏问善并未结束,各组将继续完善报告,再由评委进行第二次打分。并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阅读量将计入评比。最终6000元传益大奖会落到哪组?结果于2017年最后一天公布。 


在评审交流会最后环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先生分享他作为公益实务工作者这些年在公益方面的学习和体会。



他说道:“今天上午我们在平江路那么小的地方走一个多小时,就看到了六七家义庄。中国的善堂善会、义庄、书院,还有宗教慈善,曾经非常辉煌,尤其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它们在那个时代不仅仅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调节功能,弥补了社会福利和公共产品的不足,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教化和文化传承功能,在国家大共同体下面,成为家族、乡村小共同体非常重要的链接纽带。所以我们不用谈公益,言必谈欧美,中国也有很悠久辉煌的慈善传统,只是今人不太了解。


中国慈善事业已进入到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现在中国的慈善法规比美国的还要完备。我们在发展现代慈善的时候,应该从中国传统慈善中汲取什么样的营养?刚才各组都谈到了一些。比如传统慈善的治理结构,董事会与执事管理层的分设,做到财务公示和公开透明,已经具有了现代性。立碑其实就是一种公开、透明的手段,也是对捐赠人的褒奖。


但自从清末中国沦为被欺凌的民族,西风东渐,我们全盘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公益慈善也是全盘接受西方的理念和组织形式。虽然,曾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与红十字会齐名的世界红万字会,也曾有国际化的梦想和行动,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与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一起,完全被政府取缔或收编了!


中国慈善传统从此断裂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重启慈善事业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那个时期我们主要学习借鉴的是美国和欧洲的慈善经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济困、改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今天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世界中等偏上水平,我们应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能不能从中国传统慈善中汲取营养?能不能从当代经济快速发展中获取资源?在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强国的时候,中国优秀慈善传统能否得到传承?中国当代慈善能否走向世界,赢得国际地位和影响?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慈善人应该想的,我认为也是可以做到的。”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女士在总结致辞中说道:“敦和基金会资助慈善文化的理念,首先希望是基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尝试构建中国慈善文化行业的本土话语体系、基础理论乃至具体的应用工具开发。


我们也希望在公益慈善行业里面去探讨文化、伦理、价值等话题,让公益从业人员在身心修养、价值自信乃至专业能力方面都能有所提升。简而言之,用东方智慧为公益慈善人士立心,用东方智慧为公益慈善行业立命,让传统文化为现代公益慈善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孙老师向四位组长赠送敦和的礼物。)


随着初冬夜幕降临,姑苏问善暂告一段落。参加此次研习会的伙伴纷纷发朋友圈。来自广东中山的公益人冯文源说:“今天的路演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通过活动掌握了文献检索、实地调研、人物访谈和撰写报告等研究方法,为今后的行动研究打下基础。事实证明,公益研究并非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勤加练习,你我也能写出好文章,把公益那些事说明白。”


从事幼儿教育的苏州人张燕说:“因为这次研习会,对苏州书院进行实地走访,开始建立起苏州人的文化自信。”


传统公益的研究者、姑苏问善的组织者陈雁雁希望通过每年一度的传统公益研习会能为公益人与研究者搭建共学共创的桥梁,一起做生动鲜活的公益研究,让传统照进现实,让公益连接古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古今益识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