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公之精神,实学之思想 | 访荣德生旧居及大公图书馆

陈雁雁 古今益识流
2024-08-23

 

天公作美,有暖阳、微风、蓝天、白云。2018年1月14日下午,八九位传统公益爱好者、研究者在荣毅仁纪念馆集合,荣毅仁是前国家副主席,是荣德生的第四子。可巧,他出生之年也是大公图书馆落成之年。我们进入穿过展馆,来到花园的水池旁。

 

据江南大学盖中辉老师介绍,我们所处的荣毅仁纪念馆这一片是荣德生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荣巷,这里是他们的老家,荣氏家族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荣巷在无锡的西边。在无锡来讲,这不是一个好地方。它周围都是山,不太适合种水稻、养鱼。东边是鱼米之乡,靠锡山那边出的读书人比较多,包括大学者钱钟书、钱穆,条件好,读书就方便。西边自然条件不好,就只能好好奋斗做生意,才出了荣德生这样的大实业家。以前商人地位不高,但荣德生是一位儒商。十三岁工作以后,他非常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会作诗。



荣德生为什么要建图书馆?“看书为增进学识之根源,学识为人才培养之基础”。他觉得一个人从小读书是很重要的,不读书就成不了器。他后来发现,为什么有些人的才能发展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老师,没有读到好书。所以他就搜集各种书放在图书馆里,不上学没关系,有图书馆你可以随时来看书。图书馆免费开放,他让社会上很多读不起书的人来这里看书。他还收集了很多孤本、珍本、善本,后来都捐给无锡市图书馆捐。


荣德生一直有这个习惯,不光是收集古书,还有收集一些古董字画。抗战期间,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他经常去字画古董市场去转。别人都说:这个时候你还去那种地方,真有闲情雅致。他说:不是,我要把这些文化宝藏收集起来,不然日本人就把它们毁了,或者被抢走了。它不叫荣氏图书馆,也不叫德生图书馆,它叫大公图书馆,蕴含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理念。大公图书馆具有历史意义,它是第一个乡村图书馆,也是无锡第一家面向公众开放的私人图书馆。

 



大公图书馆历时数年修建,于1916年落成。距今101年,外观是中西合璧的极简风格,白墙、罗马柱倒也和谐。到此不留影,恐怕会有遗憾。

 

接着我们来到荣德生旧居(转盘楼),一楼陈列他的实业历程与成就,折射岀无锡近代工商精神;二楼陈列他在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体现他超前的现代公益理念。边看边感慨,当今恐怕没有企业家能与荣德生比肩。他为后世树立了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


 

大家边走边看边聊,轻松愉快。后来在八角亭中,我们围坐,从《人道须知》书中自选一段,轮流诵读。《人道须知》七万多字,由荣德生先生亲拟大纲,请前翰林江霄纬和荆梦蝶两位老先生执笔编写,他们是精通传统文化的宿儒。前四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成书于1927年,后四卷“家庭”、“生活”、“自治”、“处世”,成书于1930年。原是小学每天朝会课的教材,培植学生向上、向善的品行。其孙荣智健在再版前言中写道:这本书也可看作祖父留给后代的家训。

 

在跋中,荣德生简要概括全书脉络:“要之,人贵自立。欲自立,必修身,姑上四卷皆修身语。人必有家庭,有家庭必求齐家之道,故继之以‘家庭’。齐家尤赖有生计,故继之以‘生活’。群众生活必讲自治,自治则社会安定,公私两得,故继之以‘自治’。凡人必有朋友亲戚之往来交际,故复终之以处世之道。”




无锡历史学会会长汤可可教授(上图右者)在亭中分享他对荣德生的认识:

 

无锡人多少都知道荣德生,他对无锡的贡献很大。荣德生出生在这个地方荣巷,他读的私塾在无锡,他创办的很多工厂在无锡,他在无锡修了很多路、建了很多桥、办了很多学校。无锡人都感念他。

 

他用创办实业救济百姓。他曾在杭州看到很多四肢健全的乞丐,他没有施舍铜板,就跟身边的朋友倡议一起办更多工厂,让更多人有活干,不致流落成乞丐。“大烟囱冒烟,小烟囱才能冒烟”,前者是指工厂运转,老百姓有活干,有生计来源,小家才能生火过日子。他也参与施米、施衣等传统善行,但他认识到这种临时性的救济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荣德生在自传《乐农自订行年记事》中写道:“ 余以为创办工业,积德胜于善举。慈善机关周恤贫困,尚是消极救济,不如积极办厂兴业,一人进厂,则举家可无冻馁;一地有厂,则各业皆能兴旺。”授人以鱼的物质救助帮得了一时,教育与实业才能授人以渔,才能助人自助。这就是"教重于赡“的原因(教育胜过赡养)。这接近现代公益的理念。我们今天常说“赋能”,其实100年前荣德生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荣德生重视办教育,让大家明事理,有生存的技能。从创办公益小学到江南大学,他对教育公益的投入,少有人能媲美。他的工厂为工人弟子办学校。公益工商中学,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他还大量修建公路和桥梁,荣巷附近就有一条公益路,在无锡他修了一百座桥。路桥修好了,交通便利,对当地百姓当然有好处,对他的生意也是很有帮助。所以修路架桥于公于私皆相宜,是公益,也是私利。他的公益事业与实业紧密相连。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传统公益基金负责人陈雁雁有感而发:清末民初,社会大变革,从帝制崩塌到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荣德生在如此动荡乱世创业,从钱庄到实业,创办数十家工厂,一举成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打造多个知名品牌,打败洋人的产品,并在国际博览会获奖,不愧为民族工商业之荣光。


荣德生办企业的初心不是为钱,而是为民之生计着想,面粉和棉纱是百姓日用所必需,且为数以万计的民众提供赖以生活的工作。当代有识之人如樊登曾分享创业成功第一要有宏大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赚钱,成为首富之类,金钱的激励作用有限,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团队。荣德生在自传中写道:“后之办事业者,必以诚心为心,富贵岂难事哉?”

 

看到荣德生写的《无锡之未来》、大农计划、开元计划,可见他对家乡建设、社会发展有深思、有远见,绝非追求财富和名誉的商人。且看他所做的种种公益事业,成效至今长存,不仅那些路桥仍发挥作用,公益小学、江南大学、梅园都在,而且越办越好,惠泽越来越多民众。荣德生的公益理念和思想确实高明,令人叹服。

 

在《人道须知》卷六《生活》中,有一段关于财富观的文字确是荣德生的写照,令人感佩。现抄录如下:“财于天地间,本主流通之物。处今民生凋敝、社会困苦之世,而坐拥巨资,不知公益,不明世务,惟终日营营为守钱虏者,其事甚危。盖不惟启盗贼之谋,亦且干造物之忌耳。故惟岀资兴办实业,为贫民辟生计,小则补救地方,大则利国裕民,斯诚善用其财者,合乎人生互助之道也。”


  

从北京远道而来、精通五国语言、热爱传统文化的赵先生分享:之前不知道荣氏是在无锡,在江南。荣德生,人如其名。一个人的名字是有信息的,承载着他的使命。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是德文化。德在先,后有生,他的生命、生意……他的事业做得大,基础是什么?深厚的德行。他为什么要办教育、做公益?是因为他的家国情怀,因为他对德的认识和实践。


我以前学西学,四年俄罗斯、五年美国,去年去过十几个国家,研究西方的工商管理,走了一大圈世界,还是我爸的癌症让我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我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可以救命、救家的。我把500平米的房子拿出来做学堂,跟荣老先生一样,希望通过办学来改变家族的命运。现在有20多人住在我们家,一起学习国学,希望打造一个互相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传统公益研究者徐钧:传统农业社会在思想上是重义轻利的,行动上是重儒抑商的,看过纪念馆之后,对荣家的过往事迹更为了解之后,感受到荣德生作为那个时代成功的商人,在个人身上的儒的传统和商的思维结合之后,能够发挥这么大能量,为社会做那么多贡献,是很有代表性的并成为了一种现象。

 

传统公益爱好者游侠:从荣德生身上看到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

 

江南大学毕业生、环保企业技术人员丁海:以前就知道荣德生,今天的收获是无论贵贱,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奉献,做人性之善的事情。

 

江南大学商学院的清扬同学:西方管理学 追求盈利放在首位,社会价值其次。而荣德生不是,他发心做实业,是为了追求社会价值,而不是把盈利放在首位。这个挺颠覆的。

 

最后,谢谢参加传益学堂的朋友们,感受到你们的真诚与善意。谢谢看完这篇三千字活动回顾的朋友们。请继续关注支持我们!

注:文中图片感谢清扬、游侠拍摄提供。


预告:3月我们拟在无锡梅园举办第三期传统公益文化探索活动。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若有收获,请支持我们的公益众筹项目——触摸古代慈善的脉搏,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古今益识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