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就是我眼中的星辰大海

同心抗疫的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 2022-07-14


近期海宁疫情形势严峻

在校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中外师生齐心,共同守卫校园

国际校区总体运行平稳


这里,有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有军人气质的医护人员,有化身“大白”的教职员工,有朝气蓬勃的学生志愿者,还有默默奉献的一线服务人员,让我们一同走进iZJUer的抗疫小故事~


心连心的“流水线”



为保障国际校区师生的日常物资供应,海宁市政府紧急协调支援了一批新鲜蔬菜、鸡蛋等保障物资。由于在校师生大都在校区食堂用餐,校区决定将这批物资统一分拣后交由食堂安排。那么难题来了,在一线服务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这么大一批物资,要如何组织调度才能高效、有序地完成分拣?这个看似有点难解的问题,在教职工们的积极参与下,轻而易举地解开了。

4月12日,校区工会群里发布了一则志愿者招募通知,征集40位教职工协助食堂/物业共同参与物资处置。尽管目前在校区内的教职工加起来也不超过80人,可没过多久,40个名额就填满了。4月13日下午17:00,在食堂工作人员贴心准备好的“分拣流程图”的指导下,校区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和教职工志愿者分成四组开始物资分拣。老师们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以流水线作业的形式有序分拣物资。拆箱、运送、分拣、装车、清理垃圾……有条不紊、一气呵成。“一箱箱搬吧,我就当练习深蹲了”“我们这组肯定是第一名”“又一箱满了,快换个空箱来”……老师们热情高涨,一边互相调侃,一边手上的动作却不肯慢下来,各组之间隐隐有展开“较量”的架势。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到半个小时,这一批援助物资已经分拣完毕,装货的纸箱也被拆成纸板齐齐整整地叠放好了。再看现场的志愿者们,个个都是满头大汗。“疫”路同心,披荆斩棘,相信在校区党政班子的带领下,校区师生定能以这种你我“搭把手”“心连心”的热情与信心,跨过一道道抗疫关卡!


校区志愿者分拣蔬菜

小组运送蔬菜


防疫中的“数据达人”和贴心导师



4月2号晚11点,正准备休息的书院生活导师谢佳妮接到了社区电话。“当天正好是我在书院值班,社区的工作人员说需要上门给一位同学测核酸。”疫情防控无小事,谢老师迅速披了件外衣便赶去校区北门接应社区工作人员。陪同完成采样后,她又按照防疫要求连夜安排消杀和观察区域设置,并安抚好其他同学们的情绪,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

谢老师是海宁人,在了解到校园即将封闭管理时,她火速赶回校区。“我当时也没多想,只是想回校区出一份力。”回办公室后,谢老师还没来得及放行李,就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通过比对门禁记录、用电情况、核酸检测名单,以及逐一打电话等方式,排摸在书院住宿学生人数。为了确保基础防疫数据精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不能少算或多算一个人”,谢老师郑重说道。

特殊时期,书院管家人数不到原先的1/3,前台岗位只能依靠书院其他在校的工作人员补上。一大早,谢老师就开始在书院前台忙碌,谢老师笑着说,“一线的学生工作很锻炼人,疫情期间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心里很满足。”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生活导师,谢老师还分享了与同学们日常交流的心得:“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答复,关心关注学生的情况,与同学们建立互信,才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书院前台为学生办理业务


“超能力”阿姨,保洁消杀样样行



姚娥芬是校区物业的专项保洁员。校区封闭管理后,人手明显减少,而需要消杀的面积明显扩大,环境消杀工作首先迎来考验。姚阿姨主动担当,在尝试背起将近30斤的消杀药桶后,一个人承担起了每天两次的消杀任务,药桶一背就是8小时。

随着疫情的发展,校区书院部分观察区域需要专人负责消杀和生活垃圾收取工作。姚阿姨不惧风险,主动承担起观察区的防疫工作。她穿上闷热的防护服,背起消杀药桶,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如此往复,从无怨言。

在校的每位保洁员,每天匆忙奔走在工作岗位上,每天平均步数超过3万步,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她们已不是普通的一线服务人员,而是一群冲锋陷阵的战士,逆行者,用她们的点点微光汇聚成守望相助的坚实力量。

姚娥芬在书院进行消杀工作



     从严从紧加把劲儿

   请相信

       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文 | 吕昭 陈晶妍 郭霁瑶 陈敏芮

图 | 钟梦娇

图文编辑 | 郭霁瑶

责任编辑 | 陈晶妍


推荐阅读iZJUer · 学长说 | 坚持是青春的最强礼赞

iZJUer · 师有言 | 机遇·挑战——在浙里逐梦未来

ZIBS迎来首批毕业生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召开2022年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会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